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先民的智慧与创造》同步测试7(北师大版历史七上)
doc
2022-01-07 09:00:51
7页
第11课先民的智慧与创造同步测控优化训练自主学习1.修建都江堰的是秦国蜀郡太守父子。2.两千多年前的,代表了我国当时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3.神奇的编钟是周朝贵族在、等活动中使用的乐器。4.湖北出土的战国青铜曾侯乙编钟表明了我国多年前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的水平。5.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是()①二王庙②分水鱼嘴③石人水尺④飞沙堰⑤宝瓶口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④⑤6.春秋战国时期盛行的音乐是()A.韶乐B.钟鼓之乐C.祭祀礼乐D.唐乐基础巩固7.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于战国时期的()A.楚国B.赵国C.秦国D.蜀国8.把内江的水引入支流,用来灌溉农田的工程是()A.分水鱼嘴B.飞沙堰C.宝瓶口D.二王庙9.都江堰水利工程中使江水分流的工程是()A.分水鱼嘴B.分洪区C.内江D.宝瓶口10.“天府之国”在今天的()A.广东B.四川C.湖南D.云南11.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是()
A.青城山B.都江堰C.郑国渠D.随县编钟12.“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反映的是哪项水利工程的作用()A.郑国渠B.都江堰C.六辅渠D.白渠13.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一项化水害为水利的跨世纪工程。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兴建的下列工程中,具有同样性质的是()A.都江堰B.长城C.大运河D.赵州桥14.下列对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②消除了岷江水患③修建于春秋时期④灌溉了大片田地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5.编钟最早起源于()A.夏B.西周C.商D.战国16.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发展较高水平的编钟,出土的省份是()A.湖南B.湖北C.陕西D.四川17.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全套编钟的历史年代是()A.西周时期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18.下列关于战国时编钟的描述,错误的是()A.是商朝贵族在祭祀、宴会等活动中使用的乐器B.编钟是形状相同,大小不一的几件铜钟的组合C.编钟的规模一般有三件一组,十几件一组甚至几十件一组D.有的铜钟可以发出两种不同的乐音19.育人中学为迎接我国首个文化遗产日,举办了古代文化知识竞赛,其中有一道题目是“我国闻名世界的古代防洪灌溉工程是什么?”你认为正确的答案是()
A.都江堰B.赵州桥C.通济渠D.永济渠20.李冰修筑的都江堰在()A.黄河流域B.岷江流域C.淮河流域D.辽河流域21.“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赞扬的是()A.李冰修筑都江堰B.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C.李耳道德高深,是龙一般的人物D.《离骚》是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的典范22.下图所示建筑的设计者是()A.李斯B.李冰C.李白D.大禹23.下列关于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历史最久的水利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的都江堰B.都江堰位于嘉陵江流域,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C.“深淘滩,低作堰”是古人管理维修都江堰的经验总结D.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4.读下图,请完成:
(1)这是出土于湖北随州的编钟。(2)编钟是将几件或几十件铜钟合成一套,它们相同,不一。25.历史小诊所小明:小强,你知道都江堰吗?小强:当然知道了。去年,我和爸爸妈妈去四川,还到都江堰玩呢。小明:那你能给我说说吗?小强:可以。都江堰在长江上,是两千年前的秦朝人李冰父子修建的,那儿还有个二王庙,就是为了纪念他们的。都江堰分三部分:分水鱼嘴把江水分成内江和外江,内江灌溉,外江分洪。飞沙堰将内江的水引入灌溉农田。宝瓶口还可以在夏季泄洪排沙。江上还有一座安澜桥.可好玩了。请你对照所学知识,说说小强说的正确吗?如有错误,请加以改正。26.阅读下列材料:从古至今,我国劳动人民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在中华大地上修建了一个又一个水利工程。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就是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按灌溉和防洪的需要,合理控制内、外江的江水流量。合理控制、利用自然资源,使原来旱涝多变的成都平原变成了“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都江堰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灌溉土地上千万亩,成为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历时最久的水利工程。2000年,都江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两千多年前,李冰有这样高超的设计和施工安排,不能不令人赞叹!请完成:谈谈都江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原因。创新升华27.阅读下列故事:编钟的历史编钟出现在商代,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自宋以后渐渐衰退。编钟是我国古代的重要打击乐器.因能奏出歌唱一样的旋律,所以被称为“歌钟”
