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 > 历史 > 【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期末复习: 第1-6单元 期中 期末 共8套测试卷合集(含答案解析)

【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期末复习: 第1-6单元 期中 期末 共8套测试卷合集(含答案解析)

docx 2021-10-15 00:12:03 104页
剩余102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期末复习:第1-6单元+期中+期末共8套测试卷合集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毛泽东在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之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它获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这表明当时毛泽东认为(  )A.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B.召开全国人大的条件不足C.政协会议具有广泛代表性D.全国人民拥护新生的政权2.明代张居正说:“古之为国者,使商通有无,农力本穑,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张居正主张(  )A.重商抑农      B.农商并重C.重农抑商D.重本抑末3.在我国古代传统家族观念中,有“长兄如父”“无父从兄”“幼子不如长孙”的说法,这反映了中国古代(  )A.家族社会和睦B.贵族王位世袭C.宗法观念浓厚D.分封等级森严4.《汉书》中记载:“吏坐赃者皆不得为吏”“弟犯法不得宿卫”,因罪去官者及其亲属子弟在选官上都受到一定的限制。这说明(  )A.察举制有较大弊端B.汉代对官吏行为进行立法约束C.汉书记载有失公正D.秦朝的连坐法在汉代得以延续5.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法律上总统是国家权力中心,但在实际政治操作中,总统权力日益缩小,最终变成了礼仪性的角色;法律对议会的倒阁权规定很苛刻,但在实际中议会倒阁却极为频繁。这表明当时法国(  )A.君主派与共和派利益趋同B.资产阶级代议制尚未完善C.责任内阁制不断发展健全第92页共104页 D.《第三共和国宪法》名存实亡6.“为什么是希腊而不是其他地方出现了如此众多的巨人?因为自由是一种力量。”在古希腊拥有“自由”的人是(  )A.妇女B.外邦人C.全体公民D.奴隶7.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某地旅游广告中提到“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如图)。据此推知,该地是(  )A.江苏南京B.江西瑞金C.陕西延安D.河北西柏坡8.关于夏朝至明清时期中国古代政治的表述中最贴切的一项是(  )A.君主政治B.民主政治C.君主专制D.君主立宪9.唐初,由三省执掌国家政务,三省分别负责起草、审议、执行政令。之后,中书和门下两省合署办公。宋朝时期,门下和尚书两省实际上逐渐被废止。这种变化反映了(  )A.政治体制受到现实需要的制约B.君主专制呈现明显弱化趋势C.唐宋时期的中央集权大大削弱D.行政效率提高相权得到加强10.历史上经常出现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相背离的现象,即所谓“种瓜得豆”。中国古代下列政治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最符合这一现象的是(  )A.秦朝郡县制B.西汉郡国并行制C.元朝行省制D.清朝军机处11.“皇帝召见军机大臣,不许太监在侧,也不准王公及部院大臣擅入军机处,军机大臣不得擅自结交外任官员。”这说明军机处(  )A.组织严密有利于政令执行B.为君权附庸无行政决策权C.职官干练提高了行政效率D.权力巨大凌驾于六部之上12.柏拉图说:“在这种国家里自由到了极点……这里什么东西都充满了自由精神……第92页共104页 只要有谁建议稍加约束,他们就会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不管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柏拉图意在强调(  )A.法律约束了自由B.雅典民主制存在弊端C.雅典人崇尚自由D.雅典人崇尚理性精神13.1979年7月,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相关决议和法律,规定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县和县级的人民代表大会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将原来人大代表选举中采用的等额选举改为差额选举。以上举措(  )A.确立多党合作、民主协商制度B.完善制度以保障人民的政治权利C.正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14.1980年,北京一市民到工商局办理了餐馆营业执照。她贷款500元作启动资金,早上买了4只鸭子加工销售,晚上用赚的钱又买了7只鸭子。之后,餐馆的菜谱越来越丰富,顾客越来越多,连外国记者和驻华使馆官员也来吃饭。北京市领导对该餐馆给予鼓励。材料旨在说明(  )A.民营经济艰辛起步B.个体经济取得突破C.人民生活水平提升D.开放促进经济活跃15.在古希腊雅典城邦,五百人议事会本来是行政机构,却又有一定的立法权和司法权;陪审法庭主要职能是司法权,却也有一定的立法权;执政官在行使行政权力的同时,也能行使审判权。这反映出雅典民主政治(  )A.权力交叉相互制约B.机构设置三权分立C.权责不清权力滥用D.效率提高避免集权16.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指出:人民政协……其任务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续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更广泛地团结全国人民,并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这表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①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②代行全国人大职权 ③是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政治协商机构 ④是不可或缺的国家权力机关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17题13分,18题14分,19题13分,20题12分,共52分)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海国图志》一书这样记述:“……六十卷,何所据?一据前两广总督林尚书所译西夷之《四洲志》,再据历代史志,及明以来岛志,及近日夷图、夷语……”材料二 ……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第92页共104页 ——《曾文正公全集》材料三 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此其体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欲通下情,莫要于设议院。——郑观应《盛世危言》材料四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变法通议》(1)材料一中的“林尚书”指谁?列举一件大事说明他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2)材料一、二、三、四的主张分别是什么?(3)材料三指出了洋务运动的哪一致命弱点?材料三在学习外国问题上比材料二有什么进步?(4)材料四所说的“变官制”是什么意思?它和材料三中的哪一句意思相同?18.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场深刻变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汉朝以前,三公的办公场所称为“府”,是当时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到了汉成帝时,开始了机构改革,三公行政级别平行,联合执政,大大削弱了丞相的权力。在三公之下,又设置了太常等9个“卿级”官员,卿的办公场所称为“寺”。“九寺”是汉代的九大部委,综合了现今国务院各个部委。九寺中的太常寺,相当于现代文化部、教育部、科技部、卫生部、药监局、气象局。一直到明清时期,也都有不断的机构改革。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创设“四辅官”,几个人共同为皇帝出谋划策,延续到了清朝。——《中国古代历次机构改革》第92页共104页 材料二 举行贵族议事会是北方一些民族的传统议事决策方式,匈奴、蒙古、女真皆有之。1615年,努尔哈赤选出了“正直贤良”的大臣八员,与一些贵族一起,审议本部族内的民事、刑事纠纷。此后逐渐发展,形成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议政王大臣会议处理过清朝的一些重大军政事务,如平定三藩、攻取台湾、反击沙俄等。雍正年间,因用兵西北,设军机处,后为定制,议政王大臣会议逐渐有名无实。1791年,乾隆皇帝下谕旨废除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摘编自戴逸主编《简明清史》材料三 秦设三十六郡(实际略多),郡下为县,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在这样的体制下,承担着日常治理重任的是县(含后来的散州)。另一方面,汉代就有由虚到实的州,唐代有道,宋代有路,多少都近于元以后的省,充分体现出大一统实在太大,很难由皇帝直接管理州县。但在有“封建”传统的中国,这类介于中央和州县的机构,常容易产生所谓的“藩镇割据”。——据罗志田等主编《地方的近代史:州县士庶的思想与生活》(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中央机构改革的特点。(2)亚里士多德认为:以一人之统治为君主政体,少数人之统治为贵族政体,多数人之统治为民主政体。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朝政治制度发生的变化。(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秦到元地方政府管理机构演变的特点,并说明这种演变的意义。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资产阶级统治在巩固和完善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民主管理制度,如普选制度、代议制度、政党制度、监督制度、公务员制度、人权保障制度等,它们有的是出于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而制定的,有的是按照“主权在民”的原则制定的,还有的反映了公开、公正、竞争等原则。此外,西方民主政治,按照程序运作,形成了一套十分复杂而又精致的运行机制,包括参与机制、竞争机制、制衡机制、监督机制、法治机制等。虽然民众无法对国家权力实现真正控制,但它在训练公民参政议政素质、形成社会政治生活的规范和秩序、提高国家管理的效率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摘编自陈松林《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第92页共104页 借鉴与超越》材料二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敌后根据地实行过较为广泛的民主政治。在农村,村长是由选民直接选举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选民参与率各村平均超过百分之八十,妇女在选举中的表现也十分踊跃。在整个根据地,不只在政治生活中,在其他方面,在经济、教育、文化生活中也充满着民主精神。来自德国的王安娜女士回忆:根据地政府由共产党人、国民党人和无党派爱国人士组成。在选举中,为了让目不识丁的贫苦农民行使民主权利,根据地还发明了一种特殊的选举办法——豆选。美国驻华使馆外交官谢伟思评论:共产党在根据地“以良好的政制来改进农民的经济状况。农民有了民主的自治、政治意识和权利观念。农民们得以从封建束缚中解放出来,有了自尊、自信和强烈的团体合作兴趣。普通人民知道了他们是为了这些而战斗。”——摘编自王建民《根据地的宪政建设》(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背景并概括西方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敌后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20.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古雅典将军)之口说出了这样一句话:“男人就是城邦。”——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二 1832年,英国选民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但工人阶级被排斥在外。1836年后,工人阶级为争取选举权掀起了宪章运动。1866年后,英国通过两次议会改革,至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妇女为争取选举权展开了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已实现全民普选。第92页共104页 ——摘编自钱乘旦等《英国通史》材料三 自1953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对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均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根据1953-2009年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材料四 第十六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各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摘自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1)结合所学知识,解读“男人就是城邦”的内涵。(2)材料二中,英国选举权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这一变化历程表现出哪些特点?(3)对比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我国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促使这种变化产生的时代背景。(4)综上所述,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社会条件。第92页共104页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C 【解析】由材料中“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可推断出政协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故选C项;A、B两项材料未涉及,均排除;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才正式诞生,排除D项。2.B 【解析】根据题干中“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等信息可知,张居正强调农业与商业均衡发展,二者可以互补,可知是农商并重,故选B项。3.C【解析】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题干中“长兄”“长孙”体现的是宗法观念下嫡长子的主要地位,故选C项;家族社会和睦与材料表达的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考查的是宗法制而非王位世袭制,排除B项;分封等级森严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4.B【解析】材料中“‘吏坐赃者皆不得为吏’‘弟犯法不得宿卫’,因罪去官者及其亲属子弟在选官上都受到一定的限制”都体现了对官吏行为的一种立法约束,故B项正确。5.B第92页共104页 【解析】题干中总统的名誉权力与实际权力不符,内阁理论上应该很稳定,但实际上经常被倒阁,理论与实践不符,故选B项;君主派与共和派利益趋同,题干无提及,排除A项;责任内阁制是一种议会内阁制,题干未提及内阁对议会负责,排除C项;D项表述不对,排除。6.C7.B8.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中国进入“家天下”的社会,即君主政治的社会,故A项正确。9.A 【解析】三省分权,容易造成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等弊端;为了三省之间协调行动,提高行政效率,进行合署办公,有的省甚至被废止,这些做法适应了现实政治的需要,故选A项。10.B【解析】西汉初年为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治,实行郡国并行制,但汉景帝时诸侯王势力逐渐强大,威胁中央,并导致了七国之乱,目的和结果适得其反。直到汉武帝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才解决王国问题,本题选B项;其他三项都达到了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目的。11.A【解析】材料中“军机大臣不得擅自结交外任官员”说明军机处不但组织严密,政令的执行也比较隐蔽,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参与决策的信息,故B项错误;C、D两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12.B【解析】材料中强调“稍加约束,他们就会觉得受不了”以及受不了的表现,甚至不把任何法律放在心上,说明雅典的民主制存在弊端:过度强调个人自由,而忽视法律,故答案选B项。题干强调的是泛滥的直接民主过度强调自由,不是法律约束了自由和雅典人崇尚自由,排除A、C两项;“理性”是指分析问题的方法具有独立的思考和自主精神,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第92页共104页 13.B【解析】根据材料“县和县级的人民代表大会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将原来人大代表选举中采用的等额选举改为差额选举”可以看出,我国的制度在不断地完善,故B项正确。材料与多党合作无关,排除A项;C项是1954年,D项是2010年,与材料时间不符合,均排除。14.B【解析】该市民开办的餐馆属于个体经济,发展越来越好,甚至受到北京市领导的鼓励,说明个体经济发展取得突破,故选B项。该餐馆的发展得到贷款扶持甚至是领导的鼓励,并没有反映其起步的艰辛,排除A项;材料主要反映了这一个餐馆的发展,不能体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餐馆开办和发展的促进因素与背景,无法说明是开放促进经济活跃,排除D项。15.A【解析】根据材料“五百人议事会本来是行政机构,却又有一定的立法权和司法权;陪审法庭主要职能是司法权,却也有一定的立法权;执政官在行使行政权力的同时,也能行使审判权”可以看出,雅典的国家权力之间相互渗透,同时也可以相互制约,故选A项。B项中“三权分立”、C项中“滥用”、D项中“效率提高”均不符合材料,故排除。16.C【解析】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大职权,但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作用,排除②,①③正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是国家权力机关,是政治协商机构,排除④,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17题13分,18题14分,19题13分,20题12分,共52分)17.(1)人物:林则徐;贡献:虎门销烟(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材料一:“师夷长技以制夷”;材料二: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材料三:实行君主立宪;材料四:变法图存。(3)弱点:没有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进步:由单纯学习外国先进的制造技艺,发展为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4)意思:实行君主立宪制;相同:“君民共主”。第92页共104页 【解析】第(1)问,只要知道人物是林则徐即可。第(2)问,材料一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材料二主张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材料三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材料四主张变法图存。第(3)问,洋务运动的致命弱点是只学技术未学制度,材料三在学习外国问题上比材料二的进步之处体现在学习西方制度。第(4)问,“变官制”的意思是实行君主立宪制,它和材料三中的“君民共主”意思相同。18.(1)侧重行政机构改革;围绕相权开展;以皇权为中心;中央机构的职能综合性强。(任答三点)(2)雍正以前,清朝的权力中枢是由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拥有最高决策权,说明这一时期,清朝是贵族政体;雍正以后,设立军机处,议政王大臣会议逐渐有名无实,直至乾隆时被废除;而军机处大臣由皇帝亲信组成,听命于皇帝,无决策权,说明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加强。(3)特点:县是最稳定的一级地方行政机构;县以上的地方行政机构在不断调整。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加强了对广大地区的管理;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三公”“九寺”可知,侧重行政机构改革;根据材料一“三公行政级别平行,联合执政,大大削弱了丞相的权力”得出改革围绕相权开展;根据材料一“几个人共同为皇帝出谋划策”得出改革以皇权为中心;根据材料一“‘九寺’是汉代的九大部委,综合了现今国务院各个部委”得出改革实行大部制,职能综合性强。第(2)问,根据材料二“举行贵族议事会是北方一些民族的传统议事决策方式”可知议政王大臣会议是政治权力中枢,符合亚里士多德的“贵族政体”;军机处设立是皇权加强的体现,符合“君主政体”。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在这样的体制下,承担着日常治理重任的是县”并结合所学得出县是最稳定的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根据材料三“汉代就有由虚到实的州,唐代有道,宋代有路,多少都近于元以后的省,充分体现出大一统实在太大,很难由皇帝直接管理州县”并结合所学得出县以上的地方行政机构在不断调整。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根据材料三“汉代就有由虚到实的州,唐代有道,宋代有路,多少都近于元以后的省,充分体现出大一统实在太大,很难由皇帝直接管理州县”得出加强了对广大地区的统治。19.(1)背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需要;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推动;启蒙思想的影响;工业革命后社会问题的暴露。特点:形成和完善各项民主政治制度;体现了民主、自由、平等、法治等理念;实现了较为有效的社会治理;有健全的民主运行机制;体现资产阶级的意志。(2)影响:促进了根据地经济建设,改善了农民的生活;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保证了抗战的胜利;有利于人民民主意识的养成;为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可贵的借鉴。【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有的是出于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而制定的,有的是按照‘主权在民’的原则制定的,还有的反映了公开、公正、竞争等原则”并结合所学得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需要;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推动;启蒙思想的影响和工业革命后社会问题的暴露。第二小问,根据“西方民主政治,按照程序运作,形成了一套十分复杂而又精致的运行机制,包括参与机制……法治机制等”得出形成和完善各项民主政治制度;体现了第92页共104页 民主、自由、平等、法治等理念;根据“它在训练公民参政议政素质……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出实现了较为有效的社会治理;有健全的民主运行机制;体现资产阶级的意志。第(2)问,根据“农民们得以从封建束缚中解放出来,有了自尊、自信和强烈的团体合作兴趣。普通人民知道了他们是为了这些而战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建设能够促进根据地经济建设,改善农民的生活;能够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保证抗战的胜利;有利于人民民主意识的养成;为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可贵的借鉴。20.(1)雅典城邦由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妇女、外邦人、奴隶不享受政治权利。(2)阶段:1832年选民人数增加;1885年基本实现成年男子普选权;二战前夕实现全民普选。特点:英国实现全民普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广大民众为此进行了艰难的斗争。(3)变化: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增加。背景: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4)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民素质提高,民主意识增强等。【解析】第(1)问,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男人就是城邦”就是指雅典的公民,雅典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能参政议政,妇女、奴隶、外邦人没有民主权利。第(2)问,依据材料信息“1832年,英国选民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1866年后,英国通过两次议会改革,至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妇女为争取选举权展开了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已实现全民普选”,总结出选民人数的增多——男性获得选举权——女性获得选举权——全民普选的递进过程,说明普选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是广大人民斗争的结果。第(3)问,对比材料三“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与材料四“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可以得出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增加。再结合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分析时代背景。第(4)问,属于开放型问题,但要言之有理。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的角度全面分析,可以得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民素质提高,民主意识增强等。第92页共104页 【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二单元测试卷(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1928年10月,国民党中常会通过《训政纲领》,规定将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治权“付托国民政府总揽而执行之”,分设平行的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五院,国民政府总持全局。这说明(  )A.