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 > 科学 > 【30页精品】鄂教版四科学下全册教案

【30页精品】鄂教版四科学下全册教案

doc 2021-09-07 14:11:30 33页
剩余31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科学四年级下期(一单元)课题:1、认识土壤教学目标:探究: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土壤主要是由空气、水、黏土、砂、腐殖质等成份构成的。2、在探究问题土壤中有什么时,能独立思考发表意见,个人或小组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方案。知识:1、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合作完成研究土壤成分的实验。2、会记录探究活动中观察到的现象,根据事实资料研讨问题,得出结论。情感:通过讨论,知道土壤对植物及人类的作用,大致知道怎样保护土壤,树立爱护土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   知道土壤的主要成分是由空气、水、黏土、砂、腐殖质等成分构成的。教学难点:在实验中能自己提出问题,并能进行实验研究。教具准备:便于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课   时:   2课时                           1教学内容:实验探究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问:同学们,土壤是动植物、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大家在哪些地方见过土壤?对于土壤你有哪些了解?学生自由交流。问:对于土壤,你想研究些什么?启发学生提出有关土壤的问题。问:土壤是由哪些物质构成的呢?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二、探究问题:土壤主要是由什么成份构成的?三、作出预测问:根据你平时的了解,你认为土壤里都有些什么?学生:水、空气、杂质、化肥、泥土、砂等。四、室外观察、采集土壤。问:要想清楚地了解土壤的成分,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采集土壤需要些什么工具?应该注意什么?学生准备:铁锨、小铲、小桶等。五、室内探究。思考:土壤中是否有刚才谈到的物质呢?怎样才能弄清楚?你能想出多少种研究方法?学生:用手捏、手是湿的,说明土壤里有水……师:按照你们想到的方法,去研究土壤中到底含有哪些物质,看能有哪些发现。学生:填写活动报告单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汇报:你采用什么方法,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讲述:那些死去的动植物腐烂后变成了腐殖质。,启发学生思考:除了这些研究方法,还能用哪些方法对土壤进行研究?用火烧,土壤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2教学内容:实验总结教学过程:一、研讨问题,通过以上的研究,你知道了土壤中都有哪些成分?1、整理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实验方法  观察到的现象   捏土壤           手是湿的  把土壤放入水中         有气泡冒出(空气)搅拌水中的土壤           土壤分几层,上层黏土,下层砂烧土壤          有烧头发的味道(腐殖质)2、根据学生对土壤成分找到的多少进行评价。二、拓展延伸1、土壤中除了这些成分外,还有别的物质吗?目的:(1)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土壤秘密的兴起。(2)引导学生谈谈土壤中污染物的问题。2、土壤中的这些垃圾袋、废电池对土壤有什么影响?3、土壤是植物的“家”,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土壤呢?学生充分交流后,教师适当介绍“保护土壤小知识”。对于学生在教学活动开始提出的其他问题,留作学生课外研究作业。三、课后练习1、土壤的成分有     、       、      、       、       等。2、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土壤中含有空气的?                   课题:2、种子发芽教学目标:探究:知道植物的种子是多种多样的,种子是生命的,种子都有呸根、胚芽、,胚根会长成植物的根,胚芽会长出植物的茎和叶,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知识:能应用工具观察种子的胚根和胚芽。能和同学合作设计并做种子发芽的实验。情感:通过观察种子,训练学生认真细致观察物体的习惯。通过坚持长时间的观察、记录,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精神。教学重点:种子有胚根、胚芽。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教学难点:实验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了解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教具准备:蚕豆、菜豆、花生等,镊子、放大镜、解剖刀、白纸等。教学方法:实验观察教学过程:一、引入问题:1、让每小组学生展示浸泡过的种子。,2、提问:植物大多是由种子发育来的,关于种子,你想研究哪些问题?3、整理学生提问,引入今天的教学课题。二探究结构谈话:观察种子。学生汇报,让学生充分描述观察到的现象。整理信息。介绍胚根和胚芽,讲解:胚根会长成植物的根,胚芽会长成植物的茎和叶。小组讨论:观察不同的种子,你有什么发现?三、研究讨论:1、研究学生提出的另一个问题:一粒种子发芽后才能长成一株植物,那么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2、各小组讨论。3、汇报讨论,推测的情况。(需要水、土、空气、温度、阳光等)4、小组商议:你们小组准备研究种子发芽的“哪一个问题”,需要设计什么样的实验进行探究?5、各小组交流汇报。教师板书。6、分组实验探究。要求:(1)小组的每个人找到实验材料。(2)按本组探究的问题和设计的方案动手在家中实验。(3)每天观察种子发芽的情况,并做好记录。7、2——3天后,教师组织各小组学生在班上交流“探究的问题”、“实验经过”、“发现的情况”等。8、各小组小结:9、把发芽的种子种在盆中,下节继续探究其他问题。   课题:3、向上长还是向下长教学目标:探究:了解植物的根适应环境的特性—向地性。知识:1、知道环境对植物根生长有影响。     2、能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植物的向地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想象能力。情感:在长期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毅力。教学重点:知道环境对植物根的生长有影响。教学难点:了解植物的根适应环境的特性。教具准备:师:玉米种子四粒,装好土的花盆。生:玉米或各种菜豆种子,纸巾、塑料袋、铁架台。教学方法:实验观察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谈话提问:种子发芽后,植物的根会向什么方向生长?是向上长呢还是向下长?这样吧,让我们共同把这四粒种子分别按胚根朝上、朝下、朝左、朝右四个方位种进花盆里。,请学生汇报猜测情况。二、设计实验那么,我们怎样知道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呢?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的方法。学生汇报实验方法和步骤。师生共同筛选认为科学的实验方法。三、学生分组实验。四、验证猜想谈话,如果你完成了上面的实验和观察记录,就可以涂亮智慧星,根据你们观察到的现象,谁来说一说种子发芽后根的生长方向?学生汇报。(可能有三种①种子的根会向下生长,②种子的根会向有水的地方生长;③种子的根会向土壤肥沃的地方生长。)现在我们共同种下去的种子一定发芽了,大家想一想知道它们的根是向哪个方向生长的?好吧,我们来看一看吧。五、扩展与延伸谈话:你预测对了吗?植物受地球引力的吸引,想地里生长,这叫植物的向地性;植物的幼苗向有光的方向生长的特性,这叫植物的向光性;根还有向着水湿方向生长的特性,这叫向水性。这些都是植物根的生长特性,我们下节课将继续研究。   课题:4、根朝哪边长教学目标:探究:知道植物为了适应环境具有向水性的特性,了解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特点。知识:能根据自己的猜测,大胆设计对比实验,通达探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观察能力,以及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的能力。情感:在设计对比实验中,愿意与人合作、交流,形成注重证据的意识。教学重点:知道植物为了适应环境具有向水性的特性,了解根系在土壤中的意识。教学难点:根据自己的猜测大胆设计对比实验。教具准备:   刚发芽的菜豆、锯末、浅盒、盛水容器、棉线等。教学方法:实验观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教师展示植物根的生长实例(或图片),问:你发现了什么?2、学生提出问题或自己的猜测,导出探究问题。三、实验设计1、实验假设,在土壤水分分布不均时,根是否总会向着水分比较多的额地方生长。2、设计方案,提出要求:①实验方案要科学合理,处理好刺激方向和根运动方向的位置关系。