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 > 历史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二单元同步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二单元同步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docx 2022-08-14 22:16:16 14页
剩余12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二单元同步检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学者指出,汉朝时期人们的自我奋斗代替了祖先的荫庇和血统论,从而使许多出身于平民阶层的人物活跃于政治舞台。这是因为汉朝(  )A.选官体制进行了革新 B.军功授官成为主流C.人们的参政热情提高 D.君主专制统治强化2.“刘彻(汉武帝)派他们去监督地方豪强、官吏,他们的地位很高,作用相当于钦差大臣”。“他们”的身份应是(  )A.御史大夫       B.枢密使C.刺史 D.参知政事3.王定保在《唐摭言》中提道:“殊不知三百年来,科第之设,草泽(草野)望之起家,簪绂(显贵)望之继世。孤寒失之,其族馁矣;世禄失之,其族绝矣。”该材料说明科举制的实行(  )A.巩固了唐朝的统治 B.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C.实现了贵族和平民的平等D.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4.“唐朝遂有台、谏分职。谏官之职在谏皇帝,不谏宰相,也不得弹劾朝廷百官。弹劾朝廷百官是御史台的职分。照唐朝习惯,宰相见皇帝讨论政事,常随带谏官同去,遇皇帝有不是处,谏官即可直言规正。”下列关于唐朝台谏制度表述正确的是(  )A.台谏的设置分割了皇权 第14页共14页B.台、谏分职不利于加强皇权C.台、谏分职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 D.台谏制度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5.汉朝官秩仅六百石的十三州刺史,可监督秩三千石的郡守,秩仅千石的御史中丞可监察官秩万石之丞相;唐朝官仅七品的察院院长,可察尚书省;宋朝御史台的察院,上自宰相,下及郎官违法、失职皆可弹奏。材料表明古代的监察机构(  )A.地位越来越高,可弹奏宰相B.是朝廷的耳目,对朝廷负责C.成为解决相权威胁的主要途径D.位卑权重,以小制大6.1367年,朱元璋承袭宋元旧制设给事中。洪武六年(1373年)始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科,设置了六科给事中,下表内容为六科给事中的具体职权。据此可知,明朝六科给事中的设置(  )吏科监督文官的选拔、任命、考核等事项户科监督国家钱粮收支、仓储等礼科监督各项祭祀、封赠等兵科监督军事方略的制定、实施以及武官的考选、任命、赏功罚罪刑科对审判等进行监督工科监督各项建筑、水利工程的建造A.沿袭了唐朝三省六部制B.确立了直属六部的监察机关C.有利于维护封建秩序的稳定D.改变了当时的行政决策方式第14页共14页7.伏尔泰盛赞中国的科举制度,“人民很难想象有比它更好的政府”“这个政府的成员只有经过几次严格的考试才能被录用”。上述材料反映出(  )A.科举制度对西方文官制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B.科举制度是英国文官制度诞生的根源C.中国的政治制度受到了欧洲的普遍认同D.当时欧洲的政治体制较落后8.英国内阁制确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胜选党派组阁,政府官职就由该党成员担任。1850年,英国规定负责具体行政事务的官员不得参选议员,不得介入党派活动。这种变化说明(  )A.议会被政党操控阻碍民主政治发展B.文官制度是英国民主制度改革的根本C.这一规定的目的是保证施政措施的连续性D.内阁制不具备分权制衡的特征9.英国是最早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美国在1883年建立了文官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建立了文官制度。资本主义国家文官制度建立的先后次序说明文官制度(  )A.是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产物B.促进了国家管理专业化的发展C.杜绝了官员腐败现象的发生D.已经触及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10.1883年颁布的《美国文官法》规定:“任何公务人员不因此而承担向政治基金会捐款的义务,也不因此承担提供政治服务的义务。他们不因拒绝上述捐款和服务而受到歧视。”这些规定的目的是(  )A.保证文官工作的公开透明B.保证文官的政治中立C.防止文官以权谋私 D.鼓励文官参与政治第14页共14页11.英国前首相张伯伦曾对常务次官们说:“你们没有我们也能办事,而我们没有你们则不能做任何事情。”这说明文官体系(  )A.在政党竞争中具有重要地位 B.对国家政策的执行具有决定作用C.决定了国家的政策走向D.已经控制了执政党12.1902年的科举考试共有顺天、浙江、江西等12省开考,顺天府试题为“各国选将用兵皆出学校,其要旨若何策”;浙江试题为“各国改用金币始于何时,金价日增其故安在,主之者何人”。