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3套(含答案解析)
docx
2021-10-13 22:49:02
31页
【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1(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炎帝是我国传说时代的英雄,又称神农氏。据传他使用“焚林而田”的耕作方法,还发明了耒、耜等生产工具。这些传说( )A.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B.可以作为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C.是一种没有史料价值的想象D.证明了炎帝的真实存在2.下列哪一叙述是学习研究历史最可靠的材料( )A.“女娲造人”的传说B.河姆渡考古出土的“稻谷”“骨耜”“猪纹陶钵”C.电影《荆轲刺秦王》D.小说《封神榜》3.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以下能够反映春秋时期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的农具是( )4.《老子》:“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去义,民复孝慈;绝巧去利,盗贼无有。”这表明老子主张( )A.民贵君轻B.精神自由C.节俭尚贤D.无为而治5.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是黄帝族的后裔。这主要反映出当时( )A.黄帝地位得到各族公认B.宗族观念逐渐强化C.民族认同意识正在形成D.世袭制度不断延续6.“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鞅的变法思想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思想相一致( )第31页共31页
A.孔子的“为政以德”B.老子的无为而治C.庄子的逍遥D.韩非子的以法为工具的中央集权思想7.《史记·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这段话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诸侯争霸使诸侯国数目减少B.诸侯国之间争夺土地和人口互相残杀C.分封制动摇奴隶制度趋向崩溃D.诸侯国弃国逃跑井田制崩溃8.西汉初年,政论家贾谊指出,当下形势就像是一个病人,小腿肿得像腰,脚趾肿得像大腿,不能屈伸自如。上述言论针对的问题是( )A.农民起义B.匈奴的威胁C.王国问题D.统治者的腐败9.商代青铜冶铸技术日臻完善,留下了众多青铜礼器。这表明商朝人已将其用于他们最看重的( )A.经济生产B.政治活动C.艺术审美D.日常交往10.从汉代画像砖图中,可以看到大量使用的农具有倒三角锄、长柄弯锄、板状锄等;此外涉及田间管理、捡拾牲畜粪肥的图像也很多。这可以用来佐证当时( )A.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B.耕作方式明显进步C.农耕经济已普及全国D.农业生产经验丰富11.西周初,为了在各地部署监察力量,由王族带领归顺的外族进驻各地,与土著长期混居。此举( )A.加强了对新拓版图的控制B.改变了早期宗法制的核心C.实现了从诸侯争霸到皇权的统一D.延续了选举部落贤人为王的传统12.下面是汉代造纸工艺流程图,它说明汉代( )第31页共31页
A.造纸有完整的技术体系B.纸张的质量较高C.私营造纸作坊规模庞大D.纸的使用得到普及13.商人根据日月星辰的变化制定历法,并将天象的变化视为天意的展现,因此,他们结合天象、历法和占卜,作为行事的依据。由此可见,商代( )A.历法主要用于指导农业生产B.观测天象是为了解自然C.占卜是百姓生活的重要内容D.生活带有宗教神秘色彩14.下图是西周时期的青铜器(邢侯墓)及铭文拓片。该墓的主人是邢侯,故被称为邢侯墓。该文物可用来佐证,西周( )A.宗法观念的浓厚B.分封制的存在C.传统礼制的松动D.冶金业的落后15.秦始皇统治时期,市场上鞋子没有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这说明( )A.秦朝人喜欢拄拐杖B.秦朝法律残酷C.秦朝市场竞争激烈D.拐杖是外来品16.探究不同时期的社会现象,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如图是东汉某一时期的社会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第31页共31页
A.形成“光武中兴”局面B.表明外戚宦官交替专权C.皇帝年老昏庸造成乱象D.皇帝依靠外戚掌权治国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17题13分,18题14分,19题13分,20题12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公元前11世纪下半叶,周公东征胜利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西周时期的“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时期都城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政治制度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第31页共31页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司马相如(前179-前118),字长卿,蜀郡成都人,少好读书,因仰慕蔺相如而自名。汉景帝时入皇宫为郎,后辞官,游于梁王封国,作《子虚赋》颂梁国之盛而含讽谏之意。汉武帝即位后,因得读《子虚赋》而喜之,召相如入京,侍于左右。相如曾奉命安抚西南,使“邛、筰、冉、駹、斯榆之君皆请为内臣”。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述天子音乐活动场景:“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歌颂了国家的强盛和天子的威严,宣扬了大一统中央王朝无可比拟的气魄和声威。他的散体大赋叙事夸张,铺陈物象,句式整齐,文辞华丽,气势磅礴。时人赞曰:“长卿赋不似从人间来,其神化所至邪。”——据《史记》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司马相如的历史贡献。(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司马相如取得文学成就的原因。19.历代王朝的商业政策蕴含着一以贯之的经济思想,也会因时代变化而作出调整。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汉文帝变“抑商”政策为“惠商”政策。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这些措施实行后,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隆盛局面。