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 > 数学 > 2022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青岛版)

2022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青岛版)

doc 2022-08-02 09:00:10 24页
剩余22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期末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1.(3分)如图是四届世界数学家大会的会标,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D.2.(3分)如图,已知△ABC≌△DAE,BC=2,DE=5,则CE的长为(  )A.2B.2.5C.3D.3.53.(3分)下列分式中是最简分式的是(  )A.B.C.D.4.(3分)如图,要量湖两岸相对两点A、B的距离,可以在AB的垂线BF上取两点C、D,使CD=BC,再作出BF的垂线DE,使A、C、E在一条直线上,这时可得△ABC≌△EDC,用于判定全等的是(  )A.SSSB.SASC.ASAD.AAS5.(3分)如果=,则=(  )A.B.C.D.6.(3分)如图,已知△ABC的六个元素,则下面甲、乙、丙三个三角形中和△ABC全等的图形是(  )24\nA.甲和乙B.乙和丙C.只有乙D.只有丙7.(3分)已知一组数据:15,13,15,16,17,16,14,15,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15,15B.15,14C.16,14D.16,158.(3分)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  )A.三角形的外角中至少有两个是钝角B.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D.当m=1时,分式的值为零9.(3分)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B.C.D.10.(3分)如图,已知点D、点E分别是等边三角形ABC中BC、AB边的中点,AD=5,点F是AD边上的动点,则BF+EF的最小值为(  )A.7.5B.5C.4D.不能确定11.(3分)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叠放在一起,使直角的顶点重合于点O,AB∥OC,DC与OB交于点E,则∠DEO的度数为(  )24\nA.85°B.70°C.75°D.60°12.(3分)已知:如图△ABC中,BD为△ABC的角平分线,且BD=BC,E为BD延长线上的一点,BE=BA,过E作EF⊥AB,F为垂足.下列结论:①△ABD≌△EBC;②∠BCE+∠BCD=180°;③AD=AE=EC;④BA+BC=2BF.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二、填空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3.(3分)分式,的最简公分母是  .14.(3分)某校规定学生的体育成绩由三部分组成;体育技能测试占50%,体育理论测试占20%,体育课外活动表现30%,甲同学的上述三部分成绩依次为96分,85分,90分,则甲同学的体育成绩为  分.15.(3分)若==,则的值为  .16.(3分)若分式方程有增根,则m=  .17.(3分)如图,CA⊥AB,垂足为点A,AB=8,AC=4,射线BM⊥AB,垂足为点B,一动点E从A点出发以2厘米/秒的速度沿射线AN运动,点D为射线BM上一动点,随着E点运动而运动,且始终保持ED=CB,当点E离开点A后,运动  秒时,△DEB与△BCA全等.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69分)18.(12分)计算(1)•24\n(2)•(3)﹣(4)x﹣y+.19.(10分)解分式方程:(1)=1﹣.(2)﹣=.20.(5分)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3.21.(8分)(1)如图,试用直尺与圆规在平面内确定一点O,使得点O到Rt△ABC的两边AC、BC的距离相等,并且点O到A、B两点的距离也相等.(不写作法,但需保留作图痕迹)(2)在(1)中,作OM⊥AC于M,ON⊥BC于N,连结AO、BO.求证:△OMA≌△ONB.22.(8分)甲、乙两个工程队参与某小区7200平方米(外墙保温)工程招标,比较这两个工程队的标书发现:乙队每天完成的工程量是甲队的1.5倍,这样乙队单独干比甲队单独干能提前15天完成任务,求甲队在投标书上注明的每天完成的工程量.23.(6分)阅读下面的证明过程,在每步后的横线上填写该步推理的依据.如图,∠E=∠1,∠3+∠ABC=180°,BE是∠ABC的角平分线,求证:DF∥AB证明:∵BE是∠ABC的角平分线∴∠1=∠2  又∵∠E=∠1∴∠E=∠2  24\n∴AE∥BC  ∴∠A+∠ABC=180°  又∵∠3+∠ABC=180°∴∠A=∠3  ∴DF∥AB  .24.(8分)甲、乙两人分别在六次射击中的成绩如下表:(单位:环)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第6次甲677868乙596859分别算出两人射击的平均数和方差.这六次射击中成绩发挥比较稳定的是谁?25.(12分)(1)请写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逆命题,判断这一逆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是真命题给出证明,如果是假命题,说明理由.