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教案)
docx
2022-05-10 14:44:10
18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目标】1.识记与舒婷有关的文学常识,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2.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中的众多意象及其象征意义,分析诗人的情感脉络。3.感受诗人的爱国之心,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诵读,理解诗歌中新颖的意象所表现出的凝重的情感。【教学难点】探究诗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准确把握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历程。【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学。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完成预习思考题。2.了解创作背景。明确:《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以其沉重的历史积淀,表达了一种希望光明的痛苦和挚情,从中可以体会到诗人对祖国的深情和挚爱。(二)理清思路、理清诗歌内容与形式。明确:这首诗“运用平凡而富有特征的意象,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我与祖国的血肉联系”。诗人借鉴运用了苏联诗人沃兹涅先斯基《戈雅》的圆周式句法,借以强化对祖国挚爱的深度。 四个诗节 一节:写实、写历史 二节:写精神、写历史 三节:现在 四节:“我”的誓言(三)合作探究、再读课文和思考讨论。1.这首诗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蕴涵和象征了哪些社会内容?明确:这首诗为了抒发对祖国的深情,把数百年的历史浓缩在四组意象群之中。这四组意象群是“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 基”“淤泥上的驳船”;“贫困”“悲哀”“希望”“飞天袖间”的“花朵”;“簇新的理想”“蛛网”“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泪眼的笑窝”“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迷惘”“深思”“沸腾”的诗人、“伤痕累累”“富饶”“荣光”“自由”的祖国。第一组意象以委婉曲折的笔触,回溯祖国数百年来的贫困落后,表达对祖国长期处于这种状态的深沉悲痛的心情;第三组意象描绘祖国到了历史转折时期,已经走在了新生的起跑线上;第四组意象再次强调“我”与祖国的关系,倾吐献身祖国的热望。这一环节既是突出重点,也是欣赏的关键。简要点出“意象”这一概念,但不阐发,而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帮助理解,体现精要好懂实用的要求。2.这首诗在运用意象上有什么特点?明确:A、在平凡中发现美,而给人一种新颖、独创的美感。B、意象群体通过递进组合,既表现社国从苦难到新生的发展历程,又表达诗人及青年一代从迷惘到深思到沸腾的心灵情感历程。C、设身处地,物我合一,把“我”融入事物之中,与诗歌所抒之情密切吻合。引导学生在感性体悟的基础上学习抽象概括、提炼总结,学习运用比较思维方法。3.说说对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明确:进一步理解诗意,把握诗的意境,感受诗的思想美、情感美。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处。落实情感美、意境美教学重点。(四)整合提高,拓展延伸。熟读背诵课文,研讨问题。1.欣赏品味诗歌的特色。①体会圆句式的表达效果。明确:圆周句式是重复同类型的句子或词语的一种修辞方法,它把十分完整的语言单位的几个部分,按圆周形进行连续排列,组成在意义和音调方面和谐统一的整体。体会诗歌的节奏美。 ②象征和比喻的运用。明确:该诗构思突出表现在对抒情主人公“我”的拟物化上。“我”既是抒情主人公,又是具体的客观物象,也是祖国的象征。“我”的复杂矛盾意绪和多层次拟物交织出现,表现了一种独特的悠长、矛盾的心态,产生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诗中一系列意象,既是抒情主人公“我”,也是祖国的象征。诗中的意象又有其比喻意义,如“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比喻祖国承受的巨大灾难和面前的严重困难;“簇新的理想”“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比喻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体会诗歌语言美。2.课堂训练。 ①概括各诗节的大意。②说说对“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的理解。3.课堂小结。学生回忆并总结本节课所用到的诗歌欣赏方法。【布置作业】1.熟读背诵这首诗。2.完成课堂训练。【教学反思】2.梅岭三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的相关知识。2.