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统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课教案及单元检测题(附答案)
docx
2022-05-23 08:39:34
11页
统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课教案【学习目标】1.学习并积累本单元中的重点字词,做到正确识音、辨字、释义。2.反复诵读,培养文言语感。3.注意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欣赏课文中精彩的语句。4.学习古人论事说理的技巧,体会他们的人生感悟,从中得到思想启迪和情感陶冶。【核心素养】学习古人论事说理的技巧,体会他们的人生感悟,从中得到思想启迪和情感陶冶。【重难点】注意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欣赏课文中精彩的语句。【评价任务】学习文言文,要注意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欣赏课文中精彩的语句。【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二、复习本单元学习内容1.生字、词语。学生认读,抽查学生听写。2.课文复习学生浏览问题,再次回顾本单元重点内容:(1)《庄子》二则,《北实有鱼》节选白《庄子.道遥游》,是全文开头的一小部分。作者通过雄奇的想象,塑造了"鲲肪"这样个超现实的形象,闸发了追求绝对精神自由的思想,富有浪漫色彩。《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节选自《庄子.秋水》,主要由庄子和惠子的辩论组成,既机智敏锐,又轻松闲适:既令人叹服于庄惠二人的辩才,又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体味对话中的人物语气,理解课文中两则寓言阐述的道理。(2)《礼记》二则,《虽有嘉肴》节选白《礼记学记》,重点论述了"教学相长\n"的道理,虽然主要是针对教师而言,实际上:对学生的学习也有启发意义。《大道之行也》节选自《礼记-礼运》,闻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木特征。(3)《马说》以良马喻人才,认为人才只有遇到伯乐才能发挥才干,否则很可能被埋没。文章篇幅短小,言简意赅,引人深思。(4)《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由茅屋被风雨袭击的遭遇,生发出"安得广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表现了种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问冷暖的济世情怀。《卖炭翁》通过卖炭老人诊道宫使强取豪夺的故事,揭露了"宫市"的掠夺本质,表达了对劳动者的深切同情。三、反馈矫正,深化提高。1.矫正。教师根据学生复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纠正错误,使他们对所学知识形成正确、清晰的印象。2.深化提高。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目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隙,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1.下列选项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今臣之刀十九年矣”A.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B.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C.善刀而藏之\nD.始臣之解牛之时2.对上面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养生指维护生命的延续,而不使损害本有的生机,主是宗旨的意思,即根本的要义。庄子借解牛说明养生之道。B.刀比喻生命,也就是人。刀用来解牛,就好像人在世生活要接触世上种种困扰和打击。C.在庄子的笔下,本来充满血腥味道、繁重肮脏的解牛过程,却好像是一场美妙的音乐、舞蹈艺术表演一样。庖丁解牛时的手、肩、足、膝的动作,宰牛发出的声音有节奏,有美感,充满了浪漫气息。D.文章把三年前庖丁用刀的情况跟族庖、良庖用刀的情况对比,衬托出庖丁的超凡技艺。3.《庖丁解牛》技艺高超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本文庄子阐述了什么道理?其主要意图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单元小结,增强自信1.木单元的课文都是我国古代的经典名篇,从内容和主题上说,有的是对理想境界的追求。首先要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培养文言语感。其次,要注意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欣赏课文中精彩的语句。要学会整理,附上例句,列出表来,此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形,就会日了然。最后,还要注意欣赏并初步学习古人论事说理和描写的技巧。2.谈谈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你在写作方法是最大的收获是什么?3.对复习情况予以鼓励,增强自信。五、评价检测1.指出下列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处,并加以改正。\n在“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精心准备,倾情投入,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成果呈现方式灵活多样。有些设计别有用心,令大家大开眼界,获益匪浅。使用不当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改换为:_______________2.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马说》中“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寓指能识别人才的人。B.作者在《大道之行也》中描述的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C.《马说》中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D.《卖炭翁》是一首写景诗,诗中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及其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对画线处进行调整,使句子语意连贯,句式协调。