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 > 历史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末综合复习试卷 2套(word版,含答案)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末综合复习试卷 2套(word版,含答案)

docx 2021-10-08 09:48:42 15页
剩余13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末综合复习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75分)1.1895年12月,上海强学会成立,特别强调要学习西方思想、先进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其机关报-《强学报》采用孔子纪年,刊发上谕及政论文章,并接受西方七日为一星期及星期日休假的习惯。可见,强学会A.体现了维新运动的西学观念B.显示了维新变法组织的多样性C.唤起了有志之士的忧患意识D.体现了新学与旧学交融的特征2.“唐、宋之间仅相隔短短半个世纪的分裂,已成为中国以后历史的模式。国家再也没有像在汉朝崩溃以后那样.经历长达数世纪的混乱局面。其原因是,自唐朝起,中国文明规模巨大,根深蒂围,不可能形成长期分裂的状态。……中国人自己认为分裂和随之而来的混乱是反常的、不幸的。有句古话说道:‘犹如一个天空不能有两个太阳,中国不能有两个国家或两个皇帝。”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隋唐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政治基础B.经济的发展和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削弱了割据的经济基础C.“大一统”民族心理及对稳定的孜孜追求使分裂局面不能长久D.君权神授和专制主义的极端加强对维护国家统一作用巨大3.如图是某同学整理的学习笔记,请你根据笔记内容,概括他的学习主题A.江南经济的开发B.繁荣开放的社会C.经济重心的南移D.民族关系的发展4.下面是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形势图。它体现的是A.汉代的王国制B.三国时期的分裂C.十六国时期局部D.南北朝时期对峙5.对比同类历史事件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关于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相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B.都促进了本国封建生产力发展C.都侧重于制度更新和移风易俗D.都遇到了守旧势力的强烈反对6.东汉末年,名教虚伪,玄学兴起。玄学家以《老子》《庄子》和《周易》为依据表达思想和寄托精神。在理学兴起前,许多士大夫醉心于此。魏晋玄学出现的背景是第5页共15页 A.儒家学说一度失去正统地位B.九品中正制重视德行才能C.老庄学说的思辨性受到重视D.门阀政治受到了冲击挑战7.如图是陕西西安何家村出土的文物。上面刻有文字,主要记述了开元十九年百姓所纳庸调银拾两等内容。实际是地方官府在上缴时折纳的银饼。这一文物可以印证A.唐太宗开创租庸调制B.纳庸代役保证了农时C.货币地租取代实物地租D.唐朝鼎盛时的税收政策8.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的积极意义在于A.分清了中央和地方的不同职权B.有利于选拔人才,保证了政治清明C.有效地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D.中央机构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9.下表为唐代进士的出身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唐代科举制A.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B.缩小了人才选拔范围C.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D.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10.《晋书》记载:“魏氏承颠覆之运,起丧乱之后,人士流移,考详无地,故立九品之制,粗且为一时选用之本耳。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犹有乡论余风。”这说明曹魏时期的选官制度A.以门第族望为选官标准B.恢复了汉朝的察举制度C.适应了曹魏局势的需要D.引发了乡民议政的热潮11.史料解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资治通鉴》记载:“(魏主)今欲断(禁止)诸北语(鲜卑语等),一从正音(汉语)。……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该史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哪项措施A.迁都洛阳B.改用汉姓C.改穿汉服D.学说汉语12.据史书记载:“吴平之后,帝诏天下罢军役,示海内大安。”文中的“帝”是指A.司马昭B.司马炎C.刘渊D.符坚第5页共15页 13.如表是西汉到南北朝时期地方州郡县的数量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如表A.藩镇割据现象严重B.郡国制盛行C.中央集权加强D.地方制度更替频繁14.唐代韩愈认为“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的做法,会导致国人全都要沦为夷狄的危险,继而他A.反对佛教的来世说B.推动宗教相互融合C.力主复兴传统儒学D.宣扬经世致用思想15.如表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它反映了唐代A.翰林学士逐渐控制了决策权B.文官地位日益提高C.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D.