(2)若一个三角形经过它的某一定点的一条直线可把它分成两个小等腰三角形,那么我们称该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的生成三角形,简称生成三角形.①画出等边△DEF的一个生成三角形,并标出生成三角形的各个角的度数;(不用尺规作图,画出简图即可)②若等腰△ABC有一个内角等于36°,那么请你画出简图说明△ABC是生成三角形.(要求画出直线,标注出图中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底角的度数)24\n答案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1.(3分)如图是四届世界数学家大会的会标,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D.【考点】P3: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B、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2.(3分)如图,已知△ABC≌△DAE,BC=2,DE=5,则CE的长为(  )A.2B.2.5C.3D.3.5【考点】KA: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C=5,AE=2,进而得出CE的长.【解答】解:∵△ABC≌△DAE,∴AC=DE=5,BC=AE=2,∴CE=5﹣2=3.故选:C.24\n【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的应用,关键是求出AC=5,AE=2,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3分)下列分式中是最简分式的是(  )A.B.C.D.【考点】68:最简分式.【分析】最简分式的标准是分子,分母中不含有公因式,不能再约分.判断的方法是把分子、分母分解因式,并且观察有无互为相反数的因式,这样的因式可以通过符号变化化为相同的因式从而进行约分.【解答】解:A、分子分母含有公因式(x﹣1),故A错误;B、含有公因式2,故B错误;C、分子,分母中不含有公因式,故C正确;D、含有互为相反数的因式,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最简分式,分式的化简过程,首先要把分子分母分解因式,互为相反数的因式是比较易忽视的问题.在解题中一定要引起注意.4.(3分)如图,要量湖两岸相对两点A、B的距离,可以在AB的垂线BF上取两点C、D,使CD=BC,再作出BF的垂线DE,使A、C、E在一条直线上,这时可得△ABC≌△EDC,用于判定全等的是(  )A.SSSB.SASC.ASAD.AAS【考点】KE:全等三角形的应用.【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进行判断,注意看题目中提供了哪些证明全等的要素,要根据已知选择判断方法.【解答】解:因为证明在△ABC≌△EDC用到的条件是:CD=BC,∠ABC=∠EDC,∠ACB=∠ECD,所以用到的是两角及这两角的夹边对应相等即ASA这一方法.24\n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做题时注意选择.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5.(3分)如果=,则=(  )A.B.C.D.【考点】S1:比例的性质.【分析】根据比例式的性质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a:b=2:3,∴(a+b):b=.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关键是根据比例的性质求解.6.(3分)如图,已知△ABC的六个元素,则下面甲、乙、丙三个三角形中和△ABC全等的图形是(  )A.甲和乙B.乙和丙C.只有乙D.只有丙【考点】KB: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根据定理逐个判断即可.【解答】解:图甲不符合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即图甲和△ABC不全等;图乙符合SAS定理,即图乙和△ABC全等;图丙符合AAS定理,即图丙和△ABC全等;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应用,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7.(3分)已知一组数据:15,13,15,16,17,16,14,15,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24\nA.15,15B.15,14C.16,14D.16,15【考点】W4:中位数;W5:众数.【分析】把这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第4、5个数的平均数是中位数,在这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15,得到这组数据的众数.【解答】解:把这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13,14,15,15,15,16,16,17,第4、5个两个数的平均数是(15+15)÷2=15,所以中位数是15,在这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15,即众数是15,故选:A.