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4单元 单元达标检测
docx
2022-12-09 17:48:20
13页
单元达标检测(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洪武皇帝(明太祖)……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中级官员”的主要职能是( )A.协理政务B.参与决策C.执行政令D.监察百官2.“历代宦官与士大夫为对立,士大夫决不与宦官为缘。明代则士大夫之大有作为者,亦往往有宦官为之助而始有以自见。”导致明代出现这一现象的制度因素是( )A.皇权旁落,朝廷吏治腐败B.废除丞相,君主专制强化C.设置内阁,权力中枢内移D.权分六部,制约机制形成3.明朝宣德年间,“内阁置诰敕、制敕两房,皆设中书舍人”,凡题本和奏本,都由通政使司汇总,呈交皇帝过目,再交到内阁,内阁负责票拟,再由皇上在此基础上“批红”,最后发回内阁,下发各部。内阁的权力进一步强化。英宗时期,内阁大学士掌票拟成为制度。明朝这些机构的变化说明( )A.内阁具有了制度化的参政权B.标志着明代宦官专权的开始C.内阁成为皇权与相权的斗争工具D.内阁制度发展进入鼎盛时期,4.据统计,仅在明朝永乐年间,亚非国家使节来华共三百余次,平均每年十余次。其中有三位国王在率团访问期间于中国病逝,他们在遗嘱中都表示要将自己葬于中国。明朝政府尊重他们的选择,按照亲王的礼仪予以厚葬。这反映出( )A.明朝政府长期推行对外开放政策B.郑和下西洋为明朝带来持续繁荣C.朝贡贸易促进了明朝的经济发展D.中华文明对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5.“海者,闽人之田”“潮漳以番舶为利”。宋朝以来,出海贸易被视为沿海居民衣食之源。明朝倭寇成患,甚至中国沿海不少平民沦落为寇。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朝贡贸易的弊端B.外贸无利可图C.倭寇日益猖獗D.“海禁”政策的恶果6.明成祖永乐年间,北征鞑靼、瓦剌,南征交阯,派郑和下西洋;明仁宗朱高炽即位后,果断停止这些靡费之举,施行“恤民之政”。这一政策变化的主要目的是( )A.缓解财政压力B.践行儒家仁政C.实行闭关政策D.推动民族交融7.大明王朝统治中国长达二百多年,创造了诸如明长城和北京城等辉煌成就。导致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A.李自成大军攻占北京B.崇祯皇帝自缢C.明朝中后期连年灾荒D.明朝政治的日益腐败8.清朝从康熙帝开始,官员将奏折密封后,可以直接呈给皇帝,皇帝朱批后发回,这样既快又保密。雍正帝即位后,进一步扩大奏折的使用范围,甚至特许一些低微官吏享有密奏权。这一变化( ),A.利于皇帝有效地控制官僚队伍B.扩大了官员的行政权力C.参与中央决策的官员数量增加D.保证了清朝统治的清明9.清代军机处有官无吏,勤杂事务一律由15岁以下不识字的儿童充任。这说明清代军机处( )A.独掌政务决策大权B.重视保密,较为封闭C.理政人员素质低下D.职官简练,事务清闲10.1787年,陕西巡抚在奏折中称西藏达赖喇嘛的使者为“夷使”,乾隆帝斥责:“‘夷使’字样,甚属错谬。国家中外一家,况卫藏(今西藏地区)久隶版图,非若俄罗斯之……以外夷目之者可比。”这说明乾隆皇帝( )A.对大臣的思想严格控制B.强调对西藏的主权管辖C.通过外交解决中俄争端D.“华夷之辨”的观念消失11.清朝时,政府的行政文书以汉文、满文为主,但也涵括蒙文、帕尔西文、藏文等诸多民族文字。此举旨在( )A.传递政治大一统理念B.表达民族平等的思想C.弘扬各民族传统文化D.顺应民族交融的潮流12.徐中约指出,“这样一种高度的集权,在康熙、雍正和乾隆辈足智多谋的君主统治下尚能运转良好,但一当最高首脑踟躇徘徊时,这艘国家之船便放任自流了”。在此,徐中约着重强调( )A.皇权专制暗含统治危机,B.康乾盛世值得后世铭记C.皇帝勤政事关国家存亡D.晚清君主统治脱离国情13.清顺治十八年八月,朝廷派官员至沿海各省“立界”筑垣墙,派兵戍守。《福州府志》记载,乾隆年间,在福建宁州“每处悬一碑曰,敢出界者斩”。当时清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严控对外联系B.防止鸦片走私C.杜绝西方思潮D.避免海难发生14.明代江南地区的一些土地所有者,不再满足于把土地出租,而是雇工经营全部或部分土地,他们亲自管理生产,非常注重作物配置和生产过程的合理化。由此可见,明代江南地区( )A.新的经济因素滋生B.农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C.放弃传统经济模式D.农村经济结构发生剧变15.明朝中期,苏州东城“比屋皆工织作”,杭州城东北“机杼之声,比户相闻”。这反映了当时( )A.金钱至上的社会风尚B.官营丝织业的兴盛C.民营丝织业的兴盛D.弃农经商现象十分严重16.明代有的徽商经营商业致富,但仍然要“治甫田以待岁,凿洿池以待网罟,灌园以待瓜蔬,膢腊饔飧,不外索而足”。材料主要说明明代有的徽商( )A.存有自给自足观念B.积极开发农村市场C.以农业为发展基础D.改变了旧经营方式17.下表是明清时期耕地和人口的变化数据表。这一变化 ( )时期耕地面积人口,明朝11亿亩6000余万清朝12亿亩2.9亿A.导致了“海禁”政策松动B.