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 > 地理 >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知识点复习提纲(全面,必备!)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知识点复习提纲(全面,必备!)

doc 2022-03-05 20:44:15 19页
剩余17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一节 人口分布一.世界人口分布(1)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2)世界人口在各大洲的分布状况差异很大。(3)世界各国的人口分布也极不平衡。(4)世界人口城乡分布总的趋势是城镇人口比例逐渐上升,乡村人口比例逐渐下降。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的沿海低地平原地区。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一)自然地理环境1.从气候条件看,人口主要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的湿润、半湿润地区。2.从地形条件看,人口主要分布在平原和丘陵地区,山区人口较为稀少。3.水资源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沿河、沿湖地区人口稠密。越是干燥的地区,水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就越大。4.土壤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更多的是通过农业发展间接地起作用。不同的土壤由于自然肥力和耕作性能不同,开发利用程度也不同,因而影响人口分布。5.矿产资源的开发吸引人口聚集。例如,大型油田的开发,使原本荒无人烟的地方崛起新的城市。6.人类可以通过适度改变生活习性,如缝衣销鞋、建造房屋等方式,来提高对自然地理环境的适应性,改善和扩大自身的生存空间。(二)人文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包括经济、社会、历史、文化和科技等因素。1.经济因素:对人口分布具有决定性影响。这是因为(1)人口分布与经济活动密不可分。(2)人口分布受经济活动类型、规模的制约。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稠密,如我国东部地区、美国东北部地区和欧洲西部地区。2.社会因素: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生产力水平不同,社会生产方式不同,人口分布的特点也不同。农业社会以个体农业生产为主,人口主要分布在农业发达地区。工业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得到空前发展,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工业企业集中在城镇,导致人口向城镇聚集。在一些工业发达的地区,形成了人口密集的城市带。3.历史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表现为历史较悠久的地区人口较稠密,如东亚、南亚的人口稠密区。4.政治、军事等因素对人口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教师可分别举例,如我国深圳在设立经济特区后,深圳市的人口快速增长,这是政治经济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总之,当今世界的人口分布状况,就是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第二节人口迁移第19页共19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一.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1.概念: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永久性或长期地改变。2.人口迁移的原因:经济原因(1)人口迁入的原因(“拉力”因素):①经济发达;②劳力短缺;③较好生活条件;④较多的就业机会;⑤较好的教育、医疗条件。(2)人口迁出的原因(“推力”因素):①人口增长快,劳力过剩;②经济发展慢;③生活条件差;④环境恶劣。3.分类(1)按地理范围分:①国际人口迁移:“二战”前后的国际人口迁移差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人口迁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迁移流向不同从已开发国家流向未开发国家,即从“旧大陆”移向“新大陆”;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迁出、迁入的地区不同主要迁出地区是欧洲,主要迁入地区是南、北美洲,中国、印度、日本等国的劳工迁出,以及非洲黑人的贩卖;除去北美洲、大洋洲仍为迁入地区外,欧洲则由原来的迁出变为迁入,拉丁美洲则由原来的迁入变为迁出。移民的性质不同人口的迁移以定居为主,短期流动工人、外籍工人较少;短期流动工人、外籍工人大量增加,定居移民减少。迁移的原因不同为了进行殖民主义扩张和资本积累,掠夺迁入地区资源、贩卖奴隶而进行的人口迁移;为了获得更多就业的机会和较高的待遇而进行的人口迁移;4.中国人口迁移(1)历史上的人口迁移①开始时期:秦汉时期②迁移特点:频率高、规模大、数量多③迁移原因: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的影响而迁移④迁移方向:由黄河中下游平原(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向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扩散⑤迁移结果:由于“安史之乱”引发的人口大迁移,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的格局,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北方人口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中心的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2)新中国成立后的人口迁移:阶段项目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规模特点规模小,频率低,流动量小。流动人口数量大增,以自发性移动为主原因①计划经济;②严格的户籍管理;③不允许农民进城的政策①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剩余;②国家改革开放政策影响和户籍政策放宽;③城乡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最根本原因第19页共19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意义①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②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③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5.人口迁移的影响(1)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有利和不利影响人口迁出地人口迁入地有利①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的社会、经济、科技、思想文化的联系;②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③改善农村经济,促进乡镇企业发展;④缓解农村地区的人地矛盾,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⑤有利于增加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①提供丰富廉价劳动力,有利于荒地的开垦、资源的开发,促进经济发展。②促进商品流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改变世界产业中心的地理分布和生产活动的发展。③大量人口迁入城市地区,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建设用地增加,提高了城市化水平。