【点评】本题属于基础题,考查了确定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的能力.要明确定义,一些学生往往对这个概念掌握不清楚,计算方法不明确而误选其它选项,注意找中位数的时候一定要先排好顺序,然后再根据奇数和偶数个来确定中位数,如果数据有奇数个,则正中间的数字即为所求,如果是偶数个则找中间两位数的平均数.8.(3分)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  )A.三角形的外角中至少有两个是钝角B.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D.当m=1时,分式的值为零【考点】O1:命题与定理.【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式的值为0逐个判断即可.【解答】解:A、三角形的内角最少有两个锐角,即最少也有两个外角是钝角,是真命题,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是真命题,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是真命题,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当m=1时,分母为0,只有当m=﹣1时,分式的值为0,是假命题,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24\n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式的值为0、命题和定理等知识点,能灵活运用知识点进行判断是解此题的关键.9.(3分)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B.C.D.【考点】65:分式的基本性质.【分析】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逐项进行判断,选择正确答案.【解答】解:A、,故A错误;B、C分式中没有公因式,不能约分,故B、C错误;D、=,故D正确.故选:D.【点评】对分式的化简,正确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是关键,约分时首先要把分子、分母中的式子分解因式.10.(3分)如图,已知点D、点E分别是等边三角形ABC中BC、AB边的中点,AD=5,点F是AD边上的动点,则BF+EF的最小值为(  )A.7.5B.5C.4D.不能确定【考点】KK:等边三角形的性质;PA: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分析】过C作CE⊥AB于E,交AD于F,连接BF,则BF+EF最小,证△ADB≌△CEB得CE=AD=5,即BF+EF=5.【解答】解:过C作CE⊥AB于E,交AD于F,连接BF,则BF+EF最小(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点到直线垂直距离最短),由于C和B关于AD对称,则BF+EF=CF,24\n∵等边△ABC中,BD=CD,∴AD⊥BC,∴AD是BC的垂直平分线(三线合一),∴C和B关于直线AD对称,∴CF=BF,即BF+EF=CF+EF=CE,∵AD⊥BC,CE⊥AB,∴∠ADB=∠CEB=90°,在△ADB和△CEB中,∵,∴△ADB≌△CEB(AAS),∴CE=AD=5,即BF+EF=5,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涉及到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点的综合运用.11.(3分)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叠放在一起,使直角的顶点重合于点O,AB∥OC,DC与OB交于点E,则∠DEO的度数为(  )A.85°B.70°C.75°D.60°【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24\n【分析】由平行线的性质求出∠AOC=120°,再求出∠BOC=30°,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AB∥OC,∠A=60°,∴∠A+∠AOC=180°,∴∠AOC=120°,∴∠BOC=120°﹣90°=30°,∴∠DEO=∠C+∠BOC=45°+30°=75°;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2.(3分)已知:如图△ABC中,BD为△ABC的角平分线,且BD=BC,E为BD延长线上的一点,BE=BA,过E作EF⊥AB,F为垂足.下列结论:①△ABD≌△EBC;②∠BCE+∠BCD=180°;③AD=AE=EC;④BA+BC=2BF.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考点】KD: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1:常规题型.【分析】易证△ABD≌△EBC,可得∠BCE=∠BDA,AD=EC可得①②正确,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求得∠DAE=∠DCE,即③正确,根据③可求得④正确.【解答】解:①∵BD为△ABC的角平分线,∴∠ABD=∠CBD,∴在△ABD和△EBC中,,∴△ABD≌△EBC(SAS),…①正确;②∵BD为△ABC的角平分线,BD=BC,BE=BA,∴∠BCD=∠BDC=∠BAE=∠BEA,24\n∵△ABD≌△EBC,∴∠BCE=∠BDA,∴∠BCE+∠BCD=∠BDA+∠BDC=180°,…②正确;③∵∠BCE=∠BDA,∠BCE=∠BCD+∠DCE,∠BDA=∠DAE+∠BEA,∠BCD=∠BEA,∴∠DCE=∠DAE,∴△ACE为等腰三角形,∴AE=EC,∵△ABD≌△EBC,∴AD=EC,∴AD=AE=EC.