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2.6 戊戌变法-课件
ppt
2021-10-25 21:37:55
23页
甲午战争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马关条约》的签订《时局图》
——知识分子的救亡图存课程标准: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wùxū)
1、主要人物:2、直接原因:3、上书内容:4、历史影响:康有为、梁启超1895年《马关条约》签定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一、公车上书请求拒和、迁都、变法zxxkP28
康有为梁启超
假如你是当时在京参加考试举人,你会冒着“士人不得干政”的禁令在上书上签字吗?穿越时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读四书五经长大的知识分子面对民族危机,开始觉醒了民智未开,力量单薄。
二、发展:1、组织学会维新运动期间各地重要学会名称地点强学会北京上海强学会上海南学会长沙农学会广州兴儒会瑞安励学斋西安蜀学会成都
2、创办报刊
1897年底,全国出现了讲求维新变法的政治性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报刊19种;到了1898年,学会、学堂、报馆合计达300多所。国闻报强学会中外纪闻南学会时务报强学会兴儒会农学会蜀学堂励学斋
梁启超“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变法通议》·梁启超严复“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目的,号召变法图强。——《国闻报》上述学会和报刊主要宣传了什么观点?主要宣传了变法图强的观点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变法通义》梁启超认为中国应该学习西方的地方是什么?这与洋务派的观点有什么不同?技术器物政治制度
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背景:“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民族危机加剧三、高潮:百日维新
光绪帝不做“亡国之君”下诏变法光绪帝(1875—1908年在位)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标志变法开始.
百日维新诏令的主要内容类别颁布的新法改革的进步意义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文化教育方面军事方面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有利于资产阶级(维新派)参与政治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西方科技和思想的传播提高军队作战能力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性质:触及顽固派利益
角色体验商人准备科考的读书人绿营兵请根据下面四个角色,谈谈你对变法运动的看法?慈禧太后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是如何对待维新变法的?慈禧
中南海瀛台四、失败:戊戌政变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失败
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戊戌六君子
导致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可以结合当时历史背景、双方力量的对比、变法的内容)1、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势力强大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极力反对与破坏。2、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只依靠无权的光绪帝。3、变法者急于求成,法令过于繁杂,难以付诸实施;地方督抚对于政令既缺乏了解,也缺乏支持。
历史意义“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的现象蔚然成风,以建立近代式国家为指向的“国民”“国权”“国耻”等名词成为流行的政治概念,“立国自强”成为思想界的共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使一部分中国人摆脱了封建思想的束缚,接受了资产阶级的思想,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在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下,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和平变法根本无法拯救国家,只有通过流血革命推翻清政府,才能实现救国的理想!
背景: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序幕:1895年公车上书发展:创办报刊《时务报》《国闻报》,组织学会高潮:1898年百日维新,实行变法结局:戊戌政变,变法失败,戊戌六君子被杀意义: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课堂练习1.康有为等“公车上书”的直接起因是( )。A.《南京条约》签订B.《北京条约》签订C.《马关条约》签订D.德国强占胶州湾2.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林则徐、魏源B.李鸿章、左宗棠C.康有为、梁启超D.孙中山、黄兴3.戊戌变法的实质是( )。A.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B.一次知识分子参与朝政的运动C.一次封建地主阶级的改良运动D.一次资产阶级的革命运动5.“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首绝命诗出于一位甘为变法流血的维新人士,其作者是( )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光绪帝CC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