④促进人才和科技交流、文化扩散和传播及新文化区的形成,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巩固了国防。不利①劳动力和人才外流,造成迁出地劳动力短缺;②产生农村养老(空巢老人)问题、儿童教育管理(留守子女)问题、土地抛荒问题等。①大量人口的涌人,增加城市的交通、住房等压力;②加剧城市和工矿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③加大教育、卫生、住房、就业、交通压力,社会治安管理的难度,造成社会经济秩序混乱;④造成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⑤城市土地、水、能源等资源短缺,增大了生态环境的压力(2)对社会经济的影晌①影响人口和人种的分布。②影响人口年龄结构。③影响经济、文化发展。④改变环境人口容量和资源开发利用。⑤改变世界产业中心的地理分布和生产活动的发展。⑥促进了文化扩散和新文化区的形成。⑦扩大农作物的种植范围等。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一.人口增长1.总趋势:世界人口不断增长2.历史阶段:①工业革命之前:增长比较缓慢;②工业革命之后:迅速增长。③目前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3.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自然资源、环境条件、社会经济、科技进步、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政治制度等。归根结底:生产力发展水平(注意:生产力高不一定人口增长快)4.人口增长(1)人口机械增长: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通常为1年),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又称人口净迁移率。人口机械增长率=净迁入率-净迁出率(2)人口自然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第19页共19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是由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共同决定的二.资源环境限制性1.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①社会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资源的人均消耗量也在逐步增加。2.自然资源终究是有限的。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需要建立良性循环关系,以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人类的持续发展。3.自然资源:是人类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包括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三.人口合理容量1.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容纳的人口数量。人口容量分为人口合理容量、人口最高容量等。人口容量是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共同作用的产物,是衡量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2.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资源、环境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①资源承载力: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承载力等。②环境承载力:指自然生态环境环境承载力,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土壤环境承载力等。3.人口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即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规模。4.人口合理容量的特征:①临界性:如果某地人口数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表明人口与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基本协调;②相对性:相同面积的土地在不同地区、不同自然条件和科学技术水平下,人口合理容量不同即使是同一地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人口合理容量也是不相同;③警戒性:尽管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精确的虚数值,但它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出台人口政策具有重要意义。3.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合理人口容量要小于环境人口容量。4.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①资源——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资源越丰富,环境人口容量越大。(正相关)②科技水平越高,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越大,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经济越发达,获取的资源数量越多、利用率越高,越注重环境保护,环境人口容量越大。(正相关)③生活消费水平——生活消费水平越高,对资源需求量越大,环境人口容量越小。第二章城镇和乡村第19页共19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节城乡空间结构一、城乡土地利用1我国士地利用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2.在士地利用方式上,城镇与乡村明显以建设用地为主,反映的是城镇布局形态和空间功能差异:乡村以农用地为主,反映农业生产布局、农村居民点、以及相关设施的分布状况二、城乡空间结构1.在城市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人口和产业在空间上集聚,形成不同性质的功能区。这些功能区的布局和组合,就形成了城市的空间结构。2、城市三大功能区居住区:形态:集聚成团块状,占地面积最大,工业化后出现分化。特征:建筑质量上,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分化;位置上,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商业区:形态: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分布。特征:商业活动繁忙;昼夜人口数量变化大;建筑物高大稠密等。工业区:形态:集聚成片。特征:向城市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三、城乡区位分析1.区位是指某一事物的地理位置,又指该地理事物与其他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2.影响城镇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自然地理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文等,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资源、交通、政治、 军事、 宗教和文化等。这两者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的。3.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城镇 区位的主要因素也不断变化。军事、 宗教等对现代城镇区位的影响已经很弱,而自然资源、交通等因素一直对城镇区位产生巨大影响。第二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一、地域文化的内涵1.