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16.唐朝前期,在三省六部制度的政治保障下,君主励精图治,国家实现空前繁荣。唐玄宗统治后期,疏于朝政,任用奸佞,宠幸宦官,终于酿成安史之乱。高度成熟的政治设计没有能够防止唐朝由盛转衰,这说明A.政体影响国家政治生态状况B.三省六部制度的缺陷明显C.治乱交替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规律D.国运兴衰取决于吏治情况17.下表是关于“赤壁之战”的记述,由表格信息可知《魏书·武帝纪》公(曹操)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资治通鉴》(周瑜)进,与操遇于赤壁。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A.疾疫爆发影响赤壁之战战局B.疫病流行加剧军阀混战C.曹操借瘟疫推卸战败的责任D.赤壁之战导致疾疫蔓延18.唐代开元以前,各宰相“午前议政于朝堂(政事堂),午后回本司处理政务”;开元后,“宰臣数少,始崇其任,不归本司”。这一变化第5页共15页 A.削弱了宰相的政治地位B.利于提高中枢行政效率C.强化了君主的专制统治D.破坏了宰相的集体议政19.唐代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说:“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据此可知A.中国古代医学重道德轻技术B.理学精神影响古代医生的实践C.仁德之心是医生的重要品质D.平等的思想是从医的重要资格20.中国古代从曹魏开始,法律上出现了“八议制度”,即八种人(亲、故、功、贵等)犯罪,只要不是危害皇权、不孝尊长等重罪的,都可以减免刑罚。这一制度A.削弱了世家大族势力B.缓和了社会阶级矛盾C.体现了存百姓的思想D.维护了统治阶级特权21.盛唐的边塞诗有丰富的意象,较为常见的有大漠、霜雪、天山、玉门关、阴山、黄河、金鼓、旌旗、烽火、长云、羌笛、琵琶、雁飞鹰扬、马鸣风萧等。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A.豪迈昂扬的社会风尚B.藩镇割据的负面影响C.中外文化交流较频繁D.开放包容的文化政策22.在《帝范》中,李世民数次引用荀子之语说明治道,如“君者,仪也,民者,影也,仪正则影正”“上诈其下,下诈其上,则是上下析。析,离也”。据此可知,李世民A.强调了令行禁止的集权理念B.凸显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C.反思了隋亡唐兴的经验教训D.实践了经世治民的辩证思想23.隋文帝时改宇文泰所赐蕃姓,废除宇文氏的六官制度,恢复原来汉族姓氏、汉魏以来的传统官制和华夏礼仪。此举旨在A.凝聚人心促进政治统一B.笼络士人扩大统治根基C.移风易俗促进民族交融D.打击门阀防范地方割据24.有学者说:“魏晋南北朝之士大夫尤多儒道兼综者,则其人大抵为遵群体之纲纪而无妨于自我之逍遥,或重个体之自由而不危及人伦之秩序者也。”这一论述说明魏晋南北朝A.儒学独尊地位未丧失B.统治意识出现宗教化C.儒学受道教冲击剧烈D.社会上流行崇尚道教25.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搜集到“三国鼎立”“南北朝并存”“人口南迁”“孝文帝改革”等资料,这些资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5页共15页 二、材料题(本题共25分,其中26题13分,27题12分)第5页共15页 26.钱乘旦说:“无论什么国家,制度都要越完善越好。”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注:如“参知政事”、“参议得失”、“参知机务”、“专典机密”等)。——(宋)欧阳修《新唐书•百官志》材料二:玄宗时,以中书省事务繁多、文书多雍滞,选用一些文人与集贤院学士分掌制诏书敕,……后正式改名为“翰林学士”,并特置学士院以安置。安史之乱后,“军国多务,深谋密诏,皆从中出”,被称为“内相”。宪宗元和年间,中书小吏滑涣,勾结知枢密刘光琦(宦官),“宰相议事有与光琦异者,令涣达意,常得所欲。……郑余庆与诸相议事,涣从旁指陈是非,余庆恕叱之,未几,罢相。”……《唐阙史》卷下记云:“一日,枢密使(宦官)出至中书,奉宣与宰臣商量镇州事。”——戴显群《唐后期政治中枢的演变与唐王朝的灭亡》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唐初期三省的职责和特点,分析唐初实行这一制度的意图。(2)据材料一、二,概括三省制实际运行中的调整及其对三省制产生的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三省制演变与唐朝兴衰之间关系,并谈谈你对此的认识。27.(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南北朝时,士族族谱是选任官员的重要依据。唐朝初年,旧士族虽已没落,但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数家所谓“山东士族”,仍凭借其祖先的影响,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这些家族编写族谱,标榜为华夏“高门”,自诩“家风”优良,相互间通婚。唐初那些以军功起家的大臣,也把能与他们通婚视作荣耀。唐太宗决心从谱牒入手,改变这种状况。他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收集当时全国各地具有影响的293个家族,排出等级,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编写者受习惯影响,将当时只任六品官的清河人崔民干列为第一等。这让唐太宗颇不高兴,下令:“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于是皇族被列为第一,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当时文武大臣中,不少人的祖先在北朝后期才从草原南迁,也因此跻身“高门”之列。——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作用。