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得以实现B.选官制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C.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政权正式建立D.西方近代政权模式在中国发生异化2.清朝《钦定台规》规定,各地巡视御史自命下之日起,在门上大书“回避”字样,不见客、不收书、不接纳私办人役、不赴饯送宴会,且限领敕后三日出京,沿途不准停留,到境后不受私书私馈等。这一规定有利于(  )A.杜绝贪腐现象B.提升监察效果C.扩大御史权力D.促进制度转型3.西方文官制度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西方封建制度的腐败B.启蒙思想的影响C.国家治理的需要D.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4.1854年,英国财政部高级官员对英国文官进行了全面调查,提出了著名的《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报告建议设立常任文官制度,包括考试、录用文官、重视文官的专业水平、提拔优秀文官等等。这一报告出台的主要原因是(  )A.内阁地位发生根本变化B.工人阶级要求提高政治地位C.社会经济结构持续变动D.民众科学素养普遍得以提高5.东汉改西汉御史大夫为司空,不负监察之责,而将御史大夫属下的御史中丞改任御史台长官,负责监察百官。这一改变意在(  )第92页共104页 A.减少决策失误B.建立强有力的监察系统C.加强君主权力D.对官员进行有效监督6.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进的正确顺序是(  )A.察举制——科举制——世官制B.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C.科举制——世官制——察举制D.世官制——科举制——察举制7.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择天下英才而用之”“要在全社会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这一人才观与中国古代哪一思想主张不谋而合(  )A.“仁者爱人”B.“无为而治”C.“兼爱”“非攻”D.“尚贤”8.下表为明朝永乐九年对部分官员的考核情况。由此表可知,明朝(  )初考再考三考最终等第称职未予考核称职称职未予考核未予考核称职称职未予考核称职平常平常平常未予考核称职平常未予考核平常不称职不称职A.以考核作为官员黜陟的唯一依据B.建立了完善成熟的官员考核体系C.官员管理实行奖惩一体的考核制D.为掌握官吏真实情况实行考满制9.隋唐时期,御史与谏官相辅相成的监察制度体系臻于完备。宋以后,谏官制度逐渐衰微,明清时期逐渐形成以御史与谏官制度合一的、以都察院为主体的单一监察制度体系。由此可见古代监察体系的演变(  )A.缓和了官员内部的矛盾B.保障监察权力的高效运作C.提高了中央的行政效率D.与专制权力的强化相一致10.秦国不断完善有关官吏的选拔、俸禄、考绩、奖惩等规定,以官吏是否明习法律作为区别“良吏”“恶吏”的标准,注意把统治阶级中的优秀人物吸收进各级官僚机构。这表明,当时秦国(  )第92页共104页 A.阻断了贵族的入仕之路B.践行了墨家兼爱尚贤的主张C.任法而治提升统治效能D.建立了完善的官吏选拔制度11.资产阶级革命前英国官吏的任用一直沿用“恩赐官职”,革命后出现了所谓“政党分肥制”,导致腐败泛滥、行政效率低下。19世纪中叶,政府的管理职能急剧扩展,管理的事务日益复杂,改革官员录用制度的呼声不断高涨。1870年,英国颁布法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英国近代文官制度最终确立。由此可知,促成英国近代文官制度最终建立的重要推动力是(  )A.革命斗争B.工业革命C.政党政治D.思想解放12.19世纪中后期,英国进行了文官制度改革,确立了由法律规定的以对文官的公开考试、录用、考核、监督、升降、奖惩、免职等为主要特征的资产阶级文官制度,禁止文官介入党派活动,文官不与执政党共进退。对这种制度改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巩固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地位B.推动了英国社会的政治文明C.有利于管理专业化科学化D.大大削弱了执政党的领导能力13.有学者指出,汉代选举,大体而言,被选人最先要进学校读书,才获补吏,才获察举。这就形成了由教育而行政实习、由行政实习而选举、由选举而考试、由考试而被任用的流程。而在当时,读书机会本就难得,所以往往会造就“书生贵族”。这反映出察举制(  )A.使政府得到了大量的优秀人才B.使地方教育得到迅速发展C.使经学世家容易变成士族门阀D.使考试做官成为社会风气14.新中国新型干部人事制度在形成与发展时期的主要表现为(  )A.改革人事管理体制B.建立各级人事管理机构C.人事法规制度建设D.确立起党管干部原则15.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曾告诫全党:“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如果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国家还没有办法治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毛泽东在当时说这句话的目的在于(  )A.惩治干部贪污腐败,恢复国民经济B.提高干部素质,推行政治体制改革C.加强干部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治国水平D.加强干部廉政建设,巩固新生政权第92页共104页 16.孙中山先生曾说过:“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英国是考试制的源头B.西方文官制照搬科举制C.考核制源于中国科举D.孙中山欣赏文官考试制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17题13分,18题14分,19题13分,20题12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朱元璋在中央设都察院和六科给事中,监督中央和地方官员是否渎职和失职。都察院长官与六部尚书同为正二品。遇有贪腐大案时,都察院要会同大理寺和刑部三堂会审,监督案件审理是否客观公正。六部给事中由中央派驻六部,对于所有官员都有监督权和弹劾权。在地方负责监督的是互不隶属的三套机构,巡抚、提刑按察使司和御史,实行“御史巡按”制度,御史代表皇帝巡察地方,可以直陈天子。在全国设立锦衣卫所,甚至锦衣卫特务人员潜伏官员家里,监察官员是否贪腐,导致其成为排除异己的工具,造成了大量冤假错案。朱元璋允许百姓对“坐赃害民的官员,连名赴京状奏”,对进京举报官员贪腐的百姓给予表彰。——摘编自于越《论朱元璋吏治改革经验对当今的借鉴意义》(1)根据材料,概括朱元璋监察制度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朱元璋监察制度改革的影响。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礼记》第92页共104页 材料二 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后汉书·百官志注》材料三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沉者哉!——《晋书·段灼传》材料四 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已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视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2)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3)材料三中说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其主要弊端是什么?(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科举制的影响。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宋廷对在任官员的考核是对官员品德操守及才干绩效的综合评定。其中,“德行”的考核被置于重要位置。而“才干”的核验要求官员填写非常具体的“实迹”“实绩”,以便日后核对。考核制度施行过程中,日渐发展起程式化的倾向。较之规矩呆板的常规考核,监察制度的实施相对活跃而有针对性。对于官吏的考察通过多条途径进行:常规考课与特诏巡查并行,中央业务部门对地方相应机构考核与内部稽查并行,诸司、诸州互查互申,朝廷专使考察等。考察结果向本人公开,以求得多种信息来源的相互印证。材料二 为适应封建专制的发展,明代调整了监察机构的设置,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又罢谏院,设六科给事中,成为六部的独立监察机构,科道并立;地方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同时设督抚,第92页共104页 形成地方三重监察网络。清沿明制,设都察院为其中央监察机关,管理全国的监察工作;设六科给事中分科负责六部的监察工作。清世宗将六部“隶属都察院”,地方监察沿用明制。在立法方面,明代制有《宪纲条例》,清朝则有《钦定台规》,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最完备的监察法典,标志着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发展达到了顶峰。——摘编自唐海歌《承袭与变异: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述论》(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官员考察机制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时期监察制度达到顶峰的表现及原因。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美国学者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一书中指出,“(清末‘新政’的)舵手在获得一个新的罗盘以前就抛弃了旧的,遂使社会之船驶入一个盲目漂流的时代”。他还认为,中国的困难的实质在于,这种过渡阶段破坏了久经考验的选拔精英的程序,科举制度的废除破坏了经典教育,严重地削弱了传统价值的影响,代之以毫无章法可循的局面。——摘编自萧功秦《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有关科举制度被废除的观点。(要求:可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评析,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新观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第92页共104页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B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考试权是五权之一,同时设立考试院,这说明选官制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故选B项;A项材料未体现,排除;材料与一党专政无关,排除C项;“异化”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2.B 【解析】由材料可知,清朝对各地巡视御史制定诸多限制,减少与被监察地方官吏的接触,这一做法有利于巡视御史秉公行使监察职能,提升监察效果,故选B项。3.D【解析】17-18世纪,西方已逐步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A项与事实不符;B、C两项不是根本原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需要有新的官员选拔制度,故D项正确。4.C【解析】内阁制度发生变化不是此时期文官制度改革的主要原因,且该项中的“根本变化”一词表述不符合史实,故排除A项;工人阶级要求提高政治地位和民众科学素养提高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故排除B、D两项;英国在1854年进行文官制度改革,重视官员专业水平,这是由于工业革命使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导致政府管理职能的膨胀,社会经济结构持续变动,但当时的文官制度存在着许多的腐败和弊端,所以人们要求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故C项正确。5.C第92页共104页 【解析】东汉政府把地位较高的御史大夫改为司空,而以地位较低的御史中丞改任御史台长官,更便于皇帝控制监察机构,加强君主权力,故选C项。6.B7.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人才的重视,这与墨子的“尚贤”思想相符合,故D项正确。A项是孔子的思想主张,强调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排除;B项是老子的思想主张,主张治理国家时,统治者不能过多地干预,排除;C项与人才观无关,排除。8.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明代考满制度以三年为期,三年初考,六年再考,九年通考,是以年限考察官吏任期内工作状况之法,图表考核情况说明政府对官员的考核细致明确,力图掌握官吏真实情况,D项正确。明代考核分为“考满”“考察”“考成”三种,评定考等后,还须依据官职繁简确定奖惩黜陟,从不同的角度促成廉政,故排除A项;B、C两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9.D 【解析】材料“隋唐时期,御史与谏官相辅相成的监察制度体系……明清时期逐渐形成以御史与谏官制度合一的、以都察院为主体的单一监察制度体系”表明古代监察体系的演变主要体现在由复合性体系到单一性体系的演变,由监察政府、皇帝到只监察政府,与专制权力的强化相一致,故选D项。10.C【解析】“以官吏是否明习法律作为区别‘良吏’‘恶吏’的标准,注意把统治阶级中的优秀人物吸收进各级官僚机构”体现了法家思想,这有利于选拔优秀官吏,提升统治效能,故选C项,排除B项;阻断了贵族入仕之路的是科举制度,排除A项;隋唐时期科举制实行建立了完善的官吏选拔制度,排除D项。11.B第92页共104页 【解析】“19世纪中叶,政府的管理职能急剧扩展,管理的事务日益复杂,改革官员录用制度的呼声不断高涨”,由此1870年,英国颁布法令确立了近代文官制度。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工业革命发展在上层建筑上的要求,故B项正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出现的是“政党分肥制”,故A项错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英国出现了政党政治,故C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材料未涉及思想解放,故D项错误。12.D【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文官任用采取公开平等考试、择优录取的办法,实行定期考绩、按照勤惰、政绩大小予以升降、奖惩,禁止文官介入党派活动,文官不与执政党共进退,有利于巩固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地位,有利于推动英国社会的政治文明,有利于管理专业化科学化,A、B、C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题干信息无法体现文官制度改革削弱了执政党的领导能力,应该是提高执政能力,D项错误,符合题意。13.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汉代察举制下容易出现“书生贵族”,即在读书机会较少的情况下,通晓经学的世家会成为门阀,C项正确。察举制下优秀人才成为正式官员流程漫长,因此不一定能选到大量优秀人才,而且察举制选拔的标准是德行,排除A项;材料提及汉代读书机会较少,说明当时教育发展程度极为有限,排除B项;D项是科举制的影响,而非察举制,排除。14.B【解析】新中国建立后,继续沿用民主革命时期的人事管理体制及党管干部原则,直到改革开放后才进行人事管理体制改革,并进行相应的法律法规建设,故A、C、D三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完成大陆的统一,也逐步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人事管理机构,故B项正确。15.D【解析】从材料“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如果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国家还没有办法治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中可以看出,毛泽东在当时说这句话的目的在于加强干部廉政建设,巩固新生政权。所以答案选D项。16.D【解析】材料“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说明A项错误;西方文官制与我国的科举制除考试选拔官员的程序、方法有类似外,还有很多不同,“照搬”表述错误,排除B项;中国古代科举制只是选拔官员的制度,考核单成体系,故C项错误;从孙中山讲话可以看出,他是欣赏考试选官制的,D项正确。第92页共104页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17题13分,18题14分,19题13分,20题12分,共52分)17.(1)特点:建立了一整套完备的从中央到地方的监察机构;监察官员位高权重,便于行使权力;重点在于整顿吏治,惩处贪官污吏;采取了一些特务手段等非常规措施;重视发动百姓检举不法官员。(2)影响:有利于提高监察效率;有利于维护政治清明,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秩序;为后世监察工作提供借鉴。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监察制度往往成为统治者加强集权,排除异己的工具。【解析】第(1)问,据材料“朱元璋在中央设都察院和六科给事中,监督中央和地方官员是否渎职和失职”“都察院长官与六部尚书同为正二品”“遇有贪腐大案时,都察院要会同大理寺和刑部三堂会审”“在全国设立锦衣卫所”“朱元璋允许百姓对‘坐赃害民的官员,连名赴京状奏’,对进京举报官员贪腐的百姓给予表彰”等信息回答。第(2)问,可以从对当时、对后世的积极影响、不足方面来思考。18.(1)血缘、门第、等级。(2)注重品行、才学,打破血缘、世袭。(3)九品中正制。弊端: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选拔,任人唯亲,压制人才。(4)影响:张扬了“学而优则仕”;科举成为读书人最高最迫切的追求,推动社会读书风气的形成;科举成为当时人们走向官场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提高个人政治影响力。【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可从血缘、门第、等级等方面归纳先秦时期选官制度的标准。第(2)问,根据材料“一曰……二曰……三曰……四曰……”等关键信息概括。第(3)问,根据材料“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可知该制度是九品中正制,关于弊端可从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选拔,任人唯亲,压制人才等方面分析。第(4)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积极、消极两方面分析作答,言之有理即可。19.(1)特点:考核和监察相结合;注重对德才的综合考核;重视文档资料;考核走向程式化;监察形式多样化;考察结果力求公开公正。(2)表现:形成从中央到地方严密的监察体系;制定了完备的监察法规等。原因:统治者的重视;加强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对前代机构和法规的继承与发展等。【解析】第(1)问,第92页共104页 根据材料一中“宋廷对在任官员的考核是对官员品德操守及才干绩效的综合评定”可归纳出考核和监察相结合;根据材料一中“德行的考核被置于重要位置”可归纳出注重对德才的综合考核;根据材料一中“‘才干’的核验要求官员填写非常具体的‘实迹’‘实绩’”可归纳出重视文档资料;根据材料一中“考核制度施行过程中,日渐发展起程式化的倾向”可归纳出考核走向程式化;根据材料一中“对于官吏的考察通过多条途径进行”可归纳出监察形式多样化;根据材料一中“考察结果向本人公开,以求得多种信息来源的相互印证”可归纳出考察结果力求公开公正。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的中央和地方监察机构的设置可知形成从中央到地方严密的监察体系;根据材料二中“明代制有《宪纲条例》,清朝则有《钦定台规》”可归纳出制定了完备的监察法规等。第二小问,可从统治者的重视、加强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对前代机构和法规的继承与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20.观点:近代中国社会的动荡是由科举制度被废除造成的。示例一:此观点不正确。理由:科举制度在近代中国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主要障碍,它的废除有利于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近代中国社会的动荡并不是由科举制度被废除造成的,而是由列强侵略和军阀割据造成的,即使不废除科举制度,社会也会出现动荡。示例二:此观点正确。理由:科举制不仅有利于社会公平公正地选拔人才,也有利于打破世家大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科举制的废除使选拔人才失去了制度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动荡。【解析】首先根据材料概括出观点,即该学者认为中国的困难的实质在于破坏了久经考验的选拔精英的程序,科举制度的废除,严重削弱了传统价值的影响,认为中国近代社会的动荡是由于科举制度的废除造成的。然后对该观点结合史实评述即可。赞同该观点,可从科举制的作用回答,如有利于公正选举人才,其废除使得选拔人才失去了制度化保障;不赞同该观点,可从近代中国社会动荡的原因回答。第92页共104页 【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三单元测试卷(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面是1954年和1982年宪法目录表。表中的变化说明1982年宪法(  )1954年宪法1982年宪法序言序言第一章 总纲第一章 总纲第二章 国家机构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 国家机构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A.更注重宪法的逻辑关系通顺B.以依法治国为法制改革的重点C.昭示国家的权力来源于人民D.凸显国家对人权的尊重和保障2.秦国攻占楚国后,设置了南郡。公元前227年,南郡郡守腾通告各县、道:“今法律令已具矣,而吏民莫用,乡俗淫失之民不止……甚害于邦,不便于民。”这反映出秦国(  )A.国家统一推动法律实践B.郡县制激化了社会矛盾C.法律制度已经名存实亡D.以法为教的历史必要性3.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1226名代表,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经过普选产生的,故此次大会又被称为“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会”。这次“真正的人民大会”的主要功绩是(  )A.人民代表由海选产生,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B.规定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开始成为国家主人C.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第92页共104页 D.人民有了行使政治权力的唯一机关4.积极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有重要的推进作用,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定向导航作用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决定走向的功能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评价判断功效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调节规范效果5.“五四宪法”第九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举办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群众卫生事业,并且逐步扩大这些设施,以保证劳动者享受这种权利。这充分体现了宪法的(  )A.社会主义性B.完备性C.过渡性D.人民性6.唐代对参加科举考试的报考者出身限制非常宽松,但对道德品行却有严格要求;在官员晋升的考核指标中,道德水平是最重要的一项;监察部门也经常考察官员之“善恶”和“德行孝悌”。这反映出当时(  )A.官员道德日趋败坏B.道德教化备受重视C.监察机构职权广泛D.科举选拔轻视成绩7.16世纪后,大量欧洲人是通过直接阅读书籍了解某种观念,而不是像从前那样从别人那里听到某种观念。这使他们能够自主比较和对照不同文本表达的观点,而不是面对面地被一个雄辩的演说家征服。这种现象(  )A.加强了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B.直接推动自然科学的产生C.强化了罗马教皇的宗教地位D.有利于人文主义广泛传播8.《十二铜表法》规定,对他人的侵辱,处以25阿斯的罚金。后随着时间的发展,针对罚金由于货币贬值而失去效用的问题,裁判官发布告示,不再采用固定的罚金数额,而是随着侵害事实的差异对价款作出不同的判断。材料表明(  )A.法官有可以随意解释法律的权力B.罗马法注重保护平民的利益C.罗马法有保护人格权的传统D.商品经济推动罗马法体系完备9.唐代制定的法律条文比隋代旧律减大辟者九十二条,其余变重为轻的还有很多。但是却把谋反、谋大逆、大不敬、不孝、内乱等定位十恶,“特标篇首”。这体现出唐律(  )A.保证了吏治的清明与高效第92页共104页 B.基本精神是维护专制统治和封建伦理C.突显外儒内法的治国理念D.重视教化在治国理政中的积极性作用10.大陆法系各国普遍不承认判例的效力,禁止“法官造法”,限制法官解释法律。对行政权和立法权的监督也由至少在形式上不同于普通法院的机构来担任,由此,产生了独立于普通司法系统的行政法院。由此可见,大陆法系的国家(  )A.以成文宪法为唯一的判决根据B.行政干涉司法现象严重C.法官的权威性和创造性受限制D.司法判例没有参考价值11.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共和国颁布《十二铜表法》,其中的十个法表主要是由贵族编订的并为其利益服务,在引起平民强烈不满后,才增编两表。虽然《十二铜表法》并没有给平民带来多少好处,但法典的编撰却被认为是平民的胜利。这是因为(  )A.是在平民主导下诞生的B.维护了所有人的利益C.体现了罗马公民的意志D.打破贵族对法律的垄断12.如图是古罗马司法女神朱斯提提亚的铜像,她头戴金冠,一手持天平,一手持宝剑,在眼睛上蒙着布条。这表明(  )A.古代罗马的法律体系已十分完备B.古代的罗马法是神圣不可抗拒的C.罗马法蕴含着公平与正义的原则D.罗马法需要借助神的权威来维系13.“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第一款,正式把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下来”的是(  )A.1982年宪法B.1954年宪法C.1999年宪法修正案D.《共同纲领》第92页共104页 14.汉武帝之后,地方治理一改严酷之政,相继出现如西汉宣帝时期的颍川太守黄霸“力行教化而后诛罚”,西汉元帝时期的南阳太守召信臣“视民如子”;东汉山阳太守秦彭“不任刑罚,崇好儒雅,教明庠序”等做法,治理成效显著。据此推知(  )A.两汉时期中央集权制持续强化B.地方治理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C.善治地方是汉代重要的选官条件D.专制集权的理论基础得以确立15.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有权宣战,招募陆军,建立和维持一支海军,有权征召民兵,以执行联邦法律、镇压叛乱和击退入侵;总统是合众国陆军、海军和征调为合众国服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这些规定体现了(  )A.军权高于行政权B.分权与相互制衡C.总统权力至上D.国会处于权力中心16.恩格斯指出:“这部革命的法国的法典,直到现在还是包括英国在内的所有其他国家在财产法方面实行改革时所依据的范本。”对这部法典解释正确的是(  )A.体现权力制衡思想B.注重保护个人权利C.建立律师陪审制度D.以习惯法为其基础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17题13分,18题14分,19题13分,20题12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古代罗马人相信,在人类之外,客观上存在着一种必须服从的力量,这就是约束人类的自然法则。