人民可以进入山泽自由樵采、捕捞,以补助生活。但文、景时期,抑商政策中之“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的规定一直未取消。材料二 在西汉中前期,出现了“用贫求富”的热潮。求富最有效的途径是经商。经商也有经商的学问,商人们把“求利”看做是人生的主要追求目标,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说法。为了求利而总结的经验,有“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还有“以末致财,用本守之”等。——以上材料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文帝“惠商”政策的做法和成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国至汉文帝统治前“抑商”政策的主要目的及其经济后果。(2)根据材料二,概述西汉中前期的“求富”观念。(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抑商”和“惠商”的关系。第31页共31页
20.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商鞅变法”专题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资料搜集】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材料二 (商鞅变法)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识图分析】(1)根据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的背景。【角色扮演】(2)根据材料二回答,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你是否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理解学习】(3)根据材料二,指出商鞅变法确立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措施是什么?【探究争鸣】(4)对商鞅变法的评价,刘芳和黄鹏产生了分歧。你同意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方法探究】(5)评价历史上变法(改革)成功或失败的标准是什么?第31页共31页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A【解析】根据题中“神农氏”“耕作方法”和“生产工具”可知,古代中国的农业发展情况,故A项正确;传说可以作为中国原始农耕的参考,不能作为直接证据,还要考古发掘,故B项错误;传说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并不是凭空想象,故C项错误;炎帝只是传说中的人,材料只是一种传说并不能证明炎帝的真实性,故D项错误。2.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女娲造人”是神话传说,电影是艺术,是对生活的再加工,小说也是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故只有考古出土才是最可靠的材料,选B项。3.C第31页共31页
4.D5.C【解析】夏、商、周三族都自认是黄帝族的后裔,这说明三族都认同黄帝族,这主要反映出当时民族认同意识正在形成,故C项正确。材料仅涉及三族,不是各族,故A项错误;祭祀本族的先王、先公,体现了宗族观念逐渐强化,但这不是材料的主旨,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世袭制度,故D项错误。6.D7.C【解析】西周分封制是依靠土地和义务关系建立起周王与各诸侯之间的隶属关系,这种隶属关系是建立在周王室实力基础之上的。随着诸侯势力的增长,世袭的诸侯与周王之间的隶属关系越来越疏远,不再听命于周王。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诸侯互相兼并,数目减少,打破了周王室分封的政治格局,分封制走向崩溃。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是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排除。8.C【解析】根据材料“西汉初年”可知,“小腿”和“脚趾”的肿胀暗喻地方封国势力壮大,威胁中央,C项正确。9.B【解析】商代,中国的青铜冶炼技术日臻完善,商周时期也被称为青铜时代,由于青铜器比较珍贵,很少用于农业生产,生产出的大量青铜器主要是供给奴隶主贵族日常生活使用或者在祭祀等政治活动中使用,故选B项。10.A【解析】精耕细作就是通过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的革新,提高农业产量的一种生产模式,与材料相符,故A项正确;古代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为铁犁牛耕,这种耕作方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故B项错误;仅凭一幅汉代画像砖图,不能推出农耕经济普及全国,故C项错误;生产经验仅为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一部分,后者涵盖前者,故D项错误。第31页共31页
11.A【解析】西周通过由王族带领归顺的外族进驻各地,与土著长期混居来实现对各地的监察,这有助于巩固对新拓版图的控制,故选A项。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而材料涉及的是对地方的管理,排除B项;西周并不是皇权政治,秦始皇实现了从诸侯争霸到皇权的统一,排除C项;材料强调对地方的监察控制,而不是选举部落贤人为王,排除D项。12.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汉代造纸分为切麻、洗涤、浸灰水、蒸煮、舂捣、打浆、抄纸、晒纸、揭纸等环节,技术体系完整,A项正确。B、C、D三项材料无法体现,均排除。13.D【解析】商代以神权巩固王权,材料“将天象的变化视为天意的展现”说明商代生活带有宗教神秘色彩,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历法主要用于指导农业生产,故A项错误;材料“将天象的变化视为天意的展现”表明观测天象是为了解天意,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表明占卜是百姓生活的重要内容,故C项错误。14.B【解析】根据“成王命辅臣荣与内史宣读成王的册封”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西周的分封制,故选B项。