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1-23课全套导学案(Word版,含答案)
docx
2022-08-27 21:12:03
39页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1-23课全套导学案目录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第六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第39页共39页\n第1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第2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3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第4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第5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新变化第6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第九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第7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第23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课标要求】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认识古代各大帝国的区域性影响和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教材研读】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1.受和历史条件的影响,最初的文明分别出现于以下区域,把数字填在相应的空格里。亚洲:西亚的两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非洲:北非的尼罗河流域以及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⑤④①③②第39页共39页\n1.地理;①;③;④;②;⑤2.按照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古代文明①西亚文明②克里特文明③埃及文明④印度文明2.①③④②3.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统一两河流域,制定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西亚的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苏美尔人有洪水和传说;发明了进位制。3.《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吉尔伽美什》;方舟;604.在埃及,被视为神在人间的代表,体现了其至上权威。古埃及使用文字,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是其主要的书写材料和重要的出口物资。4.法老;金字塔;象形;太阳历;莎草5.公元前6世纪,在国家形成过程中,印度出现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即。这种制度分、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被认为是“不可接触者”。后来对这一制度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古印度的《摩诃婆罗多》和《》是世界上著名的史诗。古印度人的数学成就有:①、②、③。5.种姓制度;婆罗门;贱民;佛教;罗摩衍那;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提出了按位计值的方法6.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进入时代,典型特征是。和雅典是最为著名的两个城邦。古希腊政体享有民主权利的仅是。古希腊的和喜剧是世界文学的瑰宝;奠定西方哲学基础的是、柏拉图和。6.城邦;小国寡民;斯巴达;成年男性公民;神话;悲剧;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第39页共39页\n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1.兴起于伊朗高原的是帝国;灭亡波斯帝国后建立帝国;把地中海变成了其内海的是帝国。三者都是地跨三大洲的帝国,均具有扩张的特征。1.波斯;亚历山大;罗马;欧亚非;区域性2.连线题亚历山大帝国行省总督和军事长官相互监督罗马帝国任用波斯人担任主要职务并推广希腊文化波斯帝国基督教为国教2.亚历山大帝国行省总督和军事长官相互监督罗马帝国任用波斯人担任主要职务并推广希腊文化波斯帝国基督教为国教3.西亚的农耕技术和技术,逐步传到欧洲(希腊)和北非(埃及)等地。的神话传入希腊,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希腊的雕刻模仿的是。3.冶铁;西亚;埃及4.下图为文字发展演变示意图。A是,B是,C是,D是。第39页共39页\n4.腓尼基;阿拉马字母;希腊字母;拉丁字母5.早在时期,中国的丝绸之路已到达地中海东岸。东汉时期,班超为经营西域,曾派甘英出使。2世纪,罗马的商人分别从海路和陆路到达。5.波斯帝国;大秦;洛阳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课标要求】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教材解读】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1.在世界历史上,中古时期一般指的时期是世纪。在罗马帝国的废墟和迁徙后建立的一系列王国的基础上,西欧社会产生了。其社会基本特征是、。1.5—15;日耳曼人;封建;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2.中古西欧形成的封君封臣制度是社会动荡和的产物。完成下面表格封君封臣组成地方领主权利与义务授予土地,是土地事实上的,享有土地上的司法、和经济等权力。领取土地者,必须效忠,主要义务是。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自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局面。2.自然经济;地方领主的家族和亲兵;占有者;行政;封君;服兵役;分裂割据第39页共39页\n3.封建庄园是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其构成及特点如下:构成特点地领主直接经营,由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农民份地农奴在法律上是,需要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自由农民同样有服劳役的义务;农奴和自由农民还要向领主。领主或其管家主持的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的秩序。3.领主自营地;农奴;农奴份地;自由农份地;非自由人;自备农具;缴纳租税;庄园法庭4.15世纪晚期西欧新兴的王权集中国家主要有、、和葡萄牙,这些王国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概括中世纪西欧王权的变化趋势:由中世纪早期西欧王权到中晚期各国王权有不同程度的。4.英格兰;法兰西;西班牙、西欧民族国家;软弱;加强5.10—11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主要居民以为基本谋生手段,一些城市通过,或,或武装暴动等方式赢得一定程度的。这一结果的积极影响:①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②并推动的兴办;③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事业。5.工商业;与封建主谈判;以金钱赎买;自治权;大学;统一6.中古时期的拥有大量庄园和广袤土地,并向信徒征收。