熟读诗歌,理解三首诗的大意并默写诗歌。过程与方法1.反复诵读,把握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崇高的革命情怀。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本文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这三首诗所饱含的为革命献身的凛然正气。 【教学重点】1.理解诗的凝练、含蓄的语言以及多种修辞手法。2.体会这三首诗所饱含的为革命献身的凛然正气。【教学难点】学习这三首诗构思新颖、想象奇特的写作特点。1.诵读教学法:贯穿朗读教学指导,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诗歌语言,感悟诗歌情感。2.研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研讨、质疑、合作、探究的方式,充分体悟诗歌阅读意境、理解诗歌内容和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934年10月,江西中央红军开始长征,陈毅因身负重伤,留在江西担任军事指挥。1935年春,他在敌人重兵围攻下,率部突围到江西、广东两省交界的油山和梅山(梅岭山脉的两座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才离开。这三首诗就写于这一时期。二、资料助读多媒体显示:陈毅(1901—1972),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梅岭”,即大庾(yǔ)岭,在今江西大余和广东南雄交界处。本课的三首诗是诗人被敌人围困在梅山时所写。三、整体感知1.朗读这三首诗(教师范读,学生朗读、齐读,读出气势,读出感情,直至熟练背诵,亦可模仿课文录音朗读。)2.指名学生读小序,谈谈小序对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有什么作用。讨论并归纳:小序告诉我们这三首诗写作的时间、地点、缘由和写作背景。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诗人的革命情怀,及诗人诗以明志的行为,表现了作者革命到底的决心。3.这三首诗各着重写什么?表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怎样的革命精神?第一首,诗人回顾创业的艰难历程,表现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第二首,诗人回顾过去,正视现实,瞻望未来,勉励战友英勇战斗。第三首,表现了诗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甘愿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而献身的革命精神。四、深入研读1.指定学生朗读第一首诗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1)这首诗第一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运用的句式在诗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断头今日意如何”,“断头今日”即“今日断头”的倒装,前置强调“断头”,表现出诗人觉察到必死的险恶处境,英勇地面对必死的险恶处境。这个设问句式的开头句,振起这一首诗乃至这一组诗的抒写情怀,慷慨壮烈。 (2)第二句表述出了什么意思?具有什么样的含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创业艰难百战多”,表述出艰难创业中经历过了很多的战斗,内含着对自己面临死境、尚未彻底打败敌人的憾恨感情。 (3)三、四句运用旧时“泉台”“阎罗”等迷信传说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产生着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表现出即使自己牺牲了,死后还要招集旧部的英魂,和反动统治者血战到底。这两句运用了“泉台”“阎罗”这样旧时传说的诗句,把一定要革命到底的思想形象化了,表现出了继续战斗,虽死不渝的革命精神。(4)诗句中的“招”“斩”两个动词,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旌旗”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招”这个动词,表现出把在不同战场、不同时间牺牲的部下的英魂招集起来,空间广阔、声势浩大。“斩”这个动词,表现出巨大威力,毙敌干脆利落,褒意鲜明。“旌旗”,原指旗帜,这里运用借代修辞方法,借代部队,表现出部队的昂扬士气、浩大声势。2.指定学生朗读第二首诗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1)这首诗第一句写出了什么?内含着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南国烽烟正十年”,表述出回首十年的革命战争,内含着虽经十年激烈战斗尚末彻底打败敌人的憾恨。 (2)第二句用了一个典故。《史记·伍子胥列传》:伍子胥为吴将,屡建战功。他先劝吴王夫差乘打败越国之机灭掉越国,未被采纳;后又谏阻夫差举兵攻齐,要他警惕越王勾践报仇,夫差听信谗言,逼他自杀。伍子胥临死前说:“抉(剜出)吾眼悬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后吴果被越灭。