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 > 数学 > 北师大版一年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古人计数学案

北师大版一年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古人计数学案

docx 2022-06-05 09:00:12 5页
剩余3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课题北师大版一年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古人计数学案三维目标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数一数11~19。通过摆一摆,体会10个一就是1个十。借助小棒和计数器认识个位和十位,理解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十几。通过做一做,说一说,知道19再添上1就是20,2个十就是20。借助直尺图按不同的顺序数一数,掌握数的顺本节课我先创设“古人计数”的情景,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通过让学生摆11~20各数,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总结出: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表示1个十。在学生理解了10个一就是1个十的基础上,再借助计数器帮助学生理解数位。让学生在拨一拨,说一说中进一步理解数位。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以具体形象的思维为主,无论是知识掌握、技能形成还是兴趣激发,我们都应该抓住学生思维的特点,那就是从直接感知实物过渡到表象的思维过程。重点认识11~20各数,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突破思路通过摆小棒,拨计数器等操作,积累感性经验,以“动”促“思”,帮助学生理解数的组成。难点建立初步的数位概念。突破思路\n借助小棒操作和在计数器上拨珠,引导学生交流探究,感知数位的概念。案例原题想一想,填一填。12=10+()14=10+()15=10+()18=()+816=()+619=()+9解析指导学生先想一想左边的数的组成,然后填一填。答案:12=10+214=10+415=10+518=10+816=10+619=10+9点拔从答案上来看,学生不容易出错。但是从思考过程中来看,学生往往忽略了数的组成的知识,而是靠生活经验来数一数得到答案。归纳11~20各数都是两位数,分别是1个十和几个一或2个十合成的数,学生理解这一点是有难度的。分析各个数的组成,形成数的概念,学好这些数的组成,是学生下一步学习加减法的基础。课后答案教材第75~76页“练一练”。1.141513162.(略)\n3.12、13、14、17、19、20。4.<>><5.13176.10+3=133+10=136+10=1610+5=1510+0=1010+10=207.15、14、13、1214、12、10作业(课后余下习题。)存在问题摘要(1).;(2).;(3).。反思\n本节课我先创设“古人计数”的情景,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通过让学生摆11~20各数,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总结出: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表示1个十。在学生理解了10个一就是1个十的基础上,再借助计数器帮助学生理解数位。让学生在拨一拨,说一说中进一步理解数位。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以具体形象的思维为主,无论是知识掌握、技能形成还是兴趣激发,我们都应该抓住学生思维的特点,那就是从直接感知实物过渡到表象的思维过程。教师的直观演示对帮助学生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多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亲自数一数,摆一摆,比一比,能增添数学教学的形象性和趣味性,使学生的多种感官一起参加学习活动,促进知识技能的内化。在教学中我力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他们通过有目的地操作、交流、讨论,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获取知识开发能力,通过动手摆小棒让学生认识11~20各数,使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感受到自主学习新知的乐趣,体验获取成功的喜悦。课外资料人类计数方法的产生\n人类从“多”这个概念分离出“1”的概念,被认为是人类经过最困难的阶段才做出的数的概念。分出“1”的概念想必发生在人类处于低级发展阶段。这可能由于,人通常总用一只手拿一件物品,这便把“1”从“多”中分了出来。数“2”的出现,可能是由于用双手各拿一件物品。表示“3”的概念时,人们领悟到可以把第三件物品放在自己的脚边,这样“3”的特征就是举起双手和指定一只脚。由此,“4”的概念也就比较容易地区分出来。在发展计数的初级阶段,人们还绝对不会使用数的名称,在表达数时,或者用实际拿在手上或放在脚边的被数物品,或者就靠相应的身体动作和手势。计数的继续发展,大概与那时人类熟悉狩猎和捕鱼等生活方式有关。原始公社制度要求人们对食物、衣服、战利品等进行分配,从而迫使人们以某种方式对公共财富进行计算。计算过程停留在“4”上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在这个发展阶段上,人们开始抛弃必须将被数的物品拿在手中或置于脚边的做法。数学中发生了第一次抽象,就是把一些被数的物品用另外某些彼此同类的物品和标记来代替,如用小石块、绳结、树枝、刻痕等。根据一一对应的原则进行这种计算,即给每一个被数物体选择一个相应的东西作为计算工具,为了不致丢失这些简陋的计算工具(如小石块、贝壳、核),而把它们串在细绳或小棒上,后来发展成至今仍有用的计算工具一-算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