推动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C.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D.有效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18.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说:“(李贽的学说)被认为缺乏前后一致的完整性。他的学说破坏性强而建设性弱,他没有能创造一种思想体系去代替正统的教条。”李贽学说有如此局限的原因主要是( )A.封建专制统治下的文化钳制B.李贽缺乏创造的决心和能力C.社会不具备接受改造的条件D.没有出现可供他借鉴的思想19.清代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融诗词、戏剧、绘画、园林、建筑、医药、饮食、茶道、服饰、年节、礼俗、佛道、巫术等为一体,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其问世后,虽然屡次被政府查禁,但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这反映了( )A.皇帝好恶决定文学作品的命运B.读者猎奇心成为文学创作动力C.文学家担负起承古萌新的使命D.古典文学呈现世俗化发展趋势20.下表摘编自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农作物相关记述稗“稗多收,能水旱,可救俭岁”,大豆“保岁易为,宜古之所以备凶年也”芋“可以救饥馑,度凶年”材料表明在农学研究中,徐光启( )A.注重农作物品种的改良B.重视农作物的备荒价值研究C.认为水稻不足以度荒D.认识到发展水利的重要性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觐见时,皇帝依礼赐丞相座。隋唐时期的官员上朝奏事也均有座。至宋代,官员上朝必须站立奏事。而明清,大臣必须跪奏。——摘编自冯天瑜《中国文化生成史》材料二 在秦及西汉初年,皇帝行使权力,将意志化为诏书,见诸实行,程序比较简单;或与宰相议定,交御史起草、下达;或直接命令御史起草、下达,即可生效。宋代下诏书需经中书、门下之制度更加完备,因而反对内批,反对君主独断专行的理由,也就更加充足。或从制度上、道理上批评滥用内批是违反“礼”“正”“道”;或从历史经验教训上批评滥用内批会导致“祸”“乱”;或从道德上批评滥用内批是出于“私”心。明代表面上废除宰相,皇帝直接指挥六部、百司政务,实际上多半依靠“票拟”定夺,皇帝的意志和权力受到内阁诸臣极大的限制。由于票拟是下达皇帝诏令的正常途径,所以明代内阁限制皇帝滥用下手诏、中旨的斗争,更加制度化。——摘编自祝总斌《试论我国封建君主专制,权力发展的总趋势——附论古代的人治与法治》(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其实质是什么?并结合唐、明、清有关史实加以说明。(10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古代君主行使权力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产生变化的原因。(10分)22.(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明代隆庆、万历年间,蒲州张四维家族、王崇古家族、马自强家族,都是大商人家庭,三家联姻为亲戚……增强了其商业竞争实力。……在亲缘集团的基础上,晋商又逐渐发展为地缘组织。——摘编自张正明《晋商与经营文化》材料二 1500—1800年的三百年间,地方志资料显示这是一段市镇稳定成长时期,尤其在明代正德、万历年间以迄清代乾隆年间,市镇的数量平均增加一到二倍以上,而且有许多市镇达到空前的繁荣。——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材料三 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崇尚朴实,不为华巧。——摘自《清世宗实录》,(1)据材料一、二归纳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状况。这一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在思想文化领域有何反映?(10分)(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推行的主要经济政策。分析这些经济政策有何消极影响。(10分)单元达标检测1.A2.B3.A4.D5.D6.A7.D8.A9.B10.B11.A12.A13.A14.B15.C16.A17.B18.C19.D20.B一、选择题1.A 明太祖废除丞相,大权独揽后,“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感觉“负担”过重“无法承担”,需要“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去协助他处理工作,但这些官员仅是皇帝的顾问,并协助处理奏章,故答案为A项。