在考试顺序上,将“各国政治艺学策”提升到头两场进行考试。这反映了(  )A.经济发展推动科举制度革新B.科举制度不再重视传统伦理C.教育改革适应了时代潮流D.科举制度推动了社会转型13.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梁启超提出改革科举制度的主张,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坚决反对。清廷却在1905年主动废除了科举制。这表明(  )A.科举制失去选拔人才的作用B.慈禧太后的阶级立场发生了细微的变化C.康梁思想得到清廷的认同  D.清朝选官制度被动革新14.1912年5月颁布的《铨叙局官制》规定铨叙局职务范围为“荐任官以上任免事项,荐任官以上履历事项,文官高等考试事项,恩给及抚恤事项,荣典授予事项,外人勋章受领及配用事项等”。这说明铨叙局的主要职能是(  )A.官吏的选拔与考核B.前朝官吏的甄别C.制定选拔官吏的制度 D.筛选奖励有功人员第14页共14页15.“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民主法治建设的发展,国家管理中的问题更加复杂,原来的‘国家干部’缺乏科学分类,出现大量外行管内行的现象,用人缺乏法治,优秀人才难以脱颖而出。”这说明我国推行公务员制度的主要原因是(  )A.旧有干部制度的废除B.社会进步发展的需要C.融入国际社会的必然D.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选择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第16题11分,第17题10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1分,第20题11分,共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儒生参政带来的“以德取人”因素,使察举制因而成立,但这并不是唯一制约察举选官的因素。自东汉光武帝始,察举实施中“授试以职”,举主对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阳嘉元年又建立“诸生试家法”制度,从而出现了一个新环节,构成了察举制向科举制演进的初阶。——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材料二 在察举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举荐;在科举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考试成绩。所以举人可以“投牒自进”,不必非得他人举荐不可。到了北宋,封弥成为贡举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考试官在评定试卷时,看不到举人的姓名、乡贯等,也就很难作弊了。隋唐以来,科举出身的官员在高级官员中的比例逐渐增加,到宋朝已占有绝对优势。——摘编自张希清《中国科举考试制度》材料三 宋廷对于在任官员的课绩,以对德行、才能、劳效的综合检验为主要内容。“德行”的考核被置于重要地位,但不易操作;对于才能的核验,宋廷要求官员申报时填写非常具体的“实迹”“实绩”,以便日后核对。在宋朝,课绩与监察各为独立系统,但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关系密切。宋廷对官吏的考察方式多样:有课绩定等、有廉访会问等,考察结果向本人公开,以求得多种信息来源的相互印证。——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察举制出现的原因。概括东汉察举制的新发展。(4分)第14页共14页(2)根据材料二,概括科举制的发展趋势。科举制的发展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5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宋朝对官吏的课绩和考察分别有何侧重点。(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唐朝是中国科举发展史上的早期,当时的科第人物是北方士人占绝对优势。安史之乱以后,南方士子在科场中开始崭露头角。北宋以后,科举及第的比重出现了南北易置的转折,南方举子在科场竞争中转而占据了绝对优势,这种南北差异的变易,到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引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关于科举取才的南北地域之争。争论的双方以司马光和欧阳修为代表,司马光代表了朝中长于经史的北方派,针对南方士子科场的绝对优势,力主按地域均衡举额分路取人,提出了著名的“逐路取人”思路。到了明朝,南方士人在科场的压倒性优势继续存在,南北地域之争又起波澜,引发了科举史上有名的“南北榜”事件。1425年,大学士杨士奇向仁宗提出南北分卷录取的设想。两年后,这一设想成为现实,南北卷制度正式实施,自此,科举录取按南、北、中(不易划定为南或北的区域)进行分地域按比例录取。然而,按大的区域录取毕竟还是会造成各省取中人数的不均,一些边远省份由于教育的落后甚至出现被科举取中所“遗漏”的情况。