(字数不得增减)庄子①像水一样冷静,又像火一样热烈。几千年的中国知识分子,受了他的影响,一方面疾恶如仇,嬉笑怒骂;另一方面却又把天大的事,化成一股清风,一弯明月。他那②文笔的恣肆,寓言的生动,深刻的思想,更是时时令人击节赞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填空。(1)在《北冥有鱼》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幻莫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群童顽皮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卖炭翁》中写出了老翁痛不欲生却又无可奈何的悲愤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马说》中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n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作者描写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反思】统编本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一、积累运用(29分)1.根据注音将相应的汉字写在田字格中。(4分)濠liáng()tiáo()鱼两bìn()修mù()伐xīn()选贤jǔ()能ɡuān()寡孤独伯乐xiàng()马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选贤与能B.才美不外见C.然后能自反也D.系向牛头充炭直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去以六月息者也(气息,这里指风)B.亦若是则已矣(这样)C.大道之行也(主干道)D.盗窃乱贼而不作(兴起)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食之不能尽其材/林尽水源B.策之不以其道/不足为外人道也C.其翼若垂天之云/大道之行也D.虽有嘉肴/虽有千里之能5.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A.是故/学/然后知不足B.可怜/身上衣/正单C.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D.故/人不独/亲其亲\n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A.《礼记》,战国至秦汉间道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B.韩愈,字退之,宋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C.《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卖炭翁》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问题,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的愤懑和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7.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5分)(1)千里马常有,________________。(2)怒而飞,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4)《送友人》中,表现“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却又借马的鸣声来寄托诗人和友人的离别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名著阅读。(4分)(1)《名人传》的作者是____________(姓名),贝多芬在生命最后写出了不朽的名曲《__________》。(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通过主人公____________的成长经历,描绘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起,经____________、国内战争到经济恢复时期广阔的社会画面,被誉为“生活教科书”。9.综合性学习。(6分)在我国,“仁”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请你参加“‘仁’文化的魅力”综合性学习。【源流追踪】(1)“仁”为会意字,甲骨文写作“”,从“人”从“二”,“均嫡庶,仁亲戚,则族业生旺之端也”中的“仁”便是用其本义:______________;“(陛下)有仁民爱物之意”中“仁”义则引申为:________________。(2分)\n(2)试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仁”包括哪些方面的思想内涵。(2分)①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②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③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百姓疾苦声。(郑夑《墨竹图题诗》)④无伤也,是乃仁术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孟子·梁惠王上》)⑤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仁”行世间】(3)在9月28日“孔子文化节”到来之际,班级举办“‘仁’行世间”文化传承活动,请你提出一项倡议。(2分)二、阅读理解(32分)(一)阅读下面唐诗选段,完成第8~9题。(5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10.这段文字中,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11.请对这段文字中画横线的句子进行赏析。(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2题。(9分)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1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志.怪者也志:记载。B.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上:向上。\nC.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息:气息,这里指风。D.其远而无所至极.邪极:至。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14.