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 > 道德与法治 > 2022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期末测试卷3(部编版)

2022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期末测试卷3(部编版)

doc 2022-06-24 15:25:34 9页
剩余7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期末测试卷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R版)·河北专版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青春虽然有很多苦恼,但更多的是梦想、激情和幸福。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提升个人生命的意义,就必须(  )①学会独立思考②培养批判精神③开发创造潜力④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亲自尝试,探索实践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小夏喜欢看青春偶像剧,剧中的男主角都非常帅气,故事也很浪漫。一天,小夏看到隔壁班的一个男生酷似电视剧里的偶像,小夏很激动。对小夏的这种心理,认识正确的是(  )①这是成长中的正常现象②这是开始萌发的对异性朦胧的情感③小夏对男生产生了爱情④小夏可以任由感情进一步发展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清代诗人袁枚“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诗句,赞颂了生长于阴暗潮湿之处的苔花虽如米粒般细小,但它从不小看自己,依然像牡丹花一样绽放。这启示我们在生活中要做到(  )①自立②自傲③自信④自强A.①②  B.①④   C.①③④  D.③④4.创客是指把非同凡响的创意转变为现实产品的人。他们不计得失,敢闯敢干,凝聚智慧,用青春拼写着梦想的蓝图。由此启示我们要(  )①追求名誉利益 ②具有创新精神③树立进取意识 ④发扬团队精神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我国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使每一个党员通过学习党章党规,做到行己有耻、自励于心、知行合一。对于我们中学生而言,要做到行己有耻,需要(  )①能判断是非善恶9\n②能明确自己行为选择的理由③能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④谨慎行事,少参与社会实践活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6.一个年轻人在冬天时常到树林里寻找枯死的树,并把枯死的树枝砍来用作取暖的木材。春天来临时,他惊讶地发现,那些被他砍下的树枝居然不是枯枝,它们都长出了绿绿的嫩芽。一个老人告诉他:“记住,不要在冬天砍树,因为那时你看不到生机,也不要在心情沮丧时做决定,因为那时你看不到光明。”这则材料说明(  )A.处于不同的情境中,人会产生不同的情绪B.丰富多样的情绪构成了我们多姿多彩的生活C.砍树必须选择季节,才能心情好D.人的情绪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7.梁启超说:“人者固非可孤立生存于世界也,必有群然后人格始能立。”这说明(  )A.集体建设需要每个人的智慧 B.个人品格有助于集体的发展C.发扬个性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D.个人成长离不开集体的力量8.放学了,打扫教室卫生的小明因为要赶回家看一场重要的足球比赛,没倒垃圾就走了。对于小明的行为,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A.不倒垃圾是错误的,我们生活在集体中,就应对集体负责B.为了看重要的足球比赛而没有倒垃圾是情理之中的事C.倒垃圾是每个同学的责任,不一定非要小明做D.其他同学应该关心、爱护集体,主动倒垃圾9.下列选项中,属于积极承担关爱集体责任的是(  )A.星期一放学小明值日,他趁老师不注意就溜走了B.周一升旗,小明怕耽误学习就没去参加升旗仪式C.小明是学习委员,他早早到校带领大家晨读D.小明上课总爱讲话,扰乱课堂纪律10.下图的注释是:“要想融入集体,健康成长,应该把M翻过来。”(Me=我,We=我们)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9\nA.个人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得到全面发展B.集体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个人C.只要学会合作就能在集体中获得成功D.在集体中要正确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11.因个人信息被泄露,不少人都有过被传销、诈骗电话骚扰的经历。为此,新刑法修正案增加了违规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最高可判7年的内容。这体现了(  )A.公民享有知识产权B.我国法律具有规范和保护作用C.公民享有政治自由和权利D.国家对保护公民隐私负有全责1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由十四周岁调整到十二周岁,这(  )①表明法律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将从重处罚②能更好地发挥法律对未成年人的警示和威慑作用③可以杜绝低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④为惩治未成年人恶性暴力犯罪提供法律依据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七年级(3)班几个同学就有关“依法治国”的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在下列观点中,你认为正确的有(  )①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长期治国理政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治国基本方略②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③生活在法治国家里,人人都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④依法治国是大人的事,与我们中学生无关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9\n14.2021年6月1日起,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开始实施,此次修订,一大亮点是增加了“网络保护”专章。