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一定区域内自然、人文综合作用的结果。2.地域文化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 等。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内又具有相对稳定性。二、城乡景观的内涵1.城乡景观是人们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其外部形态和组合类型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不同地域 的文化内涵、 价值观、审美观。三、在民居特色上的体现1.世界各地的民居为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了不同的特色。2.民居建筑材料的选用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由于建筑用材较多,体积庞大,运输困难,因而必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四、在建筑风格上的体现4.城乡建设的建筑风格是在各地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风俗人情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生动反映了人与白然的关系。5.保护地域文化,需将传统的、民族的文化特色融人现代建筑之中,协调好老城区与新城区.的发展关系,促成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的和谐。第三节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1.城镇是现代化经济的地域载体,也是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载体。第19页共19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城镇化是城乡融合发展的一一个渐进过程,是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2.城镇化又叫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在城镇化过程中,城镇人口占总人口 的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 第三产业逐渐转移,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打大,乡村景观逐渐转化为城市景观,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价值观念等随之发生显著变化。3.经济发展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经济越发达,城镇化水平就越高;城镇发展与工业化进程尤为密切;城镇的兴起又与第三产业密切相关。4.发达国家的城镇化:伴随着工业化进行。目前,多在75%以上,有些国家甚至高达90%。主要特征是人口高度集中,大中小城市密集分布,加工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和信息产业相对发达。5.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水平还比较低,城镇化水平很不平衡,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国家多分布在亚洲和非洲。“滞后城镇化”,即城镇化进程显著落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阶段。6.我国的城镇化:城镇人口快速增长,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影响:拓展了高效率的成长空间,拉动了生产与消费、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区域对外开放程度,提升了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解决我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7.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a: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镇聚集了大量的人口和各种经济活动,城镇规模逐步扩大,城镇功能日益增强,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休闲娱乐的中心。b:大城市的过度扩张,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流人,给城市就业和配套服务造成很大压力,引发了诸多问题,如环境污染、交通阻塞、房价居高不下、建设用地紧张等。c:城镇化并非单纯的城镇人口增加和城镇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社会保障、人居环境、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如何降低城镇化对自然生态的不利影响,使生活生产、生态环境协调统一起来?为此,人们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田园城市、智慧城市的目标,走健康、持续、绿色、高效的城镇化道路。第三章产业区位选择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1.农业是指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采集、捕捞、人工驯化、培育、种植、养殖等途径来获得产品的产业。2.农业生产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同时又受到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经济规律的制约。自然条件、科学技术、社会经济是影响农业生产和布局的基本要素农业生产活动,需要置身于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3.农业区位因素一般分析思路(1)自然条件①地形: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影响农业类型、农作物的分布;平原——地形平坦,耕地集中成片,便于耕作,但不利于多种经营;山地——不宜发展种植业(分布在河谷),但有利于发展林业、牧业、副业、立体农业,发展多种经营的立体农业。②气候:通过热量、光照、降水、昼夜温差等气候要素及气象灾害影响影响农业;农作物种类、分布、复种制度、农业产量主要受热量影响;农作物的种植方式主要受降水的影响;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当的农作物品种、耕作制度;③土壤:土壤的酸碱性、肥力、土层的厚度、土壤的质地等都影响作物的产量、宜种作物;土壤肥沃地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如:东北平原的黑土、华北平原的钙质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的水稻土、四川盆地的紫色土、东南丘陵的酸性红壤第19页共19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宜种茶树、马尾松、柑橘,而碱性土壤宜种甜菜、沙棘、枸杞;④水源:靠近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水源充足的地区,灌溉便利,水源充足,尤其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源是农业生产的决定性因素;(2)社会经济因素——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①交通运输:交通通达度、运输方式的改善及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农产品市场在地域上大为扩展,提高农业生产的商品率,主要影响商品农业。②市场:市场的需求量、市场距离,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③科技:改良耕作制度、提高机械化水平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化肥、培育良种使单产量提高;科技通过改造不利自然条件,影响社会经济条件进而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④劳动力:劳动力素质、劳动力数量影响农业生产的数量和规模。