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 > 语文 > 21、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PPT课件

21、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PPT课件

pptx 2022-06-17 10:30:41 28页
剩余24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21、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n【2012年与《曹刿论战》对比考查】\n\n\n\n第1段:写邹忌从生活小事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这是进谏的缘起。“形貌昳丽”刻画邹忌的身材相貌,作为他自以为美和被别人赞美的基础。妻、妾、客三人的回答,虽然都是赞美,但语气明显不同。“弗如远甚”的自知之明与上文的赞美对比鲜明,烘托出邹忌发觉受到蒙蔽的心情。邹忌经过冷静思考,悟出了妻、妾、客赞美自己的原因,并推己及国,准备以此为喻去讽谏齐王。第2段: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弊纳谏。分析妻、妾、客蒙蔽自己的原因。运用类比手法,从生活小事类推到国家大事,极具说服力和感染力。第3段:写齐王纳谏。这是进谏的结果。齐王接受了邹忌的劝谏,发布政令,悬赏求谏,广开言路。用夸张的手法分三个阶段来写齐王纳谏的良好结果。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写出纳谏后取得的巨大成效,概括出齐王纳谏的深远意义。\n❶选自《战国策·齐策一》。题目是编者加的。邹忌,战国时齐国人。讽,讽谏,用含蓄的话委婉地规劝。齐王,指齐威王(?—前320),名因齐,齐国国君。谏(jiàn),规劝国君、尊长等改正错误。❷〔修〕长,这里指身高。❸〔尺〕战国时期的一尺约等于现在的23.1厘米。❹〔昳(yì)丽〕光艳美丽。❺〔朝(zhāo)服衣冠〕早晨穿戴好衣帽。服,穿戴。❻〔窥镜〕照镜子。❼〔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孰与,与……相比怎么样,表示比较。❽〔旦日〕第二天。\n\n\n一、内容主旨这篇文章生动地记叙了邹忌通过现身说法,讽劝齐王纳谏除弊,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说明国君必须广开言路,兴利除弊,才可以兴国的道理。二、结构图解\n三、写作特色1.情节完整,人物生动。邹忌的两次窥镜,与妻、妾、客的三问三答,以及“暮寝而思”等情节,妙趣横生,富有生活气息。对人物的刻画也特别讲究。如对邹忌,作者不重形体的刻画,而是着重用细节和对话,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2.叙事简洁,剪裁巧妙。如对邹忌与徐公比美的情节,没有从每个人的形态上去描写,而是通过不同语言来显现人物对问题的不同态度。对臣民的进谏,也只记叙“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三个时期的不同结果,使读者从中体会齐王纳谏后的巨大变化。用笔简洁,辞约意丰。\n3.设喻说理,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写邹忌讽谏齐王,先从自己的私事说起,随后以私事比国事,让齐王从中受到启发。由近到远,由小到大,由生活琐事推及国家大事,用设喻来讲道理,易于让人接受。4.本文从头至尾用三层排比的手法(三迭法)来写:妻、妾、客是三层,“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是三层,“面刺”“上书谏”“谤讥于市朝”是三层,“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是三层。这样安排,使结构层次分明,紧凑严整,不仅富于形式美,而且思路清晰,层层推进,极具艺术感染力。\n1.谦称。\n一、重点字词句梳理1.重点词语解释\n\n3.一词多义\n4.古今异义\n\n5.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n6.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1处)(1)邹忌修/八尺有余(2)臣诚知/不如徐公美(3)今齐地/方千里(4)上书/谏寡人者7.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译文:照着镜子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徐公美)。(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2012]译文:能够在公众场所指责讥刺(寡人的)过失,使我听到的,可得下等奖赏。(3)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译文: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n二、理解性默写1.文中描写邹忌外貌的句子是“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2.