②方案设计要便于操作和观察,注意实用性、实效性和可重复性。3、合作探究活动。(1)引导学生展示实验方案,叙述实验过程。自我评价实验效果。,(2)合作研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3)根据实验设计,探讨改进及创新实验的方法。(4)实验评价。四、总结延伸(四、五天后)1、交流观察记录,发现的现象有什么相同点?2、实验的结论和推测是一致的吗?3、植物的根有向水性,在生长的过程中还会向什么样的土壤中生长?请接着实验观察。向对比实验中一个盒子中放入适合植物生长的肥料,另一个盒子中则不放,过一段时间后观察两个盒子中的植物生长情况有什么不同?   课题:5、茎往哪边长教学目标:探究:知道茎的向光性是植物器官受单向光照射所引起的弯曲生长现象。知识:到校园或大自然中细心观察植物茎的特点,推测茎的生长特性,并能自行设计科学合理的实验,细心观察并做好记录,根据接的事实归纳分析茎的向光性。情感:通过对茎的观察、推测、实验、记录等活动激发学生研究科学的兴起,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和品质,在实验活动中培养他们认真细致习惯。教学重点:知道茎的向光性是植物器官受单向光照射所引起的弯曲生长现象。教学难点:植物茎的生长特点。教具准备:硬纸盒、白纸、剪刀、小尺子、记录本等。教学方法:实验观察教学过程:一、  导入问题:1、我们已经知道了植物的根在生长过程中有向地性和向水性,那么,植物的茎在生长过程中有什么特性呢?2、平时生活中你对树枝的生长情况有何发现?二、观察树枝生长情况1、划分小组观察区域2、提出观察要求和注意事项:(1)观察时一定要认真细致;(2)要尽量与组员合作观察;(3)注意安全;(4)不伤害树木。3、小组活动。4、活动情况交流,交流以小组代表发言的方式进行,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推测茎的生长有向光特性。三、讨论制定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研究茎的向光特性。1、提问:我们怎样科学合理地观察到茎的生长呢?2、讨论:我们应选用什么幼苗作为观察的对象?用什么材料做盒子罩住幼苗?用多长时间来观察?怎样保育幼苗长得更快更旺?怎样把观察结果记录得更好?3、交流。4、小组讨论:为了能更有效地研究发现茎的生长特征。应怎样实验效果更好?5、课外进行实验观察听见。,6、指导做好观察记录表。四、总结与拓展1、整理记录并发现出茎有向光性。2、农业种植倡导“合理密植”说明了什么科学道理?3、植物茎的向光特性对植物自身生长有何意义?你有何启发?  课题:6、植物怎样“喝水”教学目标:探究:知道植物靠根“喝水”,然后利用茎输送水分,并能设计实验证明根能吸水,茎能运输水分。知识:经历对问题不断深入探究的过程,学会周密思考。情感:体会到植物也和人一样有有生命需求,有生存的本领,意识到搞科学研究必须有严谨、认真的态度,体验合作交流的落乐趣。教学重点:知道植物靠根“喝水”,然后利用茎输送水分。教学难点:能设计实验证明根能吸水,茎能运输水分。教具准备:植物的根、小量筒、红水、食用盐、小刀等。教学方法:实验观察教学过程:                1教学内容:实验探究一、导入问题:同学们,我们校园里种了很多花草、树木、工人师傅经常给它们浇水。可是,我发现他们浇水时,主要把水洒在土壤里,是是怎么回事?2、大家都认为植物依靠根“喝水”,那么,你们见过的根是什么样的吗?3、学生汇报。二、观察植物的根。1、根究竟是不是同学们说的样子呢?还有没有其他特点,老师这里准备了很多新采集的植物的根,现在分发给大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植物的根是一样的吗?有哪些不同?有哪些相同?并把观察结果记录在书上表格里。2、分发材料,分组观察记录。3、汇报与交流。4、归纳整理:植物的根是不一样的,有的根主根粗,侧根细(叫直根);有的植物根粗细差不多(叫须根)。根也有共同点:根都很长、很多,根的尖端长有许多白色绒毛(叫根毛)。5、提问:(1)根很多、很长,对植物“喝水”可能有什么好处?(2)根毛壁薄,对植物“喝水”可能有什么好处?6、从根的特点上看,根具备“喝水”条件,但根长在土壤里,我们看不见,根到底能不能“喝水”呢?   三、设计实验1、怎样设计实验才能证明根能“喝水”呢?2、学生讨论和提出种种初步方案。3、交流和指导。(1)你为什么这样设计?(2)哪一种方法既科学又简单?,(3)选择什么样的植物做实验?(4)选择什么样的内器装水便于观察?(5)怎样知道试管内的水有没有减少?(6)怎样才能防止水不从其他地方散发(蒸发)掉?(7)能不能想一个办法让我们能看见水是否进入植物体内?4、各小组领取实验材料,并制作实验装置。5、预测一下:试管里的水将会怎样变化?可能会看到哪些现象?四、课外探究因为短时间内现象不明显,所以请大家把装置放在教室窗台上,定时观察,并认真做好记录。下节课继续研究。                             2教学内容:实验证明一、  引入问题。1、上节课,同学们做的实验结果什么样的?2、学生汇报和交流(边展示边说明)。(如:水位下降了、植物的茎、叶脉里都有红水)3、这些现象能证明什么呢?(根能吸收水分、水分被输送到植物全身)4、根吸收的水分是怎样“跑到”植物全身的呢?5、学生作出推测。二、观察探究1、你认为茎可能有什么样的构造?2、学生猜测3、茎里面到底有没有大家推测的构造呢?下一步该怎么办?4、学生汇报与交流。5、我们发现有两种切法:横切和纵切。6、学生分小组活动:切开茎,并仔细观察。7、讨论:这些构造可能有什么作用?三、归纳小结:1、根据我们的研究,讨论总结:植物是怎样“喝水”的?2、汇报和交流。3、将获得的结论用自己的话写下来。4、给自己涂“智慧星”。5、植物是有生命的,它们需要“喝水”。需要营养,更需要我们的关心和照顾。想一想:我们以后该怎样对待校园里的花草树木?    课题:自由研究教学目标:   探究:通过调查,查询活动,提高学生收集信息资料的能力。知识:培养学生独力研究问题、动手试验和进行较长期观察活动的能力。情感:通过让学生寻找各种方法,尝试不同做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独力研究问题、动手试验和进行较长期观察活动的能力。教学难点:,调查、查询活动,提高学生收集信息资料的能力。教具准备:观察记录本。教学方法:   自由研究教学过程:一、  导入1、我们知道植物一般生长在土壤中,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温度)、水和空气。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植物离开土壤还能不能生长?通过问题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联想生活中长黄豆芽、绿豆芽等实例,引出无土栽培。2、在远离大陆的海岛、在沙漠、在高原、守卫祖国边疆的解放军战士,利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蔬菜,解决吃的问题。同学们想不想学习无土栽培技术?3、在查阅资料和访问调查等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 无土栽培是怎么回事?(2) 哪些植物可以进行无土栽培?(3) 怎样进行无土栽培?(4) 尝试能否用海绵代替土壤栽培植物?4、根据自己学习的无土栽培方法,这一种自己熟悉的植物进行无土栽培实践活动。5、要求学生进行较长期的观察,把研究过程和效果记录在表格中。也可以布置学生在实践后、写一篇科学小论文。二、  活动总结学生汇报实验情况,教师进行小结。课题:7、各种各样的学习用品教学目标:探究:能说出各种各样的学习用品,并能按自己的分类标准对学习用品进行分类。知识:能用多种方法观察学习用品,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对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归纳分类。情感:能积极地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问题。教学重点:能按自己的分类标准对学习用品进行分类。教学难点: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对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归纳分类。教具准备:   铅笔、钢笔、圆珠笔、削笔刀、卷笔刀、文具盒、笔袋、橡皮、水彩笔、直尺、三角板、量角器、圆规、各种纸、改正液、透明胶带等。教学方法:   分析归纳教学过程:一、  指导学生认识常用的学习用品。问:你带来了哪些学习用品?常用到哪些学习用品?还知道哪些学习用品?学生说教师板书。      接着,让学生说说什么是学习用品?学习用品与我们有什么关系?(使学生知道“凡是在学习中用到的物品就是学习用品”。学习用品与我们的学习密不可分,是我们的亲密伙伴。我们爱惜学习用品。二、  指导学生将学习用品按不同标准分类1、刚才同学们说出了这么多学习用品,你能给他们分类吗?按什么标准分类,可以分为哪几类,每一类有哪些学习用品?     2、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分类方法。     3、教师归类板书。三、指导学生观察各种学习用品,提出研究问题。 1、问:面对这些学习用品,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你想研究什么问题?, 2、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学习用品,可以用看一看、摸一摸、按一按、捏一捏、用一用、试一试等办法,能发现哪些有趣饿现象?能提出几个为什么?哪些是你想研究的问题? 3、小组内交流、讨论。筛选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学生交流,教师板书。 4、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把意思相同或相近的问题。 