宗法制强调血缘关系,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C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西周时期是青铜时代的繁荣时期,“冶金业的落后”表述错误,排除D项。15.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刑法残酷,人民动不动就要受到严刑峻法的处置,这样使很多人因为受到刑法的处置而残疾,以至于出现了材料中“鞋子没有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的奇怪现象,故B项正确。16.B【解析】外戚宦官专权,政治黑暗,不可能形成“光武中兴”局面,故A项错误;图片既反映了宦官专权的直接原因,也反映了外戚专权的直接原因,B项正确;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表述片面,排除。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17题13分,18题14分,19题13分,20题12分,共52分)17.(1)建立在分封制基础之上,建有宗庙和社稷;国人和野人均有一定政治权利,但身份不同;有城墙等防御设施。(2)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奠定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基础,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礼乐制度促进了儒家学说和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形成;为中国长时期政治结构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可知,第31页共31页
建立在分封制基础之上;根据材料“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可知,建有宗庙和社稷;根据材料“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可知,国人和野人均有一定政治权利,但身份不同;根据材料“建高墙”可知,有城墙等防御设施。第(2)问,根据材料“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可知,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结合所学中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可知,奠定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基础,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根据材料“‘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并结合所学儒家思想以周朝为模范且成为传统中国主流思想可知,礼乐制度促进了儒家学说和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形成;根据材料“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可知,为中国长时期政治结构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18.(1)汉国家统一的积极参与者;汉朝廷权威的维护者与歌颂者;推动汉赋发展的代表性人物。(2)作品适应时代的需要;文学形式和内容创新;个人的努力和天赋。【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奉命安抚西南,使‘邛……皆请为内臣’”可知,推动国家的统一;根据材料“宣扬了大一统中央王朝无可比拟的气魄和声威”可知,积极维护朝廷统治权威;根据材料“他的散体大赋……时人赞曰”并结合所学可知,推动了汉赋发展。第(2)问,从时代需要、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及个人因素等方面分析。19.(1)做法:取消关卡和禁令(允许自由经商)。成效:商业(经济)快速发展;民众生活得到改善。目的:巩固小农经济;维护封建统治。(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后果:阻碍商品经济发展(压抑经济活力)。(2)利润是商人的主要追求目标;经商是实现富裕的最有效途径;购买土地可以更好地保存财富。(3)抑商是基本的经济政策;惠商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政策;在某些时期同时存在抑商政策和惠商政策。【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回答做法;根据材料一“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人民可以进入山泽自由樵采、捕捞,以补助生活”概括成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重农抑商政策的目的及影响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二“求富最有效的途径是经商”“商人们把‘求利’看做是人生的主要追求目标”“以末致财,用本守之”等概括。第(3)问,要紧紧围绕重农抑商政策和古代农业社会回答。可分为长期政策和阶段性政策来回答;也可以从促进与阻碍经济发展的角度回答;还可以从互补的角度回答。20.(1)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制农具开始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他们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地主土地的人变成农民。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第31页共31页