法律的目的是保证人类“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一种自然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古罗马学者西塞罗(1)根据材料,概括罗马法为人类提供了哪些自然法则。(2)从法律发展的渐进性看,罗马法律与近代西方法律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华民国民法》在立法原则上,强调国民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发生冲突时,第92页共104页 要以社会的公共利益为主。在民法细则上强调公民权利的平等,这种平等不仅仅停留在男女身份的平等,还包括商业贸易中交易双方的平等。在保障交易双方的平等权益与夫妻双方财产归属等问题上体现了我国的民情与习惯。在婚姻方面,对于男女家庭关系的组建以及夫妻权利与义务的分配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落后性。——摘编自《论中华民国时期民法的发展》材料二 如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制定的历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民国民法》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我国《民法典》得以诞生的主要因素。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明浦江《郑氏家规》(部分)第12条每旦,令未冠子弟朗诵“居家则孝悌,处事则仁恕,凡所以济人者皆是也”第86条既仕,须奉公勤政,毋踏贪黩,以忝家法……仍用一遵家范,违者以不孝论第128条子孙不得与人炫奇斗胜两不相下,彼以其奢,我以吾俭——摘编自尹超凡《郑氏家规的伦理价值探析》材料二 王阳明平南赣乱之后,举乡约告谕乡民,以“和尔邻里,齐尔姻族……死丧相助,患难相恤,息讼罢争”。《乡约》中,王阳明要求乡民做“一念而善”的善人,注重修身,内察自省,防止“一念而恶”成为“恶人”。针对民众过恶,王阳明的惩戒方法不在于“请兵灭之”,而在于使乡约之民“兴其善念”。阳明镇守南赣三年,“赣俗丕变,赣人多为良善”。——摘编自王雅克等《王阳明〈南赣乡约〉第92页共104页 的基层社会治理思想研究》(1)根据材料一归纳《郑氏家规》对族人的伦理教化要求,分析这些要求对郑氏家族的积极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王阳明制定和推行《乡约》的社会价值。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作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陈云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在改革开放初期,针对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在竞争中可能出现的某些消极现象和违法行为,陈云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一起抓”的思想。1985年,他提出:“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键是搞好执政党的党风。”同时陈云认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首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重点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另外陈云很重视精神文明的阵地建设,比如关于学校,他认为“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要场所,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中小学生“具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将来能否担负起历史的重任,同中小学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陈云对改革开放初期我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思想精髓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得到进一步的丰富与发展。——摘编自欧阳雪梅《陈云精神文明建设思想及时代价值》(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陈云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陈云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的时代价值。第92页共104页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D 【解析】从表中内容可以看出,1982年宪法将第二章和第三章的顺序做了调整,将公民权置于国家机构之前,凸显了宪法保障人权的核心价值,反映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保障意识增强,故选D项;A项不能反映实质问题,排除;依法治国是1997年在中共十五大上提出的,排除B项;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在1954年宪法中已经明确,不属于变化,排除C项。2.D 【解析】根据材料中“今法律令已具矣,而吏民莫用,乡俗淫失之民不止……甚害于邦,不便于民”可知,由于百姓遵从民俗,不遵守法律,危害社会,这说明国家推行法律的必要性,故选D项;公元前227年尚未统一全国,排除A项;材料显示的是民俗和法律之间的矛盾,排除B项;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3.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功绩是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故选C项;A、B、D三项都不属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功绩。4.B【解析】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走向是由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不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决定的,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第92页共104页 5.D6.B【解析】唐代科举考试对报考者道德品行要求严格并不能说明官员道德日趋败坏,故排除A项;选官考试将报考者的道德品行作为重要参考指标,说明道德教化备受重视,故选B项;监察部门考察官员的“善恶”和“德行孝悌”属于对官员的监察,并没有体现职权的广泛,故排除C项;材料不能说明其轻视选拔成绩,故排除D项。7.D【解析】根据材料“欧洲人是通过直接阅读书籍了解某种观念,而不是像从前那样从别人那里听到某种观念”“能够自主比较和对照不同文本表达的观点,而不是面对面地被一个雄辩的演说家征服”可知,这有利于发挥个人的才智,体现人的价值和尊严,故选D项。材料与加强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有利于自然科学的产生,但不是直接推动自然科学的产生,排除B项;材料强调自主阅读理解,否定了教会对《圣经》解释权的垄断,冲击了罗马教皇的宗教地位,排除C项。8.C【解析】根据材料,对他人的侵辱的惩罚,随着时间的发展,裁判官可以根据侵害事实的差异对价款作出不同的判断,使法律能够对侵侮他人的人起到警戒的作用,说明法律一直重视对人格权的保护,故选C项。A、B、D三项材料无法体现,均排除。9.B 【解析】唐代的法律虽然比隋代减少了很多,也减轻了刑罚,但是却把“谋反、谋大逆”这种威胁专制统治和“大不敬、不孝”这种违背伦理的相关条文放在唐律所有条文的首篇,这表明唐律的基本精神是维护专制统治和封建伦理,故选B项。10.C 【解析】材料中“大陆法系各国普遍不承认判例的效力,禁止‘法官造法’,限制法官解释法律”体现的是大陆法系下的国家法官的权威性和创造性受到制约,故选C项;普通法也是判决的根据,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行政对司法的干预,排除B项;司法判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排除D项。11.D第92页共104页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的颁布,使贵族不能随意解释与曲解法律,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利益,因此是平民的胜利,故D项正确;《十二铜表法》是在平民和贵族矛盾激化斗争的情况下产生的,并不是平民主导的,故A项错误;B项说法与事实不符,故错误;《十二铜表法》实质上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故C项错误。12.C【解析】材料中“天平”表明裁量公平、人人平等,材料中“眼睛上蒙着布条”表明不受表象迷惑,可见材料体现了罗马法蕴含着公平与正义的原则,故C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材料的主旨不是突出罗马法的神圣性,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神权思想,故D项错误。13.C【解析】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法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故选C项。14.B【解析】根据“力行教化而后诛罚”“视民如子”“不任刑罚,崇好儒雅,教明庠序”等做法都与儒学的民本思想、仁政主张有一定的关系,因此体现出地方治理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B项正确。A、C、D三项都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排除。15.B【解析】材料对美国1787年宪法关于美国军事力量的阐述表明,国会有招集军事力量的权力,但无权统领军队,而总统有权统领军队却没有宣战权和招募权,说明两者是分权制衡的,故B项正确。A、C、D三项不符合权力制衡原则,均排除。16.B【解析】根据材料“其他国家在财产法方面实行改革时所依据的范本”“法国”可知是《法国民法典》,这部法典保护私有财产权,故B项正确。A、C两项是关于国家权力和司法程序方面,与这部法的内容不符,故排除;这部法是对大革命中的一系列法律的总结,并继承了罗马法的精神,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17题13分,18题14分,19题13分,20题12分,共52分)17.(1)自然法则:自由、平等、理性、正义、权利(答“公正至上”“人生而平等”亦可,任答两点即可)。第92页共104页 (2)关系:罗马法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罗马法中所蕴含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在近代西方法律中都有体现。【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中“约束人类的自然法则……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即可。第(2)问,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从罗马法立法以及法律理念等角度归纳即可。18.(1)特点:体现社会本位原则;借鉴西方立法理念;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婚姻家庭制度具有浓厚的封建色彩。(2)因素:稳定的政治环境;党和国家对法制建设的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法制不断健全,民众法治意识不断提高;民法理论的逐渐成熟。【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的“以社会的公共利益为主”“体现了我国的民情与习惯”“婚姻方面存在着一定的落后性”等信息进行概括即可。第(2)问,从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需求等角度进行概括即可。19.(1)要求:孝义传家;清廉立身;节俭生活。影响:弘扬传统美德,家庭成员道德和举止规范;和谐家族关系,家族凝聚力增强。(2)宗族互助,和谐乡里;教化百姓,移风易俗;奖善劝诫,稳定秩序。【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居家则孝悌,处事则仁恕”“既仕,须奉公勤政,勿踏贪黩,以忝家法”“彼以其奢,我以吾俭”中可以分析出《郑氏家规》对族人伦理教化要求。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从家庭成员的道德素养、家族的凝聚力方面来归纳。第(2)问,由材料“死丧相助,患难相恤,息讼罢争”,可见宗族互助,和谐乡里;由“要求乡民做‘一念而善’的善人”,可见教化百姓,移风易俗;由“针对民众过恶,王明阳的惩戒方法不在于‘请兵灭之’,而在于使乡约之民‘兴其善念’”,可见奖善劝诚,稳定秩序。20.(1)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一起抓;搞好党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重视精神文明阵地建设。(2)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理论支撑。第92页共104页 【解析】第(1)问,据材料“在改革开放初期……陈云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一起抓’的思想”可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一起抓;据材料“1985年,他提出:‘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键是搞好执政党的党风’”可知,搞好党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据材料“同时陈云认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首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重点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知,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据材料“另外陈云很重视精神文明的阵地建设,比如关于学校,他认为……”可知,重视精神文明阵地建设。第(2)问,据材料“陈云对改革开放初期我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可知,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据材料“其思想精髓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得到进一步的丰富与发展”可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据材料“陈云对改革开放初期我党……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可知,为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理论支撑。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期中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秦邮律》内容广及文书、驿制、邮驿等法令,明确规定文书传递时限、登记手续、入驿条件、生活待遇、邮驿机构的管理和奖惩办法等。该法令的制定主要是为了()A.完善秦朝法律制度的需要B.促进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C.建立完备的邮政通信网络D.保证国家政令的顺畅通达2.某同学在研究中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时,找到以下材料:“无论是作为朝廷的临时派出机构,抑或作为常设的地方最高官府,其代表中央进行政治控驭和军节镇遏的色彩,一直非常浓厚。”该同学研究的政治制度()A.拥有大权,不受中央节制B.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D.使得皇权空前强化3.1077年,罗马教皇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在任命主教等问题上矛盾尖锐,教皇宣布废黜亨利四世,革除其教籍,并煽动诸侯反抗亨利四世。亨利四世被迫冒着严寒长途跋涉到意大利卡诺莎城堡,极尽卑微悔过,受尽侮辱后才获教皇赦免,史称“卡诺莎之辱”。这一事件反映出()A.罗马教皇权力取代世俗权力B.天主教会与专制王权相制衡C.神权统治阻碍民族国家发展D.封建诸侯是神权政治的支柱4.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行政人员、法官不得在国会占有议席,国会议员也不能担任政府的文官职位,政府官员和国会议员也不能同时担任法官。此规定旨在()第92页共104页 A.协调各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B.规定各种权力的制衡C.创建人民主权原则的新政府D.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力5.在论述新中国的民主制度时,毛泽东认为,二者应该是按照核子和电子的动力学相互联系起来。核子虽小,却非常重。环绕核子的电子很轻,却是自由的。没有电子,就没有进步。据此可知,毛泽东旨在强调()A.要求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B.要实现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C.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性D.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6.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7.中国古代历来重视对县官政绩的考核。秦汉时期通过上计制度考察县官一年来的任职情况,并以此作为对县官奖惩的依据;唐代对县官的考绩制度日趋完善,包含德、慎、公、勤等多个方面;明代制定更加严密的考绩制度,分为考满和考察两种,两者相辅进行。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我国古代()A.管理水平不断提高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C.监察制度不断完善D.君主专制日益强化8.隋唐时期“工商不得入仕”;992年,宋太宗下诏“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此后,参加科举的工商业子弟比比皆是。这表明()A.工商皆本已经成为时代主流B.参加科举需由州郡长官推荐C.门第成为选官入仕重要条件D.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科举变革9.18世纪末英国的执政党一上台便利用权力巩固自己的政治基础,培植政治小集团,官员的任命只注重政治忠诚而非才干和品格。“政党分赃”一定程度上导致英国出现政治混乱的局面。这反映当时英国()A.代议制民主尚需完善B.君主立宪制有名无实第92页共104页 C.封建势力根深蒂固D.国家权力被贵族控制10.北洋政府文官普通考试分为行政职和技术职两大类,其中技术职又细分为商业、农业、林学、蚕业、化学、土木工、物理、机械、医学、电工、机织、地质、铁道、数学、染色、采矿、图案、金丁、制丝、邮电等30个专业。这一划分()A.标志着公务员制度的建立B.表明北洋时期官僚机构膨胀C.有利于提升施政的科学化D.说明实践经验是考试的重点11.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曾告诫全党:“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如果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国家还没有办法治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毛泽东在当时说这句话的目的在于()A.惩治干部贪污腐败,恢复国民经济B.提高干部素质,推行政治体制改革C.加强干部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治国水平D.加强干部廉政建设,巩固新生政权12.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损害身体及鬓发、胡须等均属不孝行为。秦朝将强制剃除头发、鬓毛和胡须的髡刑和强制剃除鬓毛、胡须而保留头发的耐刑等刑罚作为纯粹的耻辱刑而存在。这反映出秦朝()A.刑法受传统思想影响B.社会风俗得到了革新C.法律由严酷走向宽容D.法律执行缺乏严肃性13.古罗马的诉讼由法律所确定的执法官负责审查诉讼行为的合法性和确定适用的诉讼程序,由当事人选择的审判员负责对案件进行实体审理。这一制度()A.简化了案件的诉讼程序B.维护了审判量刑的合理化C.利于避免司法权过于集中D.杜绝了法官的贪污腐败行为第92页共104页 14.“基督教的修道院通过抄书、办学校、建图书馆三种方式,保存、整理、研究了古代文化遗产,并对其成员及周围地区的居民进行教育,传播了基督教教义,培养了一批有初步文化素养的教职人员。”该材料体现了基督教会在欧洲的作用是()A.控制人们思想B.大肆进行宗教迫害C.宣传人文思想D.促进文化教育发展15.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七编、1260条,包括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具有里程碑意义。编纂该法典的出发点是()A.制定全新的民事法律B.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C.法律制度与国际接轨D.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4题,共55分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每位专制君主虽然都力求“乾纲独揽”“事皆亲决”,但实际上他无法也不可能真正实现一人“独治”天下,必须“设官分职,体统相维,品式具备”。于是,在统治阶级内部就出现了一个权力分配的问题。政治学家萨孟武先生说:“吾国中央官制,秦汉以后,无时不在变化之中,而其变化的特质则为天子的近臣转变为国家的大臣。天子畏帝权旁落,惧大臣窃命,欲收其权为己有,常用近臣以压制大臣。历时既久,近臣便夺取了大臣的职权,因之大臣乃退处于备员的地位,而近臣却渐次变为大臣。近臣一旦演变为大臣,天子又欲剥夺其权,而更信任其他近臣。这样,由近臣而大臣,演变不已,而吾国中央官制遂日益复杂起来。”——摘编自李渡《中国历代中枢权力机构沿革论略》材料二明初朱元璋鉴于历代王朝地方权重,导致割据,尾大不掉,对中央离心离德的局面,废除行中书省,将行省权力一分为三,分别设立掌行政民事的布政使司、负责监察司法的按察使司、掌控军事的都指挥使司,成为省一级地方行政机构,它们分别直属于中央不同部门的领导。随着政治形势变化,在运转过程中,三司出现权力协调不一,办事能力和效率不高等问题,巡抚制度应运而生,明朝中后期,皇帝以派遣监察官的形式向地方派驻巡抚,并逐步扩大其权力。并在边疆、军事要地和数省交界之处增设巡抚。嘉靖年间,进一步规定:“凡徭役、里甲、钱粮、驿传、仓廪、城池、堡隘、兵马、军饷,及审编大户粮长、民壮快手等项地方之事,俱听巡抚处置。”景泰以后,随着巡抚的全面地方化和制度化,巡抚成为居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军政长官,巡抚由临时性差遣演变为设立衙门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同时,巡抚只能奉敕行事,不得擅权越职;中央派出镇守总兵和镇守太监,以对巡抚监督。第92页共104页 ——摘自李晓辉《明代督抚制度研究——以中央地方关系为视域的考察》(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中枢权力机构沿革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5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司制度与巡抚制度的异同点。(5分)(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建立巡抚制度的作用。(5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材料一材料二西方学者比较中世纪的中国和西方的城市后认为:中国城市处于朝廷行政官僚的控制之下,城市在司法审判上表现出随意性。相比之下,欧洲的城市则更为自治和独立。大多数城市都有宪章和民法典保护公民的法律权利。欧洲城市中的商业影响也要强大得多。而中国城市工商业中,国家起了主导作用,诸如国家制铁厂和皇家陶瓷厂(官窑),食盐贸易的许可证制度等。——摘编自[英]安格斯·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公元960—2030年)》(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西欧国家的政治、经济特点。(8分分)(2)据材料二,概括东西方城市的不同点。(7分)18.中国谏议文化积淀深厚,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忠言拂于耳,而明主听之,知其可以致功也。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生杀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所执也。——韩非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孟子有过则谏,此为人臣之道也。第92页共104页 ——墨子材料二五行变至,当救之以德,施之天下,则咎除。——董仲舒除诽谤以招切言,开天下之口,广箴谏之路。扫亡秦之失,尊文武之德。——《汉书》(1)根据材料一,概括先秦时期的谏议文化。(5分)(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汉代谏议文化的新特点,并分析其影响。(5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唐律疏议》是唐高宗永徽年间完成的法典,是唐律的典型代表。据《旧唐书·刑法志》记载,唐太宗贞观年间有同州人房强,其弟房任在岷州任统军,因为谋反伏诛。按照当时的法律,房强应当被连坐处死。太宗得知此案,怜悯其将死,于是对大臣们说:“因为风俗教化未能博施,所以如今仍然需要刑典。这不是庶人的过错,怎么能因此滥施重刑呢?这更显得君主不德……怎么能不察其原本而一概加以处罚呢,这违反了恤刑而重人命的原则。”这对《唐律疏议》的修订产生了影响,如将原《贞观律·名例篇》中的“言理切实”,改为“情理切实”。后来以《唐律疏议》为代表的法律体系亦被宋元明清所继承,在东亚也被其他国家所接受。——摘编自陶舒亚主编《中国法制史》等材料二《法学阶梯》是罗马法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期间(公元527—公元565年)编写的一部法学教科书。其法学基本理论是罗马帝国鼎盛时期大法学家盖尤斯、保罗、乌尔比安等学说的集中体现。这一著作简要阐明了法学原理,如“正义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的这种坚定而恒久的愿望”“奴役是违背自然法的(因为根据自然法,一切人都是生而自由的)”。但随着罗马帝国的分治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法学阶梯》逐渐湮没在欧洲中世纪的历史中,直到人类走出中世纪迈向近代时,其命运才发生了变化。(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律、罗马法的立法思想,并指出它们产生的背景。(7分)(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以前两部法律命运不同的原因。(8分)第92页共104页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完善秦朝的法律制度并非主要目的,故A项错误;“《秦邮律》内容广及文书、驿制、邮驿等法令”不属于社会公共事业,是为了解决政府需要,故B项错误;邮政通信网络是近代开始建立的,故C项错误;“《秦邮律》内容广及文书、驿制、邮驿等法令”表明为了确保信息的畅通,通过立法来进行保障,故D项正确。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元朝行省制度。依据材料“朝廷的临时派出机构”“常设的地方最高官府”“代表中央进行政治控驭和军节镇遏”可知该制度是元朝的行省制度,行省拥有大权,但是在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严格节制,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故C项正确,排除A项;行省的设立加强了中央集权,遏制了地方势力的膨胀,排除B项;皇权空前强化是在明清时期,排除D项。