5、教师告诉学生,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学习中逐步解决,课外你们也可以自己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  课题:8、圆珠笔芯为什么能伸缩教学目标:探究:1、能发现使圆珠笔芯伸缩的原因是有弹簧,通过实验能发现弹簧的特征。     2、能举例说出与弹簧有类似特点的物体,会做物体弹性实验,并能感受到弹力的存在。知识:能根据实验现象说出什么是弹力和弹性。情感:能举例说出弹性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及好处。教学重点:认识弹簧的特征。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认识弹簧的特征。教具准备:   圆珠笔、气球、篮球、足球。教学方法:实验研究教学过程:一、  导入。1、谈话,在学习中我们经常用到的一种笔就是圆珠笔,说说你喜欢用那种圆珠笔?为什么?2、针对你喜欢的圆珠笔,你能提出哪些研究的问题?     3、这节课我们研究圆珠笔芯为什么能方便地伸缩?二、研究笔芯能伸缩的原因。 1、先按压几次笔芯能伸缩的圆珠笔,猜想是什么原因? 2、要验证你们的猜想对不对,应该怎么办?学生说出方法后,让学生将圆珠笔拆开,看看里面有什么? 3、当学生发现有小弹簧后,引导学生观察是不是里面的弹簧在起作用?怎样验证? 4、导入,弹簧为什么能使笔芯方便地伸缩呢?弹簧究竟有什么特点?     5、学生汇报后,教师总结。       用手拉,弹簧会变长。松手后弹簧又回到原来的长度。       用力压,弹簧会变短。松手后弹簧又回到原来的长度。       在拉压的过程中,会感觉到当用手向外拉弹簧的时候,弹簧有一种力在向里拉;当用手向下压弹簧的时候,感到弹簧有一种力在向上顶。这就是弹簧的特点。三、1、说一说在生活中哪些物体也有类似弹簧的这些特点?如:橡皮筋、气球、篮球。2、反复拉、压、按这些物体,会有什么现象发生?3、认真分析实验记录,有哪些发现?4、用弹性的知识解释“弹簧是怎样使笔芯很方便地伸缩的? 四、应用与拓展1、当人们发现了物体的弹性之后,就把弹性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请举例说说,哪些地方利用了物体的弹性?学生举例之后,教师出示图片或实物。2、课外拓展。  ,课题:9、笔杆上橡胶套的作用教学目标:探究:会做笔杆上橡胶套的对比实验,能根据实验现象说出橡胶套的作用。建立摩擦力的慨念,能说出什么是摩擦力。知识:1、会做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对比实验,能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结论。     2、能举例说明摩擦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情感:能积极主动地做各项对比实验,体验探究的乐趣和与人合作的快乐。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摩擦力及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是什么。教学难点:   什么是摩擦力及摩擦力的应用。教具准备:   中性笔、木块、木板玻璃、砂纸、毛巾、平板测力器。教学方法:实验观察教学过程:一、  引入研究课题。1、以小组为单位,观察比较各种圆珠笔,问:(1) 你有什么发现?(2) 橡胶套有什么作用?    2、学生回答:如:写字时手感觉好一些,放在桌子上不滚掉,手得牢固些等。   二、对比实验,得出摩擦力的慨念。    橡胶套到底有什么作用?用对比实验进行研究。1、用两支同样的,笔杆上有橡胶套的比得笔,将其中一支笔的橡胶套取下来,然后用两支比得笔分别试一试,一只手捏住笔杆一端,另一只手捏住笔杆,从一端滑向另一端,反复比较体验。说出有什么不同感觉?     2、分别将两支笔用两只手按在桌子上,向前推动有什么不同?     (感觉到有橡胶套的笔向前推动比较困难,好像有一种力阻碍着向前滑动。)3、根据以上两个实验的感受,说说笔杆上的橡胶套究竟有什么作用?从而导出摩擦力的慨念。三、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提出问题进行猜测:从问题“橡胶套为什么会增大摩擦力”入手,推测是什么原因。如:软的、不光滑、表面粗糙等。     2、设计实验:是不是这些原因增大了摩擦力,想一种办法做实验证明。看谁想出的办法好?   3、实验证明。教师从学生说出的各种方法中选一种便于研究的方法进行实验。用木板、玻璃板、砂纸、毛巾等放在同一块木板上用弹簧称拉,记录每次的拉力各是多少。4、得出结论。根据实验记录,你发现什么规律?(物体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四、应用。1、笔杆上的橡胶套为什么会增大摩擦力?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橡胶套表面粗糙,可以增大摩擦力,使我们写字时手能紧,不喁滑落。)2、出示教材中的图片或实物解释人们是如何运用摩擦力的?3、生产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利用了摩擦力?举例说明。五、课外拓展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还有哪些?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设计实验继续研究。  ,课题:10、各种各样的纸教学目标:探究:能通过各种各样纸的观察,发现纸的不同点和相同点。知识:1、会用各种感觉、借助简单的工具对纸的不同点和相同点进行实验和研究。     2、能举例说出纸的各种特点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情感:会利用纸的不同点制作一件纸品。教学重点:   了解各种各样的纸,发现纸的不同点和相同点。教学难点:   能对纸的不同点和相同点进行实验和研究。教具准备:   红色墨水、橡皮檫、火柴、直尺、放大镜、各种纸等。教学方法:观察研究建议二课时1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说一说,哪些地方用到了纸?     2、你见过哪些纸?这些纸有哪些不同点和相同点?     3、怎样找出纸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二、研究纸的不同点 1、分小组借助各种工具找出各种纸有哪些不同。 2、汇报观察结果。 如:颜色、软硬、粗糙度、厚度、吸水性、抗拉力等。3、小组讨论:你们小组打算从哪些方面怎样研究这些纸的不同?     4、汇报讨论结果。     (1)颜色:用眼睛看,不需要借助其他工具。     (2)软硬:用手试,不需要借助其他工具。     (3)光滑与粗糙:用手摸,不需要借助其他工具。     (4)厚度:①用手摸 ②目测 ③用直尺测量。     (5)吸水性:①用滴管 ②用纸条     (6)抗拉力:     5、各组选择一种合适的方案进行观察实验,重点研究纸的厚度、吸水性、抗拉力等,并作好记录。     6、汇报实验结果。     7、归纳小结:说一说这些纸有哪些方面的不同。三、拓展和应用1、人们利用纸的这些特点,为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服务。举例说说在哪些方面利用了纸的什么特点?2、纸还有其他方面的不同,课后继续研究。                             2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通过上节课的研究,我们知道不同的纸有很多方面的不同。那人们为什么都称它们为“纸”呢?说说各自的看法。二、研究纸的相同点,1、刚才你们说的这些相同点,是不是正确,怎样检验?2、实验观察(1)观察纸由纤维组成;(2)观察纸易燃烧;(3)观察纸“怕水”;(4)观察纸能写字。3、汇报实验结果。4、归纳总结纸的相同点:纸都是有纤维构成的,易燃烧,浸水后变软易破,纸能写字等;三、  纸的应用1、根据不同的需要,人们会选用不同的纸,说说下面这些物品利用了纸的什么特点?   2、你还知道哪些纸制品利用了纸的不同特点?  四、设计制作纸制品   1、你打算制作一件什么纸制品?   2、形式制作。   3、展示作品,说一说各部分分别用了什么样的纸。   4、总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题:11、纸是怎样造出来的教学目标:探究:能说出造纸的主要原料和纸的主要成分,造纸厂的造纸过程和方法,用废纸制造再生纸的作用。知识:1、会用废纸制造再生纸,并能说出造纸过程。     2、能说出节约用纸的意义,知道今后应该怎样节约用纸。情感:能积极主动地与人合作制造再生纸。教学重点:   知道造纸的主要原料和纸的主要成分。教学难点:   了解造纸厂的造纸过程和方法,会用废纸制造再生纸。教具准备:   纸、家用搅拌器、废纸、纱布、过网等。教学方法:实验观察教学过程:一、导入     1、纸是我们学习和生活的亲密伙伴,你知道是用什么原料制造的,是怎样纸造出来的吗?     2、教师介绍造纸的主要原料和主要成分。   二、介绍造纸厂的造纸过程。     1、你想知道我们用的纸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吗?下面就请到造纸厂去参观考察。了解造纸过程。     2、让学生叙述造纸厂的主要过程。   三、动手制造“再生纸”     1、我们已经知道造纸需要大量的木材,消耗大量的树木,树木对人类生存起什么作用?为了减少造纸对树木的破坏,还可以用什么原料来造纸?(农作物、废纸作原料生产再生纸。)     2、用废纸作原料生产再生纸有什么好处?结合造纸厂的造纸过程,想一想,生产再生纸需要哪些步骤和方法?     3、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出造纸步骤后,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制造再生纸。,     教师指导:(1)泡入水中的纸一定要撕成很小的碎片或用餐巾纸、卫生纸等易泡软的纸;     (2)泡软的纸一定要搅拌成均匀的纸浆;     (3)纸浆一定要在过网上倒均匀;     (4)一定要把水分吸干后在取出制造好的纸。  