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优化营环境代表发言交流研讨材料(存在问题意见建议心得)
docx
2021-11-18 12:23:02
12页
2021年11优化营环境代表发言交流研讨材料(存在问题意见建议心得)改善营商环境加快发展步伐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掀起了抓项目建设、抓经济发展的热潮,营商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是,营商环境是长期积累形成的,目前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成为阻碍我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因素。一、存在问题一是全社会对发展的认识不够、愿望不足。存在怨天尤人的情绪,把落后的责任归结于开放晚、自然条件不好等原因,不能从自身找原因。二是对x的城市定位认识不够,发展的方向不够坚定。三是对个人的担当使命认识不到位,认为发展的责任是别人的,发展的成果和自己没关系。四是中介机构和审计评估事项太多,迟滞了发展的速度,增加了发展的成本。五是金融环境不够好,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企业负担重、盈利能力不足。六是对政府失信的影响认识不足,存在政府违约、拖欠企业资金等问题。七是对企业在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官本位思想严重,企业家未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二、建议12
一要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政府要做诚信履约的表率,比如政府项目及时付款,政府消费及时结账,招商引资政策践诺兑现等。二要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目前仍存在一些涉及政府的诉讼立案难、判决难、执行难、公平裁判难等问题,容易造成本地企业不敢或不能维护合法权益,外地企业不敢前来投资发展。三要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要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尤其是银行贷款的实际利率。建议到深圳、上海、厦门等地区学习,寻找差距。四要营造尊重企业家的社会氛围。企业家是人才,是创新人才,是领军人才。要让企业家敢说话,说真话,敢于说批评的话,官员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五要落实常态化对口联系帮扶企业制度。建议扩大市级领导联系帮扶行业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的范围,实现更多重点项目的突破,培育更多龙头企业脱颖而出。让现有企业成为良好营商环境的受益者,成为营商环境的良好示范,让企业家成为招商引资的主力军。12
六要采取必要措施,对受疫情影响巨大的旅游业、酒店业、餐饮业进行救助帮扶。从2020年1月以来,以上行业已经受到了4次较大的疫情冲击,而且每次影响都是行业的经营旺季,损失惨重。市场是一个生态系统,社会也是一个生态系统,一个行业出问题,危机会向其他行业传导,疫情当中,没有哪个行业和个人能够独善其身,全社会都应当守望相助。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市发改委作为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牵头部门,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认真落实“三重四创五优化”活动安排,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协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协力配合下,强化顶层设计,深化服务改革,全市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项目建设步伐进一步提速,为交好冬奥会筹办和本地发展两份优异答卷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方面,强化顶层设计,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措施。从“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提升政务效能、优化纳税服务、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制订了《x市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x市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明确了工作目标。积极开展十大专项行动,通过自查摸排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倒逼各项任务落实。充分学习借鉴国内先进地区宝贵经验,出台了《x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有效解决项目审批、政务服务等方面的“梗阻”问题。12
另一方面,深化服务改革,促进项目签约落地。以符合产业政策、用地政策和建设条件成熟,作为配置土地计划的主要依据,切实保障有效投资用地需求,优先保障项目用地指标。严格执行“三日一次性告知”制度,缩短项目用地审查时限。优化招商方式,统筹六大产业精准招商工作,建立健全主导产业招商专班,组建专业化招商队伍,积极谋划产业招商项目,同时为签约项目提供后续跟踪服务保障,促进项目尽快落地。下一步,我们将在市政协的监督指导和支持下,会同市直相关部门和各县区,推动现有政策落地实施,积极创新工作举措,高质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一是精准招商引资,促进项目落地。二是优化开发区发展环境,提升承载能力。三是保障用地需求,持续做好土地资源配置。四是强化改革创新,推动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围绕市场主体关心关注的痛点、难点问题,再谋划一批管用、可行的创新举措,补齐短板弱项,以良好的服务吸引企业和客商前来投资。为全市创建良好的营商环境而共同努力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从宏观规划到具体布局都作出了详细部署,既高屋建瓴、立意深远,又目标明确、具体务实。全市各级各部门围绕抓产业、抓项目,采取了一系列有效举措,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发展氛围更加浓厚。希望进一步解放思想,牢牢抓住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持续改善营商环境,进一步创新机制、完善政策、抓实举措,全力谱写x创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12