第9页共15页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75分)1.D2.C3.A4.D5.C6.C7.D8.D9.C10.C11.D12.B13.C14.C15.D16.A17.A18.B19.C20.D21.A22.C23.A24.A25.C二、材料题(本题共25分,其中26题13分,27题12分)26.(1)职责: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特点:相互合作;相互牵制。意图: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和效率;巩固唐王朝统治。(2)调整:官员任职多任用低级官员或他职兼宰相权职;三省长官不轻易授人;选用文人学士参与军政;宦官执掌枢密,参与决策。影响:三省地位不断下降;逐渐名存实亡。(3)关系:前期三省制分工合作,对唐朝盛世有积极推动作用;后期不断被削弱和架空,对唐朝中后期的社会动乱有一定的消极影响。认识:社会发展离不开制度的稳定执行(围绕制度执行、保障等,言之有理即可)。【详解】(1)职责:根据材料一中“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初期三省的职责分别是中书省负责草拟、门下省掌管审议、尚书省负责政令的执行。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初三省之间相互合作,相互牵制。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初实行三省制的意图是,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和效率,巩固唐王朝的统治。(2)调整:根据材料一中“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可知,三省长官不轻易授人;“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参知政事”等可知,官员任职多任用低级官员或他职兼宰相权职;根据材料二中“选用一些文人与集贤院学士分掌制诏书敕”可知,选用文人学士参与军政;根据“枢密使(宦官)出至中书,奉宣与宰臣商量镇州事”等信息可知,宦官执掌枢密,参与决策。影响:根据材料一二中唐代对三省制实际运行的调整可知,这些措施导致了三省地位不断下降,逐渐名存实亡。(3)认识:综合上述两则材料和相关问题,结合三省制演变与唐朝兴衰之间关系和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前期三省制分工合作,推动了盛世局面的出现;唐朝中后期社会动乱与三省制不断被削弱和架空有一定的关系,总之社会发展离不开制度的稳定执行。27.(1)朝廷主持修撰全国总谱;扩大入选范围;否定谱牒在选任官员中的作用;建立新的门第标准。(2)加强皇室地位;肯定现有政治秩序,有利于维持政权稳定;抑制旧士族的影响;有利于维护统一;巩固民族交融的成果。【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提到,他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排出等级,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概括唐太宗谱牒改革的内容:重修《氏族志》,不限地域和民族渊源;重修的氏族只排等级,但不作为任命官员的依据;氏族等级以官爵高下作为氏族等级高低的新标准。(2)根据材料提到,皇族被列为第一,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当时文武大臣中,不少人的祖先在北朝后期才从草原南迁,也因此跻身高门之列。结合所学知识即可简析唐太宗谱牒改革的作用:打击了世家大族社会地位,有利于打破他们对官位和政治的控制;家族门第不再作为选官标准,有利于人才选拔;按照官爵高低将皇室排为第一等,有利于提高皇族的地位。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唐太宗的谱牒改革·内容作用第9页共15页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末复习检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90分)1.刘斌在《良渚文化与良渚古城考古的意义》中说:“对良渚古城遗址和良渚文化的深入研究,有力地改变了中华文明起源于晚商时期这一传统观念。良渚文化已进入成熟文明和早期国家阶段,良渚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在中国都邑发展史和中华文明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①良渚文化说明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多元性②良渚文化有力证明中华文明具有五千年历史③史料实证是历史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④良渚文化在中国都邑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世界遗产名录》通过良渚考古发掘,学者们普遍认为当时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出现了权贵阶层。以下能作为直接证据的考古发现是()A.城中发现20多万公斤的炭化稻堆积B.少数墓葬有精美的玉器和陶器随葬C.古城遗址布局与山形水势充分契合D.碳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3000年左右3.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猎捕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4.西周册命时,周王有时赏赐给受赐者圭瓒(用以挹酒祭祖的“宗庙彝器”)这是非常严肃重大的行为。周王赐予圭瓒是()A.赋予受赐者宗法政治地位B.周王分封土地和人民的正式仪式C.用高水平的器物彰显恩宠D.对受赐者孝顺有礼的表彰嘉奖5.在西周的金文记载中已经有“戎”“夷”之称。“华夏”各国间存在纷争,但无论各国关系多么敌对,它们并不称呼对方为“戎”“夷”。