⑤政府政策:影响作物种类、播种面积、产量;⑥土地:人少地多、土地租金低、机械化水平高;人多地少、种植单产高的农作物;⑦工业:工业为农业提供农业机械、化肥及电力;⑧历史基础、传统耕作经验、饮食习惯4.农业区位因素的综合评价——有利和不利(1)有利:按农业区位条件逐一分析(2)不利:①限制性条件;②灾害5.农业布局:农业布局是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空间分布和农业生产的地域组合。它要求农业生产尽可能布置在条件适宜的地区,一定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保持合理的比例。农业生产要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第二节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一、工业区位因素1.工业区位:指工业企业的经济地理位置,以及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相关事物的联系。2.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1)主要因素(2)变化:环境质量、信息化水平、产业集聚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新因素。3.传统工业的区位指向(1)原料指向型: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等。(2)市场指向型:面包厂等。(3)动力指向型:炼铝厂、钢铁厂等。(4)廉价劳动力指向型:服装厂、电子装配厂等。第19页共19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5)技术指向型:集成电路、精密仪表等工业。4.工业集聚的优势集聚有利于企业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降低生产成本,节省运输费用,减少交易开支,加强技术协作和信息交流,促进集成创新,进而增强企业和行业的竞争力。二、工业布局1.工业布局:指工业生产的空间分布和地域组合。分为宏观与微观两大层面。2.意义:合理的工业布局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促进地区产业均衡发展,有利于城乡统筹。3.工业区的分类(1)分类: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或专业性工业区与综合性工业区。(2)举例:世界上规模宏伟的工业区有欧洲西部工业区、北美工业区、俄罗斯工业区、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我国东部沿海工业区等。4.工业区位选择的变化(1)科技创新使工业区位因素发生了很大变化。(2)区域从封闭转向开放,资源、人员、资金、技术、信息的流动性显著增加,提高了企业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3)政策、交通、通信网络的日益完善,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步增强,使工业区位的选择愈发复杂和灵活。第三节 服务业的区位选择一、服务业概述1.概念:指生产服务产品和提供服务的经济部门或企业的集合。2.特点(1)多样化趋势越来越明显。(2)涵盖范围广。(3)区位选择灵活多样。3.分类类型含义内容特征生产性服务业指主要为生产、商务等活动提供服务的行业包括物流、金融、信息、商务、科技服务等专业化程度高、产业关联性强、服务范围广等生活性服务业指直接向居民提供物质和精神生活消费产品及服务的行业包括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房地产、文化娱乐等服务对象以家庭和居民为主、行业种类繁多等公共服务业指政府或公共组织为服务社会大众而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包括教育、卫生、公共管理、社会保障等公益性、非营利性、遍在性等4.作用:其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在建立健全社会服务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二、生产性服务业——以金融服务业为例1.金融服务业:指经营金融商品的特殊行业。2.分类(1)银行:办理存款、贷款、汇兑、储蓄等业务的金融机构。第19页共19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证券交易所:买卖股票、公司债券、公债等有价证券的市场。(3)信托:一种特殊的财产管理制度和法律行为。(4)保险公司:销售保险合约、提供风险保障的公司。3.特点:高度的流动性、明显的地域集中性。4.金融中心(1)含义:能够为众多金融机构提供品种繁多的金融交易和中介服务,并成为全球性、国家性或区域性资金集散地和金融结算地的城市或区域。(2)区位因素优越的经济、政治、地理条件、先进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3)目前主要全球金融中心:纽约、伦敦、东京、香港、上海、新加坡等。5.生产性服务业的区位选择地及其优势(1)区位选择地:大城市。(2)区位优势①地理位置优越;②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③先进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④灵活创新的制度与环境;⑤发达的科技水平与研发能力;⑥高素质的专业人才;⑦广阔的市场需求等。三、生活性服务业——以商业服务业为例1.商业服务业:指以商品流通及相关服务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服务产品的行业,包括批发、零售、餐饮、住宿,以及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服务行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影响因素:与交通、市场、行政等因素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3.中心地理论(1)中心地的服务范围表现为以中心地为核心的正六边形。(2)由于各级中心地门槛的差异,六边形的大小也不相同。(3)中心地等级和服务范围、服务职能、彼此距离、六边形数目的关系:中心地等级服务范围服务职能彼此距离六边形数目高大多远少低小少近多(4)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嵌套网络商业服务等级体系。4.生活性服务业区位选择的变化(1)更加注重服务对象的需求。(2)更加注重区位条件的变化。第19页共19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3)更加强调网络的支撑。第四章:区域发展战略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一、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1.交通运输(1)概念: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使旅客、货物沿着特定路线实现空间位移的过程。(2)作用:它是连接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各地区和各部门的重要纽带。2.交通运输方式北方:陆路交通为主南方:水运发达(1)古代(2)现代①方式: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等。②发展趋势:高速度、网络化。③带来的变化:大幅度提高了运量,降低了运输成本,缩短了交通时间,增强了原材料、产品和人口的流动性。3.特点:具有很强的空间集聚倾向。二、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交通运输与城市发展(1)古代水运地位突出,较大的城市多沿河流发展;另外,由于政治、经济和军事的需要,古代许多城市依托陆路交通发展起来。(2)铁路的修建,能够带动沿线城市迅速崛起,比如石家庄、株洲和怀化就是依托铁路发展起来的。(3)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影响城市格局,如京杭运河沿线的城市。2.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1)交通运输的发展,会对沿线地区产生重大影响,不仅提高了可达性,更强化了区位优势,促进各种生产力要素的流动和集聚,进而形成经济带,即以交通干线为主轴,以途经的大中城市为依托,以发达的产业为主体的带状经济区域。