3.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欧洲中世纪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权力之争,由于教皇权力及影响比较大,世俗王权只能选择屈服,这阻碍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故选C项。罗马教皇的权力并没有完全取代世俗权力,故A项错误。由材料看不出王权对天主教会的制衡,以及封建诸侯是神权政治的支柱,故B、D两项错误。4.答案:B解析:据题干可知此规定旨在规定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者之间的制衡,故选B项。美国1787年宪法中的“妥协”主要指各利益集团,即中央与地方、南方与北方、大州与小州之间的妥协,以此协调各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选举和任期,无法体现人民主权原则,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关系,排除D项。5.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92页共104页 新中国民主制度是指根本政治制度、民族制度和政党制度,再根据材料“核子”“小”而“重”,“电子”“轻”而“自由”,且“环绕”“核子”的相互关系可知,毛泽东这是将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民主党派的关系比喻为了“核子”与“电子”的关系,形象生动地描述了新中国的政党制度,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故选C项。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应该靠民族制度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不是政党制度,排除A项。实现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主要应该依靠“一国两制”而不是政党制度,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民主党派的关系,与法治建设无关,排除D项。6.答案:C解析:王安石通过招募饥民兴修水利的方式进行赈灾,一方面救济了灾民,另一方面也兴修了水利,同时通过兴修水利也能恢复和促进农业发展,一定程度上减少灾害再次出现的可能,有利于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的生计问题,故选C项。招募灾民兴修水利并不一定能够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修建水利工程有可能暂时增加政府的负担,排除A项。其他的赈灾方式也可以达到稳定社会秩序的效果,B项不符合设问要求。王安石招募饥民兴修水利,这不属于政府抗灾救荒体系,排除D项。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官员考察制度与中央集权。管理水平是现象,并非材料中变化所反映的实质,故A项错误;对县官考核制度的完善,反映了中央注重对地方官员的管理,其实质是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故B项正确;监察制度不断完善仅是现象,故C项错误;君主专制在材料中没有提及,故D项错误。8.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从“隋唐时期‘工商不得入仕’”到宋朝以后“参加科举的工商业子弟比比皆是”可知,宋朝时期科举选官向工商业子弟开放,这说明随着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者的地位有所提高,推动了科举制的变革,故选D项。中国封建时代的主流经济思想是重农抑商,工商皆本只是个别人物的思想,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及工商业者参加科举需要州郡长官推荐,排除B项。门第成为选官重要条件是指九品中正制,排除C项。第92页共104页 9.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英国代议制民主。“政党分赃”使英国出现政治混乱的局面,说明当时英国政治存在弊端,代议制民主尚需完善,故选A项;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排除B项;执政党并非封建势力的代表,排除C项;当时英国的执政党是资产阶级政党,并非贵族,排除D项。10.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北洋政府文官考试制度。材料体现北洋政府时期文官制度实行分类考查,细分各种具体技术职位,该措施能够适应相应的技术工作需求,有利于提升施政的专业化、科学化程度,故选C项。从1929年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到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故排除A项。材料只说明官僚机构趋向专业化,看不出官僚机构膨胀,故排除B项。材料仅反映出专业细化,不等于实践经验,故排除D项。11.答案:D解析:从材料时间“20世纪50年代初”及“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如果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天下一定大乱”可以看出,毛泽东认为亟须加强干部廉政建设,以此维护国家的稳定,从而巩固新生政权,故选D项。12.答案:A解析:古人认为损害身体及鬓发、胡须等均属不孝行为,因此秦朝颁行强制剃除头发等刑罚,才能起到惩罚罪犯的作用,说明秦朝刑法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社会习俗的变化,排除B项;秦朝时期法律严酷,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秦朝的法律制度,没有涉及法律的执行,排除D项。13.答案:C解析:由材料可知,古代罗马实行执法官同审判员相分离的制度,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司法权过于集中,因此C项正确;案件的诉讼程序会因此增多,A项错误;审判量刑的合理化在材料中并未体现,B项错误;D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第92页共104页 1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基督教会对西欧社会的影响。根据材料可知,基督教会既传承了古代文化遗产,又发展了社会教育,可见基督教会促进了文化教育发展,故D项正确;其他选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排除。15.答案: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为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故选D项。《民法典》的出发点是对经济社会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新规定,而非制定全新的民事法律,排除A项。中共十八大确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排除B项。《民法典》是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不是为了与国际接轨,排除C项。16.答案:(1)特点:中枢权力逐渐被削夺、分散或转移;权力运作机制缺乏恒定性;权力机构沿革呈渐进性;中枢权力机构之间彼此监督、相互制衡;皇权至上。影响:有利于保证各种政治力量在法定的程序内活动,提高国家机器的运转效能;皇帝执掌着统治国家的最高权力,使专制皇权得到扩张并不断强化。(2)相同:处理地方事务;受制于中央。不同:三司制:中央部门领导,分掌地方事务。巡抚制:皇帝直接派遣,统领地方事务。(3)作用:解决了地方三司分权下协调不一,效率不高的问题;在维持分权的基础上,通过集中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统治的基础,巩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统一和民族团结。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设官分职,体统相维,品式具备”“变化的特质则为天子的近臣转变为国家的大臣”“中央官制遂日益复杂起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中枢权力的转移、权力的运作机制、权力机构的变化、中枢权力机构之间的关系、皇权至上等方面分析作答。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天子畏帝权旁落,惧大臣窃命,欲收其权为己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提高效率、专制皇权的加强等方面分析答案。第(2)问,相同点方面,根据材料二“废除行中书省,将行省权力一分为三,第92页共104页 分别设立掌行政民事的布政使司、负责监察司法的按察使司、掌控军事的都指挥使司,成为省一级地方行政机构”“皇帝以派遣监察官的形式向地方派驻巡抚,并逐步扩大其权力。并在边疆、军事要地和数省交界之处增设巡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得出三司和巡抚都是负责处理地方事务,受制于中央。不同点方面,根据材料二“分别直属于中央不同部门的领导”“巡抚成为居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军政长官,巡抚由临时性差遣演变为设立衙门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同时,巡抚只能奉敕行事,不得擅权越职;中央派出镇守总兵和镇守太监,以对巡抚监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得出三司制度与巡抚制度的不同点。第(3)问,根据材料二“三司出现权力协调不一,办事能力和效率不高等问题”并结合明朝的史实从政治、经济以及民族关系等角度分析即可。17.答案:(1)特点:政治上实行封君封臣的封建等级制;经济上封建庄园经济盛行。(2)不同点:①行政权力不同:中国,中央行政控制强,城市发展缺乏法律保护;西方,城市自治权较充分,以立法推动城市化进程。②经济发展模式不同:中国,城市商业中国家占据主导,实行垄断或官营;西方,商业影响较大。解析:本题考查中世纪西欧国家特点及西欧与中国文明的比较。(1)根据中世纪的封建等级示意图,可得出政治上实行封君封臣的封建等级制;根据中世纪西欧封建庄园示意图,可得出经济上封建庄园经济盛行。(2)第92页共104页 东西方城市的不同点,可以从行政权力不同、经济发展模式不同两个方面进行概括。行政权力方面,根据“中国城市处于朝廷行政官僚的控制之下,城市在司法审判上表现出随意性”,可得出中国中央行政控制强,城市发展缺乏法律保护;根据“欧洲的城市则更为自治和独立。大多数城市都有宪章和民法典保护公民的法律权利”,可得出西方城市自治权较充分,以立法推动城市化进程。经济发展模式方面,根据“中国城市工商业中,国家起了主导作用,诸如国家制铁厂和皇家陶瓷厂(官窑),食盐贸易的许可证制度等”,可得出中国城市商业中国家占据主导,实行垄断或官营,根据“欧洲城市中的商业影响也要强大得多”,可得出西方商业影响较大。18.答案:(1)谏议文化:注重功利性;强调君主监督百官的必要性;纳谏是君主的一项义务;臣下要勇于进谏。(2)新特点:“天人感应”理论得到贯彻;注重吸取秦亡教训。影响:提高了汉代监察思想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程度;提高了汉代吏治管理水平;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创造条件;深刻影响了后世监察文化的发展。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先秦时期的谏议文化。“谏议文化”,根据材料一“知其可以致功也”可知,劝谏注重功利性;根据材料一“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生杀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所执也”可知,强调君主监督百官的必要性;根据材料一“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可知,纳谏是君主的一项义务;根据材料一“有过则谏,此为人臣之道也”可知,臣下要勇于进谏。(2)本题主要考查汉代的谏议文化。第一小问“新特点”,根据材料二“五行变至,当救之以德,施之天下,则咎除”可知,受到“天人感应”影响;根据材料二“扫亡秦之失,尊文武之德”可知,注重吸收秦亡教训。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着对汉代监察、吏治、民族国家发展和对后世监察文化的影响等方面来阐述。19.答案:(1)立法思想:唐律:德主刑辅,礼法结合。罗马法:自然法思想(理性、正义、自由、平等)。背景:唐律: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统治者“德政”意识浓厚;社会相对安定,农业经济发达。罗马法:受古希腊人文精神影响;众多法学家对法律思想的研究与发展;商品经济较为发达。(2)《唐律疏议》:中国小农经济发达;中国及东亚大多国家为君主专制政体;以唐律为代表的法律体系适应了统治阶的需要。第92页共104页 《法学阶梯》:罗马帝国分裂,出现封建割据,阻碍了法律的统一执行;基督教意识形态占据了主导地位。解析:本题考查唐律和罗马法。(1)第一小问立法思想,唐律:根据材料一中“因为风俗教化未能博施,所以如今仍然需要刑典”得出德主刑辅,礼法结合。罗马法:根据材料二中“正义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的这种坚定而恒久的愿望”“奴役是违背自然法的(因为根据自然法,一切人都是生而自由的)”得出自然法思想(理性、正义、自由、平等。第二小问背景,应从当时的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分析。(2)原因,唐律:中国古代的法律是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是与外儒内法相一致的,符合统治者发展需要,建立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之上。罗马法:根据所学和材料二中“随着罗马帝国的分治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法学阶梯》逐渐湮没在欧洲中世纪的历史中”得出罗马帝国分裂,出现封建割据,阻碍了法律的统一执行;基督教意识形态占据了主导地位。第92页共104页 【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四单元测试卷(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明朝前期,在北方设立九边重镇防范蒙古,但蒙古军队多次南下掳掠,甚至俘虏皇帝,威逼北京。明朝后期,明王朝与蒙古达成协议,边镇开设互市,边民自行贸易,从此蒙古基本不再构成边境威胁。这一变化反映出(  )A.经贸往来利于民族之间亲善和睦B.明朝边疆的防御力量急需增强C.蒙古是明朝内陆边疆的主要威胁D.明朝统治者对蒙古的政策摇摆不定2.2018年3月,中共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将宪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表述,修改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这体现了我国(  )A.国家宪法是民族地区自治的前提B.政府重视发展和完善民族关系C.明确提出了民族平等与团结原则D.以立法形式确保民族自治的实施3.中国过去对国际组织和国际条约敬而远之,认为它们是束缚和遏制中国的工具。但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特别是1997~2003年,我们可以仔细观察到,中国从冷眼旁观者变成国际和地区组织的全面参与者,而且批准实施了一系列国际安全条约。这表明(  )A.通过广泛结盟维护自身安全B.中国积极参与多边外交C.中国努力谋求政治大国地位D.中国开始积极融入世界4.“既维护了国家主权统一,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做到因民族制宜,因地区制宜。”这一评价适用于(  )第92页共104页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5.中世纪的欧洲,王权同教权进行了长期的斗争,主要是因为(  )A.基督教的神学理论不利于国王的专制统治B.王权不甘心屈尊于教权之下C.罗马教会阻碍了西欧各国民族经济的发展D.欧洲君主反对基督教信仰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1984年5月31日修订通过,自1984年10月1日起施行。它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民族区域自治(  )A.开始成为一项行政区划制度B.在全国开始全面推行C.提高了少数民族的政治地位D.进入法制化建设轨道7.汉武帝太初元年设置一职,掌管宾客事宜,迎送接待诸侯、少数民族首领、外国的王公、使臣来朝。这一职位是(  )A.典客B.大鸿胪C.护乌桓校尉D.礼部8.唐朝政府曾专门设置鸿胪寺来接待各国使节和宾客,在很多地方设置商馆以招待外商,又设互市监、市舶司来掌管对外贸易。这反映出唐朝(  )A.海外贸易税收占主导B.对外政治经济的联系加强C.文化影响力优势明显D.统治者天朝上国心态严重9.古代中原王朝对周边少数民族实行“羁縻”政策,即用军事和政治手段控制,以经济物质利益抚慰。道光、同治、咸丰三朝,“羁縻”一词充斥在君臣有关中外关系的上谕和奏折中;光绪以后,这个词不多见了,庚子之后更为罕闻。这一变化表明(  )A.外交日益半殖民地化B.近代外交观念逐渐确立C.列强完全控制清政府D.近代民主国家意识觉醒10.据《史记》记载,汉武帝多次派使节携带大量钱财布帛出使西域诸国。在大宛国一带,“第92页共104页 以蒲陶(葡萄)为酒……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及天马多,外国使来众,则离宫别观旁尽种蒲萄(葡萄)、苜蓿极望”。这一记载反映了(  )A.葡萄、苜蓿种植已普及B.政治交往促进经济交流C.西汉社会风俗发生变化D.“丝绸之路”完全形成11.1516年,法兰西国王弗朗素瓦一世同教皇签订《波伦亚条约》,规定国王有权任命教会的高级教职,有权向圣职界征税。1539年,弗朗索瓦一世下令全国各省均使用法语,不得使用教会惯用的拉丁文,上述举措(  )A.推动法国建立等级君主制B.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C.进一步强化封君封臣制度D.解决了王权与教权之争12.《欧洲与法国政府》指出:“路易十六的法国还只能算作一个朝代国家,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才是一个民族国家。很多法国人跟随着拿破仑,因为他们每个人都自认为是组织中的一部分,生命荣辱与共。”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路易十六是法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君主B.《民法典》维护了公民私有财产权C.《人权宣言》颁布激发了民众革命热情D.拿破仑统治时期法国民族主义发展13.1864年,恰值《万国公法》汉译本面世,总理衙门曾为此专门拨付500两银子,命令将印成的300部《万国公法》分发给各通商口岸,以便对外交涉中“参酌援引”。这是19世纪70年代前期中国人所能接触到的国际法汉译专著。这反映当时(  )A.《万国公法》成为国际准则B.清政府盲目自大心态的消失C.西学东渐的内容发生了变化D.清政府有运用国际法的意识14.古代东亚,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万国来朝”“天下共主”的国际秩序模式,称为朝贡体系。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条约,在中国建立起新的中外关系模式,称为条约体系。这两种关系体系(  )A.均为前资本主义时代的国际关系体系B.是平等与不平等两种外交关系的反映C.体现了王道与霸道不同交往观念的差异D.符合主权国家观念及其相应的国际秩序第92页共104页 15.2017年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新时期,体现这一指导思想的外交活动是(  )A.中美建交B.中日建交C.参加亚信峰会D.参加日内瓦会议16.“修昔底德陷阱”指的是,当一个崛起国取代守成国时,自然会出现不可避免的混乱。但是,二战后美苏争霸以“冷战”形式避免了军事冲突;德国通过同英国、法国合作和平地实现了复兴。这说明(  )A.世界各国可以完全避免战争B.修昔底德陷阱已经丧失作用C.国际冲突能以和平方式解决D.经济与科技实力可取代战争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17题13分,18题14分,19题13分,20题12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3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第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即已提出民族区域自治的主张。1941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建立蒙、回民族自治区。此后分别在关中正宁县建立了回族自治乡,在城川建立了蒙古族自治区。材料二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民族自治机关。”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章第三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30年代末到20世纪40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推进民族区域自治的积极作用。(2)与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相比,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规定有何突出变化?这些规定有何意义?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古人信仰“天圆地方”,相信自己居住的地方是天下的中心,故称“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第92页共104页 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中国各民族之间的社会和文化发展参差不齐。中国古代的先民们便形成了一种华尊夷卑的观念,认为华夏民族文明程度最高,而周边的少数民族都是一些未受礼仪熏沐的落后民族,所以中国传统民族主义特别强调民族之间的区隔。鸦片战争后,传统民族主义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成为近代民族主义的思想来源。——郑大华《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思想来源及形成》材料二 19世纪末,由于朝廷的腐败和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而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潮开始形成。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奠基者。他反对国内种族间的争斗而坚持多民族联合的“大民族主义”,并将民族主义与个人自由相结合,因此,梁启超将其民族主义的实现寄托在民智提升和宪政实现之上。在他看来,开启民智,必不能以暴风骤雨式的方式进行。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革命目标。对于个人自由,他则将其排除在民族主义之外。——陈敏荣《梁启超和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之比较》(1)根据材料一,概括传统民族主义的内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梁启超与孙中山关于近代民族主义认识的差异。(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民族主义的认识。19.一个国家的外交和内政存在着彼此联动、相辅相成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必要条件。更确切地说,开放是改革的必要条件”。资中筠认为,如果没有开放,我们关起门来是无法实行改革的。人们总是说“改革开放”,但不如说“开放改革”。而对外开放,很大程度上就是对美国的开放。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对中国的改革开放起到了关键作用。——童桐《写在中美建交及邓小平访美30周年之际》第92页共104页 材料二 必要,是因为这个世界上的事情越来越离不开中国的参与。三年来,习近平20次出访……所到之处都刮起强劲“中国风”。收获,是因为中国的外交不仅“高大上”,而且“接地气”……中国的领导人甚至我们的主席、总理,都在出访期间亲自做“讲解员”和“推销员”。他们心中想的是国内的发展建设,装的是人民的利益福祉。——2016年3月8日王毅:中国外交忙得很有必要、很有收获(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美关系改善的必要性。运用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改善的关键事件。(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上的事情越来越离不开中国参与”的主要原因。我国外交活动取得了哪些“收获”?20.近代西欧民族国家逐渐兴起,国家主权的意识也越来越浓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337-1453年,英法之间的“百年战争”,唤醒了两国人民的民族感情,对西欧民族国家形成和民族意识觉醒产生了巨大影响。从14世纪开始,西欧各国出现了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浪潮,用英语翻译的《圣经》奠定了英国民族语言的基础。恩格斯说:“语族一旦划分……这些语族就成了建立国家的一定基础。”14世纪末,欧洲的封建体制向近代政府体制过渡,民族国家化(“民族”从它的自然状态转化为“国家”的政治形态)的进程启动了。在这些新型国家中,君主是国家权力的金字塔顶,“君主的利益不再只与贵族的利益相吻合,而是扩展到与全民的利益相吻合”。随着民族国家兴起,从前那种只知有教、不知有国的情况发生变化。中世纪文明那种孤立性、分散性的特点,开始朝全国性、统一性以及以公利和公权为主的方向演变。——摘编自李肇忠《近代西欧民族主义》第92页共104页 材料二 16世纪,法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但当时封建教会和封建贵族仍享有许多特权,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羁绊。近代资产阶级主权学说的创始人让·博丹认为,国家主权即“不受法律限制的对公民和臣民进行统治的最高权力”。掌握主权的统治者在时间任期上不受限制,“绝对地和完全地”掌控整个国家和人民,拥有绝对的权力去制订法律、对外宣战与媾和。荷兰人格劳秀斯发展和完善了博丹的理论,认为国家主权对内是至高无上的统治权,对外是不受任何权力限制的独立权,奠定了国家主权内外统一的法理基础。他认为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彼此均受制于国际法的最高规范——“普遍至高的正义原则”。国家从事战争的主权行为必须符合自然法和正义原则,出于“自卫、恢复自己的财产和处罚”,根本目的是解除敌方危害别人的力量,维持世界和平。——摘编自赵建文《关于国家主权的性质和地位的理论演进》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欧民族国家兴起的原因和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博丹和格劳秀斯国家主权观的异同,并从其所处时代发展主题的角度,分别指出两人的主要目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A 【解析】材料中“明王朝与蒙古达成协议,边镇开设互市,边民自行贸易,从此蒙古基本不再构成边境威胁”,体现的是经贸往来有利于民族之间的稳定及交融,故选A项;B、C、D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2.B 【解析】由材料内容可知,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发展和完善民族关系,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故选B项;仅据材料内容无法得出A项结论,排除;民族平等与团结的原则在1954年宪法中就已明确提出,排除C项;中国在1954年就以立法形式确保了民族自治的实施,排除D项。3.B 【解析】中国从对国际组织和国际条约敬而远之到主动参与,而且批准实施一系列国际安全条约,这种主动性体现了中国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故选B项;新时期以来,我国实行不结盟外交,排除A项;作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已经是政治大国,排除C项;D项中的“开始”表述错误,排除。