…③正确;④过E作EG⊥BC于G点,∵E是∠ABC的角平分线BD上的点,且EF⊥AB,∴EF=EG(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在Rt△BEG和Rt△BEF中,,∴Rt△BEG≌Rt△BEF(HL),∴BG=BF,∵在Rt△CEG和Rt△AFE中,,∴Rt△CEG≌Rt△AFE(HL),∴AF=CG,∴BA+BC=BF+FA+BG﹣CG=BF+BG=2BF.…④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的性质,本题中熟练求证三角形全等和熟练运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角、对应边相等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4\n13.(3分)分式,的最简公分母是 6x3(x﹣y) .【考点】69:最简公分母.【分析】确定最简公分母的方法是:(1)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2)凡单独出现的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作为最简公分母的一个因式;(3)同底数幂取次数最高的,得到的因式的积就是最简公分母.【解答】解:分式,的分母分别是2x3、6x2(x﹣y),故最简公分母是6x3(x﹣y);故答案为6x3(x﹣y).【点评】本题考查了最简公分母的定义及求法.通常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与字母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公分母,这样的公分母叫做最简公分母.一般方法:①如果各分母都是单项式,那么最简公分母就是各系数的最小公倍数,相同字母的最高次幂,所有不同字母都写在积里.②如果各分母都是多项式,就可以将各个分母因式分解,取各分母数字系数的最小公倍数,凡出现的字母(或含字母的整式)为底数的幂的因式都要取最高次幂.14.(3分)某校规定学生的体育成绩由三部分组成;体育技能测试占50%,体育理论测试占20%,体育课外活动表现30%,甲同学的上述三部分成绩依次为96分,85分,90分,则甲同学的体育成绩为 92 分.【考点】W2:加权平均数.【分析】根据体育技能测试占50%,体育理论测试占20%,体育课外活动表现30%,利用加权平均数的公式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由题意知,甲同学的体育成绩是:96×50%+85×20%+90×30%=92(分).则甲同学的体育成绩是92分.故答案为:92.【点评】本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平均数等于所有数据的和除以数据的个数.15.(3分)若==,则的值为 ﹣ .【考点】S1:比例的性质.24\n【分析】可以设===k,则x=3k,y=4k,z=5k,把这三个式子代入所要求的式子,进行化简就可以求出式子的值.【解答】解:设===k(k≠0),则x=3k,y=4k,z=5k,则===﹣.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比例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先设===k,可得x=3k,y=4k,z=5k,从而降低计算难度.16.(3分)若分式方程有增根,则m= 2 .【考点】B5:分式方程的增根.【专题】11:计算题.【分析】增根是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后产生的使分式方程的分母为0的根.有增根,最简公分母x﹣3=0,所以增根是x=3,把增根代入化为整式方程的方程即可求出未知字母的值.【解答】解:方程两边都乘(x﹣3),得m=2+(x﹣3),∵方程有增根,∴最简公分母x﹣3=0,即增根是x=3,把x=3代入整式方程,得m=2.故答案为2.【点评】解决增根问题的步骤:①确定增根的值;②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③把增根代入整式方程即可求得相关字母的值.17.(3分)如图,CA⊥AB,垂足为点A,AB=8,AC=4,射线BM⊥AB,垂足为点B,一动点E从A点出发以2厘米/秒的速度沿射线AN运动,点D为射线BM上一动点,随着E点运动而运动,且始终保持ED=CB,当点E离开点A后,运动 2,6,8 秒时,△DEB与△BCA全等.24\n【考点】KB: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此题要分两种情况:①当E在线段AB上时,②当E在BN上,再分别分成两种情况AC=BE,AC=BE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①当E在线段AB上,AC=BE时,△ACB≌△BED,∵AC=4,∴BE=4,∴AE=8﹣4=4,∴点E的运动时间为4÷2=2(秒);②当E在BN上,AC=BE时,∵AC=4,∴BE=4,∴AE=8+4=12,∴点E的运动时间为12÷2=6(秒);③当E在线段AB上,AB=EB时,△ACB≌△BDE,这时E在A点未动,因此时间为0秒;④当E在BN上,AB=EB时,△ACB≌△BDE,AE=8+8=16,点E的运动时间为16÷2=8(秒),故答案为:2,6,8.【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关键是熟记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69分)24\n18.