四、认识节约用纸的重要性    1、通过动手造一张在生纸,你有什么感受?    2、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用纸?    3、关于造纸和用纸,你还知道哪些情况?    4、课后调查。  课题:自由研究教学目标:探究: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学习面临的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提高学生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问题。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学习面临的问题的意识。教学难点:   学生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具准备:   收集写不出字的笔芯。教学方法:   观察研究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的圆珠笔芯中还有许多墨汁,却写不出字来了。同学们平时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二、探究    1、笔芯里还有许多墨汁,却写不出来,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帮忙想一下,可能是什么原因?怎么让这样的笔芯再写出字来?    2、学生独立(也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收集来的有墨汁但写不出字的笔芯,找出问题的原因,并想办法让这些笔芯写出字来,把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写在科学笔记本上。    3、交流研究的结果和解决问题后的感想,对研究活动开展得好的学生个人或小组进行课题:12、小个子能不能跷起大个子教学目标探究:知道杠杆平衡的条件,理解杠杆的作用,并了解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知识:能设计研究方案,利用简单器材,有步骤地进行关于杠杆作用的研究实验。情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杠杆及作用,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教学重点:   知道杠杆平衡的条件,理解杠杆的作用,了解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难点:   知道杠杆平衡的条件,理解杠杆的作用。教学方法:   观察研究。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件或图片。,2、学具准备:平衡尺、钩码、字典、直尺、固体胶等。教学建议:本课分2课时1教学内容:认识杠杆和了解杠杆的作用。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课件展示校园里学生玩跷跷板的场景(农村学校可用图片展示)有条件的学校,最好让学生实际玩一玩。教师提问:同学们都喜爱玩跷跷板,和与自己个子差别较大的人玩过跷跷板没有?为什么个子差别很大的人,也能在一起玩跷跷板呢?让学生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猜测原因。二、推断与假设      小组讨论:为什么个子差别很大的人,也能在一起玩跷跷板呢?观察研究讨论后,汇报小组一致同意的意见。(在此教师要对观察不够仔细的学生进行引导,对教材40页上的三幅图的区别,每幅图中学生在跷跷板上坐的位置进行提示)。三、制定计划,开展研究(1)教师出示并介绍本次探究活动的实验器材,并指出像杠杆尺和跷跷板这样的装置叫杠杆。(2)各个小组讨论成员分工以及实验步骤,猜测能使杠杆保持平衡的方法。(3)小组用杠杆尺和钩码做平衡实验,收集“能使杠杆尺平衡有多种方法的“事实,想办法让杠杆尺达到平衡,每做完一次平衡,都要记录实验结果。四、总结与交流1、学生汇报收集到的实验结果,把大家共同的看法记录在教材41页,统计全班同学共发现了多少种使杠杆尺平衡的方法。2、指导学生整理各种平衡的方法,并把这些平衡的方法进行比较。3、找出杠杆尺的平衡规律,把大家讨论的结果记录在教材第41页。①两边钩码挂得一样多,钩码距离中心点一样长,杠杆才能达到平衡。(对称)②两边钩码的个数不同,多的一边距中心点的距离短,少的一边距中心点的距离长,杠杆尺可以平衡。(不对称)4、学生将实验结果与推测进行比较,看看有什么不同,运用研究结果,解释大个子和小子能一起玩跷跷板的奥秘。五、课外学习与实践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找两副扁担,一副两边篮子里的物品重量一样,另一副两边篮子里的的物品重量不同,让学一来挑,用实践的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2教学内容:杠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一、提出问题教师提出问题:在日常的生产中,类拟小个子和大个子玩跷跷板现象很多,说说这些现象中,两边物体平衡的道理是什么?(课件展示教材第42页场景)学生汇报后提问题:如果杠杆已经平衡,这时改变一边的物体离杠杆支点的距离,会出现什么情况?二、推断与假设.1、小组讨论:可能会现现什么情况?观察讨论后,把小组一致同意的向全班汇报。   2、学生独立思考,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杠杆有什么样的作用?把自已的推测写下来。三、制定研究方案,展开实验探究.1、制定研究组织学生利用现有材料进行实验设计,各组讨论实验步骤。实验材料包括词典、直尺、固体胶等。2、各小组进行杠杆撬动重物的实验,研究其工作原理,记录实验结果。启发学生想办法改变杠杆的形式,自行研究。3、各小组还可在老师指导下自行设计其他可行的实验,研究材料还可以扩充,如直接在室外用撬重物等。,四、总结与交流.1、学生总结杠杆的作用,把大家共同的看法记录在教材第43页。2、学生将实验结果与推测比较,看看有什么不同。(学生可以获得一些杠杆的基础知识,认识杠杆的作用:①有传递力的作用:②杠杆有改变力的方向的作用;③当支撑物靠近手时费力;④当支撑靠近重物时省力。)五、拓展与应用.1、请学生谈一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杠杆,它们起到了什么作用。(学生回答并出示课件)2、判断日常生活中的几种杠杆——钉锤、火钳、秤、剪刀是省力的是还是省力的,为什么?3、利用杠杆设计一个省力工具,提高工作效率。   课题:13、玩气球教学目标:探究:1、引领学生运用感官感觉空气。2、能用一定的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知识:1、使学生认识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的每一个地方,它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会流动的、能占据空间的气体。2、能设计实验,借助其他介质来观察空气,从而学习一种新的科学观察方法。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以及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4、能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和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的过程和结果。5、能对研究过程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情感:对学生进行卫生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学重点:   认识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的每一个地方,它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会流动的、能占据空间的气体。教学难点:   能设计实验,借助其他介质来观察空气。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教学准备:气球、薄而透明的塑料袋、水槽、砖块、空塑料瓶子(矿泉水瓶)、剪刀、针或锥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游戏导入.1、教师:“许多同学都玩过气球,说一说是怎样玩的?”2、学生回答后教师安排小游戏“吹气球”,比一比看谁吹的大。3、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吹大的气球中有没有东西呢?如果有的话,气球中装的是什么呢?”4、学生进行猜测,再想办法进行证明。(如学生松开吹大气球,空气冒出气球“飞跑了。)二、通过感知,知道空气就在我们身边,初步认识空气的性质.    1、讨论并制订研究计划方案。学生讨论“把气球吹起来的这些气是从哪里来的呢?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思考哪里还有空气,并想办法寻找空气。     2、各个组长汇报研究计划,教师可以就学生制订方案中的不足问题。先让学生自己设计收集空气的方法并试一试,教师可出示用塑料袋收集空气的图例(教材第44页下图)展示“逮住”空气的方法,鼓励学生用种方法“逮住空气。3、空气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学生先用感官来观察。你准备用那些感官来进行观察?教师在此可提学怎样运用感官进行观察。这一活动的时间要充分,要让学生尽可能地充分地感知。,4、教师演示砖快放水中冒气泡的实验(实验中的砖块越干燥越好),让学生感知空气存在于我们的周围。