因此,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南北卷制度被分省定额取中制度所取代,即按各省应试人数多寡“钦定会试中额”,一直实行到科举终结。——摘编自刘海峰《科举取才中的南北地域之争》围绕“科举取才中的南北地域之争”任选角度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10分)第14页共14页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谏官是中国古代官职之一,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春秋初年齐桓公设大谏,为谏官设置之始。晋国的中大夫、赵国的左右司过、楚国的左徒,都属于谏官性质。谏官不仅弹劾不法,同时也对守法官吏施以保护,使官吏免遭不当罪的处罚。维护官吏的相应权益,也是维护国家法纪严肃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唐朝之前的谏官隶属于宰相,多讽谏皇帝。北宋时期谏官的任免权收到皇帝手里,并赋予谏官根据道听途说来参奏大臣的权力。材料二 中国古代监察官员一般称为“宪官”或“法吏”,在行使监察权力之时,监察机关与监察官员以法律为准绳依法监察。历朝对于监察官员的选任主要奉行三条原则:其一,注重监察官员的基本素质。其二,注重在具有实际政治经验和有良好治绩的各级官吏中选拔监察官。其三,晋升从优,出将入相。御史台至东汉时已开始独立行使职权,魏晋以后成为皇帝亲自掌握的机构,台官的地位也相对独立,往往不受台主牵制,而直接向皇帝上章弹奏。唐玄宗规定弹奏应先通过御史台副长官御史中丞,再通报中书、门下,然后方可弹奏。唐中宗时又下令弹劾官员必须先送奏章,有关部门批准后才可弹奏。宋朝规定御史每月必须奏事一次,称为“第14页共14页月课”,如果上任百日还无所纠弹,就要被罢黜,或调任外官,或受罚俸减薪之处分。同时加大对失职者责任的追究,监察官员倘有滥用权力,除受到同行纠弹之外,也常要负实际责任;如有案件长期积压、定罪量刑错误、钱粮埋没等项依律处理。清朝“科道合并”,“台谏”进一步合一,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纠官与谏官的两种职能也无形中变为一种职能即纠举百官。康熙初年,干脆废除巡按御史制度,“事权尽归地方的总督或巡抚”。雍正时,又将“六科给事中”改隶都察院。自此,历史上封建监察制度的影响也不复存在。——摘编自《中国古代监察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谏官制度的变化并指出其折射的政治发展趋势。(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6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历史上,德意志在官员的任用上长期保持着“恩赐官职”制的传统。1713年,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一世制定任用法官必须通过考试的规定。1873年,第14页共14页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一世颁布《官员法》《资历条例》,标志着德国官僚制的公务员制度的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对德意志帝国公务员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陆续颁布了《联邦公务员法》《联邦法官法》《联邦公务员工资法》《联邦公务员休假条例》。联邦德国与民主德国统一后,继续执行,并对相关法律条例进行修改完善,从而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现代公务员制度。——摘编自侯京民《德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及其启示》(1)根据材料,概括德意志公务员制度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意志公务员制度产生的影响。(5分)第14页共14页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经历重创的清政府开始把眼光从“泰西各国”转向日本。1898年8月,光绪帝发布上谕,“自以派人出洋游学为要”“至游学之国,西洋不如东洋”。此后又令各省督抚遴选在职官员及学生送日游历游学,又于1903年8月制定“奖励游学毕业生的章程”,对毕业生分别授予科举头衔,并予以录用。向日本派遣留学生便作为一项政策确立下来,赴日留学之风骤然兴起,留日学生也直线上升。从京师同文馆的选派生到各省保送的望族子弟,从在任知府、知县到一般小富百姓,纷纷联袂东渡,甚至出现了兄弟、父子、姐妹、夫婿相伴留学东洋的景象。——摘编自彭洁《简论近代中国留学教育的变化》材料二 孙中山的五权宪法学说,包括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考试权和监察权五种行政权力。孙中山在五权宪法里设计了“权能分治”的宪政制度。孙中山将政权与治权分开,让人民掌握“政权”,而政府则实施的是“治权”。人民是有“权”对政府进行选举、罢免、创制和复决的,这样就可以形成主权在民,政府的“能”必须接受人民的“权”的管控,将人民的“政权”与政府的“治权”分开,形成“以权制能”的行政模式。——摘编自马雪芹《孙中山五权宪法思想与西方三权分立学说较析》材料三 在1979年颁布的《关于实行干部考核制度的意见》中,把考核的对象划分为技术类和党政类,考核时各有侧重,体现了分类管理的思想。