它是最大的有组织的力量,内部实行等级制度。整个西欧几乎全民信教;教会控制着西欧居民的精神生活,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了的发展。6.基督教会;什一税;人性7.(1)下图为6—7世纪拜占庭帝国形势图。查士丁尼即位时帝国统治的地区有(字母),帝国的首都是,位于第39页共39页\n(甲/乙/丙/丁),是当时欧洲最大最重要的城市,成为沟通方的桥梁。(2)6世纪,查士丁尼在位时编订了《》,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它与同时或稍后编纂的《法学汇纂》《》《新法典》,合称《》。7.ABCDE;君士坦丁堡;丙;东西;查士丁尼法典;法理概要;罗马民法大全8.俄罗斯发源于9世纪的,13世纪成为国的臣属,同时莫斯科公国兴起。1547年称帝,进行加强中央集权的改革。到末,成为地跨两洲有大帝国。8.基辅罗斯;蒙古金帐汗;伊凡四世;17世纪;欧亚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1.7世纪初,创立伊斯兰教,622年建立政权,中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最高统治者掌握政治、军事和大权。首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阿拉伯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是《》。概括阿拉伯人对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作用:⑴沟通了(几个大洲)的海陆贸易;⑵广泛翻译古代波斯、、希腊和的文献,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第39页共39页\n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的、印度的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1.穆罕默德;8世纪;哈里发;宗教;巴格达;一千零一夜(或天方夜谭);亚非欧;印度;罗马;东西;造纸术;数字2.后期,帝国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最高统治者是,他既是领袖,又是国家和军队的主宰,还是全国的最高所有者。首都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帝国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受到一定影响。2.16世纪;奥斯曼;苏丹;宗教;土地;伊斯坦布尔;东西方之间的贸易3.646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史称“大化改新”,日本模仿中国建立了制国家。末,武士集团的首领建立镰仓幕府,日本进入幕府政治时期。完成右面关于幕府政治中将军与武士关系的示意图A是B是C是。17世纪建立的幕府面对世界变局,意图以加强统治,抵制外来影响。3.中央集权;12世纪;源赖朝;主从;赐予官职和俸禄;纳贡和兵役;德川;锁国4.7世纪末,初步统一了朝鲜半岛,模仿中国建立国家。10世纪初,王建建立,仿效中国唐朝制度,中央政府设,地方划分为十道,推行土地国有,引入选拔官员。14世纪末,高丽大将自立为王,迁都,改国号为朝鲜。4.新罗;中央集权;高丽王朝;三省六部;科举考试;李成桂;汉城5.按时间顺序排列第39页共39页\n①西欧形成新兴的王权集中国家②拜占庭帝国灭亡③伊凡四世正式加冕为沙皇④阿拉伯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⑤奥斯曼帝国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⑥德川幕府统治建立⑦高丽大将李成桂自立为王并改国号为朝鲜5.④(8世纪中期)⑦(14世纪末)②(1453年)①(15世纪晚期)③(1547年)⑤(16世纪后期)⑥(17世纪)第5课中古时期的美洲与非洲(就国家名称做要求)古代非洲文明国家:东非的王国、西非的、马里、桑海和南非的;古代美洲文明国家:文明、文明和文明。阿克苏姆;加纳;津巴布韦;玛雅;阿兹特克;古代印加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课标要求】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教材解读】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1.新航路开辟的动因⑴经济动力:西欧各国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迫切需求和。⑵精神动力:鼓励冒险精神;西欧人希望通过向海外扩张来传播。⑶社会动力:掀起西欧人海上探险的热潮。第39页共39页\n⑷商业动力:奥斯曼帝国建立后,的通道受控制,西欧人急于从海上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1.金银财富;新市场;;人文主义;基督教;《马可·波罗行记》;东西贸易2.新航路开辟的条件⑴财力物力:西班牙和王室积极支持海上探险活动。⑵技术条件:①的进步(罗盘、星盘);②的提高(多桅帆船);③的丰富:地圆学说、季风、洋流。2.葡萄牙;航海技术;造船技术;地理知识3.下列航海家进行远洋探险的先后顺序是①哥伦布②麦哲伦③达•伽马④迪亚士3.④①③②4.下图为新航路开辟示意图。其中①是船队完成航行;②是的航行路线;迪亚士的航行路线是(序号);④是发现从欧洲绕过(地区)到达东方的航线。A群岛是,B海峡是,C海角是,D国是,E群岛是。4.麦哲伦;环球;哥伦布;③;达·伽马;非洲;巴哈马群岛;麦哲伦海峡;好望角;印度;菲律宾群岛第39页共39页\n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⑴推动了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①大批来到美洲,并把非洲贩卖到美洲,使美洲成为世界上程度很高的地区。②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马、牛、猪、羊、鸡等家畜,、燕麦、、裸麦等农作物,橄榄和葡萄等水果引入美洲;美洲的特产、、番茄、甘薯、、南瓜和可可等流向世界各地。1⑴.欧洲人;黑人;族群混合;小麦;大麦;马铃薯;玉米;花生⑵促进了商品的世界性流动(国际贸易的开展)①新兴的大西洋贸易:“贸易”。②新兴的太平洋贸易:有以下三条路线甲是,乙是,丙是,丁是,F是。③图所示路线是(国家)经营的。转运第39页共39页\n1⑵.三角;印度果阿;澳门;日本长崎;菲律宾马尼拉;白银;西班牙⑶拉开了欧洲海外扩张的序幕(早期殖民扩张):16世纪,葡萄牙将变成殖民地,西班牙的殖民侵略以为主及亚洲的沦为其殖民地。17世纪,、英国、法国也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建立了多个殖民地。1⑶.巴西;美洲;菲律宾;荷兰2.世界格局的演变⑴亚非美:殖民扩张中断了美洲和非洲原有的进程,打破了原本相对平衡的格局,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的一些古老帝国也受到冲击。⑵欧洲:①出现了商业革命:与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欧洲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②出现了价格革命:大量流入欧洲→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经济地位下降和商业资产阶级实力上升(因商品价格上升)→加速发展和封建制度濒于解体。欧洲从殖民掠夺、商业贸易和中获得的财富最终转化为,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大变革的时代。2.社会发展;多元文明;亚洲;股份公司;大西洋沿岸;贵金属;封建领主;资本主义;整体世界;奴隶贸易;资本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教材解读】第39页共39页\n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1.西欧封建社会后期,开始萌芽。14—世纪,西欧相继发生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这些运动旨在反抗封建统治和,解放人们的思想。1.资本主义;18;启蒙运动;教会禁锢;2.