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 > 历史 >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闪电战素材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闪电战素材新人教版选修3

docx 2022-08-24 17:29:10 1页
闪电战闪电战,由古德里安创建的战争模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率先使用的一种由装甲兵主导的,和战术空军进行密切协同的战术战役模式。是以对敌方重要的战役战术目标、指挥中枢、交通枢纽等进行空袭迅速取得制空权、瘫痪地方指挥体系,同时以坦克部队、炮兵、装甲及摩托化步兵等多兵种组成密集的装甲突击群,在战术空军的协同下迅速突破敌防线,并向敌纵深目标进行快速的穿插机动,对敌进行分割包围,从而对敌进行歼灭作战的模式。闪电战理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军事战略的基础。这理论要求在敌未能有效组织防御和战争动员的情况下,在几个星期或者几月的短时间内夺取战争的胜利。闪电战理论是纳粹德国在充分认识到“坦克”这种划时代的武器的日益成熟对战争形态和军事思想的改变,也是对自身战争潜力的客观考量。德国力求以闪电式的突袭迅速的瓦解敌国反击能力,避免持久的拉锯战。闪电战理论最重要的原则是:战役发起前做到隐蔽、迅速的展开作战部队,保障战略的突然性。战役发起后迅速用优势空军瘫痪敌方,同时集中使用装甲部队突破敌防线,迅速向纵深穿插包围,对敌兵团进行合围歼灭。战例最初用于波兰。1939年9月1日4时40分,德军以其6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和4个摩托化师为主要突击力量,在一马平川的波兰西部势如破竹般撕破了波军6个集团军约80万人组成的防线。德国装甲部队与空军构成的快速纵深挺进力量,将数量庞大但装备陈旧的波军迅速撕裂、合围,至1939年10月5日,波兰战役即告结束。波军6.63万人阵亡,13.37万人受伤,91.1万人被俘(其中,被德军俘虏69.4万人,被苏军俘虏21.7万人),10万人逃至邻国,而德军仅阵亡10600人,受伤30300人,失踪3400余人。二战初期,希特勒主张先发制人,集中陆军和空军,像漆黑的夜里突然出现的闪电一样地打击敌人,攻势凌厉,似乎无往而不利。1939年9月至1940年6月他用闪电战占领了波兰、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法兰西等国。具体是27天内征服了波兰,1个小时拿下丹麦,23天征服挪威,5天征服荷兰,18天攻克比利时,39天征服号称拥有“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1941年他再次用闪电战进攻苏联,在3个多月便攻进莫斯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随着导弹核武器的发展,闪电战仍被超级大国视为一种有效的战争样式。闪电战的弱点留在后方的敌军部队只要没有被完全消灭,容易向后方发动反攻。由于闪电战的快速进军,补给线被迅速拉长,一旦补给跟不上,前方部队容易成为强弩之末,攻势停滞,就可能受到反攻。同时,补给部队也容易受到反攻力量攻击。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