这句诗引用典故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此头须向国门悬”,表现出即使死后仍然一心关注革命,死不暝目,要眼看同志们怎样取得战斗的胜利。 (3)三、四两句表达出了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表达出激励同志们英勇战斗取得胜利和切盼得到胜利消息的强烈感情。 (4)诗句中的“飞”这个动词,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烽烟”,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飞”这个动词,形象地表现出捷报轻快地传来,接连地传来,富有感情色彩。“烽烟”,原指边境报警的烟火,这里运用借代修辞方法,借代战争,表现出革命战争的如火如荼。3.指定学生朗读第三首诗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1)这首诗前两句表现出了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投身革命即为家”,追溯参加革命之时即以革命为家,“投身”表现出全部身心都献给了革命。“血雨腥风应有涯”,坚信反动派的血腥统治应该有个尽头,表现出为推翻反动统治而斗争。 (2)三、四两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取义成仁今日事”,表现出在今天面对必死险恶处境之时,决心为真理,为人民解放而牺牲。“人间遍种自由花”,预言革命理想必将实现,表现了坚定的革命信念,乐观的革命精神。 (3)“血雨腥风”“取义成仁”、“自由花”,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血雨腥风”,原指血色的雨、腥味的风,这里运用借喻修辞手法,借喻反动统治,表现出反动统治的无比残酷。“取义成仁”,是“舍生而取义”“杀身以成仁”的缩语,原为孔孟提出的道德标准,这里运用引用修辞方法,表现为真理而牺牲。“自由花”,虚构的花名,这里运用借喻修辞方法,借喻革命理想,表现革命理想实现。4.《梅岭三章》中的三首诗有什么内在联系?这三首诗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明确:这三首诗,第一首开头设问,总领全篇。然后有所侧重地从追忆往昔、面对当日、瞻望未来三个角度回答开头的问题。这三首诗形式上可独立成篇,内容上则构成一个整体。这三首诗在内容上紧密联系,又分别有所侧重。第一首集中表现诗人视死如归,誓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第二首侧重表现诗人对战友的勉励;第三首主要表现诗人对革命必胜的信念,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5.这首诗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教师明确:(1)巧用意象。在这三首诗中,诗人以“泉台”“烽烟”“血雨腥风”等意象,形象地概括了革命征程的艰辛,表达了对牺牲者的缅怀;又以“斩阎罗”的十万“旌旗”、纷飞的“捷报”、遍种人间的“自由花”等意象,表达了不屈的战斗意志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念。(2)用词准确、形象。例如,“此去泉台招旧部”一句中的“招”字旗帜鲜明,声势浩大,极富感召力。再如,“捷报飞来当纸钱”一句中的“飞”字写出了诗人想象战争胜利时的欢欣,极富感情色彩。(3)借助想象。例如,“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诗人借助想 象,写去泉台,招旧部,斩阎罗,表现出不屈的战斗意志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比直接说“一定要革命到底”更含蓄,更深刻。五、课堂小结这三首诗是一名革命者在生死关头的告白。诗人回顾过去,瞻望未来,表达了不屈的战斗意志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六、布置作业1.熟读背诵这三首诗。2.积累有关爱国精神的诗句。【课后反思】《梅岭三章》是陈毅的经典之作,字里行间饱含着无产阶级革命者投身革命、勇于献身的凛然正气。我在讲授本课时,按照双线推进、并行不悖的思路有序展开。一是贯穿朗读主线,通过播放录音、范读、学生齐读、分散读等形式,营造浓郁的朗读氛围,让学生在朗读中体悟语感,理解诗意,把握情感。二是梳理三首诗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认知系统化,构成严丝合缝的体系。通过循序渐进地讲解,学生明白了这三首诗的内在联系:首章首句设问,总领全篇;然后依时间顺序,从“追忆往昔”“面对当日”“展望未来”三个角度回答首句问题,从眼前回顾过去,从现实写到理想,一气贯注。遗憾之处是讲解作者表达的强烈思想感情时,局限于这三首诗,局限于陈毅本人,而没有拓展延伸。应该联系鲜活的现实生活,把当代尤其是近几年涌现出的英雄人物、模范代表身上迸发出的爱国爱民、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竭诚奉献的时代精神与陈毅崇高的革命情怀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传承伟大的民族精神,争做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诗歌文学性、思想性、教育性的功能。3短诗五首【教学目标】1.