(2)支持。因为商鞅变法奖励耕织。(3)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4)同意刘芳的观点。理由:商鞅虽死,但变法措施已深入人心。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5)要把变法(改革)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中;采用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看变法(改革)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推动社会发展。【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的两幅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二“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可知,这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因此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会支持商鞅变法。第(3)问,根据材料二“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确立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措施是推行郡县制,郡县制的推行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第(4)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同意刘芳的观点。商鞅虽死,但变法措施没有被废除,仍然延续,因此商鞅变法是成功的。秦国通过商鞅变法经济得到发展,军事战斗力得到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灭六国而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第(5)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一件历史事件(变法)的评价标准是把历史事件放在当时历史特定的大背景下考虑,看变法有没有促进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是否有利于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即从是否顺应当时的历史发展的潮流来评价历史事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2第31页共31页
(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急剧的变革,其中最深刻的变革来自( )A.政治领域B.经济领域C.文化领域D.思想领域2.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自以“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将皇帝作为自己的帝号,这就是皇帝称谓的由来。秦始皇此举旨在( )A.维护国家统一B.实行暴政统治C.保障社会稳定D.实现君主专制3.下列原始文明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元谋人 ②仰韶文化 ③殷商文化 ④龙山文化A.③②④①B.③①④②C.③②①④D.①②④③4.奴隶制是一种非常残酷的剥削制度。下列能充分体现这种残酷性的国君有( )A.尧、舜、禹B.禹、汤、周武王C.桀、汤、纣王D.桀、纣王、周厉王5.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与民休息”——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学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C.张骞出使西域——解除了匈奴的威胁D.《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6.《汉书》载:“(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由此推测,秦朝修建驰道的目的不包括( )A.加强对诸侯国的控制B.促进边远地区的开发C.便于政令的上传下达D.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7.“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中国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人是( )A.陈胜、吴广B.尧、舜C.刘邦、项羽D.大禹8.“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无)邪(反叛)心。”下列与这一思想最相似的是( )第31页共31页
A.宗法制B.分封制C.科举制D.“推恩令”9.西周初,为了在各地部署监察力量,由王族带领归顺的外族进驻各地,与土著长期混居。此举( )A.加强了对新拓版图的控制B.改变了早期宗法制的核心C.实现了从诸侯争霸到皇权的统一D.延续了选举部落贤人为王的传统10.楚汉战争期间,刘邦欲拜故秦骑士李必、骆甲为骑将时,两人以“臣故秦民,恐军不信臣”相拒。有学者据此推论,秦朝的统一形态是不完善、不完备、不彻底的。该推论的研究视角是( )A.军事制度B.法律制度C.政治制度D.文化心理11.如两图所示,西周到春秋时期有几百个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到战国后期比较有实力的就只有七个了。图片信息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人民遭受的灾难更加深重B.诸侯国的兼并战争日益激烈C.封建制度逐步确立D.历史走向统一的趋势12.以下是某位学者对春秋战国时期儒、法、道三家的评价。下列学派与评价对应正确的是( )①关注人生,留下的是生活态度:真实、自由、宽容 ②关注国家,留下的是治国理念:公开、公平、公正 ③关注文化,留下的是文化价值:仁爱、正义、自强A.①儒家②法家③道家B.①法家②道家③儒家C.①道家②儒家③法家D.①道家②法家③儒家第31页共31页
13.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主题是( )A.中华文明的演进B.生产工具的进步C.耕作技术的发展D.古代纹饰的演进14.“朕统六国,天下归一”。下列与此相关的措施是( )①采取“远交近攻策略” ②创立中央集权制度 ③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④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5.图示法有助于我们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下面“疆域四至”示意图所属的朝代是( )A.商朝B.西周C.东周D.秦朝16.皇帝制度形成后,其居处称“行在所”,服食之物称“御”,所用车马称“乘舆”,皇帝的父母、妻妾和儿女也有专门的称号。此称谓( )A.意在突出皇权的至高无上B.使官僚政治逐步取代血缘政治C.体现了皇权的神秘性色彩D.改变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趋势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17题13分,18题14分,19题13分,20题12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第31页共31页