关于文艺复兴⑴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宣扬新思想的。它产生的根本原因是。2⑴.新文化运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⑵文艺复兴的精神内核是。它以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和尊严;反对,抨击教会腐败和守旧思想;重视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追求的幸福生活;提倡探索的奥秘。2⑵.人文主义;人;价值;禁欲主义;现世社会;人与自然⑶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三杰”是;“美术三杰”是指。(填序号)①但丁②达·芬奇③薄伽丘④米开朗琪罗⑤莎士比亚⑥拉斐尔⑦彼特拉克这些杰出代表的思想诉求是:提倡,反对,倡导解放和追求的幸福等。2⑶.①③⑦;②④⑥;人性;神性;个性;现世⑷文艺复兴的影响:文艺复兴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_________,解放了长期被_________压抑和禁锢的______,使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_________与_________。(解放了人的思想)2⑷.封建秩序;宗教;人性;人本身;现世世界3.拉开宗教改革序幕的是(人物),他的代表作是《》。他认为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而不是靠烦琐的宗教仪式;上帝面前第39页共39页\n;主张建立独立的教会和廉俭教会,力主用进行宗教活动。经过宗教改革,西欧国家形成了独立于罗马教廷的新教,其中德国的、瑞士的和英国的影响最大。3.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信仰;人人平等;民族;民族语言;路德派;加尔文派;国教4.近代科学的兴起,削弱了_________的精神支柱,促进了________和社会进步。列举16—17世纪近代科学的两项成就①;②。意义:科学革命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_________思维方式,确立了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________。4.封建统治;思想解放;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理性化;实验;科学方法5.文艺复兴发端于14世纪中叶的(国家),15世纪后期扩展到欧洲各地;宗教改革最早是16世纪(国家)的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拉开了序幕,随后西欧其他一些国家也进行了改革;启蒙运动最初出现在17世纪的(国家),18世纪成为中心,18世纪后期达到高潮,并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及地区。5.意大利;德国;英国;法国;北美6.启蒙运动的精神内核是,强调独立思考与。启蒙思想家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基本的政治思想,如、平等、自由、和权力制衡等。6.理性;自主精神;天赋人权;法治7.连线题亚当·斯密启蒙思想的集大成者康德现代经济学之父伏尔泰君主立宪制第39页共39页\n孟德斯鸠直接民主制卢梭三权分立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7.8.启蒙运动的影响:⑴进一步,为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2)直接推动了美国和法国,有助于在这些国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3)启蒙思想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的精神武器。8.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资本主义制度;独立战争;大革命;民族独立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1.根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进程回答①时间是②战役的影响是奠定了③事件是④文件的作用是第39页共39页\n1.164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基础;光荣革命;扩大议会权力和限制王权2.美国独立战争⑴历程:①爆发:来克星顿枪声--___年4月;②宣告独立:《________》—-____年7月4日,阐述了________思想;③承认独立:____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⑵性质: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________运动,也是一场________________。2.1775;独立宣言;1776;人民主权;1783;民族独立;资产阶级革命;3.法国大革命⑴进程:①爆发:____年7月14日,法国民众攻占了巴士底狱;②颁布《________》(8月):明确提出了人权、____、_____、法治、________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③颁布宪法:1791年,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④拿破仑________统治:_____年——1815年,拿破仑的统治维护了大革命所确立的____________制度;但他实行____,率领法军入侵一些欧洲国家。(2)意义:沉重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________,的原则随着拿破仑的军队传播到欧洲各地。3.1789;人权宣言;自由;平等;人民主权;军事独裁;1799;资本主义经济;帝制;封建制度;革命4.英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是:①君主权力受到限制;②议会是;③内阁。4.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内阁掌握行政权,受议会监督,对议会负责5.美国宪法确立了原则,国会、总统、第39页共39页\n分别掌握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彼此制衡。宪法还规定美国是国家,联邦政府拥有最高权力,各州政府。这部宪法的地位是。5.三权分立;最高法院;联邦制;拥有一定自治权;第一部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6.19世纪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继续扩展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沙皇废除_______,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通过得到土地。这些________(形式)的改革促进了俄国________的发展。美国南北战争____年,美国内战爆发。林肯政府颁布《_______》和《____________》,赢得民众支持最终取胜。影响:维护了美国的_______,基本解决了农民的_______问题,在法律上___________,为此后美国的发展和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意大利统一1861年建立意大利王国,实行制;年实现了国家统一。德意志统一1864—1871年,普鲁士在宰相________的带领下完成统一(除奥地利);________年,德意志帝国成立,实行________制。日本明治维新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推行富国强兵、、三大政策,仿效西方国家制定宪法。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封建势力。6.农奴制;赎买;自上而下;资本主义;1861;《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国家统一;土地;承认了黑人的公民权利;君主立宪;1870;俾斯麦;1871;君主立宪;“殖产兴业”;“文明开化”7.