(2)经济带的类型和特点类型特点举例沿海型经济带以港口城市为核心,以沿海航线和交通干线为发展轴日本东海道经济带沿河型经济带由河流干流及支流、城市、工业区等构成的经济带,以河流为发展轴,以主要城市和交通枢纽为增长极长江经济带沿路型经济带以铁路、干线公路为发展轴,以大中城市和交通枢纽为增长极陇海—兰新经济带第19页共19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型经济带依托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交通运输方式,逐步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第二节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区域发展战略1.区域发展战略:指对一定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的整体谋划。2.特点:战略性、长期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等。3.要求:尊重自然规律,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因地制宜,扬长补短,生态环境优先,谋求共同富裕。一、我国宏观发展格局1.国情:人口数量多、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2.我国区域发展战略(1)改革开放之前,坚持区域均衡发展战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2)改革开放以后,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促进东部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3)新时期①继续推动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地区协调发展。②重点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③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1.提出:2013年,国家提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2.范围: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市,土地面积占全国的21%,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3.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交通便捷,工业基础雄厚,城市密集,市场广阔。4.生态环境问题水生生物资源严重衰退,水域生态不断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长江流域局部污染严重,部分湖泊富营养化严重。5.在我国总体发展格局中的地位(1)是我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2)是我国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3)是我国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4)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三、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1.发展背景: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同属华北要地,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2.规划:三地推行“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一体化”发展,建立行政管理协同机制、生态环保联动机制、产业和科技创新协同机制。3.发展战略:重点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控制北京人口规模,着力推进京津冀一体化,构建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4.发展定位(1)北京: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强化首都功能,注重“瘦身健体”,传统市场向河北转移,科技企业抢滩天津和河北。(2)天津: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侧重发展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新型产业。第19页共19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3)河北: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重点疏解一般性产业特别是高消耗产业,着力改善京津冀空气质量,重点建设好雄安新区。第三节 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一、海洋权益1.概念:是国家在海洋中享有的各种权利和利益的统称。2.范围:在领海的主权,在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的主权权利和管辖权,在别国领海以外的自由航行、飞越权以及在别国领海的无害通过权等。3.管辖范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可以将管辖海域范围从3海里或12海里扩大到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而且宽大陆架国家还可以主张超出200海里范围的大陆架。二、我国新时期海洋发展战略1.战略(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2)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2.海洋强国:指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方面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3.建设海洋强国的紧迫性(1)我国经济已发展成为高度依赖海洋的外向型经济,对海洋资源、空间的依赖程度大幅提高。(2)在管辖海域外的海洋权益需要不断进行维护和拓展。三、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布局1.坚持陆海统筹发展。2.推动海洋经济发展。3.创新海洋科技。4.保护海洋生态环境。5.维护海洋权益。6.全面参与全球海洋治理。重要图表1.各类海域的划分2.各类海域的相关权益海域名称划分相关权益第19页共19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领海邻接陆地领土和内水的一带海域,其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最宽不超过12海里沿海国在领海内享有的主权,包括领海上空及其海床和底土。外国船舶享有无害通过权内水领海基线向陆的一面海域,包括沿海国领海沿岸的河口、港口、海湾、海峡等与陆地领土的地位相同,享有完全的排他性主权毗连区从领海基线量起,向海宽度不超过24海里沿海国在其毗连区内具有防止和惩治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反其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等法律和规章事项的管制权大陆架大陆架包括沿海国领海以外依其领陆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缘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沿海国享有勘探、开发包括海床、底土的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其他国家享有在大陆架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权利,以及航行和飞越的自由专属经济区在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沿海国享有勘探、开发、养护、管理等权利和从事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保护及保全等管辖权。