——摘编自彭丰文《从边缘到中心:秦人认同华夏民族的心理历程及其历史意义》(1)商鞅变法是秦发展中的大事。若将商鞅变法这一历史事件补充到表格中,应位于哪两个序号之间?请说明理由。(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人活动空间发展变化的特点。概述秦人融入华夏民族的历程及历史意义。第31页共31页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内部大小血缘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之间,关系平等和睦。——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材料二 《吕氏春秋》指出:“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所谓“公作”,就是指奴隶在井田上的集体耕作,“分地”则是指封建制度下的租佃制。反映了没落的奴隶制与新发起来的封建制之间的鲜明对比。——摘编自《中国古代史》材料三 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买入)食不利,而又加重征,则民不得无(不)去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商君书·外内》(1)根据材料一,简述七八千年前的社会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这一时期的原始人类代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时期耕作方式有何变化,促进农业发展的因素和作用有哪些?(3)根据材料三,推断商鞅的思想主张,并简述其影响。19.下列是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问题。材料第31页共31页
(1)依据图示,概括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中权力的集中方向。(2)根据所学知识,归纳中央集权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优缺点。20.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一些杰出的历史人物在不同领域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围绕历史人物,完成下列探究。任务一 梳理知识(1)根据下面表格的分类,将有关的历史人物序号填进对应的空格内。①刘邦 ②蔡伦 ③张角 ④董仲舒 ⑤陈胜 ⑥司马迁 ⑦刘秀 ⑧霍去病 ⑨张骞 ⑩汉武帝类别序号类别序号开国皇帝史学家科技人物农民起义领袖(2)简述下列人物的主要成就。霍去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务二 观点论证(3)杰出历史人物的贡献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请以张骞为例,运用史实加以论证。第31页共31页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B【解析】经济基础决定社会上层建筑,从此角度可知答案为B项。2.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秦王嬴政认为自己的功业超过古代的三皇五帝,把“皇”与“帝”连在一起,称“皇帝”,并自称“始皇帝”,后代称为二世、三世皇帝,以至千世万世,体现了皇帝独尊、皇权至上,故选D项。3.D4.D5.C6.A7.A8.D【解析】材料大意是:天下要想实现太平,就得多封一些诸侯,并减弱每个诸侯国的力量,力量单薄就容易使他们遵守朝廷法纪,国土狭小则不会生反叛之心,“推恩令”与这一思想最为相似,故D项正确。第31页共31页
9.A【解析】西周通过由王族带领归顺的外族进驻各地,与土著长期混居来实现对各地的监察,这有助于巩固对新拓版图的控制,故选A项。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而材料涉及的是对地方的管理,排除B项;西周并不是皇权政治,秦始皇实现了从诸侯争霸到皇权的统一,排除C项;材料强调对地方的监察控制,而不是选举部落贤人为王,排除D项。10.D【解析】根据材料“两人以‘臣故秦民,恐军不信臣’相拒”并结合所学可知,李必、骆甲担心自己因是故秦将领而得不到信任,由此可知,该推论的研究视角是属于文化心理层次,故选D项。11.D【解析】西周到春秋时期有几百个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到战国后期比较有实力的就只有七个了,原因是大多数诸侯国都被一些强大的诸侯国兼并了,这反映的是历史走向统一的趋势,故D项正确。诸侯国数量减少与人民遭受的灾难没有直接因果关系,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兼并战争的激烈程度,排除B项;材料不能反映封建制度是否确立,排除C项。12.D【解析】由①“关注人生……自由”可知,这应为道家“无为”的思想;由②“关注国家……公正”可知,这应为法家“法治”的思想;由③“关注文化……仁爱”可知,这应为儒家“仁”的思想。故选D项。13.A【解析】根据图片可知,从原始陶器到青铜器,再到铁制农具的出现,体现了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展示了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A项正确。图中只有铁犁铧是生产工具,代表耕作技术的发展,铁犁铧上没有纹饰,B、C、D三项均不能全面反映三幅图的主题,排除。14.A【解析】根据材料“朕统六国,天下归一”可知,①②③正确;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是秦始皇暴政的表现,④错误。故选A项。15.D16.A第31页共31页
【解析】皇帝的居处、服食、车马以及父母、妻妾和儿女都有专门的称号,别人都不得使用,这突出了皇权的至高无上,故A项正确。郡县制使官僚政治逐步取代血缘政治,故B项错误;“君权神授”体现了皇权的神秘性色彩,故C项错误;此称谓并未改变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趋势,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17题13分,18题14分,19题13分,20题12分,共52分)17.(1)序号③④之间。理由:商鞅变法发生在秦孝公时期;商鞅变法增强秦国的国力。(2)特点:由边缘到中心,逐渐进入华夏文明的核心地带;由西方向东方逐渐进入关中和中原地区;活动空间范围不断扩大。历程:从秦人自认为属于华夏到中原华夏诸国接受和认同。意义: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基础。【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应位于“秦孝公即位”后,“秦国实力不断壮大”前,即序号③④之间。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发生在秦孝公时期,其作用是增强了秦国的国力。