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 > 历史 >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二)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二)

pptx 2022-07-18 17:04:28 28页
剩余24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第一单元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历史\n内容索引自主预习新知导学合作探究释疑解惑课堂小结\n课标定位素养阐释1.美洲物种的外传:物种外传的时间、区域或范围、路径2.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欧亚作物及禽畜传入美洲的概况及影响3.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人口增加、饮食习惯、经济和贸易、生态环境1.通过对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物种与世界各地物种交流的时间与区域的了解,培养时空观念的素养2.通过掌握新航路开辟后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培养唯物史观的素养3.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情况,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培养广阔的国际视野\n自主预习新知导学\n知识点一 美洲物种的外传1.概况:随着新航路的开辟,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辣椒和南瓜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后来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洲。\n2.外传概况\n\n【自主思考】明清时期,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粮食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在该社会背景下,美洲高产粮食作物于明朝时期陆续传入中国,为中国粮食问题的解决发挥了重要作用。列举两例这一时期传入中国的高产粮食作物。提示:粮食作物:玉米、甘薯。\n知识点二 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1.欧亚作物传入美洲:粮食类的小麦、大麦、水稻,水果类的苹果、葡萄、甜橙、柠檬,蔬菜类的黄瓜、豌豆,经济类的甘蔗等。其中,小麦和水稻对美洲人的社会生活影响最大。\n2.小麦和水稻传入美洲的过程(请结合教材内容,自主归纳知识要点)\n3.禽畜传入美洲(1)种类:鸡、牛、驴、马、羊等。(2)影响:这些禽畜在美洲繁衍生息,极大地改变了美洲的动物群落,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拓展延伸随着新航路的开辟,美洲物种传播到世界各地,世界其他地区的物种也传入美洲并得以推广,对美洲人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世界各地区的物种交流,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也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n知识点三 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1.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在全球范围的交流传播,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使世界人口激增。不同种类的玉米适应了非洲复杂的气候环境,使干旱缺水的非洲得到了可靠的食物来源。玉米、甘薯引入中国,丰富了粮食种类。马铃薯提高了欧洲人的抗饥荒能力。2.食物物种交流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马铃薯在欧洲的种植,小麦在北美的推广,改变了当地食物结构,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玉米、马铃薯、甘薯除了供人类食用以外,也用作饲料,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为人类提供更多更好的肉、蛋、奶,深刻影响着人类的日常生活。\n3.不同物种的交流推动了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在北美,水稻除供应本地消费外,大量用于出口,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在中国,玉米等外来农作物因其高产而增加了粮食供应总量。粮食除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外,还投入市场出售,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4.新物种的引进对当地生态环境也产生了一定影响。(1)食草的马、牛、羊等动物来到气候适宜、水草丰足的美洲,繁殖的数量远远超出了土地承载能力;殖民者大量种植农作物,导致茂密的原始森林被滥伐。美洲地表植被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2)中国明清时期引进推广耐旱高产的玉米、甘薯等美洲作物,使得以前不适宜耕种的荒山、丘陵、沙地等得以利用,扩大了耕地面积。但是,过度的垦荒造田,也导致了水土流失。\n合作探究释疑解惑\n[史料实证]探究点一近代世界食物物种交流的特点材料一当全世界的年轻人都喜欢在电影院吃着爆米花看电影时,谁能想到,考古学家在墨西哥中部的一个……洞内,发现了距今5600年前的爆米花,那时的墨西哥人就已经知道把玉米粒放到滚烫的石头上看其爆裂四溅。——杨雪梅《玉米的征服之路》材料二咖啡原产于非洲,6世纪传入阿拉伯半岛,15世纪后传播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酒”。17世纪中叶,荷兰人将咖啡移植到锡兰岛(今斯里兰卡岛),后传到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地。18世纪初,咖啡传入拉丁美洲,这里成了日后世界咖啡的主产区。\n互动探究: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洲外传的物种有哪些。除材料二中的咖啡外,传入美洲的物种还有哪些?提示:美洲外传的物种: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辣椒、南瓜等。传入美洲的物种:粮食类的小麦、大麦、水稻;水果类的苹果、葡萄、甜橙、柠檬;蔬菜类的黄瓜、豌豆;经济类的甘蔗等,此外还有鸡、牛、驴、马、羊等禽畜。\n[论从史出]一、近代世界食物物种交流的特点(1)欧洲在食物物种交流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不论是美洲食物物种的外传还是世界其他地区食物物种传入美洲,欧洲都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食物物种的传播是双向的。美洲的食物物种外传到欧洲,经过欧洲人再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世界其他地区的食物物种也逐渐传入美洲。(3)多种食物物种同时传播且与本土环境融合。美洲食物物种与其他地区多种食物物种同时传播,并且传入的食物物种与当地环境融合,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n(4)食物物种的交流伴随着文化的交流。