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一)
pptx
2022-07-07 20:40:06
34页
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n课标定位1.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背景和内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取得的外交成果2.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改革开放初期外交政策的调整;世纪之交中国外交的特点;21世纪的全方位外交3.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理念;全球治理的积极参与者与引领者\n素养阐释1.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基本特点及其不同时期的表现,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培养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的素养2.了解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的战略性调整,理解其调整的必然性,培养运用唯物史观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史料解读能力3.掌握习近平外交思想形成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认识新时代大国外交对中国和人类的积极意义,培养民族自信\n自主预习·新知导学合作探究·释疑解惑课堂小结\n自主预习·新知导学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n知识点一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外交政策的制定(1)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结束百余年来旧中国屈辱外交,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新型外交关系创造了前提。\n(2)内容\n\n2.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活动(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国首先与苏联建交,接着与保加利亚等10个人民民主国家,以及印度等国建交。\n(2)20世纪50年代中期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6月,中国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准则。②“求同存异”方针: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为进一步开展同亚非各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新的进展。③建交活动:到1956年,中国又与挪威、南斯拉夫、阿富汗等国建交,同英国、荷兰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n3.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的外交活动(1)背景: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亚非拉国家反对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侵略干涉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中国给予了多方面的支持和援助,赢得了这些国家的友谊和信任,也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2)内容①民族国家:中国对外关系史上出现了以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建交为基本特点的建交高潮。②发达国家:中国逐步冲破西方国家的封锁。1964年,中国与法国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n4.20世纪70年代外交新局面(1)中欧关系:自1970年起,中国先后同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希腊、联邦德国等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中英、中荷关系也升格为大使级。(2)恢复联合国合法权利: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3)中美、中日关系: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之后,中国迎来建交高潮。到1976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达到111个。\n知识点二 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1.改革开放初期的外交调整(1)方向调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外交政策朝着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进行重大调整。(2)世界主题: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3)外交关系: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89年,中苏两国实现国家关系正常化。\n2.世纪之交的外交重点:周边关系\n3.21世纪的全方位外交(1)与大国的关系:进入21世纪,中国积极致力于与世界各大国建立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2)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中国把与发展中国家合作作为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一部分,于2000年正式成立中非合作论坛,2003年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合作内容不断丰富,规模迅速扩大。\n(3)区域和国际合作:中国积极推动区域和国际合作,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博鳌亚洲论坛,推动二十国集团成为国际经济治理主要平台,与俄罗斯、印度、巴西一起创立“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为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与合作提供重要平台。(4)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中国还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认真履行有关职责,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n知识拓展进入21世纪,中国外交逐渐呈现出新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具体表现:外交理念实现了由静态和平到动态和谐的升华;外交实践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外交为民”;外交领域不断拓宽,外交主体日益多元化,公共外交成为重要的开拓方向;外交社会化进程不断推进,中国与世界的契合度逐渐提高。\n知识点三 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1.外交布局(1)指导思想:中共十八大以来,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2)主要内容(请结合教材内容,自主归纳知识要点)\n\n(3)主要特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n2.外交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1)背景:来自外部环境的严峻挑战。(2)内容: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n3.国与国交往: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1)主要活动:中国领导人进行了一系列频繁密集的外交活动,包括与俄罗斯、美国等大国领导人进行会晤,出访越南、老挝等周边国家,以及出席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等重大多边国际性会议。(2)主要措施:多项推进中外增进互信、扩大合作的新文件、新举措也相继出台。中国不断扩大同各国利益的交汇点,谋求共同发展。\n4.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1)倡导联合国核心: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一贯倡导、支持并践行多边主义,大力推动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2)解决国际热点:在伊朗核问题、叙利亚问题等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中国积极探索解决办法,维护正义和世界稳定。\n(3)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n合作探究·释疑解惑\n探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的原因史料实证材料1971年拍摄的照片,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n互动探究:(1)乔冠华因何大笑?他的笑那么潇洒豪放、痛快淋漓,他的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这说明了什么?(2)20世纪70年代初期,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什么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n提示:(1)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包括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说明:中国外交取得了重大胜利;美国等西方国家孤立中国的政策宣告失败;中国将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言之有理即可)(2)原因:随着第三世界的崛起,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就是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第三世界国家提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n论从史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的原因(1)根本原因: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尤其是坚持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援助亚非发展中国家,国际地位不断提高。(2)客观原因: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对联合国的控制减弱;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新独立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加入联合国,在联合国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3)直接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历来重视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关系,第三世界国家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也大力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n史家评述耿欣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必须放到当时美苏争霸的大背景中去考虑,这样才能真正了解美国放弃“双重代表权”的原因。当时,苏联是美国的主要对手,美苏争霸是美国考虑的主要问题,联合中国对抗苏联是美国的本能反应。\n典型例题1971—1978年,我国共援助37个第三世界国家建成了470个项目,超过1955—1970年建成的援外项目总和,对外经济援助的支出为前16年总和的109%。这反映了()A.中国综合国力迅速提升B.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C.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D.经济援助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手段题目立意:本题考查对历史材料的解读能力,要求将中国外交放到20世纪70年代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具体分析。\n解题指导:中国的综合国力迅速提升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趋势与中国的对外援助关系不大,故B项错误;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彻底瓦解,与题干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1971—1978年,我国共援助37个第三世界国家建成了470个项目”,可知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出现转折的情况下,我国积极援助第三世界国家,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故D项正确。答案:D\n课堂小结\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