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秦人长期活动在西周的西部边疆”“秦人一再东迁”“孝公迁都至咸阳,完成了其活动中心由陇右到关中腹地的重大转移”可知,秦人活动空间由边缘到中心,逐渐进入华夏文明的核心地带,由西方向东方逐渐进入关中和中原地区,活动空间范围不断扩大。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在秦人的历史记忆中,其母系先祖女修、女华出自炎黄世系”“秦人身上的‘戎狄’标签,在战国晚期已经淡化,甚至消失……秦人已经完全融入并认同华夏民族”可知,从秦人自认为属于华夏到中原华夏诸国接受和认同。第三小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人融入华夏民族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8.(1)社会状况:生产力有了提高,耒、耜出现并普遍使用;原始农业发展,粮食有了储备;出现原始村落,社会内部人人平等。举例: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2)变化:由集体耕作的井田制到租佃制出现。因素:铁器牛耕的使用。作用:提高了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3)主张:重农抑商。影响:重农有利于农业发展,为富国强兵奠定基础;抑商不利于商业发展和经济繁荣。第31页共31页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农耕聚落”“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血缘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之间,关系平等和睦”概括。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列举。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奴隶在井田上的集体耕作”“封建制度下的租佃制”概括。第二、三小问,结合所学回答。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田者利则事者众”“籴(买入)食不利,而又加重征,则民不得无(不)去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可知,商鞅希望人们从事农业而远离商业,结合所学可知,商鞅采取了重农抑商政策。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从农业和商业两个角度分析。19.(1)地方权力向中央集中;中央权力向皇帝集中;最终皇帝掌握全国一切大权。(2)优点: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加强全国范围内的经济文化等交流;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一般能够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社会发展;遇有自然灾害,可以调动全国人力和物力救灾、减灾;能够迅速增强国力等。缺点:把全国的权力掌握在一个人手中,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容易造成中央决策失误,导致全国范围的大灾难;权力的过分集中也容易形成暴政;不利于调动中央、地方等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等。20.(1)类别序号类别序号开国皇帝①⑦史学家⑥科技人物②农民起义领袖③⑤(2)霍去病:率西汉军队,打败匈奴的进攻,维护了边疆的稳定,并开拓疆域。司马迁:编著《史记》,首创纪传体通史体裁。(3)张骞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外交家。他两次出使西域,促进了汉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刘邦建立西汉,刘秀建立东汉,故开国皇帝是①⑦;司马迁是西汉时期的史学家,著有《史记》,史学家是⑥;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科技人物是②;公元前209年陈胜领导秦末农民起义,184年张角领导东汉黄巾军起义,农民起义领袖是③⑤。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霍去病主要功绩是抗击匈奴;司马迁编著《史记》,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对当时以及后世的影响进行评价。第31页共31页
【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3(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新兴阶级的产生B.铁农具牛耕的推广C.社会秩序的稳定D.土地私有制的发展2.“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说明北京人( )①会制造石器 ②会种植粟 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A.①③ B.③④C.①②D.②④3.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进步的过程。在史前社会,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根本原因是( )A.女子在家庭中的地位衰落B.男性的力量超越女性C.氏族社会的战争频繁D.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4.“秦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秦国这一社会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商鞅变法( )A.推行县制B.奖励耕织C.奖励军功D.编制户口5.下面是小明同学关于两汉文化整理的读书笔记。其中有误的是( )A史学《史记》首创纪传体通史体裁B文学汉赋讲究铺陈排比,辞藻华丽C数学《九章算术》在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D科技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促进了文化传播6.以下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示意图,图示中“大变革”处的内容应是( )第31页共31页