技术类干部侧重能,如专业技能、业务熟练程度、科研成果等。党政干部侧重德,考核的内容大多都是关于政治思想方面。考核干部实行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方法,把平时考察和定期考核结合起来;同时,第14页共14页把考核结果同干部的奖惩和晋升联系起来。“对于未能达到考核标准的干部,要在实践中加强锻炼,限期达到考核标准。经过两次考核达不到标准的,要调离现职,分配其他工作,有的要降职使用”。——摘编自张东川《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推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赴日留学之风骤然兴起”的主要因素。(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五权宪法学说的创新之处,并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孙中山的五权宪法学说。(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颁布《关于实行干部考核制度的意见》的背景及意义。(3分)1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朝对选官体制进行了革新,通过察举制,一些出身于平民阶层的人物活跃于政治舞台,A项正确;军功授官成为主流是在战国时期,B项错误;题干材料强调的是汉朝的选官体制,没有体现人们的参政热情,C项错误;题干材料与君主专制统治强化无关,D项错误。2答案:C解析:汉武帝设刺史代表皇帝巡行郡国,刺史依朝廷规定的监察法规纠举豪强和郡国守、相的不法行为,故C项正确。3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平民通过科举制进入仕途,贵族子弟落第也会导致家族没落,可知科举制扩大了用人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故B项正确。4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遇皇帝有不是处,谏官即可直言规正”,可知台谏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防止决策失误,从而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故D项正确。第14页共14页5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监察官员的官秩都较低,但他们可以监察官秩较高的官吏,这有利于监察官员听命于皇帝,D项正确。6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六科给事中的具体职权是监督六部的工作,这有利于维护封建秩序的稳定,故选C项;唐朝三省六部行使的是行政权而不是监督权,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六科给事中直属皇帝,排除B项;题干材料体现的是监察权而不是行政决策方式,排除D项。7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度介绍到西方后,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A项正确。8答案:C解析:英国的权力中心在议会,题干材料没有体现议会被政党操控,A项错误;英国民主制度改革的根本在于其君主立宪政体,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规定负责具体行政事务的官员不得参选议员,不得介入党派活动”,可知文官成为政府中不参与党派之争的人,有利于保证政策的稳定性与连续性,故C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分权制衡的特征,故D项错误。9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文官制度建立的先后次序,可知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确立的时间先后与文官制度确立的时间先后是基本吻合的,故A项正确。B项表述正确,但与题干主旨无关,排除。文官制度无法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没有触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C、D两项错误。10答案:B解析:向政治基金会捐款和提供政治服务一般都带有强烈的政党色彩,违背了文官在资产阶级各政党之间严格保持中立的原则,B项正确。向政治基金会捐款不是文官的工作,也不是文官以权谋私的体现,A、C两项错误。《美国文官法》规定不允许公务人员参与两党的政治斗争,D项错误。11答案:B解析:在西方文官制度下,决定国家政策走向的是执政党的核心官僚,执行者是文官体系,这使执政党不得不依赖文官体系,B项正确。第14页共14页12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说明1902年的科举考试已经关注各国政治、经济和军事,这反映了中国科举制度在时代潮流的影响下进行改革,故C项正确。