4.B【解析】由材料中的“少数民族自治”“因民族制宜”等关键信息可知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5.B第92页共104页 6.D【解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早在建国之时就已经明确提出,并在全国开始实行,故排除A、B两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实际上体现出这一制度的法制化,故选D项。C项不能说明这一问题,故排除。7.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这一汉朝机构主要管理民族事务等,故选B项。典客是秦代的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官职,故排除A项;护乌桓校尉只管理特定地区(东北)少数民族事务,故排除C项;礼部是隋唐时期设立的,故排除D项。8.B【解析】材料体现唐朝政府设置鸿胪寺、商馆招待外商,设互市监、市舶司来掌管对外贸易,说明中外政治经济联系紧密,但未体现税收结构中是否以海外贸易税收占主导,故B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反映唐朝政府设置专门机构招待外商及掌管对外贸易,与唐朝的文化影响力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唐朝政府设置专门机构招待外商及掌管对外贸易,说明唐朝政府重视对外贸易与对外交往,没有体现统治者天朝上国心态,故D项错误。9.B【解析】对少数民族实行羁縻政策,实际上反映了天朝上国的思想,是中原文化文明对周边文化优越性的表现,近代这一词语逐渐消失,主要反映的是中国天朝上国的外交思想观念逐渐的改变,并不是外交殖民地化的体现,A项错误;羁縻一词的逐渐消失,反映了由古代天朝上国的外交思想,转化为近代不平等的外交思想,B项正确;材料看不出列强完全控制了清政府和民主的特征,C、D两项错误。10.B【解析】汉朝派遣使者出使西域的过程中引入了西域的葡萄和苜蓿,说明政治交往中促进了经济的交流,故选B项。“已普及”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A项;材料仅体现了对西域农作物的引进,不能说明西汉社会风俗的变化,更无法体现“丝绸之路”是否已经完全形成,排除C、D两项。11.B【解析】据材料“国王有权任命教会的高级教职,有权向圣职界征税……”可知,有利于国家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形成民族国家,故选B项。A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封君封臣制度强调天主教的至高地位,材料削弱天主教影响,排除C项;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基本解决了王权与教权之争,排除D项。第92页共104页 12.D【解析】根据材料“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才是一个民族国家。很多法国人跟随着拿破仑,因为他们每个人都自认为是组织中的一部分,生命荣辱与共”得出拿破仑统治时期促进法国民族主义的发展,故选D项。路易十六并非是法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君主,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B、C两项,排除。13.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清廷在对外交涉中“参酌援引”《万国公法》,体现了清政府有运用国际法律解决外交事务的意识,故D项正确。题干反映总理衙门“参酌援引”而并非完全执行《万国公法》,不能说明《万国公法》成为国际准则,排除A项;题干并未强调清政府盲目自大的心态,排除B项;当时处于洋务运动期间,西学东渐仍在器物阶段,排除C项。故选D。14.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条约体系属于资本主义时代的国际关系体系,故A项错误;二者都不是平等的外交关系,故B项错误;朝贡体系重在天朝上国、宣扬国威,体现了王道观念,条约体系以列强殖民侵略为前提,体现了霸道观念,故C项正确;条约体系伴随殖民侵略,侵犯了被侵略国的主权,不符合主权国家观念及其相应的国际秩序,故D项错误。15.C【解析】亚信峰会是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首脑会议,其宗旨是通过制定多边信任措施,加强对话与合作,促进亚洲和平、安全与稳定,这与题干“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相符,故选C项;中美建交是1979年,排除A项;1972年中日建交,排除B项;参加日内瓦会议是1954年,排除D项。16.C【解析】“世界各国可以完全避免战争”表述绝对化,故A项错误;在当今的时代,国家实力对比不断变动,所以国际局势的动荡混乱一直存在,“已经丧失作用”是不符合事实的,故B项错误;美苏的冷战说明国家间的冲突可以以非战争手段解决,德英法的合作复兴也证明和平方式解决国家争端具有可行性,故C项正确;D项说法错误,排除。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17题13分,18题14分,19题13分,20题12分,共52分)第92页共104页 17.(1)积极作用:提高了各少数民族的政治地位;有利于调动各少数民族抗日和建设的积极性;巩固并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利于推动抗日战争的胜利。(2)变化:强调了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意义:使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确立,少数民族的民主政治制度逐步建立起来。【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末到20世纪40年代中期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高了各少数民族的政治地位;当时正处于抗战时期,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调动各少数民族抗日和建设的积极性;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并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利于推动抗日战争的胜利。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可知,强调了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宪法中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使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确立,少数民族的民主政治制度逐步建立起来。18.(1)华夏族居于天下的中心;华尊夷卑观;强调民族之间的界限。(2)梁启超主张多民族联合,孙中山主张排满兴汉;梁启超将民族主义与个人自由相结合,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排除个人自由;梁启超通过改革的方式,孙中山通过革命的手段。(3)近代民族主义受传统思想和西方思想的影响;伴随民族危机加深而形成;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反帝爱国斗争;有助于民族、国家的独立。【解析】第(1)问,根据“相信自己居住的地方是天下的中心”可得出华夏族居于天下的中心;根据“中国古代的先民们便形成了一种华尊夷卑的观念”可得出华尊夷卑观;根据“所以中国传统民族主义特别强调民族之间的区隔”可得出强调民族之间的界限。第(2)问,根据“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奠基者。他反对国内种族间的争斗而坚持多民族联合的‘大民族主义’”得出梁启超主张多民族联合;根据“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革命目标。对于个人自由,他则将其排除在民族主义之外”可得出孙中山主张排满兴汉;根据“并将民族主义与个人自由相结合”得出梁启超将民族主义与个人自由相结合;根据“对于个人自由,他则将其排除在民族主义之外”可得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排除个人自由;从方式的不同可得出梁启超通过改革的方式,孙中山通过革命的手段。第(3)问,结合所学可从近代民族主义受传统思想和西方思想的影响、伴随民族危机加深而形成、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反帝爱国斗争、有助于民族、国家的独立等角度概括。19.(1)必要性:为国家改革开放创造条件。事件:1972年尼克松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1978年中美双方同时发表《中美建交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第92页共104页 (2)原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收获:促进了国内的发展,维护了人民的利益。【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必要性”结合“中美关系……是……必要条件”等信息回答;第二小问“关键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主要原因”结合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回答;第二小问“收获”联系材料二最后一句话概括。20.(1)原因:战争唤醒民族意识;民族语言的使用;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影响:中央王权兴起,君主专制加强,打破了以贵族为中心的政治格局;教会在政治上的影响削弱;公民利益和权利(“公共利益和公共权利”亦可)受到关注。(2)同:都认为国家主权对内是至高无上的统治权。异:博丹侧重对内主权的阐释,格劳秀斯则侧重对外主权的阐释。目的:博丹:新兴资产阶级希望通过维护和加强君主权力,打击封建势力(封建教会和封建贵族),发展资本主义。格劳秀斯:西欧各国纷纷进行海外扩张,需确立国际法基础,调整各国在争夺海外市场中获得的利益和权力。【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一“英法之间的‘百年战争’,唤醒了两国人民的民族感情,对西欧民族国家形成和民族意识觉醒产生了巨大影响”可知,战争唤醒民族意识;由材料一“语族一旦划分……这些语族就成了建立国家的一定基础”可知,民族语言的使用为民族国家兴起奠定了基础;结合所学宗教改革的内容可知,宗教改革运动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兴起。第二小问,由材料一“在这些新型国家中,君主是国家权力的金字塔顶”可知,中央王权兴起,君主专制加强;由材料一“君主的利益不再只与贵族的利益相吻合,而是扩展到与全民的利益相吻合”可知,打破了以贵族为中心的政治格局;由材料一“从前那种只知有教,不知有国的情况发生变化”可知,教会在政治上的影响削弱;由材料一“开始朝全国性、统一性、以及以公利和公权为主的方向演变”可知,民族国家注重公民利益和权利。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不受法律限制的对公民和臣民进行统治的最高权力”“认为国家主权对内是至高无上的统治权”可知,相同点是二者都认为国家对内享有至高无上的统治权;根据材料二“对外是不受任何权力限制的独立权……他认为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彼此均受制于国际法的最高规范……国家从事战争的主权行为必须符合自然法和正义原则”可知,不同点是博丹侧重对内主权的阐释,而格劳秀斯发展和完善了博丹的理论,拓展到对外主权的阐释。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16世纪,法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但当时封建教会和封建贵族仍享有许多特权,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羁绊”并结合所学可知,博丹希望通过加强君主权力,来打击封建教会和封建贵族特权,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根据材料二“格劳秀斯……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彼此均受制于国际法的最高规范……国家从事战争的主权行为必须符合自然法和正义原则”并结合所学可知,格劳秀斯希望在海外扩张盛行之时,为国际社会确立规范,从中获益。第92页共104页 【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五单元测试卷(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纸币最早在民间使用,后由政府发行,准许与金属货币同时使用。但直到明清时期纸币也未能取代金银而成为主要货币。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明清时期(  )A.新航路开辟后西方金银大量流入中国市场B.纸币的发行和使用容易因通货膨胀而贬值C.中国的商品市场发展的程度仍然不够充分D.民众因缺乏对纸币价值的信任而拒绝使用2.明朝万历年间,政府规定并广泛推行统一役法,把原来的里甲、均徭、杂泛等项徭役合并为一,不再区别银差和力役,一律征银。从长期来看,政府这一举动(  )A.彻底改变了明朝的货币体系B.使其在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C.有利于中外商业贸易的发展D.推动了经济中心向南方转移3.1863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正式任命英国人赫德为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制订了管理海关的相关章程,对海关内部用人、行政等作了详细规定。这表明(  )A.中国关税自主权进一步丧失B.清政府加强了对海关的管控C.洋务运动正式展开D.对外贸易完全被英国控制4.唐朝武德四年宣布废止五铢钱,改行“开元通宝”钱,这种钱制不仅成为唐代的定制,而且持续流行了近千年,也被作为后世“钱制”的楷模。“通宝”钱制流行反映出(  )A.中国古代货币开始走向规范化第92页共104页 B.年号铸钱强化了货币经济功能C.货币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增强D.标志我国金属铸币制度的成熟5.清朝征收“地丁银”是指(  )A.只征土地税,废除人丁税B.土地税、人丁税一律只收白银C.按土地与人口的多少征收白银D.将丁税平均摊入田赋统一征收6.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下图中的(  )7.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致使全球经济面临严峻挑战,可能导致多达6000万人陷入赤贫,某国际组织承诺在15个月内提供1600亿美元赠款和资金支持,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新冠疫情。这一国际组织是(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世界银行C.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D.亚太经合组织8.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规定:成年男女每人每年纳税一算,称“算赋”,计120钱,商人及奴隶加倍。这一规定(  )A.体现了轻徭薄赋的税收原则B.有利于促进人口的增长C.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降低了商人的政治地位9.下面是《旧唐书》有关两税法的记载:“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户无主客,以见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天下便之,人不土断而地著,赋不加敛而增入”。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两税法没有(  )A.改变征税标准B.扩大纳税面C.增加政府收入D.取消丁税10.关税是国家对进出关境的货物和物品征收的一种税。下面对关税认识不正确的是(  )A.关税是由进出关境的监督管理机关征收的B.征收关税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C.征收关税是为了保护本国企业,限制进口D.征收关税可以调节进出口贸易11.抗战初期,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以法币为基础发行根据地货币,第92页共104页 保护法币的主体地位;配合物资战,对物资在根据地的输出和伪币的输入实行限制,对外贸易实行控制;保护法币,使其沉于民间,防止被伪币套取。这些举措(  )A.挫败了日寇对华的经济侵略B.为持久抗战提供了经济支持C.体现根据地工农政权的性质D.体现了国共团结抗日的精神12.两税法、方田均税法和一条鞭法开始实施时,政府财政收入都明显增加。主要是因为(  )A.新法加重了对农民的剥削B.地主官僚按田亩纳税扩大了税源C.商人和手工业者必须纳税D.由原来的征收实物改为征收银两13.1934年7月《纽约时报》称:“在蒋介石总司令的授意之下,中国的关税政策发生了引人瞩目的变化,……新的关税政策将极大地提高美国、英国和苏联向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的关税税率,同时降低日本向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的关税税率。”这反映了(  )A.“大萧条”对中国的影响B.国民政府以妥协换取中日和平C.改订新约运动取得大进展D.国民政府的亲日倾向明显加强14.汉初,盐、铁由私人经营,国家则设官征税,汉武帝时期,中央设立盐铁丞总管全国盐铁之事,地方设立盐官、铁官经营产销。盐业官营由政府提供器具和生活费用,招募盐户,民制官收,而铁业则由政府直接控制。这一举措(  )A.延续了工商食官的传统B.提高了手工业者的社会地位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D.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结合15.下表是北宋初年政府下达的一系列命令。这些命令反映出宋代(  )时间内容乾德四年(966)自今百姓有能广植桑枣开荒田者,并令只纳旧租,永不通检淳化元年(990)江浙等路……民多流亡弃其地,遂为旷土。宜令诸州籍其陇亩数,均其租……召游民劝其耕种至道元年(995)近年以来,天灾相继,民多转徙……应诸道州府军监管内旷土,并许民请佃,便为永业,仍与免三年租税第92页共104页 A.不抑兼并造成了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B.统治者重视招抚流民开垦荒田C.租佃制已经成为农业经营的主要方式D.北方农民为逃避战乱大批南迁16.下表是世界货币体系的发展进程,这反映了(  )时间体系简介1880-1914年金本位体系金银是唯一的信用担保1918-1939年国际金本位制度恢复以黄金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或国际本位货币1944-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1973-1976年浮动汇率制度过渡时期汇率完全由市场的供求决定,政府不加任何干预1976年至今牙买加体系浮动汇率制度改革、黄金非货币化、扩大信贷额度、增强特别提款权等A.世界经济全球化B.世界格局多极化C.经济区域集团化D.美国货币霸权化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17题13分,18题14分,19题13分,20题12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蒙古汗国统治时期,各地自行发行纸币,币制杂乱。忽必烈即汗位后,决定统一钞法,改革币制。中统元年(1260年)十月,印造中统宝钞,以银为本,与银并行流转。民间交纳赋税都用宝钞,原旧钞限期尽数收换,不再行用。设立交钞库作为兑换机关,可钞银互易或以烂钞易新钞,所换银货即储库作本。中统五年(1264年),诏令禁止民间私相买卖金银,后又禁用铜钱。设立平准库“主平物价”,掌管金、银、钞兑换。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军攻破临安,忽必烈诏令在统治范围内禁用铜钱,并颁行钞法于江淮等处,收兑江南流通的纸币。至元十四年(1277年),明令伪造宝钞者处死。终元之世,中统宝钞“盖常行焉”。——据穆鸿利《简论忽必烈的币制改革与元代钞法的历史地位》(1)根据材料,概括忽必烈币制改革的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忽必烈币制改革的意义。第92页共104页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交换的发达,促进了货币流通量的增加。北宋除铜、铁钱外,金银也作为半流通性货币,租税的征收、官俸的发给和对外贸易都使用银两。北宋的铜钱尽管铸造的比过去多,但“钱荒”却十分严重。为此,政府规定四川等地只能用铁钱流通。由于携带不方便,10世纪末,成都出现了所谓的“交子铺”,发行纸币代替铁钱。1023年,北宋政府看到发行交子有利可图,遂正式创立“交子务”,改交子为官办,以36万贯铁钱作准备金,定期发行,限额125万余贯,流通区域仍限于四川。——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材料二 洪武元年,明政府颁行“洪武通宝”。但由于铜钱的铸造受到铜料不足的限制,而且商贾也习惯于元代的纸钞,因此铜钱的流通并不通畅。洪武八年,印造大明宝钞,禁止民间使用银子。但由于宝钞发行没有数量的限制,也没有兑换的机制,导致官府大力推行用钞作货币的同时,两浙、江西、闽广等地的百姓重钱轻钞,宝钞严重贬值,钞法难以推行。正统元年,政府“弛用银之禁”,下令南方部分不通舟楫的地方,可将赋税折算白银缴纳,至万历时期,要求各种租税都折银征收。民间白银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原来的“大数用银、小数用钱”的习惯也逐渐改变,人们在小额交易中也宁愿使用极为细碎的银子。——摘编自何平《世界货币视野中明代白银货币地位的确立及其意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宋时期“交子”出现的原因及意义。(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朝时期白银货币地位的变化。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宋、明时期货币流通的相同点。第92页共104页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明初,曾设局铸钱。至洪武七年,卒因铜之不给,罢铸钱局而行钞。大明宝钞,以千文准银一两,四贯准黄金一两。后因钞价下落,屡次鬻官物,或税收限定必纳宝钞以收钞。然终于不能维持。至宣宗宣德三年,遂停止造钞。其时增设新税,或加重旧税的税额,专收钞而焚之。钞法即平之后,有些新税取消,税额复旧,有的就相沿下去了。钞关即是其中之一。自此租税渐次而普遍收银,银两就成为通用的货币了。——吕思勉《中国通史》材料二 16世纪末叶西式银元开始流入,至19世纪下半叶,国际贸易畅通后,西方银元才大量涌入,并以其面值流通市面。由于西方银元的形式、重量、成色较为一致,使用简便,且铸工精细,易于辨识与分合、携带或转移。这些正是银两的缺失。制钱则太琐细,一串千文,劣币、伪币夹杂其中,数目亦不等,结算费时费事,对渐趋频繁的交易已难因应,而纸钞又无全国性公正可靠的发行机构。因此外国银元很快受到国人欢迎,迅速扩散流通……洋钱的含银量只有9成,中国人却习惯用十足的白(纹)银换取外国贸易银,吃亏难免。由于列强在华势力不断增强,外商来华增多,外国银元也随之大量涌入,在沿海沿江港铺逐渐成为流通货币。外国银元既受欢迎,加上外商也有意哄抬,例如要求中国商人用外国银元付款等,遂使外国银元超过铸银价格,于是就有外商用外国银元收购中国纹银,运出国外贩卖图利。自19世纪下半叶。国内多民变,云南回变使该省铜产量锐减;而太平军与捻军又扰乱铜矿运销,使铜价飞涨,许多铸钱局因缺铜矿而减产或停铸,制钱可缺,即所谓“铜贵钱荒”。当朝野苦无对策解救钱荒时,两广总督张之洞适时于1887年奏准购置机器试铸银元……其时列强都已改采金本位,国际银价大幅下跌,白银既丰且廉,过去饱受缺银之苦的各省,也开始大量铸造银元,结果造成银币取代纹银的现象。——《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下)》(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代货币制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银币通行的原因以及影响。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世界历史大事记(节选):1929年,法国向英美大量兑换黄金,加速经济危机的爆发;1941年12月,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提出建立“联合国外汇稳定基金”的方案,规定各国的发言权和投票权取决于缴纳资金份额的多少;1942年初,《联合国家宣言》,重申战后重建国际经济秩序;第92页共104页 1944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主张建立“国际清算联盟”……各国在清算联盟中所承担的份额,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三年平均贸易额计算,不需要缴纳现金;1944年7月,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1945年1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1947年10月,美、中等23国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从材料中提取相关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逻辑清晰)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C 【解析】根据材料“但直到明清时期纸币也未能取代金银而成为主要货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是因为明清时期严厉执行重农抑商政策,导致商品经济发展缓慢,故选C项;新航路开辟后西方金银大量流入中国市场是明中叶后白银成为主要货币的原因,排除A项;纸币的贬值主要和政府滥发货币有关,排除B项;民众因为缺乏对纸币价值的信任而拒绝使用主要和政府信誉有关,排除D项。2.C 【解析】题干描述的是一条鞭法,在这一赋税制度改革中,不再区别银差和力役,一律征银,放松了对百姓的人身控制,同时加速了白银货币化进程,有利于商业贸易的发展,故选C项。3.A 【解析】由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海关是一个国家的大门,也是一个国家主权的象征,材料所述内容表明中国关税自主权进一步丧失,故选A项;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C项与材料关系不大;D项错在“完全”一词。4.C第92页共104页 【解析】“通宝”的含义是通行的宝货。其名称变化反映了人们对货币作用认识加强,也反映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货币地位增强了,故选C项;秦始皇统一货币,中国古代货币逐渐走向统一规范;铜钱的大量使用标志我国金属铸币制度走向成熟;通宝钱制主要以年号命名(开元通宝不是年号钱),作为皇帝至高无上的统治权力的象征,突出了其政治功能。故排除A、B、D三项。5.D【解析】“地丁银”的本意是将地税、丁税合二为一,故选D项。6.B【解析】秦朝统一中国后,在经济上统一了货币,规定把燕齐的刀币(如A图)、赵魏的铲币(如D图)和楚国的蚁鼻钱(如C图)等废除,在全国统一使用秦国的圆形方孔钱,也称秦半两钱,即B图,故选B项。7.B8.C【解析】“商人及奴隶加倍”反映了汉朝加强对商人的管理,征收重税,不利于商业的发展,不能体现轻徭薄赋的税收原则,故C项正确,A项错误。“算赋”的本质是人头税,是不利于人口增长的,故B项错误;材料中对商人双倍征收人头税是从经济上打压商人,而非政治打击,故D项错误。9.B【解析】两税法是指由征收谷物、布匹等实物为主的租庸调法,改为征收金钱为主,一年两次征税。两税法改变了“租庸调”据丁征税的做法,实行以财产多少为征税标准,改变的只是征税的标准方式,没有多增加别的税种,所以B项符合题意。10.C【解析】A项是关税的征收机关,B、D两项是征收关税的意义,均正确,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符合题意。11.B第92页共104页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根据地实行的经济政策和货币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根据地的经济稳定,维护了法币的使用和信用,为根据地的抗战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支持,故选B项。材料中的这些举措只能一定程度上抵御日寇对华的经济侵略,“挫败了”的表述过于夸大,排除A项;国民政府也同样进行了法币改革,故材料中的举措并不能体现工农政权的性质,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国共之间的合作,排除D项。