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 > 历史 > 【金版学案】2022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整合 人民版必修2

【金版学案】2022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整合 人民版必修2

docx 2022-08-24 18:09:10 5页
剩余3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整合一、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哪几次调整?如何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认识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1)调整:项目内容时期  原因核心内容意义土地改革新解放区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农业合作化分散的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把土地等生产资料变为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人民公社化党的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公有化程度和扩大公有化规模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党中央在总结教训的前提下,决定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在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5(2)认识:实践证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水平调整的农业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反之亦然,但我国终于找到了包产到户这种适合农村生产力实际水平的公有制的最佳模式,农业生产一年一个台阶,成功地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创造了世界奇迹,并推动着农业向着专业化、现代化和商品化方向进一步发展。还为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奠定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例题分析:我国1953年开始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实行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A.是为消除“左”倾错误而采取的措施B.是为了调整生产关系,发展社会生产力C.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是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解析: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C项错误;三大改造是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答案:B跟踪训练1.1984年,在国庆的游行队伍中,农民开着拖拉机,载着“联产承包好”的牌子通过天安门广场。农民从联产承包中得到的实惠是(  )A.获得了承包土地的所有权B.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C.获得了劳动产品的所有权D.获得了一切生产资料所有权解析:本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及影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之后,农民享有土地的经营权,所有权仍属国家,A项、D项错误;C项包含于B项之中,表述片面;B项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给农民带来的实惠。答案:B二、新中国成立后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 转变原因核心内容结果第一次新中国成立之后到1978年,①照搬苏联模式②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经验,实行和强化计划经济,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这种体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5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照搬政治斗争方式③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完成工业化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发展工业化建设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它超越了历史的发展阶段,其严重的弊端使企业失去了活力(续表)第二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党中央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并借鉴了外国经验,决定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等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得到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第三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改变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把企业推向市场这次调整将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例题分析: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物证,对下图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工业“大跃进”时期以股息发放工资B.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取公私合营政策C.人民公社社员按期领取生产贷款D.手工业者以入股形式参加生产合作社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处理文物资料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仔细观察图片获取有效信息。图片中可供利用的重要信息有:“1954年”“上海市××生产合作社”的字样。通过图片中的时间信息可以排除发生在1958年以后的A、C两项;图片提供的是一个股金证,可见是入股的凭证,据此又能排除B项。答案:D跟踪训练52.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析:1984年正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之年,当时企业仍旧是高度集中的单一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生产和销售都严格按照国家的计划执行,企业缺乏经营自主权。因此,“松绑”的呼声反映了企业要求扩大经营自主权的呼声。答案:C三、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因、阶段性内容、意义(1)原因:最初是因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使企业缺乏活力,束缚了生产力发展,还有就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后来是由于邓小平的南方谈话。(2)阶段性内容:①1984年到20世纪90年代初,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要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扩大企业自主权。②20世纪90年代以后,改革的主题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行产权制度改革,创立以股份制、公司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3)意义:解放了生产力,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竞争力,提高了经济效益,加快了现代化建设。例题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改革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在中共十五大上明确了(  )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B.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和私营经济为补充的基本经济制度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D.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解析:中共十五大明确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答案:A跟踪训练3.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包括(  )①管理体制改革 ②所有制形式的改革 ③分配制度的改革 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解析:1984年以来,国企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所有制形式上是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并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转换国企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答案:D54.1985年,国务院在《关于国有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浮动的比率,一般是上缴税利总额增长1%,工资总额增长0.3%~0.7%,最多不得超过1%,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保证职工收入逐年提高B.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C.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D.有效控制企业工资总额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等考点的理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增强企业活力,从《通知》中规定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浮动的比率看,可知企业经济效益好,工资就高,因此,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答案:C四、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的认识(1)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前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时期。有成就,也有教训。①政治上:新中国成立初期,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文革”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破坏,人权遭到践踏。②经济上:1956年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在经济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③文化上:与军事和农业相关的科技发展较快,文化建设受到政治运动影响较大,教训巨大。④社会生活上: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基本上形成了覆盖全国的交通网,社会生活受政治运动影响较大,服装体现了强烈的时代色彩。(2)改革开放新阶段——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沧桑巨变。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1978至今)是中国全面改革开放时期,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最突出的时期。①政治上: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得到恢复和发展,“一国两制”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外交领域成就突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②经济上: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从范围上不断扩大,从层次上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③思想上: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思想指南。④文化上:科技、教育、文艺等全面繁荣,生活时尚、思想开放成为新时期人们精神面貌的主要特色。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