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小学科学三下《5自制小乐器》word教案(2)
doc
2021-09-07 15:15:48
2页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二单元声自制小乐器一、教学目标:1.能通过实验探究哪种材料适合做鼓面;能按照书上的要求制定出制作小乐器的小组计划。2.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简单的小乐器;能对自己和别人设计.制作的小乐器进行客观的评议。3.在制定小组制作计划的过程中愿意提出自己的想法;愿意与小组其他成员分工完成小乐器的制作任务。4.能说出声音的大小.高低与物体的振动有什么关系;能用自制的小乐器演奏儿童歌曲。二、材料准备:1.圆口容器1个,棉布.牛皮纸各1块,橡皮筋或胶带.剪刀等。2.课时安排: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导入和活动1的教学;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和活动3的教学。三、教学过程:(一)做小鼓。活动目标:1.能按照书上的要求用各种材料制作小鼓。2.能通过实验找出最适合做鼓面的材料。3.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认为最适合做鼓面的材料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点。实施过程:1.本次活动分组进行,每四个人分为一组。活动时间为25分钟,讨论占5分钟。2.活动开始前,教师演示.讲解制作乐器的基本步骤和方法。3.在教师指导的基础上,让学生动手制作一面小鼓,把准备的鼓面材料都试一试,比较不同材料鼓面产生的效果,找出最合适的材料,并说出自己的理由。通过讨论让学生说一说,用身边的什么材料可以制作什么乐器,为下次活动做准备。,4.制作乐器的一般步骤分三步进行:(1)教学设计根据乐器的特征选择合适的材料,如鼓的形状大小各异,但它们都由鼓体和鼓面两部分构成,鼓面都是圆形的并且有弹性。从这一特征出发,来准备制作小鼓的材料。(2)教学设计根据乐器的构造进行制作,重点组装好发声部位的材料。如小鼓的鼓面一定要绷紧。(3)教学设计敲击小鼓,比较不同材料制成的鼓面发出的声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4)教学设计演示.改进提高质量。(二)制作自己的小乐器活动目标:1.能小组其他同学共同制定设计制作小乐器的计划。2.能按照计划制作自己的小乐器。3.能说出声音的大小.高低与物体的振动有什么关系。4.能说出本组和其他组制作的小乐器的优缺点,并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小乐器。实施过程:1.分两人一组,活动时间为1课时。2.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形式制作小乐器的计划,提示设计有困难的学生参考教材中的内容。3.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计划用事先准备好的材料制作一件或几件小乐器。4.试一试,让乐器发出大小.高低不同的声音。引导学生巩固前面所学的有关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内容,帮助学生认识声音有大小.高低之分。5.通过演奏会的形式,一方面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制作成果,交流让乐器发出不同声音的做法;另一方面让学生对本组或其他组制作的小乐器进行评价。(三)评价建议:从下面几个角度对自己制作乐器的情况进行评价。1.用来制作乐器的材料:2.乐器的外观和性能:3.如果重新制作乐器,会有什么变化?4.如果可得到一件真乐器,它与你制作的相比,有什么不同?对自己制作的乐器的自我评价怎样?(四)拓展知识:声音的响度指的是它的强度,它与声源振动的强弱有关。非常响的声音能引起耳朵疼痛,而很轻的声音人是听不到的。声音频率的高低即音调的高低。我们的耳朵对接近较高和较低频率的声音灵敏度低,因此音调很高或很低的声音听起来不像音调处于中间范围的声音那么响。,把线拉紧,就可以通“电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