所有国家享有航行、飞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但不得从事危害沿海国主权和安全的活动公海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对所有国家开放,对于公海上的海盗行为、走私毒品等罪行,各国都可依法行使管辖权国际海底区域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洋底及其底土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产3.海洋强国战略战略布局具体内容坚持陆海统筹发展加强陆海统筹建设,将滨海开发向海洋延伸,发展海洋产业,振兴海洋经济,构建海运大通道。统筹陆海资源配置、规划布局、环境整治和灾害防治、开发强度与利用时序,统筹近岸开发与远海空间拓展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提高海洋开发能力,科学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和空间布局,提高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一是优化海洋空间开发格局。二是提升海洋传统产业,优先发展新兴海洋产业。三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创新海洋科技奉行科技先行战略,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努力突破制约海洋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技术瓶颈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树立敬畏海洋、保护海洋的理念,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把各种开发活动限制在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保护好海域、海岛、海岸线生态环境,保护好海洋生物多样性。控制陆源污染对海洋环境的损害第19页共19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维护海洋权益妥善解决我国面临的海洋纠纷,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保障海洋及其资源开发的环境安全,进而实现建设海洋强国的宏伟目标全面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倡导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建“蓝色伙伴关系”,通过双边及多边合作,与国际社会共同保护海洋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不断完善世界海洋规则制定,构建和平、公平的海洋秩序第五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1.概念:由自然界或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引起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失调,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2.类型根据环境问题的性质,可进行如下分类:主要类型表现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生态破坏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资源短缺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3.产生的原因(1)人类对环境开发利用的强度越来越大,对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2)工农业生产排放的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越来越多,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3)随着全球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二、主要环境问题1.资源短缺:由于人类长期大规模开采与破坏,地球上某些自然资源数量锐减、质量下降,人均拥有的资源量大幅度减少,以致难以满足和保障人类对资源的需求。2.生态破坏(1)成因:人类大规模的社会生产活动,长时期地砍伐森林和开垦草原等。(2)后果: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生态失衡,加剧了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生态恶化。3.环境污染(1)概念:指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引起环境质量下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生物正常生存发展的现象。(2)主要类型及其危害主要类型主要污染物危害大气污染常见的大气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一氧化碳以及可吸入颗粒物等影响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危害植被,腐蚀材料,影响气候,降低能见度,引发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和酸雨等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水污染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药、化肥以及畜禽粪便等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土壤污染工矿企业排出的废水、烟尘、残渣中所含重金属使土壤的性质、组成、形状等发生变化,并导致土壤功能失调、质量下降第19页共19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元素和有机物,农用化学药剂中的有害成分,以及有害微生物、寄生虫卵等海洋污染人类活动引入海洋环境的物质或能量损害海洋生物、危害人类健康、妨碍海洋活动、降低海洋环境质量重要图表1.环境问题的产生从产生的机理看,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二是向环境排放了大量的废弃物,并且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2.环境问题的表现(1)资源短缺人类对资源的过度索取,造成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等的枯竭。(2)生态破坏具体内容产生原因及实例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如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不合理的灌溉,如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的次生盐碱地生物多样性减少生存环境的恶化,人类的过度捕猎,如珍稀动物的减少(3)环境污染具体内容产生原因大气、水体、土壤污染工业“三废”的排放和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固体废弃物污染生产、生活产生大量垃圾噪声污染工矿企业生产、交通工具行驶产生的噪声放射性污染核废料处理不当及意外事故的发生海洋污染海岸带工业发展、海上石油泄漏3.