(12分)计算(1)•(2)•(3)﹣(4)x﹣y+.【考点】6C:分式的混合运算.【分析】(1)对分式进行约分,然后求解即可;(2)先将分式进行化简,然后结合分式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进行求解;(3)将各分式的分子进行合并求解即可;(4)先将x﹣y变形为,然后结合分式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进行求解.【解答】解:(1)•=.(2)•=×=﹣.(3)﹣===x﹣y.24\n(4)x﹣y+=+==.【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的混合运算,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分式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19.(10分)解分式方程:(1)=1﹣.(2)﹣=.【考点】B3:解分式方程.【专题】11:计算题;522:分式方程及应用.【分析】两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解答】解:(1)去分母得:1=x﹣4+x﹣3,解得:x=4,经检验x=4是增根,原分式方程无根;(2)去分母得:2﹣2x﹣3﹣3x=9,解得:x=﹣2,经检验x=﹣2是分式方程的解.【点评】此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利用了转化的思想,解分式方程时注意要检验.20.(5分)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3.【考点】66:约分;6A:分式的乘除法;6B:分式的加减法;6D:分式的化简求值.【专题】11:计算题.【分析】先根据分式的加减法则算括号里面的,同时把除法变成乘法,再进行约分,最后把x=3代入求出即可.24\n【解答】解:原式=[﹣]÷,=×,=×,=,当x=3时,原式==1.【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分式的加减法则、乘除法则,约分等知识点的应用,关键是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比较典型,是一道很好的题目.21.(8分)(1)如图,试用直尺与圆规在平面内确定一点O,使得点O到Rt△ABC的两边AC、BC的距离相等,并且点O到A、B两点的距离也相等.(不写作法,但需保留作图痕迹)(2)在(1)中,作OM⊥AC于M,ON⊥BC于N,连结AO、BO.求证:△OMA≌△ONB.【考点】KB:全等三角形的判定;KF:角平分线的性质;KG: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N3:作图—复杂作图.【专题】12:应用题.【分析】(1)作∠ACB的平分线和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它们的交点即为点O;(2)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OM=ON,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OA=OB,则根据“HL”可证明△OMA≌△ONB.【解答】解:(1)如图1,24\n(2)如图2,∵OC平分∠ACB,OM⊥AC,ON⊥CN,∴OM=ON,∵点O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OA=OB,在Rt△△OMA和△ONB中,,∴△OMA≌△ONB.【点评】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复杂作图是在五种基本作图的基础上进行作图,一般是结合了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方法.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逐步操作.也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22.(8分)甲、乙两个工程队参与某小区7200平方米(外墙保温)工程招标,比较这两个工程队的标书发现:乙队每天完成的工程量是甲队的1.5倍,这样乙队单独干比甲队单独干能提前15天完成任务,求甲队在投标书上注明的每天完成的工程量.【考点】B7:分式方程的应用.【分析】设甲队每天完成x米2,乙队每天完成1.5x米2.则依据“24\n乙队单独干比甲队单独干能提前15天完成任务”列出方程.【解答】解:设甲队每天完成x米2,乙队每天完成1.5x米2,根据题意得.=15,解得x=160,经检验,x=160,是所列方程的解.答:甲队每天完成160米2.【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分析题意,找到合适的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3.(6分)阅读下面的证明过程,在每步后的横线上填写该步推理的依据.如图,∠E=∠1,∠3+∠ABC=180°,BE是∠ABC的角平分线,求证:DF∥AB证明:∵BE是∠ABC的角平分线∴∠1=∠2 (角的平分线的定义) 又∵∠E=∠1∴∠E=∠2 等量代换 ∴AE∥BC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A+∠ABC=180°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又∵∠3+∠ABC=180°∴∠A=∠3 同角的补角相等 ∴DF∥AB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考点】JB: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即可解答.