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选修5 第一章 第一节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课件)
ppt
2022-04-13 16:00:12
17页
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教学目的1.初步了解自然灾害的含义及其形成条件,通过案例理解人地相互作用的内涵;2.运用资料形象生动地展示灾情,全面认识自然灾害的影响;3.初步阐述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差异形成机制。4.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比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一、自然灾害:1、定义:2、形成条件: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一、是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二、是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事件现象自然异常变化自然属性社会属性自然灾害图示
【合作探究】辨析以下案例,哪些是自然灾害,哪些不是?为什么?(1)1952年9月17日,日本附近的海底火山——明神礁爆发,水蒸气和硫磺气构成的气柱有几百米高,喷出的火山熔岩和碎屑堆成高出海面90米的火山岛。(2)1996年8月10日,菲律宾的坎拉翁火山突然向空中喷出1500多米高的黑色烟柱,致使当时正在攀登此山的一支国际登山队的4名队员死亡。答:不属自然灾害。只发生了自然异变事件,而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答:是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异变(火山喷发)为诱因,还造成人员死亡的灾情。
(4)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当场炸死31人,大量强辐射物质泄露,13000多平方千米土地上的100万人处于核辐射的危险中,数以百万计的居民得了严重的放射病。(3)据史料记载,晋咸和三年(328年),榆次:雨雹破瓦、折木,苗稼荡然。答:属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异变为诱因,还造瓦木等财产损失。答:不属自然灾害。虽然造成了人员伤亡,但不是以自然异变为诱因,而是人为原因产生的事故。
【学法指导】判断自然灾害的技巧:一、是诱因为自然异变;二、是否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人们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设备,对地表事物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二、自然灾害的影响:1.人员伤亡2.财产损失3.自然资源和环境破坏
生理伤害(死亡、伤残等)心理和精神伤害(恐慌、忧愁、痛苦等)(1)两方面(2)影响因素灾害的强度年龄、性别、收入、居住条件、健康状况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人员伤亡不同妇女、儿童、老人、残障人易受自然灾害的损伤青壮年男性则是相对不易受灾害损伤的群体表现1.人员伤亡
2.财产损失直接财产损失:自然灾害对作物、牲畜、林木、房屋、道路、机场、船舶、厂矿、文物古迹等财产造成损毁间接财产损失:停产停工、交通通信中断等导致物资生产流通、商贸金融、社会结构和管理等方面的损失注意:间接经济损失通常数倍于直接经济损失。
自然资源和环境破坏具有滞后性和隐蔽性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二、自然灾害的影响:1.人员伤亡2.财产损失3.自然资源和环境破坏注意:
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合作探究】根据上图,想一想,在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如果某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且防抗灾能力强,灾害危害程度如何?
【学法指导】灾情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致灾因子的风险性和受灾体的易损性。异变频率、能量大小,受灾体的易损性等。
一定灾强下,防灾抗灾能力强,有利于减少灾损失;经济发展水平高,意味着单位面积上的经济密度大,那么灾害损失的绝对数量也大,但是还应该考虑到灾害损失与发达的经济相比较小,即灾情损失的相对数量小,生产自救能力强,灾后恢复较快。所以,应该说,防灾抗灾能力强使得灾害危害程度低;一旦受灾,损失数量大,影响程度小。而那些经济发展水平低且防灾抗灾能力弱的地区易受灾,受灾后经济损失绝对量小、相对量大,缺乏自救和快速恢复的能力,危害程度高。
【课堂小结】自然异变受灾体灾情定义灾害事件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资源与环境破坏危害程度地域差异自然灾害的影响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