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2022)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2.5综合与实践 测量与误差
doc
2022-08-15 17:00:05
5页
22.5综合与实践测量与误差【知识与技能】通过测量旗杆的高度,使学生综合应用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相似的认识和理解.【情感态度】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通过测量旗杆的高度,使学生综合应用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条件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学会相似三角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在古希腊,有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叫泰勒斯.一天,希腊国王阿马西斯对他说:“听说你什么都知道,那就请你测量一下埃及金字塔的高度吧!”这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个大难题,因为是很难爬到塔顶的.你知道泰勒斯是怎样测量埃及金字塔的高度的吗?【教学说明】教师利用金字塔的事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为本节课问题的探究作准备.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在学校的操场上,有一根不锈钢旗杆,在既不攀爬到旗杆顶上,又不破坏旗杆的情况下,你能测量出旗杆的高度吗?方法一:如图,分别测出同一时刻旗杆AB与1米长的竹竿CD的影长BM和DN,利用△ABM∽△CDN,可求出旗杆的高度.\n方法二:如图,将竹竿立于旗杆与人之间,观察竹竿和旗杆顶端,使人的眼睛E与A,C在同一直线上,利用△ANE∽△CME,可求出旗杆的高度.方法三:如图,将镜面朝上置于地面C处,观察镜子中旗杆顶端A′,使人的眼睛E与C,A′在同一条直线上,利用△ABC≌△A′BC,△A′BC∽△EFC,可求得旗杆的高度.方法四:如图,通过测角器观察旗杆顶端A,使测角器的示数为60°.利用AB=AM+BM=ME+EF,可求得旗杆的高度.思考:(1)请你用这四种方法进行旗杆测量,并将测量的数据记录于下列表格中.\n(2)你觉得何种方法操作更简单,何种方法测得数据更准确?你还有其他的测量方法吗?(3)在测量中,每次的测量数据都有差异,你是如何处理的?你测量了几次?(4)几种测量方法为何有误差?如何改进?【教学说明】让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探究,交流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如图,一人拿着一支刻有厘米分画的小尺,站在距电线杆约30米的地方,把手臂向前伸直,小尺竖直,看到尺上约12个分画恰好遮住电线杆,已知手臂长约60厘米,求电线杆的高.【分析】本题所叙述的内容可以画出如右图那样的几何图形,即DF=60厘米=0.6米,GF=12厘米=0.12米,CE=30米,求BC.由于△ADF∽△AEC,∴DF∶EC=AF∶AC,又△AGF∽△ABC,∴AF∶AC=GF∶BC,∴DF∶EC=GF∶BC,从而可以求出BC的长.解:∵AE⊥EC,DF∥EC,\n∴∠ADF=∠AEC,∠DAF=∠EAC,∴△ADF∽△AEC.∴DF∶EC=AF∶AC.又GF⊥EC,BC⊥EC,∴GF∥BC,∠AFG=∠ACB,∠AGF=∠ABC,∴△AGF∽△ABC,∴AF∶AC=GF∶BC,∴DF∶EC=GF∶BC.又DF=60厘米=0.6米,GF=12厘米=0.12米,EC=30米,∴BC=6米.即电线杆的高为6米.2.如图,为了估算河的宽度,我们可以在河对岸选定一个目标作为点A,再在河的这一边选点B和C,使AB⊥BC,然后再选点E,使EC⊥BC,确定BC与AE的交点为D,测得BD=120米,DC=60米,EC=50米,你能求出两岸之间AB的大致距离吗?解:∵∠ADB=∠EDC,∠ABC=∠ECD=90°∴△ABD∽△ECD,AB∶EC=BD∶CD,AB=(BD×EC)/CD=(120×50)/60=100(米),答:两岸间AB大致相距100米.3.如图,为了求出海岛上的山峰AB的高度,在D和F处树立标杆DC和FE,标杆的高都是3丈,相隔1000步(1步等于5尺),并且AB、CD和EF在同一平面内,从标杆DC退后123步的G处,可看到山峰A和标杆顶端C在同一直线上,从标杆FE退后127步的H处,可看到山峰A和标杆顶端E在同一直线上.则AB=______,BD=______.\n(注意:.)答案:753丈,30750步.【教学说明】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相似三角形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并获得数学学习的喜悦感和成功体验.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而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教师作以补充.布置作业:教材“复习题A组”中第11.12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通过作辅助线构造相似三角形,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可以计算出不能直接使用皮尺或刻度尺测量的物体的长度或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