【解答】解:证明:∵BE是∠ABC的角平分线∴∠1=∠2(角的平分线的定义),又∵∠E=∠1∴∠E=∠2(等量代换)24\n∴AE∥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ABC=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又∵∠3+∠ABC=180°∴∠A=∠3(同角的补角相等),∴DF∥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答案是:角的平分线的定义;等量代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同角的补角相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正确理解定理是关键.24.(8分)甲、乙两人分别在六次射击中的成绩如下表:(单位:环)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第6次甲677868乙596859分别算出两人射击的平均数和方差.这六次射击中成绩发挥比较稳定的是谁?【考点】W1:算术平均数;W7:方差.【分析】先根据平均数的定义分别计算出甲和乙的平均数,甲=乙=7;再根据方差的计算公式S2=[(x1﹣)2+(x2﹣)2+…+(xn﹣)2]计算出它们的方差,然后根据方差的意义即可确定答案.【解答】解:∵甲=(6+7+7+8+6+8)=7,乙=(5+9+6+8+5+9)=7;∴S2甲=[(6﹣7)2+(7﹣7)2+(7﹣7)2+(8﹣7)2+(6﹣7)2+(8﹣7)2]=,S2乙=[(5﹣7)2+(9﹣7)2+(6﹣7)2+(8﹣7)2+(5﹣7)2+(9﹣7)2]=3;∴S2甲<S2乙,∴甲在射击中成绩发挥比较稳定.【点评】本题考查了方差的定义和意义:数据x1,x2,…xn,其平均数为,则其方差S2=[(x1﹣)2+(x2﹣)2+…+(xn﹣)2];方差反映了一组数据在其平均数的左右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越大,越不稳定;方差越小,波动越小,越稳定.25.(12分)(1)请写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逆命题,判断这一逆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是真命题给出证明,如果是假命题,说明理由.24\n(2)若一个三角形经过它的某一定点的一条直线可把它分成两个小等腰三角形,那么我们称该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的生成三角形,简称生成三角形.①画出等边△DEF的一个生成三角形,并标出生成三角形的各个角的度数;(不用尺规作图,画出简图即可)②若等腰△ABC有一个内角等于36°,那么请你画出简图说明△ABC是生成三角形.(要求画出直线,标注出图中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底角的度数)【考点】K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K8:三角形的外角性质;KH:等腰三角形的性质;KY:三角形综合题.【专题】15:综合题.【分析】(1)先写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逆命题,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ACD,∠BCD=∠B,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出∠BCD+∠B+∠A+∠ACD=180°,代入即可求出∠BCD+∠ACD=90°,即∠ACB=90°,即可推出答案;(2)①延长△DEF的边EF至G,使得FG=DF,连接DG,△DEG即为所求;②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36°,可画底角的角平分线,可得答案;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108°,把顶角分成36°和72°两部分,可得答案.【解答】解:(1)逆命题是:如果一个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已知,如图,△ABC中,D是AB边的中点,且CD=AB.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证明:∵D是AB边的中点,且CD=AB,∴AD=BD=CD,24\n∵AD=CD,∴∠ACD=∠A,∵BD=CD,∴∠BCD=∠B,又∵∠ACD+∠BCD+∠A+∠B=180°,∴2(∠ACD+∠BCD)=180°,∴∠ACD+∠BCD=90°,∴∠ACB=90°,∴△ABC是直角三角形.(2)①如图所示,△DEG即为所求,其中∠E=60°,∠G=30°,∠EDG=90°;②如图所示,等腰△ABC是生成三角形.【点评】本题属于三角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运用.解题时注意:等角对等边是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方法;三角形内角和是180°.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