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 > 道德与法治 > 部编版初一道德与法治下册:探究式教学【教学设计】《公平正义的价值》

部编版初一道德与法治下册:探究式教学【教学设计】《公平正义的价值》

doc 2022-03-02 17:44:04 6页
剩余4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公平正义的价值》教学设计教学模式分析:探究式教学(Inquiry Teaching),又称发现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它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通过已有认知问题带入,思维交流观点碰撞,探究形成共识,最后价值认同达到行动自觉。教学思路分析:结合李克强今年在两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指出,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教育投入继续向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这一时政素材导入新课,让学生初步感知公平正义,学生被带入学习情境活动中,采用3w法进行本课学习:什么是公平正义?(what)社会为什么需要公平正义?(why)如何维护公平正义?(how)利用好教材中的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栏目,让学生初识公平,进而试着概括公平,并能结合一些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加深对公平的理解。教师给出一些生活中的小情境让学生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区分出什么是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并让学生也参与列举生活中的相关例子,理解正义行为都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此部分将教材知识进行整合,让学生结合一些政策法规理解公平正义的价值,体会公平的价值即公平的对个人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公平需要正义来维护,没有正义的维护就没有真正的公平;运用好多媒体播放的素材《将改革进行到底》第四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片段引发学生关注思考,进一步体会正义的力量,教学过程阶段尽量让学生去参与,不要抢夺学生的话语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后让学生通过学习明确生活中要做一个维护公平与正义的人承上启下带出下节内容。本节课的创新点:将教材知识整合,结合我国相关的政策法规来理解公平与正义的价值,整体联系进行学习,便于学生理解。6 教材分析:课程依据标准: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八课第一框。本课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公平正义即公正。本课所依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我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该部分的课程目标:1.5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公正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矛盾,理解发展与稳定的辩证关系。内容解析:通过导入接触一个新的概念“公平正义”,学生初步认识并通过后边的学习逐步认识到公平正义的重要。本框共安排两目的内容:第一目“认识公平”通过本目的学习让学生明确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知道公平对个人和社会两个层面的重要:它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它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第二目“正义的力量”教材通过“阅读感悟”“探究与分享”等活动,引导学生能区分开什么是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懂得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正义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一般而言,凡是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保护弱者的行为,就是正义的行为。通过教学,引导学生体会到公平正义是一个美好社会应有的价值。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感受到来自正义的力量,愿做一个充满正义感的人。2.能力目标:能根据一些具体的实例,区分开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并能结合具体的社会现象分析公平正义的重要。3.知识目标:理解公平的含义以及重要性;知道正义的含义以及维护正义的原因。教学重点:能说出并能理解公平正义及其重要意义。教学难点: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师课前搜集一些关于公平正义的素材,制作成课件,便于学生对公平正义的认识,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对疑问和困惑做好记录6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两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他指出,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教育投入继续向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阅读材料思考:国家教育投入为什么继续向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重视教育公平,实际上就是尊重人的权利平等,也是提倡资源配置的合理化,体现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为国家的举措点赞。公平正义是一个美好社会应有的价值。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和共同的理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认识公平正义的价值。提到“公平正义”你会联想到哪些词语、人物或事例?意图:让学生对公平正义有个初步的了解,知道公平正义对个人和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二、新课学习【探究一】认识公平(what)情境一:模拟故事知公平古时候,一位父亲临终前要把四锭等重的黄金分给三个儿子。三个儿子中,大儿子精明能干,为赚取这四锭黄金出力最多;二儿子能力一般,但很有孝心,父亲生病时端茶送药,最得父亲喜欢;三儿子身残体弱,为人善良,父亲最担心他以后的生计。到底怎么分呢?1.模拟父亲分黄金。(可以多角度思考这个问题)活动要求: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现场模拟,说清分的理由。2.结合“分黄金”的故事,谈谈你对公平的看法。小结: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意图:学生参与分黄金理解公平的含义。情境二:政策法规品公平6 思考:依据你对公平的理解,请结合教材对上图中的行为和政策进行评价。汽车驾驶员违反交通规则,应受处罚是公平的,因为每个人都应遵守交通规则。国家“两免一补”政策,能为每个适龄儿童和少年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附:两免一补是什么?从2017年春季开学起,全国城乡统一实施对家庭贫困的学生免教科书费、免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两免一补”政策。公平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等。权利公平要求每个人依法平等参与社会活动;规则公平,要求每个人受到行为规范的约束;机会公平,要求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过渡:“没有正义的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什么是正义行为呢?【探究二】明辨正义与非正义(what)①在公交车上,小偷的手伸向一个乘客的钱包,旁边有人高喊“抓小偷”;②一个高大的男生正在对一个瘦小的同学拳打脚踢;③个别学生在考试中作弊;④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被判处死刑;结合情境来参与分析思考:1.分析上述情境中的正义行为和非正正义行为。2.如果你看到上述情形会有什么感受?3.你再来列举下生活中的正义或非正义行为的例子。4.试着概括什么是正义行为?小结:(1)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2)一般而言,正义行为都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探究三】:公平正义的价值(why)两免一补政策、今年两会修宪并完善于相关的法律法规都是体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我们国家还有哪些政策在维护和保障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呢?(学生发言,教师点评并结合相关素材如:6 我国已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逐步建立合理的分配体系……在很多领域实行公开招聘,公平公正地选择工作人员,实行信息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一些重大案件实行公开审理、媒体直播等,引导学生理解公平和正义的价值。)小结:(1)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平不仅能保证个人应得的利益,使个人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而且能让人感受到尊严,从而激发自身潜能,提高工作效率。(2)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公平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公平有利于营造更好的竞争环境,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播放《将改革进行到底》纪录片段,感受公平正义的价值。2017年2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北京发布的《中国法院的司法改革2013-2016》白皮书披露,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法院通过审判监督程序纠正聂树斌案、呼格吉勒图案、张氏叔侄案等重大刑事冤假错案34起。人民法院纠正冤假错案体现了国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法条链接:刑事诉讼法195条第(二)款司法解释无罪推定原则折射出对人权的尊重和保障,司法文明的重要标志。小结:(1)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它要求依法保障人们的正当权利,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惩罚;要求人们分辨是非,惩恶扬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要求人们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证其有尊严地生存。(2)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有了正义的制度,即使是社会弱势群体,也能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得到社会的关爱。(3)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正义,有利于恰当地调整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人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为社会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三、梳理总结老师和学生一起对本节知识点进行梳理总结(表格式)四、作业搜集关于正义人物的先进事迹6 结束语:公平是坚守的道德意识!正义是契合虔诚意义的追求和执着!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因为这涉及到一个人生活得是否幸福,是否有尊严。实现公平正义必须有制度的保证,更要有不懈的努力和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来保证!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