一、制定富有竞争力的人才战略体系。一要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引才留才。重点吸引研发人员和来自世界500强企业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工程师等到我市工作。对具有发明专利、解决“卡脖子技术”的研发成果,要给予相应奖励,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投资热情,借机吸引人才涌入。二要通过引进北京地区教学资源解决人才后顾之忧。加强与北京知名幼儿园、中小学校合作,争取x学生与北京学生同等待遇政策支持,进一步吸引人才流入。三要通过营造良好生活环境吸引人才流入。良好的生活环境是稳定人心的重要因素之一。要加强高标准酒店、酒吧、咖啡馆、健身房、美容美发院、体育馆等建设力度,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四要增加与北京早晚通勤车次。高铁、高速较过去有很大发展,但有的县区仍有不便,需增加早晚通勤车次。五要促进本地企业与京津高校研究院合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鼓励学校与企业、协会合作,为本地产业发展培养复合性管理人员、工程师、技术工人。12
二、创建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积极引导区域企业向战略新兴产业组团发展,重点扶持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鼓励并培育更多的“专精特新”配套型中小微企业,努力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一要鼓励中小企业联合整合。x市现有产业基础薄弱,中小企业活力不足,市场开拓能力较弱。要加大帮扶引导力度,由龙头企业牵头,与配套的中小微企业联合开拓市场,带动产业集群协同发展。二要帮助中小企业股权改造。由龙头企业牵头,并购、控股、参股配套的中小企业,形成战略合作关系和较大产业规模,创建大中小企业可持续循环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三、尽快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学习借鉴外省市知识产权抵押贷款等先进经验,尽快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破解产业发展瓶颈;培养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通过打包上市或独立上市,为企业发展助力。创新项目审批新模式迸发项目建设新活力今年以来,市行政审批局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始终把加快项目建设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不断加强顶层设计、优化项目审批服务、实施联企帮扶等方式,大力推动项目快落地、快推进、快见效,为我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一、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增速提效的实施意见》,制定了5个方面22项工作举措,进一步压缩了项目开工前审批时限,将政府投资类、社会投资核准类和社会投资备案类三类项目从立项到取得施工许可时限分别压缩至27、23、22个工作日内,比省要求时限分别少12、10、9个工作日,在全省地市处于先进行列。12
二、优化项目审批服务。一是推进虚拟审批。社会投资产业类项目采用虚拟审批方式推进项目审批进度,在未取得土地正式使用手续前,先行审查后续相关内容,审查合格并缴清相关费用后,政府部门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建设工程用地规划许可证、不动产权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四证”齐发。二是推行告知承诺审批。对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仓库厂房项目施工图审查实施告知承诺制,容缺施工图审查合格书,直接办理施工许可证。三是强化并联审批。对主流程内的并联审批事项,要求市场主体必须一次性提交申请,对辅流程中可并联办理的事项,能并尽并,确保每个阶段并联审批事项不少于2个。同时,各阶段审批事项及水、电、气、暖报装服务均通过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同步提交申请、统一受理、并联审批。三、持续实施联企帮扶。制订印发了《2021年重点项目联企帮服实施方案》,成立了重点项目联企帮服领导小组,局班子成员、102名干部职工主动为200个省、市重点项目企业提供业务咨询、审批代办等全方位、全过程跟踪贴身服务。截至目前,共提供帮办代办领办服务800余次,解答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问题200余个,帮助重点项目完成行政许可审批75项,开展技术评审服务68次。12