2.B 当时宦官专权的原因是明朝废除丞相之后的皇权加强,故A项错误;明朝废除丞相之后设置了内阁,也增设了司礼监,因此宦官地位上升,士大夫与之结交,故B项,正确;内阁只是顾问机构而非权力中枢,故C项错误;材料所述现象与权分六部无关,故D项错误。3.A 根据材料可知,内阁的机构设置和职能逐步完善,通过一系列制度化的规定,内阁的票拟权逐步加强,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表明宦官掌握独立的权力,故B项错误;明太祖时期已经废除宰相制度,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内阁制度发展进入鼎盛时期,故D项错误。4.D 材料不能说明明朝政府推行对外开放的政策,也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郑和下西洋为明朝带来持续繁荣”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明朝朝贡贸易厚往薄来,并不能带来经济的发展,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了中华文明对外国的强大吸引力,故D项正确。5.D “海者,闽人之田”,明朝实行“海禁”政策,无情地把当地居民的“田”给剥夺了。广东潮州和福建漳州等地区一向是通商出海的发舶口,“潮漳以番舶为利”,禁止海外贸易等于断了当地人民的生计来源。从材料“倭寇成患,甚至中国沿海不少平民沦落为寇”可以看出是“海禁”政策造成了一定的恶果,故选D。本题没有涉及朝贡贸易,排除A;从“出海贸易被视为沿海居民衣食之源”可以看出B错误,故排除;材料的重点是“中国沿海不少平民沦落为寇”,体现的是民众对国家政策的不满,故C错误,排除。6.A 明成祖北征鞑靼、瓦剌,南征交阯,派郑和下西洋,导致了财政负担过大,所以明仁宗施行“恤民之政”的主要目的是缓解当时的财政压力,故A项正确。B项是表面现象,C、D两项与题意无关,故均排除。7.D 明朝后期政治腐败,朝政混乱,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这是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故D项符合题意;明朝中后期连年灾荒导致农民起义,李自成大军攻占北京,崇祯皇帝自缢,都是直接原因,不是根本原因,故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8.A 奏折制度的形成,减少了中转、收发的环节,具有机密、迅速的特点,便于皇帝更直接、更广泛地了解信息。皇帝朱批后形成的决策,能迅速地反馈给官员并被迅速地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皇帝对官员的控制。故A项正确。9.B 由材料中的“由15岁以下不识字的儿童充任”可知,军机处重视保密工作,较为封闭,B项正确;A、C、D三项材料均没有体现,排除。10.B 材料主要反映的是乾隆帝对西藏的态度,而不是对大臣的思想控制,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国家中外一家,况卫藏(今西藏地区)久隶版图,非若俄罗斯之……以外夷目之者可比”可知,当时乾隆帝强调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归中国管辖,不能与外国相比,故B项正确;材料中仅仅是以俄罗斯作为对照,与中俄争端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明确表明不能以“华夷”观念来对待西藏,而不是说这一观念的消失,故D项错误。11.A 据材料可知,当时的行政文书以汉文、满文为主,但也涵括诸多民族文字,此举旨在传递政治大一统理念,A项正确;清朝时还没有民族平等的思想,B项排除;C项在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的体现,排除;材料未涉及民族交融的问题,D项排除。12.A 根据材料“但一当最高首脑踟躇徘徊时,这艘国家之船便放任自流了”可知,徐中约强调皇权专制暗含统治危机,故A项正确。材料着重强调专制统治的危机,而非赞扬康乾盛世,故B项错误;材料从制度层面分析统治危机,未突出皇帝个人因素,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晚清君主统治脱离国情,故D项错误。13.A 清朝前期厉行“海禁”政策的目的是断绝沿海民众与海上抗清力量的联系,故A项正确;鸦片走私开始于清朝后期,故B项错误;“敢出界者斩”是控制国人出海,而不是禁止西方思潮的传入,故C项错误;“避免海难发生”不是“海禁”政策的目的,也无法避免,故D项错误。,14.B 根据材料“雇工经营全部或部分土地,他们亲自管理生产,非常注重作物配置和生产过程的合理化”可知,当时的地主已经使用雇工进行劳作,这是一种新型经营方式,因此B项正确。15.C 依据材料“苏州东城‘比屋皆工织作’,杭州城东北‘机杼之声,比户相闻’”可知,这反映的是明朝中期民营丝织业的兴盛,故答案为C项,B项排除;材料不能体现金钱至上的社会风尚和弃农经商的现象,A、D两项排除。16.A 根据材料“治甫田以待岁,凿洿池以待网罟,灌园以待瓜蔬,膢腊饔飧,不外索而足”可知,通过经商致富的徽商依然会以经营自家田地来满足自家生活需要,这说明部分徽商仍存在自给自足的观念,故A项正确。