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 > 历史 >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第5课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二)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第5课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二)

pptx 2022-07-08 11:12:06 23页
剩余19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第二单元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历史\n内容索引自主预习新知导学合作探究释疑解惑课堂小结\n课标定位素养阐释1.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手工工场,工厂及工厂制度,近代中国的机器大生产2.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积极影响(城市化的发展、交通运输业的进步、乡村的改变、人们时间观念的增强及文化素质的逐渐提升),消极影响1.运用时空观念,认识工厂制度和机器大生产的意义2.运用多种史料,理解生产方式的变化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多方面影响,培养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素养3.通过了解机器大生产在推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培养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n自主预习新知导学\n知识点一 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1.手工工场的发展:工业革命前,英国分散的手工工场已经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生产专业化。2.工厂制度的诞生及意义(请结合教材内容,自主归纳知识要点)\n\n3.中国机器大生产的出现(1)19世纪中后期,清朝洋务派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系列近代企业,引进了西方的工厂制度,进行机器大生产。(2)后来,张謇、范旭东等一批民族资本家主张实业救国,也开办工厂并借鉴西方工厂的管理经验,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起来。\n拓展延伸(1)手工作坊是封建社会城市中手工业生产的基本单位。手工作坊主拥有生产资料,分散经营,以本人的手工劳动为主要的生活来源,一般不雇用工人,只有做辅助性工作的帮工和学徒。帮工、学徒没有工资,仅有维持生计的微薄报酬。因此,作坊主与帮工、学徒之间不存在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2)工厂是进行工业生产活动的单位,通常包括不同的车间,其特点是使用机器进行大规模生产。工场是手工业者集合在一起进行生产的场所,其特点是借助简单工具进行手工生产。二者都是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生产组织形式,都属于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范畴。\n知识点二 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1.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空间(1)伦敦、巴黎等大城市工业人口猛增,但城市规划建设滞后,工人的生活环境相当恶劣。(2)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逐渐建设新城,疏解中心城市人口,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2.交通运输业的进步,便利了人们的出行工业革命刺激了运河的开凿,铁路运输以其速度快、成本低而受人青睐;欧美国家形成了水陆运输网,促进了城际间、国际间的人口交流与贸易往来,大大增加了社会的流动性。\n3.工业革命促进了乡村的改变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农业机械日益普及,普遍建立了大农场,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大量人口从闭塞、宁静的乡村田园生活中走出,人们的眼界开阔了。4.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时间观念更为增强工厂制度及蒸汽机车等交通工具出现以后,人们必须守时,准时准点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城市中社会上层人士出行往往戴表,大城市的车站、码头、银行、机关及市区街道多设有标准钟。\n5.初等教育不断推广,人们的文化素质逐渐提升(1)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城市化迅猛发展等现实因素,对广大民众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802年英国颁布第一部《工厂法》后,西方国家不断通过立法推行初等教育,并加大政府对教育的经费支持。(2)自20世纪初清政府推行“癸卯学制”以来,中国出现了大量小学堂和中学堂,这对普及初等教育起到重要作用。6.工业革命给民众的生活带来消极影响工人劳动时间过长,工作与生活环境恶劣,传染病与职业病严重危害产业工人的健康。19世纪,欧洲社会主义运动风起云涌,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等工人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经过一系列斗争,产业工人的待遇有所改善,最长工时受到限制,最低工资得到一定保障。\n合作探究释疑解惑\n[史料实证]探究点工业革命与机器大生产材料一机器大工业在生产中占了绝对优势,从而使英国社会生产力有了惊人的发展。不仅如此,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工人的生产率也几倍甚至几十倍于手工业工人,这使工厂生产的优势地位体现得更为明显。19世纪中期英国取得了世界工业和世界贸易的垄断地位,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工业国。所以,工厂制度的确立,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加速了工业化和资本主义化。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工厂制度的确立,为社会阶级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直接产生了第一代的工业家。——摘编自史美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国际比较》等\n材料二某电影讲述了美国大萧条时期失业率飙升,工人在巨大的压力下饱受折磨的故事。主人公夜以继日地工作,已经产生幻觉,把别人的鼻子当成螺丝钉来拧,并且将自己卷入流水线的皮带里。\n互动探究:(1)根据材料一,指出推动英国成为世界工业化强国的两大因素,并作简单说明。(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该电影反映了工业时代怎样的问题。提示:(1)两大因素:机器大生产和工厂制度的确立。说明:机器大生产和工厂制度都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加速了英国工业化和资本主义化,在社会上形成两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2)反映的问题:深刻鞭挞了工业化对人性的压榨与摧残;折射出工业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和心态的影响;反映了对底层工人的同情,反映出对社会弊病的深刻思考。\n[论从史出]工业革命与机器大生产(1)工业革命是一次技术革命。①生产方式方面:工业革命使机器大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②生产组织形式方面:工业革命使工厂取代了手工工场。③产业结构方面:工业革命后产业结构由以农业为中心发展到以工业为中心。\n(2)工业革命是一场社会革命。①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空间。伦敦、巴黎等大城市工业人口猛增,但城市规划建设滞后,工人的生活环境相当恶劣。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逐渐建设新城,疏解中心城市人口,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②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便利了人们的出行。工业革命刺激了运河的开凿,铁路运输受人青睐;欧美国家形成了水陆运输网,促进了城际间、国际间的人口交流与贸易往来,大大增加了社会的流动性。③工业革命促进了乡村的改变。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农业机械日益普及,普遍建立了大农场,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大量人口从闭塞、宁静的乡村田园生活中走出,人们的眼界开阔了。\n④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时间观念更为增强,准时准点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初等教育不断推广,人们的文化素质逐渐提升,西方国家不断通过立法推行初等教育,并加大政府对教育的经费支持。⑤工业革命改变了东西方的国际格局,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改变世界的面貌。⑥工业革命给民众的生活带来消极影响。工人劳动时间过长,工作与生活环境恶劣,传染病与职业病严重危害产业工人的健康。19世纪,欧洲社会主义运动风起云涌。\n史家评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在工场手工业和手工业中,是工人利用工具,在工厂中,是工人服侍机器。在前一种场合,劳动资料的运动从工人出发,在后一种场合,则是工人跟随劳动资料的运动。在工场手工业中,工人是一个活机构的肢体。在工厂中,死机构独立于工人而存在,工人被当作活的附属物并入死机构。”\n[典型例题]“随着机器的日益增多,传统的手工工场已经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工厂主开始建造工厂,安置机器,雇用工人集中生产,这样,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出现了。”由此可见,工业革命实质上是()A.生活方式的变革B.生产技术的革命C.生产方式的革命D.社会关系的革命\n题目立意: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素养,本题旨在通过对工业革命中机器大生产相关史料的解读,考查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素养。解题指导:根据题干材料“随着机器的日益增多,传统的手工工场已经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可知工业革命实际上就是用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即生产方式的革命,故C项正确;A、B、D三项在题干材料中均未体现,排除。答案:C\n课堂小结\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