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
doc
2021-10-25 20:20:16
5页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知识与能力能说出三国末年至南朝历史发展的大概脉络、淝水之战的简况和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基本事实,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交融的措施。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中国历史大事年表”,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朝代更替,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2.通过学生阅读理解教材,概括归纳孝文帝的主要改革措施,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初步树立维护民族团结的民族观。重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和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难点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在中国古代,改名换姓非同小可,对皇帝来说尤其如此。鲜卑族姓氏改为汉族姓氏,他的这一举动当时震动朝野,带来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后来成为民族交融的佳话,流传至今。孝文帝为什么要将自己的鲜卑族姓氏改为汉族姓氏?为了促进民族交融,他还采取了哪些措施?下面我们来看详细内容。公元3世纪到6世纪,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一历史时期的特征表现为社会分裂,政权分立,同时这一时期又是民族交融的高峰时期。西晋灭亡以后,历史又是如何发展的?听完这位同学为我们搜集的“投鞭断流”的故事,你就会有所了解。前秦皇帝苻坚统一北方后,决心调集百万大军,乘势一举消灭东晋,统一全中国。苻坚召集群臣商议,但大臣们多不赞成,其中有一位名叫石越的下属劝阻说:“从星象来看,今年不适合南进。何况东晋占据长江的险固,其君王又深获人民拥戴。我们不如暂时固守国力,生产整军,等东晋内部松动,再伺机攻伐。”苻坚很不以为然地说:“星象之事,不尽可信。至于长江,春秋时的吴王夫差和三国时的吴主孙皓,他们都据有长江天险,最后仍不免灭亡。现在朕有近百万大军,光是把马鞭投进长江,就足以截断江流,还怕什么天险?”苻坚不顾大臣们反对,执意出兵伐晋。这个故事来源于一次重要的战役,那就是淝水之战,淝水之战是怎么回事?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5
一、淝水之战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和《淝水之战形势图》,思考问题:请课前做好准备的一位同学为大家讲述淝水之战的故事。东晋时,前秦一直想吞并东晋王朝,前秦皇帝苻坚亲自率领80多万大军,去攻打晋国。苻坚很傲慢,根本没把力量悬殊的晋军看在眼里。可是,谁料到先头部队的前锋同晋军首战便被打败,苻坚慌了手脚。他和弟弟苻融去前线视察,看到晋军阵容严整,士气高昂,连晋军驻扎的八公山上的草木,也影影绰绰像是满山遍野的士兵!在淝水决战中,弟弟苻融阵亡,苻坚仓皇而逃,就连听到风声鸟声也以为是敌人追兵又到了。这个故事包含了几个成语,哪位同学把它找出来?学生回答:草木皆兵、风声鹤唳。【问题探究】淝水之战以前秦的失败而告终,请大家思考:苻坚拥兵80多万,却不能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答案提示:分别从前秦方面和东晋方面考虑。前秦失败的原因(1)骄傲轻敌。(2)军队内部有很多其他少数民族的人,不够团结,军心不齐。(3)秦军指挥不当,战线过长。东晋胜利的原因(1)有长江天险,易守难攻。(2)内部团结,军队士气高涨。(3)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教师总结:从前秦方面看,苻坚骄傲自大,前秦军队的民族成分复杂,当时民族交融的程度不深,其他民族不满于建立前秦的氐族的统治,希望秦军失败,以摆脱氐族贵族的控制,秦军中的汉人更是希望东晋的汉族军队能够打胜仗,秦军不得人心,军队战斗力不强。此外,前秦军队指挥不当,战线过长也是失败的原因。从东晋方面看,广大将士在保卫江南、恢复中原思想的激励下,士气高昂,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也是能够取胜的重要条件。淝水之战后,前秦的统治瓦解,北方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结束北方混乱局面的是哪一政权呢?学生答:正是鲜卑拓跋部建立起来的北魏政权。二、北魏孝文帝改革1.鲜卑族的起源与发展民歌欣赏:“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学生们可以从这首民歌中感受鲜卑族,这支北方游牧民族豪放雄浑的风格。教师接着可以简单介绍一下鲜卑族的概况。鲜卑族建立政权,一度十分强大,但是鲜卑拓跋部因内迁较晚,仍保持鲜卑族的习俗,要治理好广大的北方地区,不免困难重重。2.迁都北魏政权建立后,定都在平城,后来孝文帝把都城迁到了洛阳。设问:“为什么要迁都?”史料研读:(1)《悲平城》诗说: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2)流行的歌谣也这样唱道:纥于山头(今山西大同市)冻死雀,何不飞去生处乐!5