识记诗人的相关文学常识,反复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品味诗歌的语言。2.联系诗人的生平和诗歌的创作背景,分析诗歌中的意象,理解诗歌内容。3.领会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和哲思,通过诗歌触摸时代的脉搏。【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凝炼、含蓄的语言以及多种修辞手法。【教学难点】领会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和哲思。【教学方法】1.诵读感悟法: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情感。2.讨论点拨法:用于对诗歌主题的分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都知道,诗歌既包括古代诗歌,也包括现代诗。古今中外的许多诗人给我们留下了众多经典的诗篇,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五首现代诗。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月夜》1.认识作者。沈尹默(1883—1971),浙江吴兴(今湖州吴兴区)人,诗人、书法家。五四运动时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发表过白话诗。工正行草书,以行书著名。主要作品有《秋明室杂诗》《秋明长短句》等。2.朗读诗歌,想象诗歌画面。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月夜图景,请用自己的语言将这幅月夜图描绘出来。明确:霜风呼呼地吹着,月光明明地照着。霜风寒月的冬夜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我”并排站立着,充满了美的意蕴。3.再读诗歌,说说对这首诗的象征意象和主旨的理解。明确:象征意象:这首诗反映了五四运动之前的一个社会侧面——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某种社会相。“树”象征着古老的观念,传统、稳健、根基深厚、固执而迂腐。“并排立着”是思想的并立。“没有靠着”是挣脱,是倔强,也是追求独立。“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象征着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主旨:在严寒下不妥协,在孤独中不退缩,这首诗表现了“五四”时期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追求独立自由、崇尚光明的意识和探索真理的精神与人格。 3.问题探究。这首诗每行诗的末尾都用“着”字,有什么妙处?明确:内容上,诗人以“着”字收束四种状态,营造出很强的画面感;结构上,四个“着”字形成统一的结构韵律,构成反复,使诗歌富有节奏感。《萧红墓畔口占》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今杭州)人,现代诗人、翻译家,现代诗派代表人物之一。早期作品大都吟咏个人的郁悒情怀和生活遭遇,《雨巷》《我的记忆》等作品讲究音乐性和象征性,追求意象的朦胧;后期诗作《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表现出反抗精神,情调趋向明朗。主要作品有诗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nǎi)莹,黑龙江呼兰(今属哈尔滨)人,作家。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等。戴望舒与萧红友情深厚。1940年1月,二人在香港首次晤面,却是一见如故。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萧红生病却得不到正常的治疗,死在极度混乱中的香港,年仅31岁。这对于当时同样在香港坚持抗日的友人戴望舒来说,自然是一个极大的刺激。这首诗是戴望舒在被日本人抓走放出来后拜谒萧红墓时所作,“口占”,说明这是随口吟成。2.朗读诗歌,体会诗中的情感表达。(1)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明确:“六小时”说明时间之长,“长途”说明距离之远,强调“六小时”和“长途”,是写实,更隐指诗人对已故者友谊的深厚和诚挚。“寂寞”既是诗人当时的实际感受,又是诗人长期以来心境的真实写照,是诗篇最主要的感情基调。(2)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明确:不说“墓畔”而说“头边”,蕴藏着诗人痛惜她的早逝,希望她仍然活着,幻想她只不过是暂时安睡等丰富复杂的感情。(3)我等待着,长夜漫漫。明确:“长夜漫漫”,写出这种“等待”的漫长、痛苦,难以忍受,也隐喻萧红的生命正是在这漫漫长夜中被摧残的。 (4)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明确:“却”字,表示诗人与友人虽然天人永隔,逝者却自有其穿透世事的安详与达观。听“海涛闲话”,海陪伴着逝者,虽仍然不免寂寞,但灵魂却超然静观,从容安详,道尽作者的人生感悟。3.小结。本诗语言朴素、洗练又富于质感,充满暗示;情感表现沉静、克制,而又深挚,平淡中见深厚,委婉中渗透出激情,是戴望舒最优秀的诗篇之一。《断章》一、导入新课有句话这样说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断章》,选自卞之琳的《鱼目集》,写于1935年10月,是诗人的重要代表作之一。