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docx
2022-08-21 14:08:05
8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1.有学者认为:“从春秋到战国是一变,但这尚是小变。从战国到秦却是一大变。”从制度变革的角度理解这句话,此“一大变”是指()A.世袭制取代禅让制B.分封制取代世袭制C.郡县制取代分封制D.行省制取代部县制2.“秦统一中国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当时消除了国家分裂的局面……关键在于它找到了一套大一统制度。”关于秦朝“大一统制度”描述错误的一项是()A.创立皇帝制度B.中央设立丞相等官职C.在地方推行郡县制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A.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B.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C.秦朝建立后巩固统一D.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4.秦始皇修建了阿房宫和骊山陵等大型工程,为此动员了70余万人,并制定了严苛的法律,光死刑就有10多种;为了筹集费用,迫使农民上缴2/3的收获物。由此可知秦朝灭亡的原因是()A.焚书坑儒,实行思想专制B.战争频繁,连年对外用兵C.刑法严酷,摇役、赋税沉重D.农民起义摧毁其统治根基5.秦末爆发陈胜、吴广起义并得到各地农民的纷纷响应,其原因有()①秦朝的徭役繁重第8页共8页②秦朝的赋税沉重③秦朝统一度量衡④秦朝严酷的刑罚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D.②④6.“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诗中历史人物的重要作为是()A.建立汉朝B.实现“文景之治”C.实现大一统D.建立中央集权制度7.西汉初年,在文帝和景帝的治理下,汉朝出现了一个社会稳定、国家繁荣的时期,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为“文景之治”。你认为形成文景之治局面的原因有()①皇帝提倡节俭,以身作则②政府减轻人民的各种负担③注重农业的发展④重视“以德化民”⑤推行儒学教育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8.据《汉书》记载,汉高祖二年“关中大饥,米斛万钱,人相食”,而张家山汉简《奏谳书》中记载了一例高祖七年的盗卖官米案,经计算每石米约290钱,这说明()A.西汉初年贪污浪费严重B.西汉统治阶层迅速腐化C.休养生息政策初见成效D.西汉社会进入治世局面9.西汉初年“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到汉武帝时期,“牛马成群,农夫以马耕载,而民莫不骑乘”。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西汉()A.社会政治清明B.经济恢复发展C.中央集权加强D.农民负担沉重10.在汉武帝之孙刘贺墓中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典籍简册,及绘有孔子图像、载有其传记的矩形铜镜。这些出土文物表明()A.焚书坑儒余波未了B.造纸术推动文化传播C.汉代儒学成为正统D.八股取士在当时盛行第8页共8页11.甘肃漳县百姓自古掘井熬盐,东汉章帝建初元年(公元76年)在盐川正式设置障县(漳县),盐产归陇西郡盐官管理。政府实行盐铁专营的根本目的是()A.加强中央集权B.促进地方经济C.充实边疆军费D.打击地方经济12.汉光武帝刘秀亲自选拔重要的官员,并经常考察他们,贤德清廉的得到奖励提升,贪污腐败的受到严惩,懒散虚浮的也要给以警告。这说明汉光武帝()A.宦官弄权,结党营私B.政治清明,知人善任C.休养生息,打压宗室D.整顿吏治,赏罚分明13.下面的示意图反映的是东汉某一时期的社会现象,下列表述最贴切的是()A.外戚宦官交替专权B.形成“光武中兴”的局面C.皇帝年老昏庸造成乱象D.皇帝依靠外戚掌权治国14.下列关于黄巾起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起义B.起义的主要原因是东汉统治的腐朽C.起义推翻了腐朽的东汉政权D.起义利用了宗教发动15.汉高祖时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对匈奴采取攻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汉武帝态度比汉高祖强硬B.“和亲”政策不再起作用C.汉武帝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D.汉武帝时匈奴势力衰落16.儒、佛、道思想是中华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①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第8页共8页②道教兴起于东汉末年③都追求神仙方术、宣传众生平等④儒佛道思想都对中国人产生很大影响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题,共计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五年)夏五月,兵皆罢归家,诏曰:“……今天下已定,令各归其县……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文帝即位,躬修俭节,思安百姓。……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义。(又)曰:“农,天下之大本也。……故今兹亲率群臣农以劝之。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景帝)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摘编自《汉书》(1)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状况?这一状况是怎样造成的?(8分)(2)根据以上情况,汉高祖刘邦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他采取了什么政策?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出现了什么治世局面?(10分)(3)想一想,为什么要实行以农为本的政策?(8分)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6分)材料敦煌壁画泛指存在于敦煌石窟中的壁画。敦煌石窟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等数百个石窟,有历代的壁画四五万平方米,是我国也是世界壁画最多的石窟群,内容十分丰富。第8页共8页(1)西域大致是今天我国哪一地区?图1反映的是张骞拜别哪位皇帝时的情景?(6分)(2)张骞首次出使西城的目的是什么?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哪一官职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行政长官?