下列事件按事件先后顺序排列①“明治维新”开始②俄国农奴制改革开始③意大利实现统一④美国南北内战结束7.②(1861)④(1865)①(1868)③(1870)8.列举资本主义大国(英法美德意日俄)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三种)。①;第39页共39页\n②;③;8.英法美通过资产阶级革命;俄国日本通过资产阶级改革;德、意通过战争完成国家统一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课程标准】通过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以及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通过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了解《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世界意义。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1.英国工业革命⑴条件:①“”后,国内政局稳定,政府鼓励经济发展。②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提供了充裕的农产品、和。③英国通过殖民扩张,促进了,获得了大量廉价的和广阔的。④的发展为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提供了条件。1⑴.光荣革命;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资本原始积累;原材料;海外市场;手工工场⑵重大发明:①工业革命始于业,18世纪30年代提高织布速度的“”开始,在半个多世纪内,通过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水力织布机等一系列发明创造,棉纺织业基本实现了生产。1771年,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成为近代工厂的开端。②棉纺织业的机械化生产,促进了生产动力的革新,1782年,瓦特试制出旋转运动的“”,1785年,经过进一步改进的瓦特蒸汽机开始在棉纺织工厂使用。③动力技术的革新,催生了交通工具的革命,19世纪初,汽船、先后问世,从此,人类进入“”。第39页共39页\n1⑵.棉纺织;飞梭;骡机;机械化;阿克莱特;复动式蒸汽;火车;蒸汽时代2.第二次工业革命⑴发生的条件:①19世纪中后期,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经济发展;②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⑵主要表现为:①的广泛开发和应用,带来更便捷的动力,人类进入“时代”。②的创制和使用,带来了更便捷的动力,汽车、等新式快速交通工具应运而生(影响深远);③工业的兴起令人瞩目,采用合成方法制造新的材料,业获得发展。2.相对稳定;自然科学;电力技术;电气;内燃机;飞机;化学;石油化工3.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的重要标志是:。3.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电力技术的广泛开发和应用4.工业革命引发社会生产力的变化:生产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给工业化各国带来了空前繁荣,推动了商业和革命及变革。工业革命引发生产关系的变化:使发生重大变革,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随着生产进一步集中,出现了。4.交通运输业;农业;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大工厂;垄断组织;5.工业革命后人类社会生活的变化:①以工厂为中心形成了很多;②现代工业提供了价廉物美的,人们的生活有所改善;③和群众性运动兴起,报纸书籍发行量大增,人们的文化素养提高;④也获得了更多受教育的机会;⑤从总的趋势来看,增加明显。5.城市;商品;休闲娱乐;体育;女性;人口第39页共39页\n6.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深远影响在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世界各地大肆扩张。(时间),资本主义进入阶段,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6.19世纪末20世纪;垄断;经济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1.为了改善劳动条件和生活状况,维护自己的权益,工人阶级进行了从捣毁机器到争取的多种形式的斗争。19世纪年代爆发的工人武装起义、英国工人争取普选权的和德意志起义,表明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登上历史舞台。1.政治权利;三四十;法国里昂;宪章运动;西里西亚织工;独立的政治力量2.在工人阶级进行斗争的同时,以法国人圣西门、和英国人为代表的有识之士,也无情地揭露和批判的种种弊端。他们反对,主张建立合作、平等、的理想社会。2.傅立叶;欧文;资本主义制度;自由放任的竞争;和谐3马克思和恩格斯为第二次代表大会起草了《共产党宣言》。⑴基本观点:①肯定了的历史进步作用。②论证了的客观规律。③肯定了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④宣告了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共产主义建设者的伟大使命。⑤阐明了的性质、目的和策略原则。第39页共39页\n⑵意义:《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志着的诞生。3.共产主义者同盟;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阶级斗争;无产阶级;共产党;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4.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科学地揭示了、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辩证关系,鲜明地提出了。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5.年,马克思撰写的政治经济学巨著《》第一卷出版,马克思创立了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的秘密。5.1867;资本论;剩余价值;资本家剥削;6.马克思、恩格斯为探求真理进行的不懈奋斗理论探索:先后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和学说。革命实践:①1846-1847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先后建立了和德意志工人协会,还加入“正义者同盟”,并将其改组为“”。②1848年,他们投入到的斗争中,创办报纸、组织工人斗争。③积极促进工人阶级的国际联合,帮助成立“”。6.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共产主义者同盟;欧洲革命;第一国际7.按时间顺序排列①《共产党宣言》的发表②《资本论》第一卷出版③巴黎公社革命④第一国际成立7.①④②③第39页共39页\n第六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基本不做考试要求)【课标要求】通过了解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以及亚非拉人民的抗争,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及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教材解读】8.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①(时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把、和非洲的广大地区变成了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世界殖民体系逐步形成。