12.B【解析】税收改革之初,重新核定土地数量不能隐瞒,地主官僚按田亩和资产纳税,政府的财政收入都明显增加,故B项正确。新法按土地的实有数目纳税,农民只负责自己耕种的土地纳税,农民的负担相应地来说是减轻了,故A项错误;封建社会各个朝代,商人和手工业者都纳税,故C项错误;明朝时期改为征收银两,活跃了商品经济,不能说明唐宋时期,不全面,故D项错误。13.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开始了局部侵华。材料中关税政策的变化是对美、英、苏向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的税率提高,同时对日本的税率降低,故B项正确。“大萧条”是1929-1933年,故排除A项;改订新约是1928年的运动,故排除C项;材料无法得出国民政府的亲日倾向加强,故排除D项。14.C【解析】根据材料“汉初,盐、铁由私人经营”“汉武帝时期,中央设立盐铁丞总管全国盐铁之事,地方设立盐官,铁官经营产销”可知,政府实行盐铁官营,垄断了有利可图的行业,有利于增加政府的收入,故C项正确。这一举措并不是延续工商食官,故A项错误;盐铁官营不能提高手工业者的地位,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农业和手工业的结合,故D项错误。15.B【解析】材料“开荒田者……永不通检”“召游民劝其耕种”“免三年租税”说明政府重视对荒田的开垦,故B项正确。A、C、D三项材料没有涉及,均排除。16.A【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世界货币体系从金本位体系到布雷顿森林体系,再到牙买加体系,反映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和带来的影响,故选A项。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尚未形成,排除B项;材料涉及世界货币体系,未涉及区域性经济组织,并非“区域集团化”,排除C项;布雷顿森林体系,它正式确立了美元在全球的霸权地位,与“浮动汇率制度过渡时期”“牙买加体系”无关,排除D项。第92页共104页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17题13分,18题14分,19题13分,20题12分,共52分)17.(1)内容:统一发行中统宝钞并强制流通;逐步禁止金属货币流通;以银为本位,以充足准备金确保纸钞信用;设置专门机构进行管理,严明钞法,严惩伪造者。(2)意义:统一全国货币,结束币制混乱的局面;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和各地区经济交流;奠定元代钞法的基础;纯纸币流通制度和准备金制度在币制史上影响深远。【解析】第(1)问,据材料“中统元年(1260年)十月,印造中统宝钞,以银为本,与银并行流转”“设立平准库‘主平物价’”等信息概括。第(2)问,主要结合所学回答。18.(1)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北宋“钱荒”严重;铁钱等货币流通不便;发达的金融信用事业;造纸业和印刷业的发展。意义:推动政府货币改革;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影响深远。(2)变化:从民间私用到合法货币,再到主导货币。相同点:多种货币并存;具有地域性;民间货币影响较大。【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交换的发达,促进了货币流通量的增加”可知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一“‘钱荒’却十分严重”可知出现“钱荒”现象;根据材料一“政府规定四川等地只能用铁钱流通。由于携带不方便”“成都出现了所谓的‘交子铺’”得出铁钱等货币流通不便;根据材料一“北宋政府看到发行交子有利可图,遂正式创立‘交子务’,改交子为官办”可知金融业的发展;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印刷业的发展。第二小问,根据第一小问可知,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发展,推动政府货币改革;纸币便于流通,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结合所学可知,“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影响深远。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洪武八年,印造大明宝钞,禁止民间使用银子”可知当时民间使用白银,根据材料二“正统元年,政府‘弛用银之禁’,下令南方部分不通舟楫的地方,可将赋税折算白银缴纳,至万历时期,要求各种租税都折银征收”可知政府承认成为合法的货币,并且占据主导地位。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比较可知,当时都同时存在多种货币;“交子”一开始在四川地区使用,而白银也是在南方流通,因此都具有地域性;并且都是由民间使用,后来得到官府的认可。19.(1)变化:由盛行铜钱到盛行宝钞,再到盛行白银。原因:铜产量低,纸币携带方便且有前朝先例;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政府滥发纸币,导致纸币币值下跌、信用度下降;新航路开辟之后,白银大量涌入。(2)原因:列强入侵,通商用银元;银元相对银两来说有其优越性;外商哄第92页共104页 抬银元价格牟利;官员尝试铸造银元;西方采用金本位,银价下跌;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对外贸易逐渐发展的需要。影响: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中国对西方的经济依赖愈发严重;缓解了钱荒,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的稳定;中国传统货币体系发生改变,新形式的货币有利于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设局铸钱”“罢铸钱局而行钞”“自此租税渐次而普遍收银,银两就成为通用的货币了”等信息从由盛行铜钱到盛行宝钞,再到盛行白银等方面概括即可。第二小问,原因分两部分,一则为宝钞盛行取代铜钱盛行的原因,二则为白银盛行取代宝钞盛行的原因;根据材料“卒因铜之不给,罢铸钱局而行钞”可知铜钱衰落的原因之一是铜产量的不足;结合宋代交子出现的原因可知纸币相对铜钱来说便于携带和大额交易,更能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材料“后因钞价下落,屡次鬻官物,或税收限定必纳宝钞以收钞”可以体现宝钞币值下滑,官府数次典卖国有资产来为宝钞保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元明过量发行纸钞造成恶性通货膨胀,此宝钞衰落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结合时代背景可知,新航路开辟以后,大量白银涌入中国市场,为白银成为货币提供了条件。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至19世纪下半叶,国际贸易畅通后,西方银元才大量涌入”并结合时代背景可知,与鸦片战争、列强入侵有关;根据材料“由于西方银元的形式、重量、成色较为一致……因此外国银元很快受到国人欢迎,迅速扩散流通”可知银元相对于银两有着其优越的一面;根据材料“加上外商也有意哄抬,例如要求中国商人用外国银元付款等”可知有外商恶意哄抬牟利的因素;根据材料“两广总督张之洞适时于1887年奏准购置机器试铸银元”可知官府主动铸造银元;根据材料“其时列强都已改采金本位,国际银价大幅下跌”可知西方采用金本位导致国际银价下跌;结合所学知识还可得出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对外贸易逐渐发展需要更多的货币流通。第二小问,根据材料“遂使外国银元的市价不断提升……运出国外贩卖图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伴随着银元大量涌入中国,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越来越重,表现为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伴随着东西方贸易的“通畅”,中国传统的“朝贡”经济体系逐步瓦解,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材料产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外来银元的通行加深了中国经济上对西方的依赖程度;根据“国内多民变……即所谓‘铜贵钱荒’”可知银元的自铸与通行缓解了钱荒,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通行银元体现了在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的背景下,货币体系逐渐融入世界经济体系。20.示例一:论题:二战以来,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阐述:吸取经济大危机和二战的惨痛历史教训,二战以来在国际经济领域,出现了制度性协调机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并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分别在稳定国际汇率、促进货币合作和全球发展援助等角度发挥作用,为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稳定、恢复与发展创造了条件。《关贸总协定》是二战后第一个以法律形式调整国际贸易与贸易关系的规则和程序,体现了自由贸易精神,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总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体系化和制度化的发展方向,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第92页共104页 示例二:论题:二战以来,美国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阐述:二战以来,欧洲各国衰落,美国以绝对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积极筹建一个受美国控制的国际经济秩序。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获得“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并通过认缴较多的股金份额,由美国人担任关键职务,控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进而确立了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金融领域的霸主地位,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为扩大世界市场,打击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美国又推动签署《关贸总协定》,削减各国关税和消除关税壁垒,便利美国利用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向外经济扩张。总之,二战以来,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综合实力,掌握了国际规则制定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六单元测试卷(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1883年,德国通过了工业化国家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保险立法《医疗保险法》,1884年通过了《工伤事故保险法》,1889年通过了第一部《老龄和残疾保险法》。这三大保险法的颁布(  )A.有利于完善医疗保障制度B.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C.根本改变了工人阶级的地位D.解决了人民的衣食住行问题2.《礼记王制》云:“丰年不奢,凶年不俭。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材料说明周代的统治者(  )A.要求百姓生活勤俭节约B.鼓励消费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C.大力倡导重农抑商政策D.提倡国家要建立粮食储备制度3.两宋客户比重一览表第92页共104页 年代公元客户占总户数的百分比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37.9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35.0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30.5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33.7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32.8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32.7宋高宗绍兴四年113436.15客户,指无土地和资产的人户。导致表中所示总体状况出现的重要原因是(  )A.小农经济衰退B.商品经济繁荣C.租佃关系普遍D.土地政策调整4.民生问题是中共十九大的重要议题,中共十九大认为:当今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可以借鉴(  )A.西汉初期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B.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以工代赈C.20世纪30年代形成的斯大林体制的分配方案D.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国家制度5.战国时期,秦献公改造基层居民组织,将全国人口编为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的单位,这一举措被称为“户籍相伍”;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县”。“户籍相伍”和“集乡为县”(  )A.确立起皇帝制度B.摧毁了宗法关系C.建立起官僚政治D.加强了基层治理6.“凡父母双方均为雅典公民者有公民权,公民在十八岁时在他们村社的名簿中登记。当他们登记之时,村社成员对他们宣誓投票,做出决定。”对“村社”的理解恰当的是(  )A.直接决定城邦的大政方针B.承担司法职能第92页共104页 C.由城邦公民大会负责管理D.是基层治理组织7.托克维尔在评价美国政治制度时指出:“乡镇组织之于自由,犹如小学之于授课。乡镇组织将自由带给人民,教导人民安享自由和学会让自由为他们服务。”这主要是因为乡镇(  )A.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B.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要求C.是最基本的地方自治单位D.承担了基层教育机构的职能8.1988年,英国政府实行养老金改革。国家只提供最基本的养老金,同时强制所有企业一律推行职业养老金制度。政府还规定任何职工按期缴付一定费用,到退休时,由国家负责支付个人养老金。这一改革旨在(  )A.减少国家干预,缩减福利规模B.加强社会保障,缓解失业压力C.节省政府开支,放弃社保责任D.扩大政府职能,缩小贫富差距9.(乾隆)二十二年更定保甲之法:……凡甲内有盗窃、邪教、赌博……聚会等事,及面生可疑、形迹诡秘之徒,责令专司查报。户口迁移登耗,责令随时报明,于门牌内改换填给。这表明(  )A.保甲法完全禁止了人口流动B.保甲法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甲是明代最基层的行政机构D.保甲法兼具户口管理和治安功能10.罗斯福新政初期,美国社会失业、流浪人口增多现象严重,一些学者很少担心政府对群众的衣食供给问题,却十分担心总统能否赋予他们采取措施实施保障的能力。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的美国(  )A.政府拥有强大的物质保障B.以工代赈面临多重挑战C.照搬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D.社会保障急需立法支持11.在政府的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下,实现充分就业、收入均等、社会福利、社会保障。该政策是(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B.福利国家政策C.混合经济D.实现国有化12.据《礼记·王制》记载:“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第92页共104页 养庶老于虞庠。”汉代,统治者强调以孝道治理天下。唐宋以后,保持了由皇帝宴请老人的习俗,称为“观醣”。如康熙六十大寿时,举办“千叟宴”,宴请天下老人。这种现象反映出,中国古代(  )A.政治活动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B.道德教化和政治宣传的重要性C.社会活动具有鲜明的等级差别D.百善孝为先思想源于宗法观念13.《大明会典》载:“凡军、民、医、匠、阴阳诸色户,许各以原报抄籍为定,不许妄行变乱,违者治罪,仍从原籍。”还规定:“若诈冒脱免,避重就轻者,杖八十。其官司妄准脱免及变乱叛籍者,罪同。”明朝此规定意在(  )A.变革元朝的户籍制度B.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C.规范户籍登记与管理D.严格限制人身自由14.《后汉书·百官志》记载,“凡有孝子顺孙,贞女义妇,让财救患,及学士为民法式者,皆扁表其门,以兴善行”,表彰孝道及善行义举均属乡官三老之职责。由此可见,当时(  )A.基层治理渗透官方意识形态B.社会救济程序完备C.民间教化倡导多元价值观念D.察举制度雏形出现15.欧洲社会福利思想有其自身的历史演进过程。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关于最优良的政体……必须是能使人人尽其所能而得以过着幸福生活的政治组织。”中世纪,统治欧洲的基督教会,主张男女平等,共同劳动,共同消费。这表明欧洲社会福利思想(  )A.具有久远历史传统B.重视宣传传统文明C.具有完整救助体系D.完全采纳教会主张16.随着唐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传统社会发生了重要转变,享有特权的世族贵族不存在了,奴婢、部曲等“贱民”和佃农都进入国家户籍管理,成为国家法律意义上平等的编户齐民,整个社会朝向“等齐化”发展。这一转变(  )A.不利于封建国家赋税的征收B.反映了国家对民众的控制削弱C.反映了社会等级制度的消除D.促进了契约普遍化趋势的出现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17题13分,18题14分,19题13分,20题12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对不同程度的贫困者给予不同的救济扶助,如明代林希元在《荒政丛第92页共104页 言》提出“极贫之民便赈米,次贫之民便赈钱,稍贫之民便转贷”……宋代以前,救助贫困人口一般以政府为主,如《汉律》规定国家需向“贫不能自存者”提供救助。到了宋代,国家开始注重用经济手段、调动民间力量参与扶贫救助,如采用招商赈济、以工代赈等方式。除此之外,宋代还鼓励民间互助,动员富户救助贫户,并设立“纳业补官”制度,对参与扶贫的富户奖以荣誉称号……宋代政府除了在自然灾害之后开展临时性救助,还从百姓日常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制定系统性扶持办法,从财政、民政乃至军政多个层面对贫困人口进行帮扶。——摘编自孙竞、张文《中国古代扶贫实践及其当代价值》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扶贫政策的特点。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德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始于俾斯麦执政时期。德国统一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运动高涨,俾斯麦政权在镇压工人运动的同时,也积极促进工人的福利,改革社会弊端。面对日益迫切的社会保障需求,德皇威廉一世于1881年11月发布诏书,要求“最大限度的保障需要帮助的人”,首次提出了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构想。在俾斯麦的推动下,议会先后通过了《工人医疗保险法》《事故保险法》和《养老保险法》。这既是德国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雏形,也是世界范围内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萌芽。德国是世界上首创立法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不但历史悠久,而且体系完善,为后来德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保障与改善,社会的稳定与团结,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为很多国家所借鉴。——摘编自李愚昊《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简述》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德国开创社会保险事业的背景,并分析其历史地位。第92页共104页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古代社会,历代统治者对于治理乡村都十分重视,其乡村治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夏商周到春秋战国直至隋文帝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夏商周时,出现了乡里制度的萌芽。战国时期,乡、里以上行政组织渐具雏形,成为基层组织。秦汉时期实行郡县制,其乡里制度则逐步成熟,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第二阶段大致为隋唐两宋时期。隋朝基层官吏的数量比此前大为减少,权力也在逐步弱化。唐朝对城邑之外的各种聚落形态进行全面规范和整顿,不仅从名称上统一为村,而且从法律上实施统一管理,国家力量向基层社会进一步渗透。这一阶段处于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多官制向职役制的转折时期,乡里的地位逐渐沦落,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第三阶段是从王安石变法至清朝,乡里制度转变为职役制,县为基层行政组织,县以下实行以代表皇权的保甲制度为载体。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格,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但到了近代,原有的保甲制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的社会现实,最终在清朝末年为乡镇地方自治所取代。——摘编自唐鸣等《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及其历史变迁》材料二 明清时期,国家权力逐渐退出乡村,形成了“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的乡村治理格局。乡绅主要来自于休假退隐的官员、退休居乡的前官僚、尚未入仕的士人。乡绅不仅是里甲制(征税)和保甲(征兵)的主要控制者,还是乡村公共事业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在灾荒之年出面与政府协商,要求以减代服、减免赋税等,同时兴办赈局、义庄,救济乡里。他们是乡村社会规范的解释者、社会教化的维护者,积极创办义学、私人书院方志局、文学社团等乡村文化教育机构。——摘编自徐祖澜《乡绅之治与国家权力——以明清时期中国乡村社会为背景》(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基层治理变革的基本趋势。(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基层治理的特点并分析其背景。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第92页共104页 材料 欧洲社会保障体系的演变中世纪教会负责本教区内的慈善事业16世纪30年代法国世俗政府控制公共福利设施和资金募集渠道1601年英国政府制定《济贫法》,建立“贫民习艺所”,强迫贫民劳动1883-1889年德意志帝国议会通过法令,批准国家建立健康保险计划,工伤事故保险计划和退休金保险计划1905年英国通过了“失业工人法”,后又相继制定了“教育法”“退休金法”“劳工介绍法”1911年英国通过“国民保险法”,包括工人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20世纪30年代法国通过立法,规定为低收入者提供补贴和援助1945-1947年法国连续通过社会保障立法,最终形成了包括个体劳动者和农业劳动者在内的全民社会保障网1946年英国通过国民保险法,囊括失业、疾病、生育、死亡、孤寡、退休等方面的保障,几乎每个公民都可享有保障1948年1948年,英国宣布成为第一个“福利国家”——摘编自周弘《欧洲社会保障的历史演变》依据表内容,围绕“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一个问题,并结合世界史相关知识予以解释。(要求:问题须具体明确,解释须史论结合)第92页共104页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三部社会保险法属于社会保障体系内容,其颁布有利于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故选A项,排除B、C、D三项。2.D【解析】材料大意是国家的物资储备,不够九年用就是不富足,不够六年用就会告急,不够三年用就不成为国家了。说明周代的统治者主张建立国家粮食储备制度,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勤俭节约、消费、重农抑商等内容,排除A、B、C三项。3.D第92页共104页 【解析】材料数据反映了两宋客户比重大概保持在30%以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宋代采取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土地租佃制发展,故出现材料反映的现象,故D项正确;土地租佃制发展不能说明小农经济衰退,故A项错误;材料数据未涉及商品经济,故B项错误;仅凭材料数据并不能说明租佃关系普遍,故C项错误。4.D【解析】汉初休养生息政策适用于经济重创时期,与我国当前经济形势不符,排除A项;以工代赈是挽救经济危机的手段,我国未出现这种现象,排除B项;斯大林体制建立于计划经济之上,我国是市场经济,不符合我国国情,排除C项;福利国家制度主张解决民生,我国可以借鉴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故D项正确。5.D【解析】“户籍相伍”和“集乡为县”将过去血缘关系的氏族组织改造成为从户开始经什伍到乡聚再到县的严密的地缘关系组织,形成了完全意义上的基层地方行政组织体系,有利于加强基层治理,故选D项。秦朝建立后,秦王嬴政确立皇帝制度,排除A项;材料强调基层治理,不涉及宗法关系问题,且“摧毁”的说法也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之上,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央或地方行政权力体系,材料强调基层治理,排除C项。6.D【解析】根据材料“在他们村社的名簿中登记”等,可知村社承担基层治理职能,故选D项。村社只管一个村的事务,不能直接决定城邦的大政方针,故排除A项;村社是自治组织,不需要公民大会管理,并非司法组织,故排除B、C两项。7.C【解析】根据材料“犹如小学之于授课”,小学是基础性的教育机构,将“乡镇组织之于自由”比作“小学之于授课”,凸显了乡镇对于自由的基础性保障作用,这主要是因为乡镇是最基本的地方自治单位,故选C项。乡镇并没有司法组织,故排除A项;乡镇是自治机构,故排除B项;材料只是一种比喻,故排除D项。8.A【解析】“只提供最基本的养老金”并推行职业养老金制度,体现20世纪80年代后期政府减少福利支出,故选A项。减少福利支出不是加强保障,排除B项;国家仍承担最基本的养老金,说明政府未放弃社保责任,排除C项;减少国家干预不是扩大职能,排除D项。9.D 第92页共104页 【解析】据题意可知,清代的保甲法强化了对基层和民众的管理与控制,这说明保甲法兼具户口管理和治安的功能,故选D项;“完全禁止”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保甲法是加强基层管理,而非推动商品经济发展,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甲是明代最基层的行政机构,排除C项。