写邹忌经过思索,找出妻子认为自己比徐公美的原因的句子是“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3.写邹忌的讽谏最后收到了良好效果的句子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n三、课文内容探究(一)理解文章内容1.根据要求填空。(1)文章第1段写邹忌在与徐公比美的过程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第2段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威王,第3段写齐威王纳谏及其结果。(2)邹忌用类比推理的方法,由自己的“蔽”婉讽“王之蔽甚矣”,充分显示了邹忌巧妙的讽谏艺术与娴熟的从政谋略。(3)邹忌劝谏的目的:使齐威王广开言路(纳谏),以富国强民。2.邹忌从与徐公的比美中悟出的治国之道是什么?国君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让人们敢于说真话,这样才能做到国家政治清明,从而在朝廷上战胜别国。\n3.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宫中的嫔妃和身边的亲信偏爱齐威王;朝中的大臣害怕齐威王;举国上下的人都有求于齐威王。4.齐威王除“蔽”取得了什么效果?(用原文语句回答)在内:虽欲言,无可进者。对外: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5.从文中看,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有哪些?一是有邹忌这样敢于劝谏且善于劝谏的忠臣;二是齐威王广开言路,虚心纳谏。6.齐威王下令后,进谏者由“门庭若市”到“时时而渐进”,再到“无可进者”,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说明齐王纳谏后,朝政的弊端越来越少。(或:齐威王纳谏后,需要改进的地方越来越少)。\n(二)分析人物形象1.文中邹忌的可贵之处表现在哪些地方?①不盲目自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能正视自己、发现不足;②善于用委婉的方式提出正确的意见,使别人容易接受;③能以小见大,从个人经历中推出治国的道理。2.结合课文分析齐威王这一人物形象。齐威王是一个为了修明政治,善于广开言路,从谏如流,行动果断的君主。\n(三)分析写作手法1.邹忌是怎样分析“王之蔽甚矣”的?邹忌从自己的生活小事(与徐公比美)说起,引出“人易受蒙蔽”这个话题,继而话锋一转,由家事上升到国事,由己及王,从“宫妇左右私王”“朝廷之臣畏王”“四境之内有求于王”三个方面指出“王之蔽甚矣”。2.齐威王被邹忌说服,欣然纳谏。请简要分析邹忌讽谏的高明之处。邹忌从自己的生活出发,运用类比说理的劝谏手法,由家庭小事类比国家大事,把深奥的道理通俗化,含蓄委婉地规劝了齐王,具有极强的说服力,让齐威王易于接受。\n3.《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在写法上很有特点,它是由多个“三”组合而成的。请举一例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示例一:面对邹忌“吾孰与城北徐公美”的问题,妻、妾、客的“三答”,语意相同,句式、语气各不相同,生动地写出了妻、妾、客“私我”“畏我”“有求于我”的不同心理。示例二:把齐威王纳谏的过程分为“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三个阶段,写出了齐威王纳谏的不同时期及产生的不同效果,表现了齐威王的从谏如流。(任选一例,言之有理即可)\n(四)阅读启示探究1.请用《出师表》中的四字词语来概括邹忌的谏言内容。邹忌进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谏言:开张圣听(或:“咨诹善道”“察纳雅言”)。启示:他对齐威王进行委婉地劝说,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乐于接受。这种做法在今天的人际交往中仍值得借鉴。2.从本文中的“王之蔽甚矣”和《曹刿论战》中的“忠之属也”来看,进谏者都关注到了民意或民生。你如何理解其具体内容?“王之蔽甚矣”要求齐威王广开言路,听取民声,关注民意;“忠之属也”要求鲁庄公取信于民。\n3.对文中的邹忌和齐威王,你更欣赏谁?请简述理由。示例一:喜欢邹忌——他大胆勇敢,说话讲究技巧,有自知之明等。示例二:喜欢齐威王——他胸怀宽广,虚心纳谏,有富国强兵的愿望等。4.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你从邹忌进谏、齐威王纳谏中分别得到什么启示?[2019·湖北十堰]忠言不一定逆耳。①从邹忌进谏的角度:在与人的交往中,提意见时,要讲究说话的技巧,要看对象,注意场合,语言得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对方心悦诚服。②从齐威王纳谏的角度:不要偏听偏信,要广泛听取人们的合理意见,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不犯或少犯错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