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A.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B.民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C.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D.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第9页共15页 6.战国时期,转运贸易已具有相当突出的发展。在湖南的战国墓葬中,出土一种被称为“蜻蜓眼”的琉璃珠,与古代西亚同类产品如出一辙。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人称我国为“塞勒斯”(丝)。由此可知当时()A.转运贸易占据主导地位B.中西贸易已经开始C.古代丝绸之路已经开通D.商品经济高度发达7.战国时,孟子主张“(天下)定于一”,墨子认为应使“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韩非子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这些思想相通之处是,都主张()A.君主专制B.实行仁政C.以德治国D.国家统一8.有人把春秋战国各种思想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中央集权的法制派”“提倡节俭与互爱互利的反战派”“拥有无限同情心与爱心的礼仪派”。下列正确对应描述的是()A.儒道墨法B.墨儒法道C.法儒道墨D.道法墨儒9.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10.李清川等在《汉武帝朝丞相群体研究》-文中指出:“武帝(指汉武帝)朝的丞相群体不同于高祖时的功臣丞相,又不类于昭宣后的学术丞相,武帝朝丞相是汉代丞相的转折。”这里的“转折”是指()A.重武轻文,内外相制B.增设机构,重用近臣C.重儒轻道,学术争鸣D.设立刺史,加强监管11.有人认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济长期破坏,政局动荡不安,长期分裂割据,人心涣散,实是我国历史上的黑暗时代,应当完全否定。”这种观点主要忽视了该时期()A.民族交融的作用B.察举制的积极作用C.江南经济发展超过北方D.有效打击士族势力12.晋室南迁,衣冠南渡,为了仰仗随司马氏东迁的中原士族,司马皇族极力拉拢世家大族如王姓大族,“王与马,共天下”,“上层士族通过九品官人法不断掌控朝政,占据高位,寒门庶族只能居于下位,成为门阀政治的代表时期。这反映出当时()A.豪强大族对政治的影响B.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进步第9页共15页 C.考试选官制度已经确立D.选官重视家族经济基础13.东吴时,南方出现亩产5石稻的高产纪录,而南朝时则亩产高达10石左右,豫章(今江西北部)甚至创造了“一亩二十斛”(1斛即1石)的最高纪录。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孝文帝迁都洛阳、汉化政策B.北方战乱不断,社会动荡C.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繁荣D.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14.公元496年,孝文帝下诏称“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为德”,而土为“黄中之色,万物之元”,故改拓跋氏为元氏。这表明孝文帝改姓氏的直接目的是()A.宣示北魏政权的正统性B.加强拓跋氏对中原的统治C.缓和鲜卑族与汉族的关系D.彻底改变北方的社会习俗15.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出现民族大交融的局面,表现在()A.汉族完全取代少数民族B.少数民族完全取代汉族C.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D.汉族文化完全取代了少数民族文化16.中唐后,汴州(开封)、宋州(商丘)、楚州(淮安)、广陵(扬州)、苏州和杭州等城市逐渐繁荣起来,其主要原因是()A.运河航运的兴盛B.长江航运的发达C.江南经济的发展D.对外贸易的兴盛17.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为此,太宗()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18.《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A.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C.发展科举制度D.重用有才能的人19.史书载:“初,回纥风俗朴厚,君臣之等不甚异,故众志专一,劲健无敌。及有功于唐,唐赐遗甚厚。登里可汗始自尊大,筑宫殿以居,妇人有粉黛文绣之饰,中国为之虚耗,而虏俗亦坏。”材料正确反映了()A.回纥强大的原因B.唐文化对回纥的深刻影响C.回纥衰落的原因D.唐文化对回纥的破坏严重2第9页共15页 0.下面《唐朝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描绘的是唐朝敦煌地区最高统治者张议潮接受唐朝廷敕封为河西节度使后,统军出行的浩大场面。下列与图片历史信息相关的是()A.节度使在政治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B.节度使镇守边关,享受超官秩的仪仗C.节度使接受敕封,加强了皇权统治D.藩镇势力强大,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21.魏晋之时,傅畅“年未弱冠,甚有重名,以选入侍讲东宫”;谢琰“弱冠以贞干称,美风姿……拜著作郎”;王洽,“(王)导诸子中最知名,与荀羡俱有美称。弱冠,历散骑、中书郎”。这说明魏晋之时()A.社会重学人才辈出B.世家大族垄断官位C.选官方法公平科学D.察举制度盛行不衰22.