13答案:D解析:清朝废除科举制是为了平息社会的不满,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是选官制度的被动革新,D项正确。清政府对科举制是否能选拔人才并不关心,慈禧太后属于地主阶级,其阶级立场没有改变,C项与史实不符,故A、B、C三项均错误。14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对文官的选拔、考核、奖罚是铨叙局的主要职责,A项正确。B、C、D三项都是铨叙局职能的一部分,不全面,故排除。15答案:B解析:公务员制度是改革和进一步完善干部制度的产物,旧有的干部制度没有被废除,A项排除。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国家管理需要大量专业化的优秀人才,这是公务员制度建立的根源所在,B项正确。融入国际社会是推行公务员制度的一个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C项排除。旧有的干部制度是高效的,缺点在于缺乏科学分类,D项错误。16参考答案:(1)原因:汉武帝的推行;儒生参政重视品德。新发展:注重培养官员的实际能力;增加了考试的环节。(2)发展趋势:公开性;严密性;更加公平公正。理由:扩大了官吏的人才来源;有利于打破贵族对特权的垄断;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3)侧重点:课绩侧重实绩;考察力求准确。17参考答案:示例一观点:科举取才的南北地域之争是南北方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隋唐时期,中国经济政治的重心都在北方,北方科举取士的人才占绝对优势;从唐朝后期到宋朝,伴随着北方战乱、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科举及第的比重出现了南北易置的转折,南方科举及第人数远远超过北方;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南方士人在科场的压倒性优势依然明显,导致南北分卷制度、分省定额取中制度相继出台。总之,科举取才的南北地域之争根源在于江南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这种不平衡在科举考试上体现为地域之争。示例二第14页共14页观点:科举制度下地域平衡原则的推行,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有利于维护国家的大一统。隋唐时期,北方科举取士的人才占据绝对优势,北宋以后,南方科举及第人数远远超过北方,由此而导致科举取才的南北地域之争。代表北方士人的司马光力主按区域均衡举额分路取人,明朝南北分卷制度、清朝分省定额取中制度,较好地解决了科举考试中南方录取比例过大、边远落后省份录取名额过少的弊端。地域平衡原则的推行,一方面能够最大限度地笼络全国士人,扩大封建统治基础,同时对于调动落后地区士人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当地的文化教育水平、维护国家的大一统,具有积极意义。18参考答案:(1)变化:由隶属丞相、讽谏君主(皇帝)、维护国家法纪的严肃性到隶属皇帝、监督大臣、成为维护皇权的工具。趋势:相权削弱,皇权加强。(2)特点:监察活动有法可依,重视监察官员的选任,监察权力独立行使,监察官员的权力受到制约,严格考核监察官员的政绩,监察官员只是君主的耳目和工具。19参考答案:(1)特点:否定了旧的选官制度;以立法的形式实施;采用考试的形式选拔公务员;与国际接轨;多次改革,逐步完善,体系完整,法律健全;重视保障公务员的权益。(2)影响:规范了公务员的选拔制度,有利于提高公务员的文化素质,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推动了政治制度和人事制度的现代化进程和社会进步。20参考答案:(1)主要因素: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明治维新的刺激;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政府重视留日;新政的实施;科举制的废除;西学广泛传播;民主革命形势高涨;民众救亡意识日益增强;进步人士的推动。(2)创新:增加了监察权和考试权(将“三权分立”发展成“五权分治”)。评价:进步性:实现政府职能权力的有效分工;提高行政官员的素质,保证文官系统的独立性;监督政府机关的行为,防止权力腐化,保障民权;吸收和借鉴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经验和智慧,发展了西方民主政治思想。局限性:主张权力之间分工合作,缺乏相互制约平衡的机制;权能区分学说太过理想化,人民“主权”对于政府“治权”的制约缺乏具体的办法;过分强调国家自由,抑制个人自由。(3)背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意义:为公务员的晋升和降职提供有效的依据;对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公务员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为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提供政治保障。第14页共14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