A.国家产生B.文明起源C.政权分立D.诸国变法7.图示法可以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直观地呈现整个知识骨架。下列一组秦始皇措施图示体现的中心主题是( )A.加强文化控制B.加强经济管理C.巩固国家统一D.加强君主专制8.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是张骞开通的,他完成了长途旅行,历尽艰险从长安到达了遥远的西方。张骞“长途旅行”的主要目的是( )A.打击匈奴B.开拓疆域C.管理西域D.开通商路9.“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又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 )A.孔子“仁”和“礼”的学说B.庄子“齐物”的自由精神C.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D.墨子“节用”“兼爱”的主张10.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死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B.开创皇帝制度C.建立三公九卿制D.建立统一的国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1.石器时代,是考古界对早期人类历史划定分期的第一个时代,即从人类出现到青铜器出现,大约始于距今二三百万年,止于距今5000年。由此可知,考古界划定石器时代的主要依据是( )A.氏族公社取代原始人群B.贫富分化是否已经出现C.生产工具及其制作水平D.古人类所处的地域环境12.据载,周文王在周地举行过祈请商远祖先王成汤、太甲等册命周方伯为天下共主的典礼,武王灭商后,继续保留这项礼仪。周王的这一做法( )第31页共31页
A.意在强调周政权的正统性B.使商朝文化得到了传承光大C.使中国古代政权一脉相承D.表明商先王认可周共主地位13.楚汉战争期间,刘邦欲拜故秦骑士李必、骆甲为骑将时,两人以“臣故秦民,恐军不信臣”相拒。有学者据此推论,秦朝的统一形态是不完善、不完备、不彻底的。该推论的研究视角是( )A.军事制度B.法律制度C.政治制度D.文化心理14.据史料记载,秦始皇共有五次大规模巡游,路程超过2万公里,远远高于《尚书》记载的“天子五载一巡狩”的古制。巡游最重要的目的是( )A.宣扬国威,安定天下B.平定叛乱,安定一方C.奢侈享乐,玩物丧志D.金戈铁马,王道霸业15.在阿房宫遗址出土的一块秦砖(如图)上,用小篆写了“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十二个字。其中“海内皆臣”这四个字最能表明秦朝( )A.经济繁荣B.国家统一C.文化统一D.百姓安居乐业16.“华夏”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被周边民族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是在( )A.西周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五代十国时期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17题13分,18题14分,19题13分,20题12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司马相如(前179-前118),字长卿,蜀郡成都人,少好读书,因仰慕蔺相如而自名。汉景帝时入皇宫为郎,后辞官,游于梁王封国,作《子虚赋》颂梁国之盛而含讽谏之意。汉武帝即位后,因得读《子虚赋》而喜之,召相如入京,侍于左右。相如曾奉命安抚西南,使“邛、筰、冉、駹、斯榆之君皆请为内臣”。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述天子音乐活动场景:“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歌颂了国家的强盛和天子的威严,宣扬了大一统中央王朝无可比拟的气魄和声威。他的散体大赋叙事夸张,铺陈物象,句式整齐,文辞华丽,气势磅礴。时人赞曰:“长卿赋不似从人间来,其神化所至邪。”——据《史记》等第31页共31页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司马相如的历史贡献。(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司马相如取得文学成就的原因。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材料二 皇帝之下,有由三公九卿组成的中央政府(自此形成的三公九卿制度,对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中央机构的设置,有着重要的影响)。三公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互不相属,互相牵制。材料三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史记·秦始皇本纪》(1)材料一中,“秦王扫六合”是指什么事件?“扫六合”的完成是在哪一年?“秦王”的最大贡献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皇帝”是谁?“三公”除丞相外还有哪两“公”?(3)材料三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第31页共31页
诸侯国与王室关系(分封原因)地理位置晋同姓今山西鲁同姓今山东南部齐功臣今山东北部宋商朝后裔今河南东部燕同姓今北京一带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材料三 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侮慢王朝,等于不贡。”——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卷材料四 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史记·周本纪》材料五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疆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史记·周本纪》(1)根据材料一,归纳西周分封制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三、四,概述受封诸侯对周王的义务。(3)材料五所反映的现象从本质上说明了什么?20.2015年底以来,西汉海昏侯刘贺墓的发掘和成果展示,在学术界和社会公众间引起广泛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据《汉书》载,刘贺是汉武帝之孙,昌邑哀王之子,幼年继承王位。公元前74年,汉昭帝逝世,无子,霍光立刘贺为皇帝第31页共31页