。它依钟的大小不同而有次序地悬挂在木制钟架上,用木棰敲击发音,音色清脆、悠扬,穿透力强。编钟最早出现在商代,当时多为3枚一组,能演奏旋律。商代编钟造型别致,钟柄部分是空心的,并与内腔相通。钟的表面有简单的兽面纹饰。近年来.在殷代大型王室墓葬妣辛墓中,又发现了5枚一套的编钟.可构成四声音阶序列。西周中晚期,编钟已由3枚或5枚发展为8枚一组,能发出相隔一个小三度或大三度音程的两个音级。当时的编钟经常用于宫廷宴会演奏,被称为“钟鼓之乐”。至春秋中晚期,又增为9枚一组或13枚一组。1978年,湖北随县城郊的擂鼓墩出土了战国初期的曾侯乙墓编钟.共65枚,被称为我国古代编钟之王,每个钟体上都刻有错金篆体铭文,正面刻“曾侯乙乍时”(曾侯乙作)。2000年2月,湖北荆州战国楚墓发掘出两套2300年前的大型编钟,各由14件组成,青铜制造.高0.72米。秦汉以后,在历代宫廷雅乐中所使用的编钟多呈圆形,形制上有了很大改变,且每钟只能发出一个乐音。在经历了500多年黄金时代后,它由兴盛转为衰退。到了隋唐时期,编钟除在“雅乐”中使用外,还用于隋“九部乐”和唐“十部乐”中的“清乐”和“西凉乐”里,很少流传民间。唐代诗人在作品中曾描绘出编钟声音洪亮、铿锵悠扬、悦耳动听的妙响。自宋以后,迄止清代,编钟铸造技术鲜为人知,钟乐也渐被淘汰。清代宫廷中所铸编钟.不仅其形制与传统编钟不同,其音律更是相去甚远。请完成:(1)编钟出现在商代,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原因是什么?(2)从编钟的发展史中,你得到哪些感想?答案:第11课先民的智慧与创造自主学习1.李冰2.都江堰3.祭祀宴会4.两千5.D解析:都江堰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部分组成,二王庙是后人为了纪念李冰父子而修建的,石人水尺是用来观测内江水量的。6.B
基础巩固7.C解析: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了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8.C解析:都江堰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三部分组成.其中宝瓶口将内江之水引入支流,用采灌溉农田.二王庙并不是水利建筑。9.A10.B解析:都江堰的建成,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人称“天府之国”。11.B解析:2000年.战国时期修建的都江堰与青城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12.B解析:从题干中“水旱”“无荒年”可判断与农业生产有关,都江堰的建成,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人称“天府之国”。13.A解析::战国时期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人称“天府之国”,改变了以前经常有水患的局面。14.B解析: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水利工程。它的主要功能是防洪灌溉,消除岷江水惠,造福于两岸人民,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而它的修建是在战国时期,不是春秋时期,故只有③是不正确的。15.B解析:伴随着西周严格的礼乐制度的实行.编钟成为周朝贵族在祭祀、宴会等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乐器。16.B解析: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青铜曾侯乙编钟共65件,编成8组,表明了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17.C解析: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青铜曾侯乙编钟共65件.编成8组。18.A解析:战国编钟是周朝贵族在祭祀、宴会等活动中使用的乐器.由形状相同,大小不一的几件铜钟组成.分不同的乐音和音区。19.A20.B解析:该题只要把握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就可直接确定B项正确。因为A、C、D三项都不流经四川地区。21.A22.B解析:根据图片中的地点提示“岷江”等可推断.这项工程是都江堰,据此确定B项正确。23.B解析:A项指出了修建的时代和主持修建者,C项是古人的管理维修经验,D项是指它的历史地位,只有B项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都江堰位于岷江流域,而不是嘉陵江流域。24.(1)战国青铜曾侯乙(2)形状大小
25.有错误。“长江”应改为“岷江”;“秦朝”应改为“秦国”;宝瓶口引水灌溉,飞沙堰泄洪排沙。26.参考答案:(1)防洪、灌溉并举,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2)维护了生态平衡,保护了自然环境。(3)具有科学性,代表了当时水利工程的世界先进水平。都江堰选址合理,设计科学,无坝引水,自流灌溉,工省效宏,是一座综合型、生态型水利工程。(4)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人类征服自然、协调与自然关系的成功典范。解析:结合材料提供的线索.再根据有关都江堰的各种资料,综台分析都江堰防洪、灌溉的功能及其历史地位。创新升华27.参考答案:(1)提示:从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技术的发展和周礼的盛行、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等方面说明。(2)提示:战国编钟反映了战国时代中国音乐的高水平,历经两千多年仍能演奏各音阶的乐曲,音色纯正,音域宽广,工艺铸造优美,是中外器乐的典范。它是中国当时音乐艺术高度繁荣和社会生产力进步的共同产物,为我们研究古代音乐、古代社会礼仪制度和铸造技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是我们研究战国社会变化发展的重要依据。解析:战国编钟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体现了我国古代的音乐艺术发展水平,结合材料,综合分析评价编钟兴盛的原因、内容及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