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同步练习2(附参考答案)
doc
2022-05-19 09:23:35
5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七课同步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选择题1.如图漫画《代价》启示我们( )①在民主社会,自由比规则更重要②在享有自由的同时也要接受规则的约束③遵守规则要发自内心的敬畏规则,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④要从小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否则将来可能会付出沉重的代价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南京人仇某某在微博上歪曲事实,诋毁贬损5名卫国戍边英雄官兵。南京警方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对仇某某依法刑事拘留。这启示我们()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②法律规范人们的自由,也保障人们的自由③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④任何国家都没有言论自由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但生活中仍然存在不平等现象,下列选项体现不平等现象的是()A.公交车上“老弱病残孕”专座B.少数民族代表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就业歧视、性别歧视等D.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4.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自由了,因为其他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这段话说明( )①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②法律对任何自由都进行了限制③法治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④在法律面前没有真正的自由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5 5.近期,香港部分激进分子打着“人权自由”幌子肆意践踏大众人权,种种恶行已经超出了和平示威的范畴,这不仅让香港“法治列车”脱离轨道,更让“东方之珠”失去应有光芒。对此,包括香港公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应有的正确态度是( )①游行示威是公民重要的政治权利,国家必须充分尊重②中国是法治国家,游行示威必须依法进行③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法律的特权④坚持“一国两制”方针,维护社会主义制度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6.毛某因故意隐瞒旅居南京行程,到达扬州后多次活动于人群密集的场所,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2021年7月29日,扬州警方毛某采取刑事拘留措施。毛某案例给我们的警示有()①法不可违,违法必受刑罚处罚②要珍视自由,依法行使权利③法治和自由的矛盾不可调和④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下边漫画警示我们()①自由自在是人们向往的生活②遵守法律才能享受真正的自由③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④自由法治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8.李薇逛商场时,商场保安怀疑她偷了商品,要求搜身,李薇说:“你搜吧,反正我没偷!”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保安履行了自己的工作职责②保安这样做侵犯了李薇的人身自由③李薇没有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④李薇这样做可以证明自己的清白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9.2020年1至9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收信访举报237.1万件次,处分省部级干部18人,厅局级干部1989人,县处级干部1.4万人,乡科级干部5.4万人,一般干部6.3万人,农村、企业等其他人员25.6万人。这些数据印证了( )A.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B.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C.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D.宪法和法律专门用来惩治贪官10.“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康有为)对于“平等”,正确理解的是()5 ①天下为公,人人享有同样的权利②同等情况同等对待③真正的平等是不可能实现的④不同情况差别对待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11.下列三幅漫画的共同主题是()A.相互激励共同进步B.互敬互爱融洽关系C.用心关怀善待他人D.平等待人从我做起12.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地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下列行为体现了践行平等的是( )①老年人坐公交车刷爱心免费卡②有的同学因学业上的问题而受到同学的嘲笑③商场里设母婴室,专门为带宝宝的妈妈提供服务④有的同学因为家境优越,处处表现得高人一等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3.下列对所学知识理解正确的一组是( )①“法治思维”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具有稳定性、一贯性特点②我国实现依法治国的关键在于是否拥有完备的法律体系③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管理,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④依法治国提出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公民“一体建设”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D.②④14.微信作为一种新兴的交流工具,走进了普通民众的生活。个人的言论自由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但是微信自由的背后是公共责任与法律底线,这说明()A.言论自由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B.遵守法律就没有自由可言C.滥用言论自由要受到刑事处罚D.法律既限制自由又保障自由15.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这体现了()A.不同情况差别对待B.同等情况差别对待C.不同情况同等对待D.同等情况同等对待16.下图是某同学就自由与法治关系设计的一幅思维导图。其中①②应填写的内容是( )A.①法治是自由的保障 ②法治标定自由界限B.①法治标定自由界限 ②自由是法治的保障5 C.①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②法治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D.①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 ②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二、非选择题17、新冠肺炎防疫期间出门戴口罩,这是大家应该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2020年3月15日,一名澳籍女子梁某入境北京后无视隔离规定,到户外跑步、锻炼,并且没有佩戴口罩,拒绝听从社区防控人员的劝阻,大谈自己有跑步的“自由”与权利,甚至大喊“救命啊,有人骚扰我!”,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妨碍疫情防控。因此,该女士最终被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法》规定,注销其工作类居留许可、限期离境。(1)你怎样看待该女士的行为?(2)请你从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结合材料说一说为什么该女士不仅无法实现“跑步”的自由与权利,还要被处罚?(3)面对一些违反社会规则的行为,我们应该如何做到自觉遵守与维护规则?18.这些天以来,一次次暴力事件,让世人看清了香港所谓“和平示威”的真面目。示威者的极端暴力行为,手段不断翻新、烈度不断升级、破坏性不断加剧,但这般践踏法治的暴行,却被粉饰为“和平示威”;相反,香港警方依法执法、维持秩序的正当行为,却被污蔑为“武力镇压”。如此混淆是非、颠倒黑白,怎能不天怒人怨!?谁对谁错,你怎么看?男生:绝对自由人人喜欢,执法限制惹人厌烦。女生:极端暴力危害巨大,法治秩序不容践踏。法治人物彭旭邦,带领团队扎根基层,致力于服务边疆群众,带领团队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为边疆困难群体、弱势群体挽回了经济损失,帮助进城务工人员讨回了工资。(1)彭旭邦为边疆困难群体、弱势群体挽回经济损失,帮助进城务工人员讨回工资,这些无私援助的背后,反映了我国当前社会还存在怎样的不和谐现象?(2)面对这一不和谐现象,我们应该怎么做?5 附:参考答案1-5DACCB6-10CCBCC11-16DBCDAA17、(1)该女士的行为无视规则,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妨碍疫情防控,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法》,属于违法行为,理应受到法律的处罚。(2)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无规则不自由。(3)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的敬畏规则,讲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维护规则: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18、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②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③香港部分人以暴力表达诉求,罔顾他人的自由权利,这些行为挑战国家主权,危害“一国两制”,摧毁香港稳定繁荣,危害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影响市民日常生活,也会影响到经济发展。④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法治是自由的保障。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依法行使权利。作为公民,应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19、(1)我国当前社会还存在着不平等的现象。(2)①反对特权。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②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我们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③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面对一些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④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建构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