。然而不久,霍光与群臣联名上奏刘贺入朝后的劣迹,如:居丧时无悲哀之心,不素食,掠取女子,废礼仪;即皇帝位后,未祭祀宗庙就以最隆重祭礼祭祀其父……要求废黜刘贺。皇太后准奏。前63年,刘贺受封为海昏侯。材料二 自武帝崩后,霍光辅政,专权十余年。昌邑王刘贺入京继位后,急欲亲政,又亲信昌邑旧臣,计在位二十七日,遣使者“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有收回权力之迹象。霍光为保持权势,遂废刘贺。——摘编自廖伯源《昌邑王废黜考》材料三 刘贺墓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及绘有孔子图像、载其传记的矩形铜镜,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孔子像。一些人据此轻易判断:刘贺绝非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而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素养的宗室贵胄,《汉书》中对刘贺的记载不足为信。——摘编自辛德勇《海昏侯刘贺》等刘贺墓《论语》书牍局部图 铜镜镜背上的孔子像(1)根据材料一,分析刘贺封号与汉代哪一制度有关?概括《汉书》所载刘贺帝位被废原因。(2)材料二对刘贺被废原因是如何解释的?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为何不同。(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的出土文物所印证的史实。这些出土文物对材料一、二有何价值?你如何看待材料三中关于刘贺的评价?第31页共31页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C【解析】动荡争霸的战国时期用社会秩序稳定形容不合适,故答案为C项。2.A【解析】根据材料中“石器”和“灰烬”可知北京人已经会制造石器和保存和使用火,故①③正确。最早种植粟的是半坡人,②错误;④在题干材料中未体现,错误。3.D4.C5.D6.D【解析】根据材料“春秋战国时期”“大变革”并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富国强兵,实行变法,确立了土地私有制,社会制度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D项正确。夏朝时期国家产生,A项错误;文明起源是远古时期,B项错误;政权分立是指国家分裂,出现了多个政权并立,与春秋战国时期不符,C项错误。7.C8.A第31页共31页
【解析】汉武帝为配合对匈奴的战争,派张骞出使西域,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不是主要目的,排除。9.C【解析】批评儒家、墨家的义利观,倡导原始结绳而居的生活观,这与道家的“小国寡民”理念一致,故选C项。10.D【解析】“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秦对中国古代政治的贡献,不仅统一了中国,而且建立了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因此D项说法最佳。11.C【解析】根据材料“石器时代,是考古界对早期人类历史划定分期的第一个时代,即从人类出现到青铜器出现”可知,划定石器时代的主要依据是青铜器的出现,即生产工具及其制作水平,C项正确。12.A【解析】周文王与周武王时,举行祈请商远祖先王册命周方伯为天下共主的典礼,意在强调周与商一样具有正统性,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周对商文化的传承,排除B项;周灭商,取而代之,这是政权更替,不是一脉相承,排除C项;周王通过祈请方式使商先王认可周共主地位的合法性,这不代表商先王对周共主地位的认可,排除D项。13.D【解析】根据材料“两人以‘臣故秦民,恐军不信臣’相拒”并结合所学可知,李必、骆甲担心自己因是故秦将领而得不到信任,由此可知,该推论的研究视角是属于文化心理层次,故选D项。14.A【解析】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多次巡游,主要目的是巩固天下统一的局面,同时向六国故地展示国威,故选A项。15.B【解析】小篆是秦朝统一后的通用字体,“海内皆臣”说明四海之内都臣服,体现出的是秦朝的国家统一,第31页共31页
故B项正确。16.B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17题13分,18题14分,19题13分,20题12分,共52分)17.(1)汉国家统一的积极参与者;汉朝廷权威的维护者与歌颂者;推动汉赋发展的代表性人物。(2)作品适应时代的需要;文学形式和内容创新;个人的努力和天赋。【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奉命安抚西南,使‘邛……皆请为内臣’”可知,推动国家的统一;根据材料“宣扬了大一统中央王朝无可比拟的气魄和声威”可知,积极维护朝廷统治权威;根据材料“他的散体大赋……时人赞曰”并结合所学可知,推动了汉赋发展。第(2)问,从时代需要、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及个人因素等方面分析。18.(1)事件:秦统一六国。时间:公元前221年。最大贡献: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2)秦始皇(嬴政)。太尉、御史大夫。(3)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辆形制(或车同轨);统一文字(或书同文)。【解析】第(1)(2)(3)问中的问题都是基本史实,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19.(1)分封对象有王族、功臣和商朝后裔;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占分封诸侯国的大部分;大多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2)政治:服从周王命令。经济:定期向周王贡献财物。军事:派兵随从周王作战。(3)分封制瓦解,奴隶社会趋于崩溃。20.(1)制度:郡国并行制度。原因:失礼仪,乱制度。(2)原因:霍光专权,刘贺急于收权,矛盾激化。不同:材料一是史事记述;材料二是史事分析。(3)史实:儒学成为正统。价值:丰富了材料一、二的史事记述和分析。第31页共31页
看法:仅凭现有出土文物推翻《汉书》对刘贺的记述并不客观、充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刘贺受封为海昏侯”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居丧时无悲哀之心,不素食,掠取女子,废礼仪”“即皇帝位后,未祭祀宗庙就以最隆重祭礼祭祀其父”概括。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霍光辅政,专权十余年”“刘贺……急欲亲政……有收回权力之迹象”回答。第二小问,对比两则材料可知,材料一为史事记述,材料二为史事分析。第(3)问,第一小问,结合西汉时儒学的地位分析。第二小问,结合出土文物的作用分析。第三小问,要用辩证的观点分析。第31页共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