5、带领学生进一步研究空气存在于什么地方。空塑料瓶中有空气吗?指导学生利用教材给出的材料设计实验,进行研究。在此,材料可以不局限于教材所给出的,可以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进行增减。三、实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空气能流动.1、学生猜测:将一只气球放入塑料瓶中将气球口反套在瓶口上,扎紧。用力吹气球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学生进行猜测,教师听取汇报并询问学生猜测的依据。2、实验观察,记录现象。 各小组进行实验操作,汇报实验现象:气球吹不起来。3、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教师提问“为什么气球吹不起来呢?”小组讨论并汇报。引导学生发现如果不想办法排除瓶内的空气气球是吹不起来的。从而得出空气占据空间的结论。4、实验验证。怎样可以把气球吹大呢?学生在发现了空气占据空间后就会想到:如果想把气球吹大就必须要将瓶中的空气排出,只要将瓶子扎破就可以了。“瓶子扎破以后,瓶中的空气是怎样跑掉的?”这个问题可以引起学生产生新的探索欲望。教师引导学生用针或锥在瓶上扎孔后,一边吹气球一边将手放在孔的上方感受气流,体会空气可以像水一样流动,进而知道空气不仅占据空间而且还会流动。四、归纳空气具有什么样的性质.1、我们运用了许多方法观察了空气,大家肯定有许多发现,我们来交流自己的发现,看谁的发现多?交流会使我们每个人有更多的发现。2、学生分组讨论,与同学交流、分析,并归纳空气的性质。(如:空气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能占空间等。)  课题:14、打篮球教学目标探究:1、通过实验,发现充足气的篮球里的空气与周围空气的不同。2、知道篮球为什么会弹起来。知识:1、使学生了解人类对空气性质的利用。知道空气可以被压缩空气具有弹性。2、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猜测。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3、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情感: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好处。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知道篮球为什么会弹起来,了解人类对空气性质的利用。教学难点:   了解人类是怎样利用空气性质的。教学方法:   观察研究。教学准备:三个篮球(一个瘪的、一个充气不足)、一支充气针、一个打气筒,注射器(活塞密封好)、橡皮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研究问题.1、课件展示校园里打篮球的场景。 打篮球是我们喜欢的一项体育活动,说一说,篮球为什么能弹起来。2、让学生分别拍打瘪的、充气不足的、充足气的篮球,汇报观察的现象和自己的感觉。,二、推测与验证.1、让学生就“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进行猜测。(学生分组猜测,汇报小组讨论结果)2、分小组讨论:用什么办法可以验证自己的猜测,学生若讨论不出来,教师可以执照课本第47页的方法用注射器进行实验。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注射器里空气体积的变化,手压活塞的感觉,松开手后活塞的运动情况,注意观察刻度。3、汇报讨论。注射器内的空气有哪些变化?注射器内空气占据的位置为什么变小了,你怎样解释这种现象?4、研究拓展引导学生找出还有哪些办法可以来进行实验,对合理的设计方案给予肯定,全班进行交流。指导学生给瘪的篮球充气,当篮球刚变圆时反复挤压,松开篮球,看看观察到什么现象;再继续打气后,再反复挤压,又有什么发现?让学生进行实验对比,感觉两者的不同。三、总结与交流1、小组汇报交流讨论结果,“注射器、篮球里的空气挤压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了这种变化后空气有什么性质?”2、教师利用课件或挂图再现并归纳总结学生所讨论的问题的正确结论。学生将结论填写在课本第48页上方。(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力。)3、学生交流学习体会和感受,提出研究、分析过程中的疑难问题,供大家思考和课外研究。四、知识应用1、解释拍球时看到的到现象。2、想一想在生产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压缩空气,并说说压缩空气在这些物体中起什么作用。   课题:15、小小降落伞教学目标:探究: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针对降落伞提出问题;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降落伞。知识:1、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进行比较和评价;会通过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获取有关降落伞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2、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在活动中合作与交流;通过降落伞的制作与评价,体验制作降落伞的乐趣,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3了解降落伞的种类及用途,通过验探究影响降落伞降落快慢的因素。情感:能做控制是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教学重点:   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针对降落伞提出问题;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降落伞。教学难点:   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进行比较和评价;会通过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获取有关降落伞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教学准备:手娟、塑料薄膜、报纸、线绳、重物(螺母)、剪刀、针、帆布胶、胶桌布、花纸、牛皮纸、像皮圈、纸巾盒、尺和打孔机、笔、秒表等。   教学建议:本课分2课时                             1,教学内容:认识降落伞,自己制作降落伞。一、导入1、提出问题:见过降落伞表演?展示一幅跳伞运动员跳伞的情景图,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启发学生深层思考。“玩过小降落伞吗?说一说玩的小降落伞是什么样子的?”引领学生从降落伞的结构、作用等方面进行讨论和记录。2、通过学生讨论、归纳和总结降落伞的组成,讨论:做一个降落伞要有到哪些材料?二、学生自己设计制作一个降落伞。1、学生思考,降落伞的制作步骤。2、小组汇报发言,教师对设计有问题的小组进行指导。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动脑思考,提出的材料和方法不要局限于教材中列举的。3、实施完成制作计划,并在小组内开展评价活动。三、玩降落伞.1、指导学生将自己制作的降落伞进行试放,并进一步调整和改进自己的降落伞,使降落伞落得更平稳。2、通过让学生观察降落伞下孤芳自赏的快慢,提示学生发现问题:“为什么有的降落伞下降快,有的降落伞下降慢”“从而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3、在活动过程中要提示学生注意安全,如:楼上的同学要注意身体不能伸出栏杆,防止出现跌落事故。                            2教学内容:通过玩降落伞说明道理。一、提出研究问题.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试放了大家制作的降落伞,在试放过程中大家发现了什么现象?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指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有的降落伞下降快,有的降落伞下降慢?”“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呢?”二、推断与假设。1、小组组讨论: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降落伞下降的快慢。2、学生汇报,全班学生集体讨论,对学生的猜测进行整理。(如:悬挂物的质量不同,伞面的材料不同,伞面的大小不同等。)三、制定计划,开展研究。1、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测制定自己的研究计划,设计实验步骤,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小组进行指导。2、学生汇报自己的实验方案。教师在此提出“李小林同学做实验时为什么要‘不改变伞面和伞绳,’并‘在同一高度上投放降落伞’呢?的问题,提示学生想要实验观察准确,就必须控制其他可能影响的因素即其他变量,设计实验时要像李小林同学那样周全地考虑问题。3、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做好实验记录。四、总结与交流指导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实验结果,把大家共同的看法写在教材第51页下方的方框内。