据诗人自己说,这首诗本来是一首诗中的四句,因只有这四句诗人感到满意才保留下来,自成一篇。不料这首诗竟成了诗人流传最广,最有代表性的一首。二、教学新课1.朗读诗歌,分析意象,品味画面美。(1)这首诗虽只有三十几个字,但是却有很多意象,由这些意象构成了一种朦胧的意境,请你找出来。明确:诗人在刹那的观赏中提炼出八个意象:“站在桥上的你”“楼上看风景的人”“桥”“楼”“明月”“窗子”“别人”“梦”。(2)诗歌的八个意象是相互交叉重叠的,由这些意象组合成了四个美丽而形象的画面。这四个画面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明确: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桥上”“楼上”这两个地点,表面看来似乎互不相关,却因为“看风景”这个动作发生了联系。后两个画面,“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窗子”与“梦”互不相关,却在“装饰”这一点上又发生了联系。十分平常的生活画面,几个毫不相关的事物,经过诗人精心构思与组合,变得十分耐人寻味。2.再读诗歌,理解诗歌的主旨。(1)从诗人描绘的四个相互联系的画面中,你得出了什么道理? 明确:人可以看风景,也可以成为别人的风景;明月可以装饰你的窗子,你也可以去装饰别人的梦,人生可以互相装饰。(2)结合你对诗歌的理解,说说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哲理内涵。明确:世间万物本来就是相互关联、互相依存的,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有可能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风雨吟》1.朗读诗歌,描绘诗歌画面。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六行,画面感却很强,请结合诗中一些有特征的词,如“卷”“奔”“海”“舟”“舵手”等等,想象出画面并做描绘。 明确:“风”“雨”从大地“卷来”“奔来”,气势十足,风雨中的大地看起来像是波涛起伏的海面,大地上的“房舍”,就像海面上飘摇不定的舟船;“我”面对“大地的海”,忧思满怀,就像一个缺乏出海经验的年轻舵手,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2.结合写作背景,分析语言,提炼象征意义,理解作者情感。(1)开头两句“风从大地卷来,雨从大地奔来”中的“卷”“奔”二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卷”“奔”这两个动词极为生动,描绘出了“大地”的动荡、不安定和被裹挟着的颇有气势的冲过来的动态。(2)诗歌之中的“风”“雨”仅指自然界的风雨吗?还有什么象征意义?“大地”又有什么深层内涵?明确:它们不仅仅是指自然界中的风雨,对于“我”这样一个“年轻”没有人生阅历与生活经验的“舵手”来说,它们也象征着人生的坎坷与遭遇。这首诗作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这里遭受“风雨”侵袭的“大地”指的是当时风雨如晦的中国局势。这样来说,“风雨”又有了一层更深层次的含义:当时的中国社会所承受的苦难。(3)面对这样的“大地”,“我”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明确:“我”作为一个有志向的敢于像舵手一样乘风破浪的有为青年,面对苦难中的祖国,产生了强烈责任感、使命感与对中国社会前途、对民族命运的深深的担忧。《统一》 1.朗读诗歌,结合题目说说作者是如何表现“统一”这个思想的。明确:所有的叶与一片叶,所有的花与一朵花,所有的树与一棵树,它们都是多对一的关系,“多”与“一”本是对立的关系,但是作者在此用“是”字将其等同起来,用对立物表现了“统一”的思想。2.作者为什么认为“多”就是“一”呢?为什么说“繁多是个谎言”?请你结合作者的回答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明确:作者认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因此“繁多是个谎言”。作者先写到了花,又写到了叶,然而花、叶不论它们拥有怎样的万象姿态,它们的本质是为了结出果实,而果实的本质又是为了生命的传递。从这点上看,所有的花、叶、果实都有着自己的本质,且就生命传承的角度而言,这本质也并无不同。因此,繁多是众多生物存在的表象,它们的本质都是同一的。2.有人说:“因为所有的叶都是这一片叶,所以认识了这一片叶也有的叶有所认识。”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请说说你的看法。明确:示例:我认同这个观点,因为所有的叶都有着叶的共同本质。将零散的事物化繁多为统一,通过事物现象归结出事物的本质,从而达到对事物更清晰的认识,这也是人类本身就存在的认知规律。对比阅读对比阅读这五首短诗,举例说说新诗的“新”指的是哪些方面。明确:①在形式上: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没有字数规定;在韵律上,押韵比较松散,没有严格规定,但是一般还是遵循一定的韵脚,如《风雨吟》中的“来”“海”。②在语言上:以白话写诗,不仅以白话词语代替文言,而且以白话的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并吸收国外新语法,如“霜风呼呼的吹着”“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等,语言散文化。