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一课教案
doc
2022-01-23 11:52:06
5页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程标准】知道西汉的建立,了解“文景之治”。【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西汉建立的时间、开国皇帝、西汉都城;知道汉初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和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的措施和“文景之治”。过程与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会利用教材,提取教材和其他资料中的有效历史信息,了解汉初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文帝、景帝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其繁荣局面为西汉的强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习重难点】重点: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难点:汉初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刘邦的《大风歌》学生:朗诵,教师:刘邦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平民皇帝,他48岁率众揭竿而起,56岁成为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建立的汉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发展时期。这位平民皇帝有着怎样的治国方略?西汉统治之初采取了怎样的统治政策?继他之后,汉朝又出现了怎样的局面呢?今天,让我们共同学习第11课《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展示:一、西汉的建立教师:楚汉之争,刘邦打败了项羽,统一了全国。那么,刘邦是如何登上汉王朝的皇位的?生答:楚汉之争,刘邦胜利。教师:从秦末农民起义到项羽兵败自杀,大规模的血腥战争持续了数年,而西汉建立后胜利者却无法欢欣鼓舞,因为留给开国君臣们的是一个满目疮痍、残破不堪的景象。展示:材料一 汉兴,接秦之敝(同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臧(同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颜色相同的马),而将相或乘牛车。材料二 将相出行乘坐的牛车讨论:结西汉初年出现了怎样的社会状况?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提示:状况: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国家贫困,到处残破荒凉的景象。问题: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展示:二、休养生息政策1.原因教师:汉高祖刘邦当上皇帝后,国家很穷,到处是一片荒凉的景象。面对这种现实,汉初统治者只有废除秦朝苛法,与民休息,恢复社会经济,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另外,刘邦本人亲自参加了秦末农民战争,亲眼目睹了秦亡的过程,他注意吸取秦亡的教训。2.措施展示:材料一 颁布军队复员令,凡复员的军吏卒,可按军功大小,分配田宅或免除赋徭。动员流亡之民回乡,“复故爵田宅”。在全国推行释免罪人和奴婢,增加农业劳动人口。材料二 刘邦根据官吏俸禄和政府开支制定全国赋税总额。田租,或称田赋,即土地税,征收率为什五税一;口赋,也称算赋,即人口税,每人每年一算(120钱)。思考:请同学们根据材料,结合课本归纳:汉高祖在位时期采取了哪些休养生息政策?生试说。展示:,①让士兵还乡务农。②将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③减轻农民的赋税。④相应的减免徭役和兵役。3.作用教师:刘邦颁布了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的休养生息政策,对汉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些休养生息的政策意义深远,为“文景之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从而使大汉王朝逐步走向了“文景之治”。展示:三、“文景之治”视频:《繁华初现——西汉初期的文景之治》片段问题:根据视频,结合课本概括文帝、景帝时期采取的治国举措。同学1:文帝和景帝时期,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鼓励垦荒,把田赋降到三十税一,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同学2:文帝和景帝时期,“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而且还能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同学3:文帝和景帝时期,厉行勤俭,以身作则,反对奢华。答案提示:②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②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③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②提倡勤俭治国。展示:“文景之治”时期的部分图片教师:西汉初年与“文景之治”时期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由此我们知道“文景之治”是汉初休养生息的继续和发展,使中国出现了第一个治世局面,为汉武帝时期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三)课堂小结,提炼升华:楚汉之争,刘邦取得胜利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西汉初期由于连年争战,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经济萧条。汉高祖刘邦采纳“黄老学说”,以休养生息政策治国,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文帝和景帝时期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并以身作则提倡节俭,国力大大增强,最终形成了“文景之治”的治世局面,为汉武帝时期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