10.D 【解析】罗斯福新政之前,美国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政府并未表现出明显的经济干预能力,故出现材料中学者的担心,这间接反映出,为克服这一问题,当时的美国需要从法律层面为社会保障提供支持,故选D项;据材料“一些学者很少担心政府对群众的衣食供给问题”可知,政府拥有强大的物质保障是材料从正面直接反映出的信息,而非侧面,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出与以工代赈有关的信息,排除B项;美苏两国社会性质不同,美国不可能照搬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C项表述错误,排除。11.B【解析】据材料可得“该政策”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产物和一种表现形式,故A项错误;据材料“实现充分就业、收入均等、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可知,题干所述为福利国家政策,故B项正确;据材料可知该政策是建立在混合经济基础上,故C项错误;实现国有化与材料“在政府的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下”相矛盾,故D项错误。12.B【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不同时期的政府均采取措施孝敬老人,推动社会“尊老”之风的养成,以此进行道德教化和政治宣传,巩固统治,故B项正确。儒家思想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显然不能涵盖材料中所有朝代,故A项错误;材料中朝代都重视养老风气形成,并未体现等级差别,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孝顺的思想来源于宗法观念,故D项错误。13.C【解析】材料“凡军、民、医、匠、阴阳诸色户,许各以原报抄籍为定,不许妄行变乱,违者治罪,仍从原籍”表明明代严格户籍管理,旨在规范户籍登记与管理,C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元朝的户籍制度问题,A项不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尊卑等级,B项不正确;材料只是强调规范户籍制度,不能体现严格限制人身自由,D项不正确。14.A【解析】从东汉官方文件记载,“表彰孝道及善行义举均属乡官三老之职责”,体现官方色彩,A项正确;“扁表其门,以兴善行”等赠以名誉的做法,与社会救济无关,B项错误;材料中三老的职责是表彰“善行义举,孝子义妇”,全是儒家伦理,不存在多元化,C项错误;察举制在西汉武帝时就有了,D第92页共104页 项不符合史实。15.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早在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就主张建立一种人人都能实现幸福的理想政体。中世纪时期,基督教会“主张男女平等,共同劳动,共同消费”也明确表达了下层人民群众追求平等、追求福利普遍性的愿望,这表明欧洲社会福利思想具有久远的历史传统,故A项正确。B、C、D三项材料均未体现,故排除。16.D【解析】奴婢、部曲等“贱民”和佃农都进入国家户籍管理,具有法律的地位,说明当时契约普遍化趋势的出现,D项正确。该措施有利于封建国家赋税的征收,A项错误;材料中编户齐民有利于控制百姓,B项错误;C项中“消除”表述过于绝对,排除。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17题13分,18题14分,19题13分,20题12分,共52分)17.特点:分类定级,分类扶持;钱物给予式扶贫与生产经营式扶贫相结合;临时性救助与系统性扶持相结合;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也注重调动民间力量。【解析】根据材料中“对不同程度的贫困者给予不同的救济扶助”“国家开始注重用经济手段、调动民间力量参与扶贫救助”“除了在自然灾害之后开展临时性救助,还从百姓日常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制定系统性扶持办法,从财政、民政乃至军政多个层面对贫困人口进行帮扶”等内容进行概括即可。18.背景:国家统一后资本主义快速发展;工人运动高涨,阶级矛盾尖锐;德皇和俾斯麦的积极推动。地位:开创了世界现代社会保险事业的先河,为其他国家所借鉴。【解析】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德国统一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运动高涨”可得国家统一后资本主义快速发展以及工人运动高涨,阶级矛盾尖锐;根据材料中“德皇威廉一世于1881年11月发布诏书”可得德皇和俾斯麦的积极推动。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中“德国是世界上首创立法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为很多国家所借鉴”可得开创了世界现代社会保险事业的先河,为其他国家所借鉴。19.(1)由乡里制向保甲制转变;由乡里制向职役制转变;国家对乡村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加强;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削弱。第92页共104页 (2)特点:以自治为主;重视伦理道德和社会教化;宗族及乡绅主导;社会功能与政府职能相结合。背景:程朱理学的强化及影响;宗族势力的崛起;科举制及官僚制度的发展。【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中“战国时期,乡、里以上行政组织渐具雏形,成为基层组织”,“(王安石变法至清朝)县以下实行以代表皇权的保甲制度”可知,由乡里制向保甲制转变;根据“隋朝基层官吏的数量比此前大为减少”,“从王安石变法至清朝,乡里制度转变为职役制”可知,由多官制向职役制转变;根据“(秦汉时期)乡里制度……带有半自治的性质”,“(唐代)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可知,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削弱;根据“(唐代)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王安石变法至清朝)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格,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可知,国家对乡村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加强。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明清时期,国家权力逐渐退出乡村”,“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可知,以自治为主;根据“自治靠伦理”,“(乡绅)是乡村社会规范的解释者、社会教化的维护者”可知,重视伦理道德和社会教化;根据“县下惟宗族”,“(乡绅是)乡村社会规范的解释者、社会教化的维护者”可知,宗族及乡绅主导;根据“(乡绅)是里甲制(征税)和保甲(征兵)的主要控制者,还是乡村公共事业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在灾荒之年出面与政府协商,要求以减代服、减免赋税等”可知,社会功能与政府职能相结合。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三中“积极创办义学、私人书院方志局、文学社团等”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程朱理学的强化和影响;根据“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可知,宗族势力的崛起;根据“乡绅主要来自于休假退隐的官员、退休居乡的前官僚、尚未入仕的士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以及官僚制度发展。20.(示例1)问题:欧洲国家为何能在19世纪到20世纪中叶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解释:19世纪以来,欧洲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为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提供了条件。经济上,工业革命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奠定了物质基础。但同时,工业革命的深入,使社会分化为两大对立阶级,社会矛盾加剧,这也迫使资产阶级要通过社会保障体系来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推动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加之工人运动的兴起,这些都推动资产阶级通过立法的形式制定社保法案。思想上,自由、平等、人权等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使全社会日益关注个人的权利和幸福,这为社保体系建立提供了社会文化基础。总之,社会保障体系能在19世纪后的欧洲建立,正是此时欧洲社会在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发生变化的反映。考生还可以从以下角度提出问题:(示例2)为什么是欧洲国家先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解释:言之有理即可(示例3)在社保体系建立过程中,为什么英、法、德三国表现最突出?解释:言之有理即可(示例4)为什么欧洲国家社保体系建立都是通过立法的形式?解释:言之有理即可(示例5)为什么欧洲社保体系的覆盖面越来越广?第92页共104页 解释:言之有理即可(示例6)社保体系的建立对欧洲国家有何影响?解释:言之有理即可【解析】根据材料“欧洲社会保障体系的演变”可提炼出论点是欧洲国家为何能在19世纪到20世纪中叶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需要从工业革命的发展、缓和社会矛盾、资产阶级革命、工人运动的兴起、启蒙思想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其他论点言之成理即可。【新教材】统编版高二上学期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期末试卷第Ⅰ卷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左传记载:“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马有囤,牛有牧,以待百事。”对材料解读最正确的是(  )A.体现了森严的等级制度B.体现了君权神授的思想观念C.大宗与小宗之间的关系具有相对性D.执政集团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第92页共104页 2.据钱乘旦等所著《世界现代化进程》记载,德国皇帝威廉二世(1859~1941)在位20多年,却从来没有读过宪法,也不了解宪法。威廉二世曾说:“把德意志帝国锤炼出来的是士兵和军队,而不是议会的决议。”这反映出(  )A.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尚未确立B.德国仍然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C.普鲁士未占据帝国统治地位D.资产阶级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3.民国三年,严复连续发表《说党》系列文章,阐释其对政党政治的看法。严复认为政党政治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疏通民意、保护民权的作用。但同时又说:“如果轻率地认为,只要中国有了政党制度,中国就会立即富强起来,这的确是浅人之见。”据此可知,严复(  )A.对近代政党政治有清醒的认识B.认为中国实行政党政治利弊参半C.对戊戌变法失败进行深刻反思D.找到了一条正确的富国强兵道路4.西汉初期,各郡国举孝廉均为1人。东汉时期进行改革,以户口为例,一般州郡每20万口得举1人,但边境州郡却例外,每10万口即可岁举1人,这一举措(  )A.造成了地区间政治力量失衡B.有利于增强中央政府向心力C.利于促使官员注重人口增殖D.鼓励了官员到边远地区任职5.英国自1870年建立文官制度以来,考核以工作能力与表现为标准,考核结果作为奖励和晋升的依据。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英国官员考核制度更贴近于专业化管理和专业化分工的需要,逐渐废除了“通才”的考核标准。这一变化表明(  )A.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B.国家干预力度的加强C.工业革命的率先进行D.议会制度的不断完善第92页共104页 6.战国时期,各种盗案频发。《睡虎地秦墓竹简》所存192条法律法规中有47条涉及盗窃,《盗律》为商鞅变法所颁六律之首,秦国还在市场设“求盗”等官员专门捉贼。这反映出当时秦国(  )A.法条律令的繁杂B.法律保护私有财产C.价值观念的混乱D.百姓生活极端困苦7.《民法大全》中规定:一切债务,由于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而消灭。债务是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代为清偿,……债务人仍免除其债务。主债务人清偿时,替他作保的一切人因而免去其债务,相反的情形也是一样,即若保证人清偿,不但他本人而且主债务人也免去其债务。这些规定主要是(  )A.界定了债务人的职责B.保障了债权人拥有的权利C.明确了担保人的职责D.提供解决债务纠纷的依据8.以下表格的信息说明(  )时间表现1982年宪法制定前夕邓小平指出:“要使我们的宪法更加完备、周密、准确,能够切实保证人民真正享有管理国家各级组织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力,享有充分的公民权利。”1982年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进行重新规定,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改为第二章。20世纪90年代法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得到重视,这个时候有关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更多地体现了“管理法”的色彩。A.法律使人民获得感增强B.依法治国理念不断强化C.社会主义民主基础扩大D.国家关注公民基本权利9.“天可汗”不仅是一种荣誉,更具有实质意义,它的目的是使许多弱小邻国或民族可以和平相处共存共荣。”据此分析,唐太宗被拥戴为“天可汗”的原因是(  )第92页共104页 A.轻赋省刑B.开明的民族政策C.广开言路D.任用贤良,提高行政效能10.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迫切要求尽快建立一个国际性组织,以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各国政府也深感战争的残酷。于是,经过巴黎和会的酝酸,国际联盟于1920年正式成立。国际联盟能够成立主要缘于(  )A.各国之间交往要求日渐强烈B.美国总统威尔逊的积极努力C.各协约国政府能够同心协力D.一战给人类带来的深刻教训11.从“和平使命—2005”、“和平使命—2007”,一直到“和平使命—2009”,和平使命系列军演已经成为世界著名的反恐军演品牌,这也是上海合作组织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一种姿态。以下对上海合作组织认识正确的有(  )①上海五国机制发展到上海合作组织,增加的国家是哈萨克斯坦②它的成立标志着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的诞生③联合打击恐怖主义是该组织重要的目标之一④开创了以结盟互助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12.美国总统尼克松于1973年2月单方面宣布美元再次贬值10%,面对这一行动,欧洲经济共同体国家被迫于3月宣布实行汇率的联合浮动。这些现象表明(  )A.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形成B.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出现C.原有的货币体系亟待调整和重建D.美国丧失了世界金融霸权13.唐朝后期推行两税法: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资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这一政策(  )第92页共104页 A.增加了税目,加重农民的负担B.导致了唐代藩镇割据局面形成C.放松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D.巩固了封建国家的土地所有制14.图1为明朝徽州地区部分乡村纠纷处理方式比例图。这反映了(  )图1A.民间风俗和习惯对基层社会治理发挥决定作用B.基层社会的矛盾体现出明代阶级矛盾十分尖锐C.国家法与习惯法在基层治理中相互配合与交融D.明朝徽州地方政府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已失效15.1871年德国统一后,俾斯麦政府以立法的形式建立了医疗、养老、意外事故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但同时规定没有犯罪记录、没有酗酒闹事等不良记录,行为端正的人才能享受社会福利。俾斯麦政府实施这种政策主要是为了(  )A.增强德国容克资产阶级力量B.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C.运用法律手段防止暴力革命D.提高公民素质刺激经济发展16.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具有很强的持续性,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延续力,传统农业的持续发展保证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断,使其具有极大的承受力、愈合力和凝聚力。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发达的古代农业保证了中华文明的长期领先第92页共104页 B.农耕经济的持续性利于中华文明的延续发展C.农耕经济的持续发展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D.古代小农经济不断推动中国古代文明向前发展17.到了18世纪,玉米和马铃薯在亚欧人饮食中的比重大大提高,支撑着众多的人口。从西欧到中国的土地上,美洲的豆类提供了蛋白质,番茄和辣椒提供了维生素,并使饮食有滋有味。对这一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A.欧洲的本土作物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B.工业化带来的粮食增长使世界人口激增C.物种交流有利于改善世界各地的饮食结构D.粮食作物是早期亚欧贸易的主要交易品种18.下列选项中,能反映汉朝农耕生产的是(  )A.殷墟戴刑具陶俑B.曲辕犁C.耧车D.高转筒车19.下边是19世纪中后期美国在铁路网逐渐建成背景下铁路运输成本的变化表。然而,在此情况下,农场主却对铁路和铁路公司不满。这反映出(  )商务运输平均费用(美分/每吨每公里)小麦运输平均费用(美分/每吨每公里)时间1867年1895年1852年19世纪80年代费用1.9250.8390.9750.403第92页共104页 A.铁路运输危及农业生产安全B.交通现代化降低了农业生产利润C.铁路投资导致农业成本上升D.农场主未适应工业化推动的大市场20.1999年4月20日,在科罗拉多州发生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校园枪杀案,致使15人死于非命。制造枪杀案的两名凶手,平时就喜欢在网上“冲浪”,并经常玩“世界末日”等暴力电子游戏。这说明(  )A.应禁止未成年人上网搜索信息B.网络成为社会犯罪的主要手段C.网络成为诱导社会犯罪的元凶D.网络的负面影响须引起重视21.下图是反映我国当代农村生活的一幅漫画,农村的土地先由村里集中、统一规划后,对外进行招商引资,让农地入市,发展种、养、加工综合生产经营。下列相关历史表述正确的是(  )A.个体经营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B.土地流转有利于农业的集约化经营C.提高土地公有化程度促进农业发展D.变革土地所有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22.下表是1871—1910年德国人口分布状况统计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德国(  )年份总数(万人)农村人口(%)城市人口(%)18714105.963.936.1188045458.641.418904942.857.542.519005636.745.654.419106492.640.060.0第92页共104页 A.城市化水平的提高B.统一的步伐加快C.人口地域分布不均D.人口集中在农村23.20世纪初美国福特公司创立的生产流水线大大降低了汽车生产成本和售价,小轿车第一次成为人民大众的交通工具,福特公司的市场份额也迅速上升,在美国汽车行业占据了绝对优势。这种状况客观上(  )A.顺应了生产社会化的趋势B.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出现C.契合了利益最大化的趋势D.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24.在1349年席卷欧洲的黑死病后,封建地主发现过去的耕种方式、土地所有权方式已经无法再继续下去了;以节省人力为目的的新制度与新技术被空前的重视。天主教信仰也遭受重创,文艺复兴在佛罗伦萨被点燃。这次欧洲瘟疫(  )A.导致劳动力过剩工资下降B.一定程度促进了社会转型C.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想产生D.推翻了罗马天主教的统治第II卷本卷共4大题,共52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25.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是保护公民权利的宣言书,也是解决民商事纠纷的基本依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20世纪20—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所颁布的《中华民国民法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的民法典。它是中国近代社会二十余年政治激荡、经济生活的需求以及思想文化的影响在制度领域的回应。——摘编自:谢冬慧《民国民法典编纂及其当下镜鉴》材料二第92页共104页 民国时期民法法典化代表了我国近代民法法典化的最高成就,不仅借鉴了西方民法法律文化的优秀成果,也充分考虑到了我国的传统和当时的国情,不仅立法内容趋于完善,立法技术也较前一时期有了很大改进,它揭开了我国民法法典化新的篇章……由于历史因素的限制,最终导致这样一个法典化的进程更多地停留于形式上,而未能很好的与现实相结合、未能真正解决很多现实的问题,从这一点来说,它是失败的。——摘编自:赵虎《民国时期民法法典化研究》材料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编纂民法典基本历程20世纪五六十年代1954—195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被迫中断。1962—1964年,虽完成《民法典草案》,但因“四清运动”而中断。20世纪七八十年代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20世纪九十年代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并提出争取2020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民法典》制定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三,归纳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编纂民法典基本历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推动形成统一民法典的有利因素。(4分)(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民国和新中国民法典编纂给我们当下的启示。(5分)26.(13分)货币不仅是市场交易的等价物,更折射出人类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汉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如“半两”、“五铢”,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此后我国铜钱不再用文字标重量,都以通宝、元宝相称。北宋时期的四川地区首先出现了纸币——交子。明初,白银普遍流通,一两白银值铜钱1000文。明清时晋商在全国开设了许多票号经营汇兑、借贷等业务。——摘编自千家驹《中国古代货币演变史》第92页共104页 材料二明代的通货经历了从钱(金属铸币)钞(纸币)为主,银、谷、缭帛等实物货币并行到银钱兼用、白银为主的结构转变。明初贫农出身的朱元璋欲图构建一个反市场的劳役和实物经济制度,导致货币经济和市场极度萎缩。15、16世纪明代市场快速发展,市场力量使明初通货结构承受着内部紧缩的压力。同时,全球经济贸易结构的发展与中国在东亚贸易圈中的主导地位,使得明代的宝钞与铜钱难以充当世界货币的职责;海外白银的大量流入使得明代的通货结构转变成为可能。——摘编自邱永志《明代货币结构的转变及其原因:以白银的货币性质为分析视角》(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货币演进发展的基本特点。(4分)(2)据材料二,指出明代通货结构变化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6分)(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货币在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3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材料一南斯拉夫鉴于此前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不仅未达到预期目标,反而引起经济紊乱和社会动荡,于20世纪70年代初实行以稳定经济为目标的调整,将自治制度进一步推到“联合劳动”阶段,确立了以联合劳动为基础的经济体制。同时,南斯拉夫将国家的经济职能作为“逐步消亡”的对象,致使宏观调控处于无政府状态,并把生产资料管理权从国家转移到直接生产者手中,建立起以社会所有制为基础的自治制度。但是改革对南斯拉夫的社会经济发展并没有产生明显的效果,国民经济缺乏统一的计划指导和协调,宏观失控的现象并未得到遏制。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这种情况更加恶化,经济发展急剧下跌,进入低谷。——摘编自张德修《东欧经济概论》材料二20世纪70—80年代,中国首先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农产品的商品率和劳动生产率。改革在农村取得初步成效,为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奠定良好的基础,且对城市经济体制形成很大的冲击,这在客观上要求加快城市改革的步伐。此外,政府对国民经济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化,这种以间接调控为主的新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既强调市场的调节作用,又强调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同时,中国立足于所处的历史阶段和生产力水平多层次的实际,逐渐建立并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形式。整体上看,中国的改革在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增强综合国力的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摘编自赵建萍、唐小果《中国和南斯拉夫经济体制改革的比较研究》第92页共104页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70—80年代中国与南斯拉夫经济改革的共同原因。(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与南斯拉夫经济改革的历史启示。(5分)28.(11分)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利弊共存,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工业革命的开展,意味着英国工业化的发生。工业化具有极强的集聚效应,拉动各种经济要素和人口向一定的地理空间集中,形成了新兴工业城市。工业生产方式的分工和专业化,促使一部分人从事非生产性劳动,促进工农业以外产业的发展。公路、运河和铁路的兴修,使英国各地的社会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加快城市发展并突出了城市的主体地位。