③观念上:追求个性与独立,强调作者主体性情、情感与见解,如《月夜》《断章》《风雨吟》等。【课后反思】4.海燕 【教学目标】1.结合文体特点,品味诗歌语言,把握诗歌意象,读出诗歌的情感。2.结合诗人的创作背景,感受不同形象的深意,领会“海燕”精神的内涵,结合实际,使学生把握“海燕”精神的现实意义。3.学习诗歌的多种表现手法,用象征、对比、烘托和比喻、拟人等手法进行模仿写作训练。【教学重点】把握意象,品味语言,读出情感。分析领会对比、烘托和比喻、拟人、反复对塑造海燕形象、抒发作者情感的作用。【教学难点】领会本文象征的意义并模仿本文的象征手法对托物言志的唐诗进行扩写训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投影显示如下画面:风雨交加,雷鸣电闪,大雨滂沱,漆黑不见人影。面对这样的情景,同学们会怎样面对呢?(同学可能会回答“惧怕”“躲藏”等)但海燕它不惧怕,它勇敢地面对暴风雨。大海给了它坚硬的翅膀,为的是能够搏击风浪,当鸟儿们都去躲避风浪时,它却高声呼唤: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海燕》这首充满激情的时代奏曲,去感受高乐基笔下的勇敢的海燕。(板书课题和作者)二、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高尔基(1868—1936),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苏联作家,被列宁誉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主要作品有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长篇小说《母亲》,剧本《小市民》等。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常在海面上飞翔。因此,在俄文里,“海燕”一词含有“暴风雨的预言者”之意,在高尔基充满激情的描绘中,海燕的勇敢形象更 给人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短篇小说“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曾作为独立的文章发表。高尔基写作本文时正是俄国1905年革命前沙皇统治最黑暗的时期,当时俄国工人运动不断高涨,动摇着沙皇统治的根基。高尔基创造出的“海燕”形象,鼓舞了一代又一代革命者。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注意下列词语的读音:海鸥(ōu)飞翔(xiáng)呻吟(shēnyín)翡翠(fěi)深渊(yuān)胆怯(qiè)掠起(lüè)蠢笨(chǔn)蜿蜒(wānyán)飞窜(cuàn)恐惧(jù)熄灭(xī)2.再读课文,感知形象。在文中勾画关键语句,思考:海燕这一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有何象征意义?四、再读课文,理清结构1.课文以大海为背景,描写了暴风雨到来前哪几个时刻海面景象的变化?2.学生概括每个时刻的海面景象和海燕的情况。3.归纳明确:全文着重描绘了三幅图画。第一部分(第1~6段),写暴风雨将要来临,海燕高傲地飞翔,渴望暴风雨的到来。第二部分(第7~11段),写暴风雨逐渐逼近,海燕穿过乌云,飞舞,号叫,迎接暴风雨的到来。第三部分(第12~16段),写暴风雨即将来临,海燕以必胜的姿态呼唤暴风雨的到来。第二课时一、品读课文,感悟精神1.学生轻声朗读第1~3段,体会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和追求。(1)碰”字与“冲”字,写出怎样的情态?明确:“碰”写出勇敢低飞,触及海浪;“冲”写出迅猛高翔,锐不可挡。用 拟人的手法,写海燕斗志昂扬,渴望暴风雨的到来。(作者紧扣“高傲地飞翔”用“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来描写海燕飞翔时的气势,突出了海燕搏击风云、无所畏惧的性格,在描写海燕“飞翔”的同时,又着力写了海燕的叫喊声,并通过乌云听出这叫喊声的含义,从反面衬托了海燕的战斗力量和胜利信心。而这一切,都说明了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和追求,同时暗示暴风雨将必然来临。)2.指定学生朗读第4~6段,要求认清三种海鸟在暴风雨到来之前的丑态。学生读完后,教师提问:作者为什么在对三种海鸟作了无情的揭露后,又转换语气热情赞扬海燕?学生讨论明确:这样写有两个作用:一是与开头呼应,可以让海鸥、海鸭、企鹅与海燕形成鲜明的对比;二是承上启下,原来大海苍茫一片,这时已经“泛起白沫”,由于背景的变化,画面也就变化了,这样很自然地进入后面的的内容。3.朗读第一部分。指定女同学读第1~3段,男同学读第4~6段。要求爱憎分明、读出感情来。4.指名学生读第7~11段。思考:环境起了怎样的变化?学生朗读后,讨论明确: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雷声轰响、狂风肆虐,把波浪抱起,甩到悬崖上,摔成尘雾和碎末。大海呢,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雷声,波浪还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教师追问:这一环境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讨论明确:说明俄国当时白色恐怖严重,反动势力猖獗,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激烈。