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翻译文言文语句的方法教学课件
pptx
2022-06-05 22:19:09
18页
\n翻译文言文语句的方法\n翻译的最高要求:“信”要求忠于原文的内容及含义,用现代汉语,逐句逐词落实,从而达到句句落实;“达”要求译出来的现代文,表意明确,语言通顺,语句与原句一致;“雅”要求用简洁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和形式以及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n方法留调增保留原文词语调整语序增加词义或成分换引删替换词语引申词义删去不译\n留保留原文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字词、人名、地名、书名、物名、国名、官职、年号、谥号、衡量单位等专有名词,翻译时不宜改动,保留原词。\n例如:庆历四年春,腾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庆历四年的春天,腾子京被贬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庆历”是年号,“腾子京”是人名,“巴陵郡”是郡名,翻译时候都保留,照搬到译文中就可以了。留课文范例:\n换替换词语。文言文中的不少词语所表示的意思,现在仍在用,但是现代汉语不再用原文的词表示,而是用了另外的词。翻译时就要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与之相当的词语来替换。\n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论战》——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的鲁国。此句中的“师”“伐”要用“军队”“攻打”来替换。《曹刿论战》换课文范例\n调调整语序。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在翻译时要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律来调整语序。\n调课文范例1、卷石底以出。(主谓倒装)——《小石潭记》——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2、何以哉?(宾语前置)——《曹刿论战》——您凭什么作战?3、皆以美徐公。(状语后置)——《邹忌讽齐王纳谏》——大家都认为(我)比徐公美。\n引引申词义。文言文里一词多义的现象比较普通,往往一个词可以用两三个或更多的意思,这些意思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由一个本义派别扩展、引申出来的,可以选用切合原文语境的,表示引申义的词语来翻译。\n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了原来的规模。“增”本义是增加,引申为扩大;“制”本义是制作、制造,引申为规章、制度,再引申为规模。翻译时候我们要选取它的引申义。引课文范例\n增增补词语或者句子成分。有以下几种情形:(一)文言词语单音节词居多,翻译时应将单音节词补充为现代汉语中的相应的双音节词。(二)文言文里将数词直接放在名词或动词前面,而不用量词,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应把量词补上。(三)翻译时应忠于原文,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要求和表达需要,进行必要的补充,力求明白准确地表达原意。(四)有些句子不好确定它省略了什么词语或句子成分。只是为了上下连贯,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要增补一些词语,读起来才觉得顺口,表意也通顺明白。\n增课文范例(一)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大国的虚实是难以推测的,我惧怕他们有埋伏。“测”“惧”“伏”都是单音节词,应该译为双音节词“推测(或猜疑)”“惧怕”“埋伏”。(二)例:一时或尽粟一石。——《马说》——吃一顿,有时能把一石粮食吃光。翻译成现代汉语时,把量词补上。\n增课文范例(三)例: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村里的人看见渔人很是惊奇,问他从哪里来,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们。原文中省略了两处主语、一处宾语,翻译时要将其补充出来,意思才完整。(四)例: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晋朝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把捕鱼当作职业,(一天)他沿着小河(划船)前行,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增补一些词语后,读起来更顺口,表意更通顺明白。\n删删去不译。文言文里的一些虚词,只在句中起到某种语法作用,没有实在的意义,在现代汉语里也没有相应的词语对应,就可以删去不译。\n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原文中的“.....者”“.....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判断句式的标志。“者”起停顿作用,“也”表示判断语气。翻译时,“者”“也”都可以删去不译。删课文范例\n总结课后思考“留、换、调、引、增、删”是中考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在具体的运用时不是孤立的,而常常是几种方法结合在一起,我们得根据表达需要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