(如: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悬持物的质量不同,伞面的材料不同,伞面的大小不同都会影响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五、拓展与应用1、“怎样使降落伞在空中停留的时间更长一些?”指导学生提出改进的办法并进行实验验证。2、安排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有关降落伞的知识,进一步了解降落伞的种类及用途,同时办一期专栏,向同学介绍降落伞的知识。课题:16、玩“潜水艇教学目标探究:能和同学合作,制作一个“潜水艇”。能想办法改变“潜水艇”的沉浮。,知识:1、能研究是什么决定了“潜水艇”的沉浮。制作简易的科学模型。2、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3、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法(语言、文字、模型等)表述研究的过程和结果。情感:能对研究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教学重点:   能和同学合作,制作“潜水艇”,了解“潜水艇”沉浮的原因。教学难点:   了解“潜水艇”沉浮的原因。教学方法:   实验研究。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出示一个做好的“潜不艇”模型,学生准备橡皮管、线绳、塑料瓶(矿泉水瓶)、盛有水的水槽、锥子、轮胎上的气桩、生物等。教学过程:一、提出研究课题    1、教师出示一个潜水艇模型,并通过操作,演示“潜水艇”的沉浮,提出“潜水艇”是科技活动中常见的一咱有趣模型。    2、请学生交流自己在生活实践中类似的经历,描述自己玩的过程。   二、动手做一个“潜水艇”模型,并玩一玩自制的“潜水艇。”    1、制定作计划   ①小组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材料讨论并研究制作计划和方案,教师引导各小组商计,制定尽量完善、有效的方法。②各个组汇报计划和方案,学生提的方案很多,教师对行的方案要给予肯定,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2、进行实验。①学生分小组按照计划实验的实施,教师巡视,对遇到困难的学生进行一定的帮助。②做好潜水艇模型的小组进行控制“潜水艇”沉浮的游戏,比一比哪一组控制得最好,可以使潜水艇上浮下沉,还能使潜水艇悬浮在指定的位置。(制作的潜水艇能听从指挥的学生,就涂亮智慧星。)三、总结交流1、学生们能自如控制“潜水艇”的基础上,分小组讨论研究“是什么决定了‘潜水艇’的沉浮?”2、与同学交流分析,并表述控制潜水艇沉浮的因素是同艇里水的多少来决定的,如果学生有更深一层次的理解和发现,应给予鼓励。    课题:17、沉浮的秘密教学目标探究:1、知道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是什么。2、初步感知“大小一定的物体,比水轻的会浮,比水重的会沉”。知识:1、能制作简易的科学模型。2、有用简单器材做的简单的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3、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4、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情感: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教学重点:   知道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是什么。教学难点:,   制作简易的科学模型。教学方法:   实验研究。教学准备:铁钉、气球、小玻璃杯、石子、灯泡、木棍、四个大小一样的塑料瓶、砂、盐、锯末、两块大小不同的木块、两个大小不同的螺母、装有水的水槽、天平等。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1、教师提问:玩潜水艇时,我们发现潜水艇里水的多少决定潜水艇的沉浮,一般物体的沉浮又与什么有关呢?2、推测我们准备的这些材料如铁钉、气球、石子等放入水中是沉还是浮?3、观察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把物体放入水中观察,看看有没有推测错的物体,把水中上浮的物体和水中下沉的物体分成两堆,并在教材上记录。二、制定研究计划,进行研究.1、小组讨论:物体在水中浮与沉,可能与哪此因素有关?学生分小组讨论推测,并将推测结果记录在教材上。2、教师出示并介绍本次科学探究活动的实验器材及名称。3、教师演示实验:两块大小不同的木块放入水中都浮了起来,两个重量不同的螺母放入水中都沉了下去。教师提问:这和同学们的推测一样吗?有的同学说大的会浮、小的会沉,可是小木块也浮起来了;有的说重的会沉,轻的会浮,可轻的螺母也沉下去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怎样来研究?4、小组讨论并制定研究计划和方案,教师引导各小组商讨,制定尽量完善、有效的观察、测量、记录方法。5、各小组汇报研究计划,教师可以就学生制订的方案中的不足进行指导。(这里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学生们不容易想到用剩下的一个塑料瓶装水来进行实验,不容易将“水的重量”作为物体沉浮的一个“界线。同时由于塑料瓶有一定重量的关系,有可能会影响实验效结果,在实际数学中,建议尽量用小塑料袋,减小同于容器重量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三、观察记录,总结交流.1、各小组按照自己制订的计划,进行一次物体沉浮的实验活动,并做好记录。2、实验完成后可将实验情况记录通报全班。3、联系实验中观察到现象,讨论物体沉浮的影响因素是什么。4、让学生汇报本课的研究与发现,并做好记录。同时让学生对自己此前的猜测,并进行分析、讨论、找出自己认知上的误区,修正自己的思维。四、拓展与应用.1、说一说潜水艇沉浮的道理。2、在水中,铁块会下沉,可万吨巨轮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学生讨论、汇报,看看自己的答案有没有科学道理.第四单元 文艺汇演单元教学计划18、锣鼓声声教学目标探究:引导学生认识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知识:能对各种物体发声时产生的现象进行观察探究,并作出分析归纳,得出最后结论。,情感:通过小组实验,培养学生的群体协作精神,增强团体意见。教学重点:认识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教学难点: 对各种物体发声时产生的现象进行观察探究,并作出分析归纳,得出最后结论。教学方法:实验与观察。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鼓、锣、小提琴等乐器。2、小组准备:各种不同的乐器,自已认为可以发声的各种物体。(本课的材料应围绕“能发声的物体”进行准备。课前,教师应该布置学生把自己认为能够发出声音的东西都带来。而实质上,所有的东西在一定的条件下都能发出声音来。所以,学生带什么材料来都不影响教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六一儿童节,我们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汇演。你们都听到了哪些美妙的声音?2、学生汇报:(歌声、乐器声……)3、提问:那么,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4、学生进行简单猜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对于这个问题,大多数学生会联想到:与物件的振动有关。在教学中,我们提倡学生有各种丰富的想象,有时会出现不正确的假设。针对这些不正确的假设,教师也不用急着否定,或者置之不理。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然后由学生自己去做。最后学生证明自己开始的想法是错误的,就正好体现了科学需要勇于实践的精神。二、设计实验,使一些乐器发声,并观察它们发声时的现象。1、提问:鼓、锣、小提琴等乐器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我们怎样验证呢?2、学生讨论、汇报、设计实验。3、小组实验、观察。三、使更多的物体发声,并观察它们发声时的现象。,1、讨论分析:还有哪些物体可以发出声音,怎样使它们发出声音?又怎样使它们停止发声?你有什么发现?2、学生讨论、汇报。3、小组实验、观察,并填写教材上的表格,按教材上的提示进行自我评价。如何来做发声实验,教师可以完全放手,只要让物体发出声音,怎样做都行。学生要注意观察物体在发声时有什么现象产生,实验做完以后,把发现的现象进行交流、汇总。此时,教师不能先人为主,只记录下与振动有关的现象,排除其他无关现象,而应该将所有的发现都记录下来。找共同点也就是对所有的现象进行整理分析的过程,教师可以提问: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然而让学生去逐一进行分析。三、根据实验现象,总结结论.    1、讨论:根据我们这节课做的实验,请你说说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汇报、记录。   19、声音的旅行教学目标探究:通过各种方法进行探究,使学生知道声音可以在气体、固体和液体中传播。知识: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动手能力。情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声音可以在气体、固体和液体中传播。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学方法:实验与观察。