食物物种的交流丰富了当地人们的食物种类,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使人们接受传入的饮食文化,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5)食物物种的交流对世界各地区都有深远影响。新食物物种的传入扩大了粮食的种植面积,提高了人们的抗饥荒能力,同时使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史家评述杨雪梅在《玉米的征服之路》中讲道:“奎洛遗址是一处玛雅文明建立之前的聚落,公元前2000年左右开始兴起。英国剑桥大学的考古学家研究表明,这里的玉米遗存显示玛雅人种植玉米已有1500余年历史,他们已经能够通过种植高产量的植株以满足大量人口的食物需求。但通过对人骨和动物骨骼的稳定同位素分析,表明前古典时期奎洛人的日常饮食中玉米的比例只有1/3。”\n[典型例题]物种交流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内容,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物种交流更为频繁。新航路开辟后,由欧洲人带入美洲的作物有()A.玉米、南瓜B.甘薯、甘蔗C.水稻、番茄D.甘蔗、葡萄题目立意:时空观念、唯物史观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素养,本题旨在通过呈现新航路开辟后物种交流的史实,考查历史学科的基本素养。解题指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各个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美洲的玉米、甘薯、南瓜、番茄等作物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后来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洲;欧亚作物如水稻、甘蔗、葡萄等则传入美洲,对美洲人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影响,故选D项。答案:D\n[史料实证]探究点二全球大交换的概况、特点及积极影响材料一欧洲饮食文化在11—19世纪,经历了从农业饮食体系向工业饮食体系转变的历程。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食物原料的开发与利用冲破了区域性的限制,从而消除了各地区饮食内容的差别,打破了食物原料的短缺状况,改变了传统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形成了营养饮食和科学饮食的新观念,使饮食更讲究食品质量与文化品味;新航路的开辟,使饮食礼仪进一步规范化,同时也产生了一种全新的饮食消费文化,进而揭开了欧洲饮食文化的崭新篇章。——摘编自朱基富《新航路开辟:欧洲饮食文化的新篇章》\n材料二明朝时美洲作物的引进,产生了一个重大后果,那就是清朝的人口爆炸。有研究表明,1685年中国人口约为1.1亿,1765年增长到2亿,1790年达到3.08亿,1850年达到4.36亿。在这段时间里,人口的猛增,仅靠传统粮食作物是无法支撑的,幸好这批强壮的新作物及时出现,将深山老林和不毛之地,尽数化为粮田。《宜都县志》中载:“山田多种玉黍(玉米),俗称包谷。其深山苦寒之区,稻麦不生,即玉黍亦不殖者,则以红薯、洋芋代饭。”——摘编自吕荣侃《人口科学原理》\n互动探究:(1)根据材料一,回答美洲新物种外传到欧洲给欧洲带来的变化。(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明朝美洲作物的引进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提示:(1)变化:欧洲饮食文化由农业饮食体系转变为工业饮食体系;消除地区饮食内容的差别,解决食物短缺问题,形成了科学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饮食礼仪更加规范,形成了全新的饮食消费文化。(2)影响:中国人口迅速增长;提高了人们的抗饥荒能力;使得以前不能耕种的不毛之地得以利用,扩大了耕地面积;过度的垦荒造田,导致水土流失现象出现。\n[论从史出]二、全球大交换的概况、特点及积极影响(1)概况:随着新航路的开辟,美洲的农作物如玉米、马铃薯、甘薯、南瓜、番茄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后来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洲,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美洲作物向外传播的同时,也有很多欧亚作物传入美洲,主要有粮食类的小麦、大麦、水稻,水果类的苹果、葡萄、甜橙、柠檬,蔬菜类的黄瓜、豌豆,经济类的甘蔗等。其中,小麦和水稻对美洲人的社会生活影响最大。除农作物外,欧洲移民还把鸡、牛、驴、马、羊等禽畜传入了美洲。这些禽畜在美洲繁衍生息,极大地改变了美洲的动物群落,推动了农业的发展。\n(2)特点:交流内容具有丰富性;范围具有全球性;结果具有两重性(积极和消极);时间具有长期性。(3)积极影响:促进了全球动植物(物种)的多样化,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密切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有助于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史家评述朱基富在《新航路开辟:欧洲饮食文化的新篇章》一文中指出,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与世界各地联系在了一起。欧洲人通过海外殖民与扩张,使人类、动物和植物得以全球性扩散,从而使世界更加活跃。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欧洲开始从世界各殖民地那里引进各种新的食物原料,以丰富欧洲传统食物种类。\n[典型例题]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甘薯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后来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洲;而其他地区的动植物,如小麦、牛、羊等也传入美洲。材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A.促进了洲际间交通的发展B.促进了美洲人口的增加C.加速了洲际间物种的交流D.破坏了美洲的生态平衡\n题目立意:时空观念、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素养,本题旨在通过对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物种交流等相关史实的解读,考查历史学科的基本素养。解题指导:根据题干材料“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甘薯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后来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洲;而其他地区的动植物,如小麦、牛、羊等也传入美洲”,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以往世界各地区之间相对孤立和隔绝的局面,使欧洲、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加速了洲际间物种的交流,C项正确;A、B、D三项在题干材料中均无法体现,排除。答案:C\n课堂小结\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