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第3节地球的自转第2课时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docx
2022-08-25 09:20:43
5页
地球的自转(第二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及解读】●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学会简单的区时计算,了解国际日期变更线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教学目标】1.学生能了解地区的时间差异产生的原因。2.学生通过阅读世界时区图,学会简单的区时计算。3.学生能举例说出国际日期变更线在日常生活中的重大作用。【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当堂达标【教学方法】启发诱导、读图思考、演示观察。【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地球仪、手电筒。【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导入1、复习提问: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转周期?产生的现象?2、提问:当亚洲最东端的白令海峡已沐浴在新的一天的晨晖中,最西端的地中海之滨却还是昨夜的满天星斗,这是怎么回事呢?要知道其中的奥秘,还得了解世界不同地点的时间换算规则。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入本节课。复习巩固前面所学知识,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1、布置任务:阅读课本P13---15课文内容。2、提出学习要求。(1)在书上标注知识点;(2)完成助学上“学习过程”;(3)标记疑难问题。3、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按照教师要求自学教材,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做到:(1)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在课本上标出;(2)完成助学上“学习过程”栏目;(3)对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做标记,以待解决。学生自读课文,完成助学学习过程相关题目本课知识比较抽象自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确这节课的内容需要认真听讲。布置学生利用助学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展示成果1、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屏示)(1)、不同经度的地方时间差异产生的原因是,东边的时刻比西边的时刻。(2)什么是时区和区时?(3)、地球每小时转过的角度是。(4)、经度每相差15°,时间相差小时。(5)、每隔经度各小组同学派代表分别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5\n读图思考划分一个时区,全球共划分为个时区,所在时区为中时区,向东、向西分别叫作时区和时区,东西各个时区,其中东区和西区又合为一个时区。(6)、相邻两个时区相差小时,北京时间是时区的区时。(7)、各时区中央经线的经度数是的倍数,它与时区号有什么关系?1、完成课本P13——14“活动”。(活动1)、在地球仪的赤道上标注A、B两点。用手电筒的光线模拟太阳光照,按地球自转的方向转动地球仪。观察A、B两点,哪一点先迎来黎明的曙光,哪一点先送走黄昏的落日。议一议,这个演说明了什么?[教师点拨]:①东边时刻早,西边时刻晚的意思这个“早晚”是指经历同一时刻的早晚。早就是钟点数大(9比8点早)。②“时间早晚”实际上类似于人们年龄大小的比较,例如小明今年6岁、小亮8岁,并不是数值小就是早,数值大就是晚。(活动2)、读图1-3-5.根据地球自转的周期来推算地球的上时差。1天自转1周24小时自转360°1小时自转15°(观察思考)一天中,太阳升至最高位置时就是当地的正午。在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其正午时刻是相同的。因此,同一经线上的时间相同,而不同经线上的时间是不同的通过实验看出,A点先迎来黎明,送走落日。先出现白天和黑夜现象,转动后出现昼夜更替现象。学生填空:由于地球的自转,所以我们总是从迎来黎明的曙光,自送走黄昏的落日。地球上同纬度地区位置偏的地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方先看到。(观察思考)学生对地球自转产生时差进行推算。①地球每小时转过的角度是。②经度每相差15°,时间相差小时。学生通过自学得出结论,了解产生时间差异的原因是由于地球的自转,通过计算时差理解时区与区时相关知识。训练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5\n衔接过渡刚才我们通过自学了解了地球上出现时间差异的原因,知道了时区的划分,下面我们共同来学习时区差的计算与应用。读图探究时区和日界线多媒体展示课本P15图1-3-6世界时区图,讲解时区差的计算[教师引导]:1.为了使全球时间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国际上规定,每隔经度划分一个时区,全球共划分为个时区。经线所在时区为中时区,向东、向西分别叫作时区和时区。每个时区均采用其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这就是该时区“”。2.总结: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两地隔几个时区,时间就差几个小时。3.北京时间为9月10日10:00时,求英国伦敦时间?时差的计算:两地同在东(西)时区,时区号相减;两地分别在东西时区,时区号相加.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两地的时差两地的时差是8-0=8小时,可以得出伦敦是9月10日10点—8=9月10日2点。3、当中时区为4月30日18时时,东、西十二区的日期和时间各是多少?4、经过实际计算,我们发现:180°经线两侧的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的钟点是一致的,但它们的日期却差了一天。东十二区比西十二区正好早了一天。[教师提问]:正是由于地球自转导致每个地区的时刻都不相同,时刻相差最大可以达到24小时,这样就会不仅产生时间的差异,还会产生日期的差异。那么“今天”与“昨天”到底是怎么规定的呢?1、计算公式:⑴东加西减:所求地在已知地以东,用“+”;在西用“-”⑵时区差的计算:运用数学上数轴的原理,东时区为正,中时区为零,西时区为负,时区数相减即可。根据教师要求小组合作练习,掌握时区差的计算。答:(3)东十二区5月1日6时西十二区4月30日6时(学生填空)(1)、日界线的东西两侧分别是哪个时区?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如何变化?关于时区和日界线问题是地理教学的难点,对于这一难点,教师要想办法把问题简单化,让学生在简单的问题中得到答案。老师可以筛选问题并通过提示启发的方式帮助同学解决时区差的计算问题。5\n追问探索4、为了避免日期的混乱,国际上规定大致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这就是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教师追问]: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欧洲向北美洲大批移民,其中,英国人向西渡过大西洋,在北美大陆登陆后继续向西扩展,一直到达太平洋沿岸。18世纪末,俄国人从欧洲向东经过西伯利亚,越过白令海峡,经阿拉斯加也来到这里。他们和先到的英国移民一见面就出现了矛盾。俄国人认为是星期一,英国人却坚持是星期日。你知道双方矛盾产生原因吗?(2)、国际日期变更线与180°经线重合吗?为什么?(3)、一架飞机在9月30日14点从西十二区越过日界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应变为月日点。学生各抒己见,分组讨论,个别学生不明白的,小组长进一步讲解指导。通过读图使学生了解从西向东过日界线减一天从东向西过日界线加一天。通过计算,巩固所学,加深对区时差异的理解和应用。构建梳理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1、师生共同边回顾边板书本节课主要的知识点。时区划分:时区时间的差异区时日界线向东过日界线。向西过日界线。2、谈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总结和归纳,谈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利用思维导图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和归纳,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了梳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便于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5\n【当堂达标】1.(目标1)在同纬度地区,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偏西的地点( )A.先看到日出 B.后看到日出C.时刻晚 D.时刻相同2.(目标2)地球自转一周要24小时,那么经度每隔15度,时间相差( )A.15小时 B.15分钟 C.1小时 D.1分钟3.(目标2)当北京的时间是9月10日10点时,伦敦的时间是()A.9月11日10点B.9月10日2点C.9月9日2点D.9月10日18点4.(目标3)地球上有这样一条界线,向东过此线日期减一天,向西过此线日期加一天,该界线大致是以哪条线为界的()A.0°经线B.20°W经线C.160°E经线D.180°经线5.(目标2、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用阴影标出中时区的范围。(2).当中国中央电视台开始播放《新闻联播》时,莫斯科的时间是。(3).当纽约下午3点举行大学生篮球赛时,中国中央电视台直播的时间是。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