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6七下历史测试题(附答案)
docx
2022-08-11 21:36:04
8页
济南市历下区2022年七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LX2022.6)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和2B铅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座位号、考号填涂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选择题部分共50分选择题部分共25个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①②处应该是581年618年北宋建立1271年1368年清朝建立①②A.隋唐B.唐隋C.元明D.明元2.“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了我国古代比较完备的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制度,下面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隋炀帝设进士科标志科举制正式诞生B.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一大变革C.科举制成为历代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D.科举考试以诗赋取士不利于人才选拔3.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如图大运河的中心应该是A.北京B.杭州C.扬州D.洛阳4.唐太宗告诫大臣:“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下面最能体现唐太宗这种理念的措施是A.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B.减轻人民负担发展农业C.严格考察各级官吏政绩D.增加了科举考试的科目5.人们习惯将唐诗归为文学范畴,其实唐诗里也隐藏着一部波澜壮阔的唐代历史,映射着大唐三百年的风云沧桑。下列唐代诗歌中,能反映“盛唐气象”的是A.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B.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C.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D.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6.两幅图是唐朝出现的新型工具,它们是A.曲辕犁、翻车B.直辕犁、筒车C.曲辕犁、筒车D.曲辕犁、秧马7.《剑桥中国隋唐史》如此评论唐朝的某位皇帝:“他是一个悲剧中的英雄,他在执政开始时政绩显赫,但……最后以退出政务来结束他支离破碎的统治。”依据史实可以推断这位皇帝“执政开始时政绩显赫”是A.开创文景之治B.开创贞观之治C.开创开元盛世D.开创康乾盛世8.如果你想知道唐朝人是怎样认识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的,你最好查阅的我国古代典籍是A.《日本书纪》B.《大唐西域记》C.《金刚经》D.《西游记》9.某班学习小组探究学习的内容出现了“天宝年间”“安禄山”“史思明”“唐朝由盛而衰”等要点,由此可判断他们探究的历史事件是A.八王之乱B.安史之乱C.藩镇割据D.黄巢起义10.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这样评价古代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旒冕。披旒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还一个,盛世繁华,文煌武烈。”他评价的是A.秦始皇嬴政B.汉高祖刘邦C.唐太宗李世民D.宋太祖赵匡胤11.唐朝以前,人们对求取功名的看法多是“男人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但宋朝以后,则是“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出现的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强化相权B.重文轻武C.奖励耕织D.奖励军功12.右图历史人物一直被民众传颂,郾城大捷,威震敌胆。他的英勇事迹是A.寇准抗辽B.狄青抗西夏C.岳飞抗金D.文天祥抗元13.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评价中国的某一时期称:“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纸币之流通,开始普及。火药之发明,火焰器之使用,航海用之指南针……这一“时期”是A.隋唐时期B.两宋时期C.明朝时期D.清朝时期14.大约一千年前,当货币还处于铸币支付时代时,中国就最早发明并开始使用纸币。材料中“纸币”是在四川出现的A.半两钱B.五铢钱C.交子D.瓦子15.《清明上河图》记录了北宋时期东京汴梁城(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请观察下面的局部图片,从中可以解读到的信息是A.市坊分开B.海陆交通C.商帮出现D.商贸繁荣16.“蒙古民族的历史可以说从成吉思汗开始……以相互敌对关系存在着的各个小群的游牧民,突如其来成为席卷整个亚洲,合流于军事政治的完整体之事,这全赖于成吉思汗的强有力的人格,才有可能……”据此可知,成吉思汗的最大功绩是A.完成蒙古草原统一,建立蒙古政权B.消灭南宋政权,实现了中国大一统C.灭金国西夏,形成与南宋对峙局面D.采取因地制宜措施,加强治理边疆17.据《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为了实现对其疆域的有效管辖,元世祖实行的制度是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三司制18.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学习完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后,对本节内容进行探究性整理,其中正确的一项是A.北宋城市内娱乐兼商业场所叫作“勾栏”B.宋代词人苏轼、辛弃疾的词风委婉清秀C.元朝最优秀杂剧家马致远作品《窦娥冤》D.司马光主持编写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19.“(明代读书人)只会按照固定的题目做没有原创性的文章。他们对‘四书’的内容甚至并不了解,但只要能背诵模范文,就可以应付考试。”造成这一现象是由于明朝A.设立三司B.采用八股取士C.废除丞相制度D.设五军都督府20.日本《中国政治论》这样写道:“雍正帝实现了中国近世独裁君主制的理想……他在某种程度上解散了官僚私下的团结,令每个人直属于自己(皇帝)。”材料中雍正帝“实现了独裁君主制理想”指的是A.派文臣做知州B.设置转运使C.设立锦衣卫D.设置军机处21.如果把“废丞相”、“设厂卫机构”和“文字狱”整合为一个学习主题,该主题是A.