环境问题的分布(1)城市与乡村地区环境问题的差异地区主要问题形成原因城市地区以环境污染为主,如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等由于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居住地的过度集中,造成污染物的过度集中乡村地区以生态破坏为主,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森林减少、水源枯竭、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环境问题的差异第19页共19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地区主要问题形成原因发展中国家以生态破坏为主①一般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双重压力;②限于经济技术水平,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③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以环境污染为主发达国家消耗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能源,同时排放的污染物占世界的75%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一、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人地关系产生原因采集—狩猎社会 原始的平衡关系人口数量少、生产力水平低下且发展缓慢,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有限农业社会不协调人口逐渐增多,人们对资源和环境开发利用的强度与广度都明显增大,环境遭到破坏工业社会人地矛盾迅速激化机器和矿物燃料的大规模使用,使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高度,人口数量剧增,环境问题愈发严峻信息社会(后工业社会)走向协调,向生态化、低碳化、绿色化、循环化等方向发展当代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使人类社会的组织制度、经营管理、价值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等产生一系列变革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环境问题的实质就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1.转变传统发展观念由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单一目标模式,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环境持续承载相协调的多目标模式转变。2.转变传统发展模式(1)传统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差异传统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模式目的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产量和提高消费水平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减少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环境压力和资源消耗第19页共19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特点社会生产多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强调环境承载力和土地、水、森林、矿藏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结果形成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使人类陷入严重的资源、环境危机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发展模式,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平衡需求与供给的矛盾(2)转变措施①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②环境污染的治理。③生态保护。3.公众参与,从我做起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有赖于资源的持续供给,环境的自我调节,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法律的有效约束,经济活动的良好组织,政府的宏观调控,各组织之间的通力合作,以及民众的监督与参与。重要图表1.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和海洋资源的利用与保护(1)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产生的环境问题解决途径滥垦草地、过度放牧土地荒漠化退耕还草,防治土地荒漠化滥伐森林水土流失退耕还林,治理水土流失不合理灌溉土地盐渍化改良灌溉方式开矿产生废弃地覆土复垦非农用地的扩大耕地面积减少保护农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2)森林的作用及破坏后带来的问题(3)水资源短缺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措施第19页共19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4)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成因及解决措施问题成因解决措施环境污染向海洋中倾倒废弃物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向海洋中排放冷却水冷却水处理后再排放杀虫剂随雨水进入海洋科学施用化肥、农药海上石油泄漏清除海上石油污染生态破坏过度捕捞禁止滥捕,实行休渔制度盲目围海造田科学论证围海造田毁坏滩涂保护滩涂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包括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其具体的内容、要求如下表所示。原则内容要求公平性原则本代人之间、代际之间的公平,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资源,并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人类需要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持续性原则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人类应做到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保持合理的人口规模,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共同性原则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全球发展的总目标,需要各国积极参与,采取全球共同的决策和行动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对于全球共有的资源,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第19页共19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3.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含义 特征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废弃物高效回收、综合效益突出、实现良性循环具体形式工业:清洁生产含义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清洁的产品生产模式在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中,既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把对人类的危害减至最小,又能充分满足人类的需要,使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具体形式农业:生态农业原理生态系统原理方式调整生产结构,发展大生产、多样化经营,协调经济和环境效益目的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典型代表北京“留民营”模式;南方山区立体农业;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第19页共19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