②到,资本主义列强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土地和人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8.19世纪中后期;拉丁美洲;亚洲;19世纪末20世纪初;绝大部分;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理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教材解读】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1.第一次世界大战⑴一战爆发的原因:①根源:。第39页共39页\n②矛盾尖锐:帝国主义各国,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日益尖锐。主要矛盾:矛盾、法德矛盾、矛盾、俄奥矛盾。③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右图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示意图,字母代表国家,曲线(线条)代表结盟。CD的矛盾集中在,AED结成的同盟是萨拉热窝事件的当事国是(字母)。1⑴.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争斗;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英德;巴尔干半岛;协约国;C;⑵一战的性质是,1⑵.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之战⑶一战的进程:①下图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示意图。甲乙丙是三条战线,甲线的交战双方是,同时在两线作战的军队是;决定性战场是在(甲/已/丙)。B、C、D分别是、、战役并按开始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字母);标志德军“速决战”破产的战役是(字母)。把这几个序号删除第39页共39页\n②按发生的时间先后排列顺序:A.日德兰海战B.美国和中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C.日本对德国宣战并占领了德国在中国山东半岛的租借地D俄国退出了战争1⑶.英法军队与德军;德军、奥军;甲;索姆河;马恩河;凡尔登;CDB;C;CABD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⑴建立:一战战胜国在1919年和1921-1922年分别召开了和华盛顿会议,与会各国缔结了以《凡尔赛条约》和《》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的国际新秩序。⑵内容:①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被战胜国瓜分。②承认复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和等国家独立;③限制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④中国收回,但日本保留了诸多特权;⑤列强同意将“”、“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2.巴黎和会;九国公约;帝国主义;海外殖民地;波兰;南斯拉夫;海军军备;山东主权;门户开放3.国联的性质是。其形成决议的“”原则,使其失去了对侵略行为采取任何有效行动的可能性。将国联作为维护自己既得利益的工具。3.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全体一致;英法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①削弱了帝国主义和力量,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②的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始改变以为中心的国际格局。③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对战争、要求的运动日益高涨。4.殖民主义;美国;欧洲;和平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第39页共39页\n1.列宁主义诞生:1900年,列宁创办《》,宣传马克思主义。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党的指导思想是“”,也就是列宁主义。列宁主义是和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1.火星报;1903;布尔什维主义;帝国主义;无产阶级2.俄国十月革命的基本历程:俄国二月革命后形成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1917年4月,列宁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_____________推进的战略和策略。1917年11月7日,革命武装占领临时政府所在地_______。8日,召开,标志着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2.工兵代表苏维埃;社会主义革命;冬宫;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3.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①建立了的国家,②打破了的世界格局,③实现了的伟大飞跃,④开辟了人类探索的新纪元。3.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社会主义道路4.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从到。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核心是,将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虽然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但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⑵新经济政策的重心是调整的关系,通过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允许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引入。结果是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第39页共39页\n4.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余粮收集制;国家与农民;粮食税;私营企业;外国资本5.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先后实施“”和“”。经过两个“”,到1937年,苏联宣布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主要工业部门的产量跃居欧洲第位。⑵领导的建设社会主义的体制机制被称为“苏联模式”。它在经济上表现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自上而下的;政治上表现为。苏联模式使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后来取得的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为苏联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但苏联模式排斥市场经济,片面发展,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5.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五年计划;一;.斯大林;指令性计划体制;权力高度集中;工业化;卫国战争;重工业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1.