——摘编自赵煦《英国城市化的核心动力:工业革命与工业化》材料二英国实现城市化仅用七、八十年的时间,始终保持高速发展,城市化率在世界上一直名列前茅。一批以纺织工业为主的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起了先锋作用,但一些传统老城因为与工业革命疏远而发展缓慢,东部和西部的一些工业城镇有的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到1860年,其他国家的高科技人员开始涌入英国,他们集中在大城市尤其是伦敦。——摘编自陈爱君《第一次工业革命与英国城市化》材料三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城市迅速的发展往往超出社会资源的承受力,导致各种“城市病”出现。人口日益向城市集中,而住宅状况渐趋恶化,每一个大城市都有贫民窟。大部分城市都没有良好的排水系统;生活垃圾到处倾倒,污水随处泼洒。对于工人居住区来说,猩红热、伤寒、霍乱等是最容易发生的,往往危及成千上万人的生命。——摘编自高德步《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城市病”及治理》(1)据材料一,分析工业革命在英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主要作用。(3分)(2)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3分)(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城市病”的成因和表现,说明其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5分)30.(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92页共104页 中国古代医学具有独特的医疗原则,体现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特点。唐代名医孙思邈指出,名利思想是“医人之膏肓也”如果行医以敛财为目的,那应该是“人所共耻”;他认为,医者要把人的生命价值看做是医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医者必须“无欲无求”、“志存救济”;对病人都要一视同仁,“有疾厄来求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chi相貌丑陋),怨亲善友,华夷智愚”。《黄帝内经》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喻示要防病于未然。中国古代医学主张人是自然的人,又是社会的人,影响健康的既有生物因素,又有社会和心理的因素,要从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中去理解人的健康和疾病。——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传统文化》(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医学具有积极意义的医疗原则。简析其思想文化根源。(9分)材料二1640年,用水冲刷的厕所由巴黎传入英国上层人士的家庭;18世纪末英国上层开始注意个人卫生,这种习惯逐渐传至欧洲和北美;1842年英国人查德威克发表调查报告,认为疾病同不卫生有密切的联系,提出建立干净的自来水系统,保证个人和公共用水卫生,建立地下排污系统,清扫街道等建议;1848年英国颁布第一部公共卫生法;1855至1875年伦敦建设下水道现代化工程并全部完工;19世纪中期公共卫生运动在美、法、德等国获得支持,自来水和地下排污系统在欧洲各城市初步形成;1868年巴斯德的细菌理论获得证实,促进了公共卫生运动的发展。(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卫生与健康成就取得的背景。(10分)材料三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传染病横行、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问题日益突出。人类处于普受关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他们有权过一种与自然相和谐的健康而富有成效的生活。……和平、发展和保护环境是互相依存和密不可分的。(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人类需要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问题?(6分)第92页共104页 答案第Ⅰ卷1.【答案】A【解析】据材料“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可知,这反映了西周的分封制度,形成了森然的等级序列,故选A项;君权神授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一种政治理论。认为皇帝的权力是神给的,具有天然的合理性,皇帝代表神在人间行使权力,管理人民,排除B项;周天子是永远的大宗,诸侯对于周王为小宗,但在封国内诸侯就是大宗,卿大夫就是小宗,以此类推,因而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这是宗法制的内容,而材料是分封制的特点,排除C项;夏商周时期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D项。2.【答案】D【解析】材料“把德意志帝国锤炼出来的是士兵和军队,而不是议会的决议”体现的是德国军国主义色彩浓厚,说明其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故选D项;据材料“德国皇帝威廉二世(1859~1941)在位20多年”可知,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后,德国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排除A项;此时德意志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了民族国家的统一,而材料是对统一后德国体制特点的描述,排除B项;普鲁士在帝国中占有统治地位,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排除C项。3.【答案】A【解析】第104页共104页 根据题干内容可知,严复认为政党政治的好处在于它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疏通民意、保护民权的作用”,但是就中国的实际情况而言,严复认为“如果轻率地认为,只要中国有了政党制度,中国就会立即富强起来,这的确是浅人之见”,说明严复认为中国实行政党制度并不能使中国立即富强,据此可知在民国建立之后,严复对于中国所实行的政党政治有比较清醒的认识,故选A项;在题干中,严复对于政党政治有了比较清晰地分析,但不能说其分析时“利弊参半”,即利益和弊端各占一半,排除B项;题干述及的时间是民国三年,即1914年,而此时戊戌变法早已经失败多年,排除C项;题干内容仅是述及严复对政党政治进行评价,但并没有指出中国该实行何种道路,即没有找到一条正确的富国强兵道路,排除D项。4.【答案】B【解析】据材料,东汉察举制改革后,边境地州郡在选官上得到优待,有利于加强边境地区与中央联系,巩固统治,增强中央政府向心力,故选B项;秦汉时期,中原地区作为中国政治中心的地位,并不曾改变,排除A项;察举制选官,20万选1或10万选1,都不足以达到鼓励官员注重人口增长的作用,人口增长由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排除C项;察举目的为选拔官员,对已获得官职者基本无影响,排除D项。5.【答案】A【解析】根据“更贴近于专业化管理和专业化分工的需要”可知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通才”的考核标准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故选A项;这一变化是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结果,与国家干预关系不大,排除B项;英国早在1840年前后就完成了工业革命,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文官考核制度的变化,与议会制度无关,排除D项。6.【答案】B【解析】第104页共104页 根据“《睡虎地秦墓竹简》所存192条法律法规中有47条涉及盗窃”“秦国还在市场设‘求盗’等官员专门捉贼”可知,秦国通过设置专门法律和行政官员来解决盗窃问题,这反映出当时秦国法律保护私有财产,故选B项;材料“所存192条法律法规中有47条涉及盗窃,《盗律》为商鞅变法所颁六律之首,秦国还在市场设‘求盗’等官员专门捉贼”反映的仅是秦国解决盗窃问题及相关法律,无法说明法条律令的繁杂,排除A项;通过商鞅变法,法家思想成为秦统治国思想,价值观念并不混乱,排除C项;题干主要反映的是秦国解决盗窃问题,且百姓生活极端困苦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7.【答案】D【解析】解决债务纠纷的依据包括几种情况,与材料中“一切债务……清偿而消灭”“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代为清偿”“若保证人清偿,不但他本人而且主债务人也免去其债务”相符,故选D项;不仅是债务人,与材料中“第三人代为清偿,……若保证人清偿”不符,排除A项;材料中主旨在于“一切债务……清偿而消灭”的几种方式,重点在债务而非债权人的权利,排除B项;不仅是担保人,还包括“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代为清偿”,排除C项。8.【答案】B【解析】从材料反映的我国对宪法的修改、公民权利的规定和法的作用得到重视,可知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不断完善民主与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理念不断加强,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国家领导人对于宪法的认识以及宪法内容的修改和法律的特色,没有涉及人民群众对于法律的感受,排除A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是人民当家作主,与材料体现的是宪法和法律等相关内容不符,排除C项;材料只在1982年修正的宪法里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另外两则信息没有涉及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故关注公民基本权利不是材料的全面概括,排除D项。9.【答案】B【解析】第104页共104页 天子是中原对统治者的称呼,可汗是草原民族对统治者的称呼,天可汗表明唐太宗同时受到来自中原与少数民族的拥戴,说明他的民族政策得人心,故选B项;轻赋省刑与民族拥戴没有关联,排除A项;广开言路是内政方面,与民族拥戴没有关联,排除C项;任用贤良与行政效能相关,与民族拥戴没有关联,排除D项。10.【答案】D【解析】由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迫切要求尽快建立一个国际性组织,以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各国政府也深感战争的残酷”可知为了避免世界大战的再度发生,建立了调解国际纠纷的国际联盟,故选D项;材料强调各国对和平的向往,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提及美国,排除B项;美国作为协约国并未参加国际联盟,“能够”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11.【答案】B【解析】2001年6月,“上海五国机制”发展成为六国的“上海合作组织”,其中增加的是乌兹别克斯坦,故①错误;上海合作组织与以前的区域性经济集团相比,采取的是一种全新的合作方式,即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故②正确;2007年胡锦涛主席指出打击恐怖主义是上合组织和中俄两国重要使命,故③正确;上合组织是结伴而非结盟的国际组织,故④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12.【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美国总统尼克松于1973年2月单方面宣布美元再次贬值,从而使欧洲经济共同体宣布实行汇率的联合浮动,这反映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的“双挂钩一固定”原则遭到破坏,布雷顿森林体系亟待调整和重建,故选C项;资本主义三足鼎立是20世纪七十年代日本和西欧冲击美国经济霸权地位,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与材料所述内容无关,排除A项;经济区域集团化指地理位置临近的国家和地区通过一系列的协议而建立的地区经济组织,而材料所述现象是国际货币体系动摇,排除B项;美元贬值、浮动汇率制出现动摇了美国的金融霸权,但尚未丧失,排除D项。第104页共104页 13.【答案】C【解析】两税法简化了税收名目,征税标准从人丁转为资产,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故选C项;两税法简化了税目,排除A项;两税法与藩镇割据无关,排除B项;两税法按财产多寡收税,财产多者多征税,没有巩固大地主的利益,排除D项。14.【答案】C【解析】据图可知,明朝徽州地区部分乡村纠纷处理方式有经乡村各种调停和仲裁解决、经当事人之间谈判解决、提起诉讼后经调停和解解决、提起诉讼后经地方官裁定解决,体现国家法与习惯法在基层治理中相互配合与交融,故选C项;据图可知,民间调停解决的纠纷占主,但不能说发挥决定作用,这否定了官府审判的作用,排除A项;基层社会的矛盾不能表明阶级矛盾十分尖锐,排除B项;材料是明朝徽州地区部分乡村纠纷处理方式比例图,不能得出地方政府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已失效的结论,排除D项。15.【答案】B【解析】据材料“俾斯麦政府以立法的形式建立了医疗、养老、意外事故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但同时规定没有犯罪记录、没有酗酒闹事等不良记录,行为端正的人才能享受社会福利”,可知俾斯麦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的目的是缓和社会矛盾,但注重个人品行则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故选B项;享受社会福利不区分等级,排除A项;材料说的是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并不是防止暴力革命,排除C项;社会福利对于提高公民素质的作用不大,排除D项。16.【答案】B【解析】第104页共104页 “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具有很强的持续性,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延续力”可知农耕经济的持续性利于中华文明的延续发展,故选B项;“长期领先”说法欠妥,排除A项;题干原意是增强了中华文明的凝聚力,而不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排除C项;明清时期中国已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大势,“向前发展”说法欠妥,排除D项。17.【答案】C【解析】题干中玉米和马铃薯、番茄和辣椒是在新航路开辟后商业革命中物种交流的表现,故选C项;玉米和马铃薯是原产于美洲的物种,不是欧洲本土作物,排除A项;题干中物种的交流是在工业革命前就发生的,不符合“工业化带来”,排除B项;早期亚欧交易主要是香料和茶叶等,并且番茄和辣椒等不符合“粮食作物”,排除D项。18.【答案】C【解析】耧车是西汉赵过发明的播种工具,与题意相符,故选C项;殷墟戴刑具陶俑是商代的陶器,与材料中“能反映汉朝农耕生产”的不符,排除A项;曲辕犁是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的耕作工具,与材料中“能反映汉朝农耕生产”不符,排除B项;高转筒车是唐朝晚期出现的灌溉工具,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19.【答案】D【解析】据材料“19世纪中后期美国在铁路网逐渐建成背景下铁路运输成本的变化表。然而,在此情况下,农场主却对铁路和铁路公司不满”,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美国铁路业迅速发展,运输成本降低,引起农场主的不满,说明农场主并没有看到交通运输进步带来的巨大市场,故选D项;铁路运输与农业生产的安全关系不大,排除A项;交通现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产利润,而且材料提到运输费用降低了,排除B项;材料说的是交通运输进步降低了运输费用,农业成本下降,排除C项。20.【答案】D【解析】第104页共104页 根据“制造枪杀案的两名凶手,平时就喜欢在网上‘冲浪’,并经常玩‘世界末日’等暴力电子游戏”可知,网络暴力、犯罪等内容对这次校园枪杀案的凶手有重大影响,这说明网络的负面影响必须引起重视,故选D项;对未成年人上网搜索信息要客观看待,要有监管,但不是绝对禁止,排除A项;题干中社会犯罪的主要手段并不是网络,排除B项;诱导社会犯罪的因素众多,网络不是元凶,只是其中之一,排除C项。21.【答案】B【解析】“农村集体经营性用地”反映的是土地流转现象,有利于农业的集约化经营,故选B项;个体经营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排除A项;“农村集体经营性用地”属于公有化土地,“农村集体经营性用地”入市仍然是土地公有,土地公有没有变,因此没有提高土地公有化程度,排除C项;“农村集体经营性用地”属于公有化土地,“农村集体经营性用地”入市仍然是土地公有,没有涉及变革土地所有制问题,排除D项。22.【答案】A【解析】从图表中的信息可知农村人口从63.9%降到40%,而城市人口则由36.1%上升到60%,表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故选A项;人口的变化不能表明农村和城市统一步伐的加快,排除B项;数据无法反映人口地域分布的情况,排除C项;材料中只有1871—1890年人口集中在农村,排除D项。23.【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美国福特公司采用生产流水线的生产方式,是能使产品的生产过程较好地符合连续性、平行性、比例性以及均衡性的要求,它的生产率高,能及时地提供市场大量需求的产品,这很显然客观上顺应了生产社会化的趋势,故A项正确;20世纪初世界市场已经形成,故B项错误;实现利益最大化是福特公司的主观要求,故C项错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是罗斯福新政,故D项错误。24.【答案】B第104页共104页 【解析】根据材料“在1349年席卷欧洲的黑死病后,封建地主发现过去的耕种方式、土地所有权方式已经无法再继续下去了;……天主教信仰也遭受重创,文艺复兴在佛罗伦萨被点燃”可知这次欧洲瘟疫推动欧洲经济、思想领域的变革,一定程度促进了社会转型,故选B项;欧洲瘟疫造成劳动力短缺,排除A项;根据材料“天主教信仰也遭受重创,文艺复兴在佛罗伦萨被点燃”可知这次欧洲瘟疫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想复兴,并非“产生”,排除C项;根据材料“天主教信仰也遭受重创”可知这次欧洲瘟疫冲击了罗马天主教的统治,并非“推翻”,排除D项。第II卷25.【答案】(1)背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民法法典化的根本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共和民主政体的确立,国家形式上的统一和政府能力的增强则为民法法典化提供了保障;西方法学思想的传播和世界各国民法法典化浪潮的冲击;固有民法的历史局限性是民法法典化的内在动因;清末民法法典化的影响;政法精英及优秀人士的推动。(6分,任答三点)(2)特点: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是动因;民法典制定进程不断加快;民法典内容不断完善。(2分,任答两点)有利因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健全。(2分)(3)启示:民法典的编纂必须密切关注传统和国情;重视立法者的素质;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直面社会现实。(3分)【解析】第104页共104页 (1)第一小问背景,据材料一“20世纪20—30年代……中国近代社会二十余年政治激荡、经济生活的需求以及思想文化的影响在制度领域的回应”这是《法典》出台的时空,在时空之下找到相应的政治,经济,思想内容即可,即: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共和民主政体的确立,国家形式上的统一和政府能力的增强则为民法法典化提供了保障;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民法法典化的根本原因;西方法学思想的传播和世界各国民法法典化浪潮的冲击。另外《法典》是一种新事物,同时要结合过去在这些方面的欠缺以及仁人志士的努力,如:传统法律的历史局限性是民法法典化的内在动因;清末民法法典化的影响;政法精英及优秀人士的推动等。(2)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编纂民法典基本历程”中时间栏可得出民法典制定进程不断加快,而且改革开放放明显更加密集可得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是动因,内容栏可得民法典内容不断完善。第二小问有利因素,据材料三“编纂民法典基本历程”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后尤其是90年代后制订频繁,可以结合所学得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健全等。(3)根据材料二“从这一点来说,它是失败的”和材料三“争取2020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可得出民国时期制法失败,新中国制法成就显著,只能从这两种社会形态以及立法者本身来找原因,由此可得民法典的编纂必须密切关注传统和国情;重视立法者的素质;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直面社会现实等。26.(13分)【答案】(1)特点:钱文内容发生变化(由重量相称到年号相称);货币材质发生改变(由金属货币向纸发展);(2分)白银逐渐成为普遍流通货币;成熟的金融运作方式逐渐出现。(2分)(2)变化:由钱钞为主,实物货币并行到银钱兼用、白银为主。(2分)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的扩大;中国主导东亚贸易圈;海外白银大量流入。(4分)(3)作用:促进商品经济发展;扩大海内外贸易;推动社会发展。(3分)第104页共104页 【解析】(1)据材料一“此后我国铜钱不再用文字标重量,都以通宝、元宝相称”得出钱文内容发生变化;据材料一“首先出现了纸币一(应为——)交子”得出货币材质发生改变;据材料一“明初,白银普遍流通”得出白银逐渐成为普遍流通货币;据材料一“晋商在全国开设了许多票号经营汇兑、借贷等业务”得出成熟的金融运作方式逐渐出现。(2)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二“通货经历了从钱(金属铸币)钞(纸币)为主,银、谷、缭帛等实物货币并行到银钱兼用、白银为主的结构转变”得出由钱钞为主,实物货币并行到银钱兼用、白银为主,结合所学,从该时期的政治、经济等几个角度回答即可。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二“15、16世纪明代市场快速发展”得出商品经济的发展;据材料二“全球经济贸易结构的发展与中国在东亚贸易圈中的主导地位”得出国际贸易的扩大;中国主导东亚贸易圈;据材料二“海外白银的大量流入”得出海外白银大量流入。(3)据材料二“市场力量使明初通货结构承受着内部紧缩的压力”得出促进商品经济发展;据材料二“充当世界货币的职责”得出扩大海内外贸易;据材料导语“更折射出人类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结合所学得出推动社会发展。27.(13分)【答案】(1)共同原因:计划经济体制弊端严重;社会经济发展遭遇危机;社会主义阵营瓦解,苏联影响作用减弱;与西方国家经济效益差距拉大。(8分)(2)启示:尊重市场客观规律;国家适时对经济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走立足实际、渐进式的经济体制改革道路。(5分,答出两点给4分,答出三点给5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1)结合所学,中国和南斯拉夫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都在苏联的指导下建立计划经济体制,20世纪70—8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弊端严重;社会经济发展遭遇危机;社会主义阵营瓦解,苏联影响作用减弱;与西方国家经济效益差距拉大。第104页共104页 (2)结合所学,经济发展有其客观规律,要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国家要适时对经济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结合国情,走立足实际、渐进式的经济体制改革道路。28.(11分)【答案】(1)主要作用:形成集聚效应,促使资源向城市集中;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推进城市经济发展;促进交通运输业变革,加快城市发展速度。(3分)(2)主要特点:城市化速度快(城市化率高);各类城市发展不平衡;城市人口中外国移民增多。(3分)(3)成因:城市快速发展超出社会资源承受力。(1分)表现:住宅条件恶劣;卫生状态恶化;传染病流行。(3分)影响:“城市病”会制约城市化的进程。(1分)【解析】(1)据材料一“工业化具有极强的集聚效应,拉动各种经济要素和人口向一定的地理空间集中,形成了新兴工业城市”得出形成集聚效应,促使资源向城市集中;据材料一“促进工农业以外产业的发展”“加快城市发展并突出了城市的主体地位”得出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推进城市经济发展;据材料一“公路、运河和铁路的兴修,使英国各地的社会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得出促进交通运输业变革,加快城市发展速度。(2)据材料二“实现城市化仅用七、八十年的时间,始终保持高速发展,城市化率在世界上一直名列前茅”得出城市化速度快(城市化率高),据材料二“一批以纺织工业为主的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起了先锋作用,但一些传统老城因为与工业革命疏远而发展缓慢,东部和西部的一些工业城镇有的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得出各类城市发展不平衡,据材料二“到1860年,其他国家的高科技人员开始涌入英国”得出城市人口中外国移民增多。第104页共104页 (3)第一小问成因,据材料三“英国城市迅速的发展往往超出社会资源的承受力”得出城市快速发展超出社会资源承受力。第二小问表现,据材料三“住宅状况渐趋恶化”得出住宅条件恶劣;据材料三“生活垃圾到处倾倒,污水随处泼洒”得出卫生状态恶化;据材料三“猩红热、伤寒、霍乱等是最容易发生的”得出传染病流行。第三小问影响,据材料导语“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利弊共存,影响深远”和材料三结合所学得出,“城市病”会制约城市化的进程。30.(25分)【答案】(1)原则:医者应该不追求名利,不以敛财为目的;把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平等对待病人;重视预防疾病;综合人、自然、社会三方面理解人的健康和疾病(5分,抄材料原文不给分)文化根源:儒家的仁、重义轻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4分)(2)背景:工业革命促进技术进步;城市化进程加快,民众的卫生健康意识增强;社会调查的深入;民主政治的推动;微生物科学研究的发展。(10分)(3)全人类共同行动,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6分)【解析】(1)第一小问原则,据材料一“医者要把人的生命价值看做是医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医者必须‘无欲无求’、‘志存救济’”可知医者应该不追求名利,不以敛财为目的;把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据材料一“对病人都要一视同仁”可知平等对待病人;据材料“喻示要防病于未然”可知重视预防疾病;据材料一“中国古代医学主张人是自然的人,又是社会的人,影响健康的既有生物因素,又有社会和心理的因素,要从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中去理解人的健康和疾病”可知综合人、自然、社会三方面理解人的健康和疾病。第二小问文化根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的仁、重义轻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第104页共104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