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 > 数学 > 湘教版(2022)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1第1课时 有理数的乘法

湘教版(2022)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1第1课时 有理数的乘法

doc 2022-08-16 15:00:02 4页
剩余2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1.5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1.5.1有理数的乘法第1课时有理数的乘法【知识与技能】1.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2.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归纳、猜想、验证等能力.【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精神,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应用法则正确地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教学难点】两负数相乘,积的符号为正与两负数相加和的符号为负号容易混淆.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有甲乙两个水库,甲水库的水每天升高3米,乙水库的水每天降低3米,如果用正数表示升高,用负数表示降低.问:4天后甲、乙两个水库的水各升高了多少米?【教学说明】提出问题,引出新课.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1.动脑筋:如下图,我们把向东走的路程记为正数,如果小丽从点O出发,以5km/h的速度向西行走3h后,小丽从O点向哪个方向行走了多少千米?利用数轴我们可以得到(-5)×3=-(5×3)\n2.利用数轴你能得到3×(-5);(-3)×(-5);3×5的结果吗?3.比较上面4个算式,有什么发现?【归纳结论】同号两数相乘得正数,并把绝对值相乘;异号两数相乘得负数,并且把绝对值相乘.【教学说明】强调:在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时,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确定积的符号.二.积的绝对值是两个因数绝对值的积.4.一个数与0相乘等于什么呢?【归纳结论】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教学说明】教师提出尝试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学生通过特殊问题归纳出一般性的结论,既训练了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又使学生法则记得更牢,领会更深刻.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教材P30例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异号两数相乘,取绝对值较大的因数的符号B.同号两数相乘,符号不变C.两数相乘,如果积为负数,那么这两个因数异号D.两数相乘,如果积为正数,那么这两个因数都是正数3.如果ab=0,那么一定有(C)A.a=b=0B.a=0C.a,b至少有一个为0D.a,b最多有一个为04.如果两个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在原点的同侧,那么这两个有理数的积(A)A.一定为正B.一定为负C.为零D.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5.两个有理数的积是负数,和是正数,那么这两个有理数是(C)A.都是正有理数B.都是负有理数\nC.绝对值大的那个有理数是正数,另一个有理数是负数D.绝对值大的那个有理数是负数,另一个有理数是正数6.计算填空,并说明计算依据:(1)(-3)×5=();(2)(-2)×(-6)=();(3)0×(-4)=().解:(1)-15,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2)12,同号得正,并把绝对值相乘(3)0,一个数与0相乘得07.判断:(1)同号的两数相乘,符号不变.()(2)两数相乘,积一定大于每一个乘数.()(3)两个有理数的积,一定等于它们绝对值之积.()(4)两个数的积为0,这两个数全为0.()(5)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乘,积为负数.()答案:×××××8.计算:(1)(-13)×(-6)(2)-×0.15(3)(+1)×(-1)(4)-3×-答案:(1)78(2)-0.05(3)-2(4)19.已知a+b>0,a-b<0,ab<0,试判断a、b的符号,及a与b的大小.解:因为ab<0,所以a、b异号.又因为a-b<0,所以a<b.即a为负数,b为正数,又因为a+b>0,且a、b异号、a<b.\n所以a<b.【教学说明】通过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而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教师作以补充.布置作业:教材“习题1.5”中第1、2题.这节课我总体感觉还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教学过程设计比较合乎这些学生的实际情况,难度小,贴近实际,易于学生接受,整节课课堂气氛活跃,我非常注重适时鼓励和表扬学生,我的丰富语言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同时课堂上讲、练、演、思、算结合,形式多样。遗憾的是节奏不够快,容量比较少,练习的题目有些简单,同时上黑板演算的同学太多,显得有点乱;画数轴用的时间太长,可以再抓紧些,还能节省一些时间再安排一点训练.在今后的备课准备、教学设计和教法运用上,我会特别注意时间的分配和练习题的设计,让优生和后进生都能得到很好的训练和发展,使我的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