法西斯主义是帝国主义的变种和极端形式,它以为基本特征,反对和共产主义。⑴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1921年日本军人订立密约,是日本法西斯运动的开始。世界经济大危机重创日本经济,日本法西斯分子妄图把变成日本独占的海外市场和殖民地,进而征服中国和世界。1931年日本军队发动,侵占中国东北,1936年日本建立专政,以扩大对外侵略为基本国策,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⑵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1922年,建立了法西斯政权;1920年,组建“纳粹党”,是德国法西斯运动的开始。德国纳粹党利用民众对《凡尔赛条约》的强烈不满,煽动。1933年,纳粹党攫取德国政权,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积极扩军备战;1935年,意大利入侵第39页共39页\n;1936年,意大利和德国结成。1.极端民族主义;自由主义;军部;中国东北;九一八事变;军事法西斯;墨索里尼;希特勒;民族复仇主义;埃塞俄比亚;轴心国2.按时间顺序排列①德国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②日本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③意大利建立法西斯政权④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2.③(1922)①(1933)④(1935)②(1936)3.1938年,德国吞并,并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英法实行政策,与德意签订《》,把等地区割让给德国,更加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3.奥地利;绥靖;慕尼黑协定;苏台德4.二战的主要经过及其重大历史事件时间事件特点1931年日本制造,揭开二战的,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从战争逐渐发展到战争。1937.7.7日本制造,全面侵华,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在的标志。德国以“闪击战”突袭,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1941.6德国入侵苏联,苏联战场成为抵抗纳粹德国的。日本挑起战争,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以美、英、苏、中为首的26个国家签署《》,建立。1945.5.8投降;1945年9月2日,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二战结束。第39页共39页\n4.九一八事变;序幕;七七事变;亚洲爆发;1939.9;波兰;全面爆发;主战场;1941.12;太平洋;全球阶段;1942.1;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德国;日本;局部;全球5.关于“雅尔塔体系”⑴主要内容①日本由单独占领;日本退出一战以来在太平洋区域所占的一切岛屿以及日本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地区、、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承认朝鲜最终独立。②审判战犯,肃清法西斯主义和;并成立联合国。③对德、日、意的殖民地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行;美、苏、英划分。⑵评价:雅尔塔体系以建立和维护为主要目标,提倡的共处与合作。它也是大国相互妥协产物,带有明显的色彩,严重损害了一些国家的利益。5.美国;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军国主义;托管;势力范围;世界和平;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强权政治6.年10月24日成立的联合国,作为由组成的国际组织,实行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的“”原则。6.1945;主权国家组成;大国一致7.二战对国际秩序的影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致命打击,各国的国力受到严重消耗;美国和苏联空前强大;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成为国际格局从欧洲中心走向的真正转折点。7.欧洲;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第39页共39页\n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课程标准】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通过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教材解读】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1.冷战是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的长期状态。1.美国和苏联;既非战争又非和平;对峙与竞争2.两极格局的形成⑴原因: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在、国家利益、社会制度和上的对立和冲突,使它们从战时变成冷战对手,逐渐形成两极格局。⑵过程:冷战对峙概况领域美国苏联政治“”的演说成为美国发动冷战的标志成立经济实施巩固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成立,形成以苏联模式为主导的经济体系军事1949年成立“”年成立“华约”地缘政治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2.国家战略;意识形态;盟友;杜鲁门主义;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马歇尔计划;经济互助委员会;计划经济;北约;1955;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第39页共39页\n3.(时间),美苏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正式形成。但是,两极格局是不和不完全的。美国及其盟国的总体实力强于苏联及其盟国。美苏在冷战中的第一次严重对峙是。3.20世纪50年代中期;对称;第一次柏林危机4.冷战的发展⑴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东西方关系既有,又有激烈的。在美苏开展对话的同时,发生了第二次危机和危机。⑵20世纪70年代,苏联入侵,美国再次加强对苏联的遏制,同时大搞军备竞赛,着手实施“”,企图拖垮苏联,美苏关系日趋紧张。⑶1985年以后,美苏关系走向缓和。任意列举两例20世纪80年代美苏关系缓和的事例①②4.缓和;冷战对抗;柏林;古巴导弹;阿富汗;战略防御计划;美苏首脑多次会晤建立多层次对话机制;美苏签署《关于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或美苏两国签订《美苏关于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或苏联从阿富汗撤军或苏联宣布不再干涉东欧事务或苏联同意两德统一)5.世界的多极化趋势⑴的成立,经济的“起飞”及其要成为“政治大国”的追求,表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逐渐。⑵苏联的大国主义和所导致的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以及的破裂,表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⑶以中国自力更生拥有“”、、尼克松正式访华等重大事件为标志,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⑷1955年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是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重要标志。