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2分)(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3~16题。(12分)【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乙】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选自刘开《问说》)1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不知其善.也善:好。B.教学相长.也长:促进。C.非问无以广.识广:广大。D.而或.不达于事或:有时。16.用“/”为文中两个画横线的句子标出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1)教然后知困(2)君子之学必好问1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1)学学半。(2)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18.根据选文【甲】和【乙】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4分)选文【甲】论述了①的关系,选文【乙】论述了②的关系。两篇选文的论述,对你的学习分别有什么启发?选文【甲】:③。选文【乙】:④。\n(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7~19题。(6分)人有馈一木者,家僮曰:“留以为梁。”余曰:“木小不堪也。”僮曰:“留以为栋。”余曰:“木大不宜也。”僮笑曰:“木一也,忽病其大,又病其小。”余曰:“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言各有攸当也,岂惟木哉?”他日,为余生炭满炉烘人。余曰:“太多矣。”乃尽湿之,留星星三二点,欲明欲灭。余曰:“太少矣。”僮怨曰:“火一也,既嫌其多,又嫌其少。”余曰:“小子听之,情各有所适也,事各有所量也,岂惟火哉?”(选自《中国古代为人处世箴言集萃》)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1)留以为梁()(2)乃尽湿之()20.下列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木料只有一根,(你)忽而痛恨它大,忽而又痛恨它小。B.木料只有一根,(你)忽而嫌弃它大,忽而又嫌弃它小。C.木料是同一根,(你)忽而嫌弃它大,忽而又嫌弃它小。D.木料是同一根,(你)忽而痛恨它大,忽而又痛恨它小。21.文中两件事情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第一件:。第二件:。三、写作(40分)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王勃一生短暂,留下《滕王阁序》;曹雪芹呕心沥血,留下《红楼梦》……青春年少的你,此时或许行囊满满,踌躇满志,有许多东西留下;或许两手空空,惆怅无限,什么也没有留下。无论怎样,他们一定会引起你深深的思考。根据以上材料,请以“留下”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要求符合题意,文体规范,结构完整;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透露个人身份的信息;③书写规范,不少\n于600字。;④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和他人作品。参考答案:一、1.梁 鲦 鬓 睦 薪 与 矜 相2.C(A.“与”同“举”,推举;B.“见”同“现”,表现;D.“直”同“值”,价格)3.C(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4.D(即使;A.竭尽/尽头;B.正确方法/说;C.结构助词,的/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5.B(可怜/身上/衣正单)6.C(A.《礼记》是儒家论著;B.韩愈为宋代人;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7.(1)而伯乐不常有 (2)其翼若垂天之云 (3)零落成泥碾作尘 (4)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8.(1)罗曼·罗兰 欢乐颂 (2)保尔(保尔·柯察金) 十月革命9.(1)人人平等(或君民同视,平等对待) 博爱、仁爱(或慈善、体恤) (2)示例:爱亲人,爱他人,爱民众,爱万物(或亲亲,仁民,爱物;或血缘之爱,人际之爱,物我之爱) (3)示例:开展“仁”文化思想宣讲活动(或开展讲述古代“仁”人逸闻轶事活动,开展关于“仁”脉相承小论文征集活动,举办“‘仁’在身边”故事会,举行“仁”文化经典朗诵活动等)。二、阅读理解10.渲染凄苦的氛围,衬托诗人愁苦的心情,为写下面内容做铺垫。11.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秋雨的细密连绵。12.D解析极:尽头。13.(1)这只鸟,海水运动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海去了。(2)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14.说明了人世间万事万物都“有所待”,都未能摆脱世俗的束缚。15.C解析广:动词,扩充。\n16.解析划分停顿必须依据几个原则:①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按照“主/谓/宾”的原则进行划分;②按照“而前则前”的原则划分;③凭借语感,根据句意进行划分。第(1)句的意思是“经过教授才知道自己的困惑”,根据句意划分为:教/然后知困。第(2)句可根据句子结构划分为:君子之学/必好问。(1)教/然后知困(2)君子之学/必好问17.解析翻译时,不但要把握特殊句式,还要注意抓句子中的关键词,它们往往是得分点。如第(1)句中的第一个“学”翻译成“教”,是关键所在。第(2)句是判断句,句中的“者”解释为“……的人”,应当注意。(1)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2)好学而不能够勤于请教的人,不是真正好学的人。18.解析第①空的答案可分析【甲】文主旨句“故曰:教学相长也”得到;第②空答案也较为明显,“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等句揭示了答案。第③④空考查两文主旨,分别抓住两文的主旨句提炼答案即可。①教与学②问与学③实践出真知④学习要勤学善问19.(1)作为、做成(2)全、都20.C解析要注意“病”的翻译,“嫌弃”;“木一也”是判断句,翻译为“木料是同一根”。21.解析从“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言各有攸当也,岂惟木哉”可以得出事物都各有它合适的用途。从“小子听之,情各有所适也,事各有所量也,岂惟火哉”可以得出做事情要掌握好分寸。事物都自有它合适的用途做事情要掌握好分寸三、写作2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