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玻璃钟罩、电铃、两用气筒、“土电话”。2.小组准备:水槽、石块。3.学生准备:制作“土电话”的材料。教学建议本课分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认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导入新课.1、提问:文艺汇报演时,舞台上的歌声、乐器声,为什么我们在很远的地方都能听见?声音是怎样“飞”过来的呢?2、学生进行推测,并做简单记录。二、实验验证,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1、讲述: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呢?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吧。2、教师演示玻璃钟罩的实验。3、提问: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呢?4、学生讨论、汇报。三、想办法,验证声音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1、谈话:声音还可以在哪些物体中传播呢?用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呢?2、学生讨论、实验。要注意两点:一是实验方法要灵活多样,教材中提供的形式是有限的,教学中不必给学生讲固定的方法,只需要将液体、固体等材料交给他们,还可以干脆带他们到室外去,然后让他们自己去想办法试一试,声音可以在哪些物体中传播。教师也可以多设计一些实验,在学生感到无从下手时去帮助他们。二是实验材料的准备要丰富,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通常是以木板、水代替固体和液体,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完全的。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多想办法提供尽可能多的各类材料供学生在实验中使用,以便使学认识到声音能在某类物体中传播而不只是在某种物体中传播。四、总结。1、谈话:根据我们刚才做的实验,请你说说声音能在哪些物体中传播?2、学生整理记录,综合分析,归纳概括出“声音能在固定、液体、气体中传播”这一结论。,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通过制作“土电话”,进一步认识声音的产生。一、导入新课.1、检查学生带来的材料。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制作一个“土电话”。二、制作“土电话”.1、讲述:(出示已经做好的“土电话”)大家看,这是老师自己做的“土电话,同学们可以照样子自己做一个,我们比一比,看看谁的”土电话“效果最好!2、学生制作,教师及时指导。制作“土电话,玩“土电话”的都不是最根本的目的,根本的目的是通过制作和玩“土电话”的过程使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创新有力得到培养。放手让学生准备材料。课前的准备应看作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好的课前准备是提高课堂效益的一个前提。制作过程要展开,不能以既定的方法来约束学生。让学生先按自己的想法去制“土电话”在制作的过程中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观摩和启发,加上教师的指导,学生基本上也能做成一个“土电话”。尽管学生制作的“土电话”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之处,但这些不足恰好正是一个教育契机,正是使学生动脑与动手相结合培养创造思维的良好时机。三、玩“土电话”.1、讲述:大家的“土电话”都做好了,你准备怎么来打电话呢?2、学生演示。3、提问:刚才大家的这些方法,你觉得哪些好?哪些不好?为什么?4、学生讨论。4、带学生到操场做打电话的活动。玩“土电话”是一项学生很感兴趣的活动,这项活动,这项活动加强组织,但不能限制玩的方法,只需要在玩之前提出要思考问题:如怎样玩“土电话“的效果好?什么样的”土电话“传声效果好?等等。让学生总结玩法时,只要能够得到上些基本的认识就可以了,如玩有时候线要拉直,中间不能有障碍物等。对于学生所讲到的一些有创造的想法要适时加以肯定,使于他们对”土电话“保持一个长期的研究兴趣。  20、不同的声音,教学目标探究:通过丰富的实验,搜集实验事实,认识声音的不同来自于声音的高低、强弱,以及音色不同。知识:1、通过了解,鹦鹉对不同声音的反应“这个探究活动,补充认识探究活动的过程,并尝试进行科学探究活动。2、了解噪音的危害,以及减弱噪音的方法。3、学习调查、搜集周围环境的资料。情感:教育学生保护环境,创造我们美丽的家园。教学重点:认识声音的不同来自于声音的高低、强弱,以及音色不同。教学难点:认识声音的不同来自于声音的高低、强弱,以及音色不同。教学方法:实验与研究。教学准备:各种发声的物体、有关噪音危害的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声音是怎么样产生的?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呢?2、学生提出简单的假设。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1、想办法让同一种物体发出不同的声音,并注意观察,物体发出不同声音时,有什么不同的现象。2、学生使用各种不同的材料,使之发出不同的声音,搜集现象。教学时,不能把着眼点只放在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上,简单地选取两种对比材料,教师进行演示再加说明就算解决问题,如分别敲大鼓,大鼓声音强、小鼓的声音弱,就算学生知道了声音的强弱。这样对声音的认识过程是达不到本课在能力上对学生的要求的。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给学生提供多种材料,让学生充分摆弄研究,并对发现的事实加以充分完整地描述。,3、记录实验的情况。4、分析实验现象,作出结论。在实际教学中,要讲清楚音调和响度不是一回事,音调高的声音不一定响度大,响度大的声音也不一定音调高。对于学生描述中所讲的“声音尖、粗”,可直接告诉学生较为科学的说法是“声音高、低”。三、了解哪些声音属于噪音,认识噪音的危害.1、说说日常生活中,哪些声音会让我们感觉到不舒服?引导学生充分描述生活中经历。2、介绍鹦鹉对不同声音的反应。进一步认识噪音的危害。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教材上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通过了解别人做科学研究的事例,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3、小结:噪音的危害。四、认识减少噪音的方法.1、生活中有很多减少噪音的方法,说说你有什么好的办法?2、调查活动:调配我们的学校有没有受到噪音的污染?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影响?我们有什么办法减弱这些噪音? 21、舞台灯光教学目标:探究:理解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能够制造不同颜色的光,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知识:1、通过观察光沿直线传播的实验,进行交流,归纳出科学规律。2、知道光也有不同的颜色,初步了解色光的混合。3、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逐步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情感:在自主学习的活动中发挥创造力,体验团结合作带来成功的愉悦,并初步认识科学对人们生活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实际意义。教学重点: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能够制造不同颜色的光,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光沿直线传播的实验,进行交流,归纳出科学规律。,教学方法:实验与观察。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小组准备:手电筒、蜡烛、带小孔的硬柢板、火柴、各种不同颜色的纸等。本课分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认识光的传播方法。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大家还记得文艺汇演的时候,舞台上的灯光是什么样的吗?它们都有些什么特点和变化?说说生活中的光是什么样的? 2、学生讨论、汇报。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把课前已经认识到的各种事实都描绘出来,挖掘学生对光传播的已有感知,对这些感知进行简单的归纳事理。二、观察手电筒的光柱,搜集有关事实。1、我们来看看手电筒的光柱有什么特点。将教室里的灯光关掉,拉上窗帘,学生将手电筒的光射向各个方向。2、汇报。学生的描述是多方面的,比如:光柱越来越大、光线越来越暗等等。正确的答案,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然后重点提出光的传播这个问题,让学生重点观察手电筒的光是怎样传播的。三、画出手电筒的光的照射路线.1、手电筒的光是怎样传播的?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来证明吗?2、学生讨论画手电筒光的照射路线的方法,并实际操作。