17.B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清朝相比明朝人地矛盾更加激化,这一变化推动了土地租佃关系的发展,故B项正确;“海禁”政策与材料所述人地矛盾无关,故A项错误;C项材料未涉及;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因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问题只能抑制或缓解,并不能有效解决,故D项错误。18.C A项中“文化钳制”只是其学说不完整的文化因素,故A项错误;据所学可知,李贽有决心和勇气去改造社会,故B项错误;据所学可知,李贽的学说缺乏完整性,“破坏性强而建设性弱”的特点是时代的产物,故C项正确;李贽的学说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心学的思想,故D项错误。19.D A项表述与材料内容不符,故A项错误;《红楼梦》的创作并不是为了满足读者的猎奇心,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文学家的使命,故C项错误;《红楼梦》问世后,虽然屡次被政府查禁,但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这说明《红楼梦》在民间极受欢迎,即《红楼梦》是世俗化的文学,故D项正确。20.B 材料是《农政全书》对一些粮食作物的记载,从记载内容上看,材料强调的是这三种作物对灾荒之年的预防效能,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和水利的重要性,故A、D两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水稻与备荒之间的关系,故C项排除。二、非选择题21.答案 (1)现象:丞相上朝的礼仪变化:坐——站——跪。(2分)实质:君主专制统治不断强化。(2分)说明: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将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明朝废丞相,设内阁,皇权进一步加强。清朝设立军机处,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君主专制达到顶峰。(6分)(2)变化:君主行使权力从很少受制约到受道德和制度等因素的制约。(4分)原因:先代王朝灭亡的经验教训;儒家思想作为封建主流意识的制约;古代行政体制日益完备的影响。(6分)解析 (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由“皇帝依礼赐丞相座”到“站立”再到“跪奏”可知皇帝与丞相间礼仪关系的变化,由坐到站再到跪;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知,相权不断削弱,实质上反映的是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第三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归纳即可。(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可知,从秦汉到宋明,皇帝行使君主权力由很少受限逐步发展到受道德、制度等因素的制约;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历史经验、主流意识、体制完备等角度分析。22.答案 (1)状况:商帮出现;工商业市镇兴起。(4分)反映:出现了批判传统儒学的思想;工商皆本思想;小说创作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6分)(2)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4分)消极影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6分),解析 (1)第一小问,据材料一可知是商帮出现;据材料二“1500—1800年的三百年间,地方志资料显示这是一段市镇稳定成长时期”可知是工商业市镇兴起。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思想领域的反映是出现了批判传统儒学的思想和工商皆本的思想;在文化领域的反映是小说创作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2)第一小问,据材料三“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崇尚朴实,不为华巧”可知是重农抑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还有“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对内的消极影响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对外的消极影响是使中国与世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