下一步,市行政审批局将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两会”精神,树立服务为上、项目为先理念,切实推动项目建设提质提效。项目审批方面,持续开展流程再造,将社会投资产业类、政府投资类、房地产开发类项目从项目立项到施工许可全过程分别控制在80天、90天、120天内完成。项目服务方面,全面推进全流程网上办理,除现场踏勘等必须线下办理环节外,工程建设项目涉及事项从申请受理、审查决定到证书发放全部实现全流程线上办理。关于优化我市营商环境保障项目建设工作的建议近年来,按照中央和省委的有关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营商环境整体向好,越来越多的企业落户x、扎根x。但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和要求,还不同程度存在营商氛围不浓厚、审批流程繁琐和制度亟待完善等问题,补短板、强弱项的工作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脸难看、事难办”的情况仍有发生。办事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业务水平仍需提高,个别工作人员对政策和业务流程一知半解,岗位匹配度不高,导致人为“延长”审批时间。二是投资环境需进一步优化。在项目建设中,依然有个别单位把企业和项目当做“唐僧肉”,致使项目建设落地难、推进难,有的项目甚至因此半途而废。三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需进一步加强。当前,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尚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同时企业直接融资工作进展缓慢,自2000年至今,我市没有一家新增A股上市公司,中小企业挂牌新三板只有5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2
一是深化“放管服”,着力打造高效的行政审批。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环节和流程,推进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标准化建设;加大政务服务中心硬件设施建设力度,积极做好手机APP等移动客户端政务服务平台的开发应用,使网上审批能够覆盖企业必要和日常报批事项;特别是要着重抓好窗口服务人员的优化配备和素质提升,加强定期培训和日常管理,寓培训、宣传于服务之中。二是树立良好形象,着力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创新宣传方式,提高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知晓率、参与度和支持度;加大对破坏营商环境典型案例的曝光力度,以案促改、以案示警。此外,重视现有小微企业的培育壮大,让以企招商成为常态,让小微企业成为营商环境市场主体的“风向标”、招商引资的“活教材”。三是加强金融扶持力度,实施“引金入银”工程。发挥产业基金在产业布局上的作用,助力重点园区、重点产业做大做强;鼓励符合条件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发起设立民营企业发展支持基金或纾困基金;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围绕产业链搭建融资链。深化银政企对接工作,坚持“不以规模定门槛、不以出身定政策”的理念,贯彻落实“竞争中性”原则,消除融资隐性壁垒,对各类所有制经济一视同仁,平等待遇。此外,继续发挥好政府性资金竞争存储的考核机制。建机制强服务优环境推动工业项目大发展快发展12
今年以来,市工信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举措,狠抓工作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工业项目建设取得良好成效,为全市工业经济创新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一、狠抓工业项目投资。围绕装备制造、新型能源、食品加工等产业,聚焦抓入库、建台账、抓入统环节,力促工业项目投资持续快速增长。今年1-9月,全市入统工业项目308个,较去年同期增加92个,完成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三分之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速连续8个月位居全省第1位。二、深入一线包联服务。实施“五个百”工程(百家重点企业提升、百家规下企业培育、百家下滑企业增效、百项工业项目建设、百项技改项目升级),并将纳入“五个百”工程的企业和项目分解到全体干部,处级干部负责包联县区,局管四级调研员负责包片督导,科级以下干部包企业包项目,形成三级包联责任体系,实现人人包联企业、个个包联项目。深入企业大调研大走访,为企业送政策送服务,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难点痛点堵点,全力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12
三、建立政企联系机制。立足企业需求,靠前服务帮扶,建立常态化政企沟通联系机制。一是组织政银企对接会、公益服务活动等,了解企业需求,解决困难问题。今年以来,市县工信部门组织召开政银企对接会52次,对接企业562家,协调解决贷款20.9亿元。二是建立政企微信工作群,开展“抢单式”服务,群内企业提出的问题均能在15分钟内得到解答,答复率100%。三是率先在全省建立政企联动信息服务平台,及时推送惠企政策、市场需求等信息,平台上线以来,累计发布国家、省市政策法规476条,通知公告1509条,平台上线浏览量达13.7万人次。四、帮助企业解遗纾难。找准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一企一策、一事一议,下大力加以解决。一是持续推进解决工业企业土地、厂房不能确权等历史遗留问题,从根本上化解企业贷款无抵押情况,降低企业融资成本,25家企业申领了不动产权证书,盘活了固定资产。二是大力推进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制订工作方案,建立工作台账,压实工作责任,消除拖欠账款对企业资金周转、经济效益带来的负面影响。五、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健全完善企业管理人员培训计划,开展专题培训,帮助企业开拓视野、理清思路、解疑释惑,提升企业管理人员能力素质。推行集中培训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模式,依托国内高等院校、培训基地、工信大讲堂等,围绕工业互联网、企业上市、工业设计等内容,开展素质提升培训服务活动71场次,培训企业管理人员6559人次。12
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对工业项目督导调度力度,确保项目建设扎实高效推进;对投资达到500万元的工业项目,做到应统尽统;持续深入企业开展大走访活动,及时收集反馈问题,确保问题解决到位;围绕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方向,推动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持续做好项目梯次接续推进工作,确保投资后劲充足。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