5.欧共同体;日本;分化第39页共39页\n;民族利己主义;中苏关系;两弹一星;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万隆会议;不结盟运动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出现的新变化⑴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以为基础、以为核心的调整,谋求资本主义的生存发展。⑵资本主义各国调控经济的主要措施范围时间内容国内20世纪50—70年代①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增加,刺激消费需求;②制定,促进经济协调发展;③利用信贷、利率、等经济杠杆实施。20世纪70年代出现“”现象再次实行调整,适当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国际20世纪40年代通过建立多个国际经济组织(主要有三个,见下一题),加强在金融、投资和贸易等领域的,通过大国相对平等的协商,采取行动,协调利益,维护经济秩序。⑶下面三图所代表的国际经济组织从左至右依次为、和。第39页共39页\n1.市场经济;强化国家干预;就业机会;经济发展计划;税收;宏观调控;滞胀;减少;国际协调;市场干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2.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⑴20世纪科学理论取得重大突破。如的提出和量子力学的发展;系统论、、控制论的问世,为技术革命进一步提供了理论支持。⑵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包括原子能的开发利用,的发明和互联网的建立,空间技术和的迅速发展,各种新材料的出现,生物工程技术的突破等,这些科学技术成果使劳动方式日益自动化和,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2.相对论;信息论;电子计算机;海洋技术;智能化3.社会结构的新变化(1)产业结构变化:和的就业人口所占比重逐渐下降,从事的人口比重增加(第三产业兴起);(2)“”的人数增加:他们一般不拥有生产资料,但有,有可观的生活资产。3.农业;工业;服务业;中间阶层;较高的收入4.所谓“福利国家”是指国家通过构建,保证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全;通过加大,保证全体公民享有较好的公共福利。“福利国家”的建立,①积极:在缓和、保持方面起到一定积极作用;②消极:但这些社会福利加重了。4.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服务开支;收入分配不平等、社会稳定;国家财政负担第39页共39页\n5.二战后,各种类型的社会运动此起彼伏,主要表现为美国黑人运动、、学生运动和运动。5.民权;妇女运动;反越战;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新变化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一直实行的体制,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也没能突破这一体制。80年代后期苏联的改革发生了错误,终于使局势失控,苏联解体。1.高度集中;计划经济;改革;根本方向性;2.苏联的改革(20世纪50至80年代)⑴赫鲁晓夫改革:经济上,加大投入,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等;这些改革注入某些成份,取得了一些成效。1957年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但改革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仍然严重失调。政治上,平反冤假错案,破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但没有对斯大林的作出全面科学的分析,造成严重的后遗症。⑵勃列日涅夫改革:在工业领域推行“”改革,扩大企业;利用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但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效果有限。⑶戈尔巴乔夫改革:承认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取消了领导地位,放弃,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在意识形态领域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行“”,造成思想混乱。2.农业;收购;市场经济;人造地球卫星;国民经济比例;功过;新经济体制;自主权;奖金;市场调节;苏共;社会主义制度;多党制;多元化4.东欧剧变⑴原因:东欧国家一直没有突破的束缚,在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过程中又迷失了方向,—1992年,东欧各国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急剧变化。第39页共39页\n⑵表现:民主德国并入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分为和两个独立国家;经过激烈内战,最终解体。4.苏联模式;社会主义;1989;联邦;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5.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①立陶宛独立②苏联解体③“布拉格之春”④《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5.④(1956)③(1968)①(1990)②(1991)6.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作出了的伟大决策。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逐步建立了经济体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2021年,中国宣布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全面建成,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迈进。6.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小康社会;第二个百年7.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②中国历史新纪元开辟③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④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二7.②(1949)①(1954)③(1956)④(2010)第九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课程标准】通过了解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第39页共39页\n化多样化的发展特点,以及出现的全球性问题,认识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理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牢固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促全球的和平与发展。【教材解读】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1.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发展特点:世界多极化、经济、社会信息化、文化;主要趋势:成为时代主题。1.全球化;多样化;和平与发展2.随着冷战的结束和的消失,美国希望建立由其主导的,先后于2001年发动战争和2003年发动战争。(美国的政治诉求)2.两极格局;单极世界;阿富汗;伊拉克3.