特别是第8段中作者在写狂风与巨浪搏斗时,用了“紧紧”“恶狠狠地”“把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等词句,进一步说明当时革命与反革命斗争已经到了短兵相接的程度。但是,尽管反动势力猖狂一时,敏感的精灵——海燕已听出了它们的“困乏”。这告诉我们革命正在向有利于人民的方向转化。教师再次提问:在这险恶的环境中,海燕的表现怎样?学生讨论明确:海燕不畏强暴,它飞舞着,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它面对猖狂的反动势力充满信心地大笑,还大声号叫,它为暴风雨的迫近而欢乐,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革命是必胜的。5.教师读第12~16段。要求学生讲一讲作者描绘了怎样一幅图景。 学生口述第三幅图画中乌云、雷电与大海搏斗的情景。明确:这是一幅暴风雨就要来临的图景,狂风吼叫,雷声轰响,乌云像火焰,闪电像火蛇,而大海呢?勇敢迎战,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并且越战越勇,终于怒吼了。这一切说明,革命的形势迅猛发展,一切反动势力终于陷落在人民的汪洋大海中。这里从“狂风怒吼”到“大海怒吼”,既表明了斗争的激烈残酷,又说明了革命发展的趋势,预示着旧世界必将被人民摧毁,新纪元必将由人民来开拓。6.学生齐读第12~16段,思考:在这革命高潮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海燕的?学生讨论明确:作者让我们先闻其声,后见其形,最后再闻其声。这里着重写了海燕的叫喊,三次出现“暴风雨”,一是说明暴风雨即将来临,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的姿态号召人民要迎接暴风雨,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二是表明了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表现了人民对沙皇反动政府的强烈仇恨,迫切地要求推翻沙皇政府。三是加强了文章的气势,表明人民群众一旦起来以后,其势如急风暴雨,锐不可当,从而热情地歌颂了人民的力量7.指定学生读第12~13段,全班齐读第14~16段,进一步体会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二、课堂小结写作特点(1)象征手法的巧妙运用。例如,海燕象征着勇敢坚强、自信乐观、勇于献身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暴风雨象征着俄国一场酝酿中的推翻沙皇统治的无产阶级革命,海鸥、海鸭、企鹅象征着当时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假革命者和不革命者,等等。作者运用象征手法,丰富了作品的思想内涵,拓展了作品的审美空间。(2)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艺术性。例如,“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运用比喻、拟人和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海燕的勇敢和智慧,说明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高度的预见性,表达了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必胜的信念。3.衬托和对比手法的运用。作品除了对海燕进行直接描写外,还用暴风雨来临前海面的恶劣环境来衬托海燕的形象,并将海鸥、海鸭、企鹅等在暴风雨来临前的表现与海燕高傲地飞翔、勇敢地叫喊等表现进行对比,有力地突出 了海燕的勇敢、乐观和对暴风雨的渴望。三、拓展延伸在我们的生活中,既有温暖的阳光,又有各种各样的“暴风雨”。当生活中的“暴风雨”袭来时,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四、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二到四,感受文中不同形象的象征意义,理解文章主旨。2.试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文字。【教学反思】 语文教师备课,要关注两点:一是适合学生需要的合宜教学内容,即“教什么”;一是有效帮助学生达成所设定教学目标的有效教学设计,即“怎么教”,而“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文本的解读要依据它的文章体式,这样才能尽可能避免出现一些问题和偏差,才不会因此导致教学内容的偏差、失误甚至错误。《海燕》是九下现代诗歌单元最后一篇教读课文,与前面诗歌不同,这是一首散文诗,这种文本体式兼有诗与散文的特点,以灵动自由的形式,用意象联结的凝练语言抒写心灵的真实状态。结合这种文体的特点,《海燕》的教学内容确定为透过对诗歌语言的品味,准确理解诗歌意象,结合诗人创作背景,触摸诗人真实心声,并能结合实际,使学生把握“海燕”这一经典形象的现实意义。本文短小凝练,表现手法丰富,引导学生以读促写,学习用象征、对比、烘托和比喻、拟人等手法进行模仿写作训练。课堂教学设计上,通过听读、范读、品读、分读、齐读等多种朗读方式,紧扣意象体味细读,由浅入深领悟内涵,学习方法模仿创作,达到听说读写的融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