教师总结:(1)平城位于今山西大同东北,地处偏北,地形多山,气候干旱,气温偏低,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所以出产的粮食不能满足都城众多人口的需要,不适合作为规模较大的王朝的都城。(从地理环境看)(2)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从巩固政权的角度看)(3)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鲜卑政权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封建文化)。(从民族交融的角度看)过渡:迁都洛阳推动了改革的到来。3.改革措施史料一 (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魏书》史料二 表格:鲜卑族姓氏改为汉姓。鲜卑族汉姓鲜卑族汉姓拓跋元贺兰贺丘穆陵穆独孤刘步六孤陆贺楼楼 史料三 公元494年,有一位皇帝在洛阳街头看见一位鲜卑族的妇女仍穿着“夹领小袖”的鲜卑服装,很生气,责备洛阳城的任城王,说他行令不力,督察不严。皇帝还让史官把这件事记载下来。学生分析材料,概括改革的措施及目的。小组合作:学生出示收集的史料,补充改革的措施。迁都:迁都洛阳。语言: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服饰:以汉服代替鲜卑服。姓氏:把鲜卑姓氏改为汉姓。婚姻: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简单记忆:迁洛阳,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4.改革意义: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教师提问:在我们今天56个民族中,没有鲜卑族了,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当年北魏孝文帝实行改革,实行汉化政策,使得鲜卑拓跋部消失,所以孝文帝的改革不值得肯定。你同意这个观点吗?(1)同意。在孝文帝统治期间,他通过改革,学习汉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用汉人的文化改造了鲜卑族,这些措施使鲜卑族丢弃了本民族的特色,导致了鲜卑族军事力量的衰退和统治力量的削弱,加速了北魏的衰亡。(2)不同意。迁都洛阳后,鲜卑族在孝文帝改革的推动下,其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的文化与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交融,为隋唐时期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因此,对孝文帝改革应充分肯定,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教师点拨: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应该看其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孝文帝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鲜卑族汇入了更先进的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这个整体中,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所以应该加以肯定。过渡:北魏孝文帝改制,是对以前的民族交融成果的总结,5
同时又促进了这一交融进程的迅速发展。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图片链接】根据教材和图画说一说北方地区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的具体表现和意义。同学们带着“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问题,结合自己课外查找的资料,小组合作交流,看哪位同学的解释最有说服力。学生1:我们组认为北魏孝文帝统一黄河流域后,民族交融加强。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出现了“胡人汉服”的现象。学生2:我们组认为北方统一后民族交融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互相影响。这种交融表现在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少数民族的饮食逐渐由畜产品变成农产品,同时汉人也开始吃胡饼、乳饼类。这不正说明了“汉人胡食”的现象吗?学生3:我组认为“胡人汉服”与北魏孝文帝改革分不开,正是改穿汉服的措施,才有更多的人穿汉服。教师评价:同学们说得很好,说明大家积极参与了教学。1.表现:农业生产技术互相学习农业生产和畜牧经验社会生活汉族学习和接受北方民族的食物、服装、用具等政治制度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民族关系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缓和5
文化方面内迁各族大多使用汉语,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等也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 2.意义: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本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分裂、政权分立、民族大交融的具体史实。在长期的社会动乱中,各族人民杂居相处,相互影响,彼此交融,落后的民族不断融合在先进的民族中。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交融,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通过学习,我们明白:在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界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相互不断融合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华民族实际上是历史上许多民族的融合体。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