世界多极化发展概况国家/集团政治主张地位欧盟主张世界上最大的俄罗斯推行外交取代了苏联在的地位,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日本追求经济大国中国进一步,坚持和平发展,积极开展,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正在发挥并将继续发挥的作用发展中国家/成为推动的重要力量第39页共39页\n3.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国际组织;多极化;联合国;军事力量;政治乃至军事大国;改革开放;多边外交;新型国际关系;负责任大国;世界多极化4.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开始追溯到和资本主义在西欧的兴起。后世界市场更加扩大,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迅速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70年代以来以为代表的新的科技革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进人90年代的发展使各国的生产活动密切联系。的诞生,把贸易、投资和的国际化提高到新的水平。进入21世纪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轮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4.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信息技术;跨国公司;世界贸易组织;服务;人工智能5.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主要有:、、。欧洲联盟是程度最高的区域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由发达国家和国家组成的区域性经济集团;东南亚国家联盟是东南亚地区以为基础的政治、经济、一体化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5.欧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经济一体化;发展中;经济合作;安全;领域最广6.社会信息化⑴含义:是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建立有组织的第39页共39页\n体系,促进信息交流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向高效、优质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⑵发展趋势:进入21世纪,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⑶面临问题:如何保卫自己的,成为各国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6.智能化工具;信息网络;知识共享;社会信息化;信息安全7.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国在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文化多样性;和而不同第1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⑴确立依据:①1948年以来的对控制局部战争扩大、解决地区冲突发挥了有效作用;②的国际环境,使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政治、社会、科技、文化等各方面都获得了惊人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各国和整个世界的面貌。⑵和平与发展的含义与关系①含义:和平是指世界的,发展是指世界的。②关系:和平是发展的,发展是和平的,两者相辅相成。⑶维护和平的因素:进入21世纪,世界多极化继续发展,不可逆转,方兴未艾,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日益紧密,成为制约战争的有力因素。1.联合国维和行动;长期和平;总体和平;繁荣与发展;前提;保障;经济全球化;全球和区域合作;2.当前人类面临的威胁生存的重大问题⑴发展问题:①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依然不足,需求萎缩、经济复苏乏力对和发展中国家影响巨大;②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第39页共39页\n⑵和平方面的问题:①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②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恐怖主义、、、跨国刑事犯罪、生态环境恶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③海洋权益和极地资源争夺;④霸权主义和依然存在。2.发达经济体;新兴市场国家;南北差距;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强权政治3.加强全球治理⑴传统的全球治理机制:二战后建立的主要国际组织,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仍然发挥着全球治理的作用。⑵新的全球治理机制(改革):⑴全球层面:1999年组成的正在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协调各国、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⑵地区层面:①2001年成立的,正在有效维护的安全;②2009年首次召开的领导人会晤和2015年成立的,是金砖国家争取合作共赢的平台。3.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二十国集团;宏观经济政策;上海合作组织;欧亚地区;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4.中国方案(中国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自己的方案):⑴继续高举和平、、、共赢的旗帜,坚持在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⑵中国积极倡导构建,进一步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4.发展;合作;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公平正义;国际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5.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⑴依据:基于中国对当今世界大势的准确把握,是源自中华文明“”“协和万邦”的和谐理念,是中国为推动世界和平与给出的一个可供选择、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是为了推动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第39页共39页\n⑵中国的行动:①2013年,中国提出建设“”的合作倡议。②2014年,中国设立,对“一带一路”建设给予资金支持。③2015年,中国倡议设立正式成立。④与世界人民携手抗疫,共克时艰。5.和平与发展;以和为贵;可持续发展;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一带一路;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6.按时间顺序排列①中国设立丝路基金②金砖国家领导人首次会晤③“亚投行”正式成立④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举行6.②(2009)①(2014)③(2015)④(2016)7.下列徽标(宣传画)所代表的国际组织按成立的时间顺序排列7.①(1995)②(2001)③(2013)④(2019)第39页共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