设置“网络保护”专章的重要意义在于(  )①让未成年人远离网络,避免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②互联网内容良莠不齐,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普遍偏低③构筑起对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合法权益的保护防线④有利于发挥互联网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促进作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法律是我们的“守护者”,下列有关法律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法律只保障少数公民的合法权益②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③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④法律维护社会的安宁和稳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6.进入青春期,小敏意识到自己的独立意识与能力不断地发展。此处的“独立”是指(  )①敢于和别人争辩②办事完全依靠自己③用自己的智慧解决困难④有自己的见解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7.林则徐幼时性情刚烈,脾气急躁。后来,他在父亲的教诲下,书写“制怒”二字牌匾,并将其悬挂在书房、厅堂,时时警策自己。这启示我们(  )①不应有愤怒情绪,要始终保持平和②要学会调控情绪,做情绪的主人③可以用自我提醒的方式调控情绪④各种各样的情绪丰富我们的生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8.责任感引导我们自觉做好分内分外有益自己和他人的事情,正义感引导我们嫉恶如仇、公正严谨,对法律的敬畏感引导我们遵纪守法、敬畏规则。这说明(  )9\nA.情感是短暂的、不稳定的,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变化B.情感与情绪紧密相关,伴随着情绪反应逐渐积累和发展C.情感与想象力、创造力相关,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探索未知D.情感影响着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19.某校组织以“初心献给党,红歌迎‘五四’”为主题的集体歌咏比赛。赛前一段时间,班级每天放学后需要集中排练。小宏是班里的领唱员,但排练时间跟她喜欢的芭蕾舞兴趣班发生了冲突。你对小宏的建议是(  )①从自己的需要出发,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准②首先保证个人利益,同时尽量维护班级利益③从整体利益出发,让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④调整自己的节奏,并寻找解决冲突的平衡点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0.2021年2月22日,重庆一架民用航拍无人机撞上正在行驶中的轻轨2号线列车,造成列车紧急停靠。依据《重庆市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管理暂行办法》,民用无人机违法违规飞行危及公共秩序或者公共安全的,公安机关可以依法采取拦截、捕获、迫降等紧急处置措施。该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A.公民放飞无人机就是犯罪,应严厉禁止B.我们应当依法办事,做守法的公民C.该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应承担民事责任D.我们应分清是非对错,避免出现不良行为二、非选择题(第21题12分,第22题18分,第23题10分,共40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初中生小丽生活在一个并不幸福的家庭里面。在她上小学三年级时,爸爸因一场车祸去世,后来妈妈带着她来到了继父的家里。由于继父爱赌博、酗酒,每次喝酒后都会对妈妈又打又骂。小丽爱妈妈,既不想看到妈妈与继父吵架,又不想妈妈一个人带着自己生活得如此艰难。在长期的心理矛盾中,小丽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心情很灰暗。(1)在生活中,小丽缺乏哪种基础性情感?(2分)(2)小丽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改变自己的情感体验?(4分)9\n(3)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生活中的一些负面情感?(6分)22.以下是某班集体生活的一些镜头,请你阅读后,回答问题。(18分)镜头一:李华是班上普通的一员,但对待班级事务非常热心,总是喜欢提出一些对班级工作的看法和建议。为此,引起了部分班干部的不满。(1)面对这种情况,李华应该怎么做?(2分)理由是什么?(6分)镜头二:茹茹的母亲病故,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她的成绩也不好,父亲让她辍学打工挣钱,看着同学们高高兴兴地去上学,她哭着说:“我要读书。”“不行!”父亲态度非常坚决。(2)面对这种情况,假如你是茹茹的同学,应该怎么做?(4分)理由是什么?(6分)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小秦所在的班级开展了以“中学生道德与法治现状”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为此,同学们进行了社会调查,搜集了以下资料,请你参与。9\n【法律思考】资料:据报道,青少年犯罪总数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青少年首次出现不良行为的平均年龄为12.25岁。福建某地一中学生遭同班同学围殴致脾脏严重出血;浙江某地初中生将一个小学生关进黑屋殴打并用烟头烫……这些校园欺凌事件情节严重、性质恶劣、手段残忍令人震惊,但惩戒的方式多以批评教育为主。