“按照以政治权力、经济财富和文化名望这三种主要社会资源的分配作为划分社会形态的标准,尤其是权力分配的标准,魏晋南北朝的社会还是应被称之为世袭社会,即一种和从西周到春秋的世袭社会既属于同一个类型,但又有许多区别的世袭社会。从秦汉至晚清两千多年的社会发展趋势看,最终是走向了一个选举社会。”材料的依据应该是()A.汉朝的察举制和隋唐的三省六部制B.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C.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三省六部制D.汉朝的察举制和隋唐的科举制23.汉武帝时,任用品秩低下的少府尚书处理天下章奏,参与“中朝”事务。隋唐时期,尚书台发展成为尚书省,成为外朝最重要的行政机关。这种转变反映出()A.皇帝的好恶决定机构职能B.尚书从位卑权重走向位高权轻C.中央决策机构实现外朝化D.皇帝的集权方式出现了新倾向24.陕西西安出土了22枚银饼,其中两件錾文“洊安县开元十九年庸调银拾两”。“洊安县”位于今广州。《旧唐书》记载:成年男子每年需为国家服徭役20天,若不服役则可按每日三尺布帛折收,此即为“庸”。官府将所收之布帛,折变成金银等运往京师。据此推断()A.白银已成为国家通行的主要货币B.缴纳布帛替代劳役曾经普遍实行C.广州地区成为国家财政主要来源D.沉重的赋税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第9页共15页 25.唐朝后期推行两税法: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资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这一政策()A.放松了国家对劳动力的人身控制B.导致了唐代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C.税制更加繁复增加了农民的负担D.巩固了封建国家的土地所有制度26.魏晋时期,社会动荡变革,地主阶级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激烈,封建士大夫上进无路,且时有生命之虞,只好逃避现实,缄口不提政治,不褒贬人物,而经学日趋庸俗、繁琐,士人对这些理论及学风极端厌倦,从而形成玄学。这种思想()A.崇尚神学迷信B.吸收道家学说C.倡导学以致用D.动摇儒学正统27.唐代的佛教与道教都强调自己的师承与宗脉。韩愈则强调儒家思想经历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至孔孟的传递顺序,“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并宣称:“己之道,乃夫子、孟轲、扬雄所传之道”。韩愈这样做的目的是()A.仿照佛道做法,追溯儒学源流B.抬高孟子地位,宣扬天人感应C.顺应三教合一,汲取佛道精髓D.建立儒学道统,树立自身权威28.魏晋时期,人们常用因果轮回、三世(前世、今世、来世)等观念解释人世间的现象,遂产生了《幽明录》《冥祥记》《冤魂志》等论因果报应的志怪小说。这说明了当时()A.儒学受到了其他思想的挑战B.佛教丰富了文学的内容和形式C.佛教左右了民众的思想D.战乱的环境导致人们悲观失望29.据《爱日斋丛钞》载:“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特未能盛行,遂以为始于蜀也。当五季乱离之际,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天之不绝斯文,信矣!”这说明()A.唐代雕版印刷术已得到普遍使用B.活字印刷的书籍逐渐得到了推广C.学术文化的传播仅依靠手抄书籍D.雕版印刷术的进步促进文化发展30.如图为著名画家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又名《释迦降生图》)局部。描绘释迦牟尼降生后,其父净饭王和摩耶夫人抱着他去向诸神礼拜。作为史料,它()第9页共15页 A.反映了佛教传入中国时的盛况B.展现了魏晋以来佛教传播的趋势C.印证了唐代佛教中国化的态势D.说明了古代绘画以宗教题材为主二、材料解析题(10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周时,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掌握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权力,还能在自己的封地内修建城池,征集军队,成为相对独立的政权。——摘编自阴法鲁等《中国古代文化史》材料二从春秋以至战国,诸侯之间相互并吞,大国争霸激烈。这看起来像是由于周室衰微而出现的一种分裂局面,其实正是在这个过程……形成了地区性的统一王国,战国七雄进一步兼并的结果,是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首次统一的秦,汉皇朝。——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指出材料一、二反映的政治制度。(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大国争霸”出现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客观进步作用。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90分)1-5DBADB6-10BDDDB11-15AADAC16-20AABBD21-25BBDBA26-30BDBDC二、材料解析题(10分)31.(1)分封制(2分)(2第9页共15页 )原因:周朝大肆分封诸侯,并赋予诸侯在领地内独立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使诸侯实力逐渐强大,成为国中之国;周天子势力的衰弱,使诸侯不再顾忌天下共主,而开始肆意扩张势力,吞并其他诸侯;诸侯实力增强后,意识到要想进一步发展,必须争夺更多的土地、人口和资源,因此引发战争不断。(4分)作用:①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奴隶主贵族集团的势力;②促进了新兴地主势力的发展;③促进了华夏族与其他各民族的融合;④加快了统一的步伐。(4分,任答两点得4分)第9页共15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