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二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ppt课件
pptx
2021-08-17 13:58:01
15页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课前小故事:郑国是周室在洛阳重新立国的重要帮手,郑庄公又扮演着郑国国君与周平王卿士的双重身份,也深得周天子的宠幸。但后来周平王又开始宠幸虢公,打算把郑庄公在周朝的部分权力分给他。郑庄公知道后,十分恼怒。周平王,对此事矢口否认。并且,为了表示出自己的诚意,竟然把自己的儿子狐送到郑国作为人质。相应的,郑庄公也把自己的儿子忽送到周王室作为人质。,目录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孔子与老子学习目标:1.了解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相关事实;2.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3.认识孔子与老子的思想;4.掌握百家争鸣的内容。学习重难点:1.重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商鞅变法;百家争鸣2.难点:商鞅变法;孔子与老子;百家争鸣百家争鸣,观察两幅图片,说明从春秋到战国的形式产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1、春秋五霸(1)目的:春秋时期,一些大的诸侯国扩张势力,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确立霸主地位。(2)春秋五霸:齐国、晋国、楚国、吴国与越国先后建立了霸权。史书将这一时期建立霸权的诸侯国国君统称为“春秋五霸”。(还有一说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王和楚庄王。)第一章节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2、战国七雄(1)形成过程①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一些诸侯国的卿大夫掌握了实权。②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将晋国瓜分,齐国大夫田氏也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③经过长期纷争,许多中小诸侯国消失了,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7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2)影响①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各国国君纷纷称王。②周王室也在公元前256年被秦国吞并。,新石器时代(1)春秋: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但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2)战国:进入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3、春秋战国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第二章节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1、经济的发展(1)农业①铁犁牛耕: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广泛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②水利工程:各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③影响:农业进步推动社会分工,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添加标题(2)手工业:战国时,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3)工商业:不少私营工商业主聚集了大量钱财,有的富比王侯。,2、商鞅变法(1)时间:开始于公元前356年。(2)内容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②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推动土地私有制发展;③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④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3)性质: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4)作用: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第三章节孔子与老子孔子和老子分别是我国儒家学派和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们的思想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1、孔子(1)介绍: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出身于春秋后期鲁国破落贵族家庭。(2)背景:孔子针对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的形势,就伦理和政治重建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主张。,(3)思想主张①孔子思想的核心观念是“仁”,意为关爱他人,进而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爱惜民力,“为政以德”,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②孔子对现实不满,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同时也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4)教育成就①“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打破了过去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推动了私学的发展。②相传孔子晚年对《诗》《书》《礼》《易》《春秋》等文献进行整理,后来这些文献成为儒家的经典。③他的主要思想和言论记载在由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成的《论语》当中。,2、老子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字聃,春秋后期楚国人。,思想主张①他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抽象的“道”。他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这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史观。②其思想还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揭示出事物存在着互相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③认为物极必反,柔能克刚。④老子在政治上也对现实不满,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甚至退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⑤这些观点见于《老子》一书。,当时出现众多学说、学派,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百家争鸣是战国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1)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2)它不仅为新型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1)社会变革: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士人从各自代表的阶级阶层集团利益出发,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社会主张和要求,影响社会现实。(2)统治需要:各国统治者出于竞争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士人周游列国,颇受重用。(1)儒家:代表人物为孟子和荀子。他们的学说从不同角度发挥并补充了孔子的思想,为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提供了理论基础。(2)道家:代表是庄子,他的思想比老子更加消极、保守。(3)阴阳家:以邹衍为代表,认为五行之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了“相生相胜”理论,这代表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4)墨家:代表下层平民利益。代表人物墨子提倡节俭,主张“兼爱”“非攻”,还提出了“尚贤”的政治主张。(5)法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代表人物韩非子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体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含义形成代表影响百第四章节百家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