除了教材上展示的主法和实验,还有很多方法可以证明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教师还可以启发、鼓励学生用其他方法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结论,不一定非要用书上的方法和实验。四、实验验证.1、简单介绍实验方法,请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怎么能看到蜡烛的火焰。,2、学生实验。3、汇报实验结果,并记录实验现象。学生在组内多次进行实验,可以让前两块硬纸的孔对正,第三块与前两块的孔不对正,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经过多次调试,学生会发现三块纸板的孔只有一条线上时,才能看到蜡烛的火焰。5.总结:说说光的传播有什么特点?6.进行自我评价。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通过实验进步认识光。一、导入新课,提出问题.说说我们平时生活中的灯光是什么颜色的?舞台上的光又是什么颜色的呢?舞台上的灯光是怎么变换出那么多颜色的?二、.学生实验.1、用彩色的纸和手电筒制造彩色的光。2、将两种或几种不同颜色的光叠加在一起,仔细观察,又会出现什么有趣的现象?3、记录现象。这部分教学活动,教师完全可以只提供学生材料,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验。这里没有特别需要强调的科学知识,只是需要学生对对色光和它的混合进行初步的了解,而学生是有能力完成的。教师可以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实验更加完善,甚至可能引起学生更多的发现。三、活动:设计一美丽的舞台.1、请你做一名灯光设计师,将我们的舞台,布置得五彩缤纷,想一想还可以使用哪些方法?2、学生活动,展示、记录。四、实际运用.(放映图片)十字路口的红绿灯;警车上的警灯;楼房周围、街道树上缠绕的彩灯;灯火通明的商场、工厂。说说这些灯光有什么作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彩色的光?五、学生讨论、汇报。 , 22、反射光教学目标:探究:通过一系列观察光发生反射的现象,初步了解光反射的特点。知识:制作潜望镜,了解光的反射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情感:过对光的反射的实验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通过一系列观察光发生反射的现象,初步了解光反射的特点。教学难点:制作潜望镜。教学方法:实验与操作。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镜子。2.学生准备:镜子、长方体纸盒、两块镜片、剪刀、胶水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说说光是怎样传播的?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光的知识?巩固旧的知识,引发新的学习内容。二、将太阳光反射到指定的位置.1、老师在一面外墙上设置了一些“靶子”,请你想办法,使用手里的镜子,将太阳打“靶子”上。2、学生活动。3、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用镜子反射阳光是学生很熟悉的游戏了。通过打“靶子“将太阳光反射到固定的位置上,使学生知道平面镜子可以反射太阳光,随着平面镜的移动,反射的太阳的光线也可以改变。三、使反射的太阳光的光斑更亮.,1、要想使反射到墙上的太阳光的斑更亮,你有什么办法?应该怎么做?2、学生设计方案、实验。先由学生提出应该具体怎样操作,他会意识到这个任务一个人是不容易完成的,在具体实验过程中会更加珍惜合作的机会,体会合作的愉快,享受合作的成果。四、将阳光“请”进教室.1、想办法将阳光照射在教室里的墙上,看看哪个组的方法好。2、学生活动。3、说说你是怎么做的?通过玩镜子,你有什么发现?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观察活动,学生已经对光的反射现象有了初步的感受和体会。这个时候没有必要让他他说出具体的科学通理,只要能将实验现象进行描述就可以了。五、制作潜望镜.    1、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光的反射?谁知道潜望镜是做什么用的?它是根据什么原理制造的?它的构造可能是什么样的?   2、学生讨论。3、简单介绍潜望镜和制作方法。4、学生动手制作。  23、美丽的彩虹教学目标探究:体验探究彩虹秘密的乐趣,并意识到科学探究的无限魅力。知识:1、学生能利用提供的材料进行观察实验,能正确操作,能根据事实进行分析、推测、探索,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同学合作进行关于颜色的探究活动。2、使学生了解太阳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并能初步认识彩虹的成因。情感:利用三棱镜分解阳光,了解人工制造彩虹的方法。教学重点:体验探究彩虹秘密的乐趣,并意识到科学探究的无限魅力。, 教学难点:了解太阳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并用初步认识彩虹的成因。教学方法:实验与操作。教学准备:1.小组准备:喷雾器、CD碟片、水彩笔、三棱镜。2.挂图或电脑CAI:彩虹、七色光带的图和名称。教学过程:本课之前学生已认识了光的传播方向、光的反射的折射现象。本课通过揭示彩虹的秘密,指导学生认识光的色散现象,在能力培养方面,属于“推理能力“和实验能力”的系列。教学思路可以设计为:分析事实,提出假设,观察实验,验证假设,推理得出结论。一、导入新课,分析事实,提出假设.1、讲述:同学们,大家见过自然界里美丽的彩虹吗?生活中还有类似的现象吗?彩虹的形成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2、学生讨论,提出假设。学生形成对彩虹及其相类拟现象的总体表象,并放手让他们去分析这些现象,使他们作出这些现象的共同点可以是与太阳光有关的假设。但这个假设的产生不可能是一蹴而学,学生可能会提出多种假设,比如:与油有关,与天气有关,与水有关等等,这正是我们所期待达到的效果,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去积极想办法,动脑筋来证明自己假设的正确性,这个过程正是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好时机。二、制造彩虹,实际观察.1、我们来制造一个“彩虹”。简单讲述制造的方法。2、学生实验、观察。学生提出的各种假设中,有一种假设是正确的,就是彩虹现象的形成与太阳光和空气中的小水珠有关。但是不是有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在学生提出假设之手,就要引导学生给予验证,而制造一个“彩虹”这个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又能很好的将彩虹的形成与阳光和水联系起来。三、使用三棱镜分解太阳光。1、介绍三棱镜。2、学生自己操作,分解阳光。,3、分析:彩虹的形成与什么有关?它是怎么形成的?4、记录。  自由研究教学目标探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科学方法研究问题的能力。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科学方法研究问题的能力。情感:培养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科学方法研究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教学方法:实验与观察。教学准备:教学前,布置学生准备三棱镜、手电筒、蜡烛等。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1、教师提问: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不少关于太阳的秘密。现在有一个问题请大家帮助老师想办法解决。    2、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组成的。那么,电灯光、手电筒光、蜡烛光是不是也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呢?二、制定研究计划,进行研究。    1、作出猜测:电灯光、手电筒光、蜡烛光是不是也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    2、根据实验材料进行研究实验。,    3、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并且要引导学生求异思维,寻找与他人不一样的办法。   三、观察记录,总结交流。    1、各小组按照自己制订的计划,进行实验活动,并做好记录。    2、实验完成后可将实验情况记录通报全班。    3、联系实验中观察到现象,讨论: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证明电灯光、手电筒光、蜡烛光是不是也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    4、启发思考,课后用大碗、平面镜、纸屏、水等材料进行研究。   四、拓展于应用。    1、说一说电灯光、手电筒光、蜡烛光是不是也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    2、学生讨论、汇报,看看自己的答案有没有科学道理。   五、总结交流。     组织学生交流研究的结果和自己的收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