【法律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第十七条: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1)为解决资料中反映的社会问题,同学们查阅了相关法律,围绕“是否应该降低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展开了辩论,你的观点是什么?请说明理由。(6分)(2)要遏制校园欺凌事件及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发生,你还有哪些合理的建议?(4分)9\n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一、1.D 2.A 3.D 4.D 5.A6.A 点拨:本题考查情绪与情境的相互关系。冬天是一个万物萧条的季节,人们常常误以为一些树枝是枯枝。到了春天,树枝发芽,枯枝与树枝才真正分得清楚。这就好比人处于恶劣的情境中,往往会产生一些消极的情绪,但是变换一种情境,人的情绪又会调整过来。所以说人处于不同的情境中,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情境影响人的情绪。故选A。7.D 点拨:本题考查集体力量的作用。“人者固非可孤立生存于世界也,必有群然后人格始能立”,意思是说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孤立地生活在这个世上,必须生活在人群中才能发展自己的各种能力,寓意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因此这句话表明个人成长离不开集体的力量,所以D符合题意;A在题干中未涉及,A不符合题意;题干内容说明集体生活有利于涵养个人品格,B错误;发扬个性有利于实现自我价值,并不是只有发扬个性才能实现自我价值,C错误。故本题选D。8.A 点拨:小明为了看足球比赛而不倒垃圾,是不关心、不爱护集体的表现,B、C、D的评价都是错误的,A项指出了应对集体负责,是正确的。故选A。9.C 点拨:不值日影响班集体卫生、上课讲话扰乱课堂纪律、不参加升旗仪式影响班集体形象,都是不关爱集体的表现;小明早早到校带领大家晨读,承担了关爱集体的责任。故选C。10.A 点拨:本题考查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把M翻过来”,We就是我们,说明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离不开集体,集体是个人生存的依靠,是个人成长的园地,A正确;B不符合题意;C说法过于绝对;题干并未涉及竞争与合作的关系,D排除。故选A。11.B 12.C 点拨:本题考查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国家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题干中法律规定能更好地发挥法律对未成年人的警示和威慑作用,为惩治未成年人恶性暴力犯罪提供法律依据,故②④正确;法律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没有从重处罚,故排除①;③中的“杜绝”说法绝对,故排除③。故本题选C。13.A 点拨:生活在法治国家里,人人都要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依法治国是每一个公民的事,与我们中学生也息息相关,④是错误的,①②③均符合题意。故选A。14.D 点拨:本题考查“网络保护”的意义。未成年人年龄小不成熟,自我保护意识低。我们要增强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加强网络保护,构筑起对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合法权益的保护防线,有利于发挥互联网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促进作用,故③④正确;①中远离网络,说法绝对,忽略了网络的积极作用,故排除①;材料未涉及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普遍偏低,故排除②。故本题选D。15.D 点拨:本题考查法律的保护作用。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9\n;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我们享受权益,需要法律保护。②③④符合题意;法律不只保障少数公民的合法权益,①错误。故选D。16.D 17.C 18.D 19.D 20.B二、21.(1)安全感。(2)她可以通过阅读、与人交往、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等方式获得美好的情感。(3)生活中某些负面的情感体验尽管不那么美好,但它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饱满丰盈;我们要学会承受一些负面感受,善于将负面情感变为成长的助力。22.(1)坚持自己的做法,积极为班集体建设贡献才智。理由:美好集体是民主的、公正的。对于集体事务,每个人都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每个人的意见和建议都应得到尊重和重视。(2)请老师劝说茹茹的父亲;自己主动帮助茹茹补习功课。理由:①我国实行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规定年限的教育,否则就是违法的,茹茹的父亲不让茹茹上学违反了义务教育法的规定,是违法行为。②美好集体是充满关怀与友爱的,在集体生活中,要用具体的行动和得当的方法,关心和帮助他人,传递集体的温暖。23.(1)示例一:支持降低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理由:凡是触犯刑法的,不论年龄大小都必须承担刑事责任;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违法必究。示例二:不支持降低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理由: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还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还不强,应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如果小小年纪就接受刑罚处罚,会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健康成长。(2)示例:应加强校纪校规和法治教育;建立工读学校。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