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5.17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
pptx
2021-10-25 21:38:12
25页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八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
一、新课引入
1.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二、新课
长征(战略转移)原因:1933年秋,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红军未能粉碎敌人的“围剿”
长征开始1934年10月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的兴国、宁都、石城等相继失陷,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的希望完全丧失。中共中央领导人博古等决定将中央红军主力撤离中央苏区,突围转移。21日,中央红军连同后方机关红军主力86000多人,向红二、六军团所在地湘西进军,开始长征。
1934年11月,湘江之战打响。昔日平静的河面被炸弹的轰响,飞机的嘶鸣打碎,红军冒着枪林弹雨愤然前行。无数的战士倒了下去,在敌机轰炸之下,往往一个弹坑旁躺着10余具尸体,但西进的人潮依然坚定向前,即使血染湘江也要坚持下去。经过红军拼死冲杀,突破了敌人四道防锁线,渡过了湘江,但是损失过半,只剩三万多人。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湘江
蒋介石已判明红军的意图是到湘西会师,因此在通往湘西的路上,设置重兵。如果去湘西,红军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在危急关头,毛泽东提出了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的主张,得到多数人的支持。1935年1月,红军强渡乌江,到达遵义,把敌人的堵截部队远远地抛在了湘西。红军英勇渡乌江
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时间地点内容意义1935年1月贵州遵义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前,由于红军在“左”倾错误思想的指导下,第五次反“围剿”遭到失败,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被迫战略转移。遵义会议的召开,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地位,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从而使党中央和红军能胜利完成长征,转到抗日的前线,开始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2.过雪山草地古镇赤水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四渡赤水战役历时三个多月。这次战役,红军实行高度灵活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迂回穿插于敌人数十万重兵之间,积极寻求战机,有效地歼灭敌人。从而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粉碎了敌人妄图围歼红军的计划,使中央红军在长征的危急关头,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失败走向胜利。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红军急行军渡过金沙江使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四渡赤水后急行军到金沙江的皎平渡口,用7只小船,经9天9夜,将部队全部安全地渡过了金沙江,把长征以来一直尾随的蒋介石军队甩掉了。从此,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彻底摆脱敌人。当红军大队人马向金沙江挺进时,蒋介石如梦初醒恍然大悟,下达命令,控制渡口,毁船封江。
强渡大渡河在被敌人视为插翅难飞的天险防线上,打开一个缺口,为中央红军北上开辟了一条通道。
红军由22名突击队员冒着枪林弹雨,在火力的掩护下一边铺桥一边战斗,终于占领了对面的桥头。强渡大渡河成功后,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当时百余米的泸定桥已被敌人拆去了约八十余米的桥板,并以机枪、炮兵各一连组成密集火力,严密地封锁着泸定桥桥面。红4团第2连连长廖大珠等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夺下桥头,并与左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城。中央红军主力随后从泸定桥上越过天险,粉碎了蒋介石歼灭红军于大渡河以南的企图。
爬雪山长征路上翻越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红军大多来自气候炎热、潮湿的南方亚热带地区,好多人以前从未见过大雪山,更不用说爬了。一开始见到雪山,的确非常壮观。白雪皑皑,一片银色,雪连天,天连雪,全是雪的世界。可真正爬起来,却一点也不觉得美了。进入冰雪世界,雪山刺得人们睁不开眼睛,又没有路,人们在冰上滑行,摔倒了,要站起来,浑身无力,有的就这样永远地躺倒在雪山的怀抱里了。
过草地1935年8月,红军征服了雪山以后,在毛儿盖、波罗子一带集结休整待命。前面就是纵横数百里、神秘莫测、人烟稀少的水草地。 过草地有三怕:一怕没踩着草甸陷进泥沼。泥沼一般很深,如果拼命往上挣扎,会越陷越深,来不及抢救就会被污泥吞噬。二怕下雨。草甸本来就难走,天下着雨,脚底下更软、更滑,稍有不慎就摔倒,掉进泥沼里去。三怕过河。几乎每过一条河,都有战士倒下。有一次,部队正在淌水过河,突降暴雨,河水猛涨,激流滚滚,尚在河中的人不少被大水冲走吞没。就这样,数不清的红军战士陈尸草地。
腊子口一战,北上的通道打开了。如果腊子口打不开,无论军事上、政治上,都会处于进退失据的境地。——聂荣臻元帅
3.红军胜利会师陕甘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带领中央红军抵达陕甘革命根据地吴起镇。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会宁会师楼长征到达陕北后的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秦邦宪
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红军的长征经过了11个省,越过了五岭山脉,湘江、乌江、金沙江、大渡河及雪山、草地等万水千山,走了25000里。这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真正的前所未有的长征。
长征是中国军事史上一次悲壮的战略大转移。中央红军离开瑞金的时候,有浩浩荡荡的八万六千人,可是一年后到达陕北的,只有摇摇晃晃的六千人;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与中央红军会师时,还有八万多人,然而最后到达陕北的却几乎是屈指可数。红二军团、红五军团、红六军团……红军长征开始时的二十多万人,绝大多数人没有冲出绝境,没有看到胜利的时刻。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它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长征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本世纪中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世界前途的事件了。——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伯
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不怕苦不怕累,勇于克服困难的进取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长征精神
小结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遵义会议长征胜利历史意义与长征精神中国工农红军长征1234
1.1934年,中央红军进行长征的主要原因是()A.将革命形势推向全国B.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C.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D.北上抗日2.红军长征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是在哪一事件后()A.四渡赤水B.渡过乌江C.渡过金沙江D.飞夺泸定桥BA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