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C.政权分立与社会变化D.君主专制空前加强22.清朝前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在粮食种植方面,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这有利于A.促进手工业的发展B.彻底解决温饱问题C.促进农业经济发展D.完成经济重心南移23.它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它是A.长安城B.大明宫C.紫禁城D.明长城24.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A.B.C.D.史实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宋应星著《天工开物》徐光启著《农政全书》结论采用雕版印刷提高了印刷的效率,促进了我国文化的发展。药物记载详细并总结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誉为“医圣”。涉及了农业和手工业,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全面总结我国古代农业技术,是清末一部重要的农业巨著。25.清朝有部小说,通过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有人曾评价“不看这部书,就不了解中国的封建社会”,这部小说可能是A.《水浒传》B.《三国演义》C.《西游记》D.《红楼梦》非选择题部分共50分26.(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玄奘鉴真郑和(1)材料一中的三位历史人物是古代中外交往的历史见证,请结合所学分别介绍他们的事迹。(9分)材料二15世纪以前,中国处于亚洲海洋秩序的中心,扮演了主导角色。我国古代大规模的航海活动大都是在政府支持下进行的。秦汉时期,我国造船业就很先进。隋唐以后,航海走向全面繁荣。两宋时期,我国取得了以罗盘导航为标志的航海技术重大突破;当时中国的GDP约占全球的50%,海上贸易更是远航至西亚等地。明朝前期,中国主导亚洲海洋秩序的能力达到了顶峰。——李亚敏等《国际海洋秩序演进中的中国》(2)依据材料二,概括15世纪以前中国主导亚洲海洋秩序的原因。(4分)材料三(清朝前期)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仅限于广州一地,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基辛格《论中国》(3)依据上面三则材料,概括中国从唐朝至清朝对外交往的主要趋势。(3分)27.(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澎湖巡检司湖(1)材料一所示的疆域是哪个朝代的?这个朝代设置的澎湖巡检司有何影响?(6分)《凯歌》万众一心兮泰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戚少保年谱耆编》材料二(2)材料二中人物和军歌与哪一事件有关?结合所学归纳这一时期对外交往的新特点。(6分)材料三边疆是中国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不可分割的部分。边疆的发展关系到国家发展大局,边疆的稳定关系到国家稳定大局。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充分证明,内地和边疆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来说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宁失千军,不失寸土”这个古训,至今仍有现实意义。——马大正《不断深化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研究》2016年11月14日人民网(3)依据材料三,归纳边疆的发展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意义,结合所学,任举一例说明,清朝前期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宁失千军,不失寸土”。(6分)28.(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朝代妥善处理民族关系的典型事例方式唐朝唐太宗把①嫁给松赞干布。和亲元朝在中央设置②管辖西藏,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设置机构③_____顺治帝册封达赖喇嘛,康熙帝册封班禅额尔德尼。④______设⑤___________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设置机构(1)完成表格写出①②③④⑤的内容。(10分)材料二从整体来考察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规律,不难看出,既有阶段性的和好,也有阶段性的战争。在和好阶段内,双方都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好局面,尽量采取一些措施以求维持较长时间的和好;在战争阶段内,也有一些谋求和好的活动。——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2)材料二中北宋时期“阶段性的和好”,结合所学举出事例。(4分)材料三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交融,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2分)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下册期末检测历史试题参考答案(2022.6)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50分)12345678910ADDBBCCBBD11121314151617181920BCBCDACDBD2122232425DCCCD二、非选择题26.(16分)(1)图一:玄奘西行天竺(印度半岛);图二:鉴真东渡日本;图三:郑和下西洋。(9分)(2)政府支持鼓励;造船与航海技术发达;国力强盛,海外贸易发达(4分任写2个)(3)趋势:由对外开放走向闭关锁国。(3分)27.(18分)(1)朝代:元朝影响: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6分)(2)事件:戚继光抗倭新特点:对外交往发生冲突,反击侵略(既有友好又有冲突)(6分)(3)意义:边疆的地位非常重要,边疆的发展与稳定关系到国家发展和稳定大局。(照抄材料不得分2分)事例:郑成功收复台湾或抗击沙俄,雅克萨之战或平定噶尔丹叛乱或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任写1例得4分)28.(16分)(1)①文成公主②宣政院③清朝④册封⑤驻藏大臣(10分)(2)事例:北宋与辽议和签订《澶渊之盟》(4分)(3)因素:民族交融;各民族的交流、互相借鉴、共同发展;历代统治者的支持与推动。(任选两个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