(6分)(3)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的贸易和文化交流,请你写出其出发和最远到达的地方分别是哪里?(6分)(4)图1和图2之间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8分)第8页共8页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2.答案:D解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为推进大一统在思想方面采取的措施,不属于秦朝。3.答案:C解析:图片为秦统一文字、货币的内容。结合所学,秦朝建立后,秦始皇为加强统治,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统一后的文字为小篆,统一后的货币为半两钱。4.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穷兵牍武、好大喜功,滥用民力,大兴土木,大量的农民被征发修筑长城、宫殿、道路、建陵墓,造成繁重的徭役和兵役;实行残酷的刑罚焚书坑儒,坑杀儒生460多人,光死刑就达10多种,禁锢人们的思想;沉重的赋税,农民上缴收获物的三分之二。由此可知秦朝灭亡的原因是刑法严酷,摇役、赋税沉重。C项正确;A项是灭亡原因之一,排除;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不是材料体现的原因,排除。故选C项。5.答案:B解析:秦末爆发陈胜、吴广起义并得到各地农民的纷纷响应,其原因是秦的暴政。暴政的表现有:①秦朝的徭役繁重、②秦朝的赋税沉重、④秦朝严酷的刑罚,①②④符合题意。统一度量衡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统一的潮流,不是暴政的表现。6.答案:A解析: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7.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西汉王朝到了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他们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文帝和景帝时期,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苛法。他们还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由此①②③④符合题意,⑤推行儒学教育是汉武帝时期的措施,故选D。第8页共8页8.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粮食价格由高祖二年的每斛(汉制一斛与一石相同,均为十斗)万钱下降到高祖七年的290钱,粮价大幅下降。结合所学,公元前202年(高祖五年)刘邦实现国家统一,实行休养生息政策,鼓励生产,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粮价在两年间恢复到正常水平,说明经济情况有了好转,休养生息初见成效。9.答案:B解析:由材料“天子不能具醇四,而将相或乘牛车”可知,这反映了汉初经济的凋敝,由材料“牛马成群,农夫以马耕载,而民莫不骑乘”可知,这反映了汉朝经济得恢复和发展,故B项符合题意。故选:B。10.答案:C解析: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作为正统思想。刘贺墓出土的儒书与孔子像反映了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11.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东汉章帝建初元年(公元76年)在盐川正式设置障县(漳县),盐产归陇西郡盐官管理”结合所学知识,政府实行盐铁专营的根本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A项正确;促进地方经济、充实边疆军费、打击地方经济都不是政府实行盐铁专营的根本目的,排除BCD项。故选A项。1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光武中兴。根据材料“贤德清廉的得到奖励提升,贪污腐败的受到严惩,懒散虚浮的也要给以警告”分析可知,说明汉光武帝整顿吏治,赏罚分明。故选D。13.答案:A解析:材料示意图中外戚、宦官形成了权力循环,故反映的是东汉中期以后,皇帝年幼导致的外戚宦官交替专权。14.答案:C解析: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太平道创立人张角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黄巾起义爆发,起义军在全国各地向东汉王朝发动猛烈进攻,腐败的东汉政权迅速处于土崩瓦解的境地。最终,由于东汉军队的残酷镇压,黄巾起义被镇压下去,但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黄巾起义没有推翻东汉统治,C项错误。15.答案:C第8页共8页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汉初国力衰弱,无力对匈奴发动大规模的进攻,汉高祖对匈奴采取和亲的政策;到汉武帝时期,国力鼎盛,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三击匈奴,取得胜利,故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国力的强盛,C项符合题意。16.答案:A解析:儒、佛、道思想是中华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表述正确的是①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②道教兴起于东汉末年,④儒佛道思想都对中国人产生很大影响。宣传众生平等的是佛教,道教追求神仙方术、认为人有贵贱,③不符合题意。17.答案:(1)西汉初期经济萧条,到处是一片荒凉的景象,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田地荒芜。由于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2)汉高祖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恢复和发展生产,巩固新的王朝;休养生息;“文景之治”。(3)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是当时社会发展的根本,农业收入是国家主要财源;当时大量土地荒芜,人民处于饥荒,国库亏空,为保障民生和社会安定,必须实行以农为本的政策。18.答案:(1)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汉武帝。(2)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西域都护。(3)长安;大秦。(4)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西汉与西域各国的联系,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第8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