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2 综合测评
docx
2022-12-14 17:21:58
19页
全书综合测评(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20山东淄博高一期中)下列关于SO2的说法正确的是( )A.SO2气体通入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红色褪去,说明SO2具有漂白性B.SO2和Cl2混合通入品红溶液中,一定能使溶液褪色C.SO2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的颜色褪去,说明SO2具有漂白性D.二氧化硫的大量排放会导致酸雨2.医用外科口罩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过滤层所用的材料是聚丙烯,具有阻隔部分病毒和细菌的作用。下列关于医用外科口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防水层具有阻隔飞沫进入口鼻内的作用B.聚丙烯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C.聚丙烯材料难溶于水D.用完后应投入有可回收物标志的垃圾箱3.从古至今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已能利用3D打印技术,以钛合金粉末为原料,通过激光熔化逐层堆积,来制造飞机钛合金结构件,高温时可用金属钠还原相应的氯化物来制取金属钛B.有人称“一带一路”是“现代丝绸之路”,丝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我国从四千余年前开始用谷物酿造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D.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石灰石4.室温时,向试管中通入气体X(如图),下列实验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不相符的是( ),选项气体X试管中的物质Y预测现象A乙烯Br2的CCl4溶液溶液橙色逐渐褪去,最终液体分为上下两层BSO2品红溶液溶液红色逐渐褪去C甲烷酸性KMnO4溶液无明显现象D氯气FeCl2溶液(浅绿色)溶液由浅绿色逐渐变为黄色5.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一种基于CH3OH的碳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能量转化方式只有2种B.CO2、CH3OH均属于有机化合物C.制取CH3OH的反应:CO2+3H2CH3OH+H2O,原子利用率为100%D.利用CO2合成CH3OH燃料有利于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并减少碳排放6.下列关于古籍中的记载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涉及的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B.《吕氏春秋·别类编》中“金(即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体现了合金硬度方面的特性C.《本草纲目》中“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数倍也”用到的实验方法是蒸馏D.《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该过程属于化学变化,7.如图原电池,已知金属G比铜活泼,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深度解析)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B.金属G为正极C.铜片上有气泡产生D.铜片上电极反应式为2H++2e-H2↑8.某装有红色溶液的试管,加热时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则原溶液可能是( )①滴有酚酞的氨水 ②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③溶有SO2的品红溶液 ④滴有酚酞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9.由氯乙烯(CH2CHCl)制得的聚氯乙烯()可用来制造多种包装材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聚氯乙烯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氯乙烯可由乙烯与氯化氢加成制得C.由氯乙烯制得聚氯乙烯符合“原子经济”D.大量使用聚氯乙烯塑料可造成白色污染10.(2019云南昆明高一期中)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A.将CO2通入Ba(NO3)2溶液中B.将NO2通入FeSO4溶液中C.将NH3通入AlCl3溶液中D.将SO2通入H2S的溶液中,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1.(2020湖北武汉高一月考)下列有机物中,一氯代物有2种的是(深度解析)A.B.C.CH3CH2CH3D.12.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SiO2、KOH、Na2CO3、Na2SO4、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同学为探究固体粉末的组成,取适量样品进行如下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KOHB.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BaCl2和Na2CO3C.取溶液1先加足量盐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若未产生白色沉淀,则样品中无硫酸钠D.为进一步确定原样品组成,可以向固体2中加入NaOH溶液13.不同条件下,用O2氧化一定浓度的FeCl2溶液过程中所测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或推测不合理的是( ),A.Fe2+的氧化率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大B.由②和③可知,pH越大,Fe2+被氧化的速率越快C.由①和③可知,温度越高,Fe2+被氧化的速率越快D.氧化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O2+4H+4Fe3++2H2O14.已知反应:2NO(g)+2H2(g)N2(g)+2H2O(g)生成N2的初始速率与NO、H2的初始浓度的关系为v=kcx(NO)cy(H2),k为速率常数。在800℃时测得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数据初始浓度/mol·L-1生成N2的初始速率/mol·L-1·s-1c(NO)c(H2)12.00×10-36.00×10-31.92×10-321.00×10-36.00×10-34.80×10-432.00×10-33.00×10-39.60×10-4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速率常数将增大B.800℃时,k值为8×104C.若800℃时,初始浓度c(NO)=c(H2)=4.00×10-3mol·L-l,则生成N2的初始速率为5.12×10-3mol·L-1·s-1D.关系式中x=1、y=2,15.在2.0L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HCl和0.3molO2,加入催化剂发生反应:4HCl(g)+O2(g)2Cl2(g)+2H2O(g),HCl、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v(正)=v(逆)B.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不变C.t1时容器内气体的总压强比t2时的大D.t3时,容器中c(Cl2)=c(H2O)=0.2mol·L-1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16.(12分)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1)为了提高煤的利用率,常将其气化为可燃性气体,主要反应是碳和水蒸气反应生成水煤气,其中还原剂是 (填化学式)。 (2)氮是动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合成氨的反应对人类解决粮食问题贡献巨大,反应如下:N2+3H22NH3。①合成氨的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其原因是反应物化学键断裂吸收的总能量 (填“大于”或“小于”)生成物化学键形成放出的总能量。 ②在一定条件下,将一定量的N2和H2的混合气体充入某密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叙述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 ,a.容器中N2、H2、NH3共存b.N2、H2、NH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c.容器中的压强不随时间变化d.N2、NH3浓度相等(3)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氯气、烧碱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下列各反应中,符合如图所示能量变化的是 (填字母)。 a.H2和Cl2的反应b.Al和盐酸的反应c.Na和H2O的反应d.Ba(OH)2·8H2O和NH4Cl的反应17.(12分)(2020北京延庆高一下期末)有A、B、C、D四种有机物,A、B属于烃类物质,C、D都是烃的衍生物。A是含氢质量分数最大的有机物,分子结构为正四面体;B的球棍模型为;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能与Na反应,但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D的空间填充模型为,向该物质的水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色。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电子式是 ,C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 (2)B的结构简式是 ,该物质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已知B可以发生如图转化过程:,BCCH3CHO完成转化①、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② 。 18.(12分)氮、硫的氧化物都会引起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图是氮、硫元素的各种价态与物质类别的对应关系:(1)根据A对应的化合价和物质类别,A为 (写分子式),从氮元素的化合价能否发生变化的角度判断,图中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含氮化合物有 。 (2)浓、稀硝酸的性质既相似又有差别,若要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铜镀层应选择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工厂里常采用NaOH溶液吸收NO、NO2的混合气体,使其转化为化工产品NaNO2,试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 ,(4)工业上把海水先进行氧化,再吸收溴,达到富集溴的目的。常用的方法是先用热空气吹出Br2,再用SO2水溶液吸收Br2。取吸收后的溶液,向其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析出。写出SO2水溶液吸收Br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深度解析 19.(14分)苯甲酸乙酯(C9H10O2)别名为安息香酸乙酯。它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不溶于水,稍有水果气味,用于配制香水香精和人造精油,大量用于食品工业中,也可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溶剂等。其制备方法为+CH3CH2OH+H2O。已知:名称相对分子质量颜色,状态沸点(℃)密度(g·cm-3)苯甲酸*122无色片状晶体2491.2659苯甲酸乙酯150无色澄清液体212.61.05乙醇46无色澄清液体78.30.7893环己烷84无色澄清液体80.80.7318*苯甲酸在100℃会迅速升华。实验步骤如下:,①在圆底烧瓶中加入12.20g苯甲酸,25mL95%的乙醇(过量),20mL环己烷以及4mL浓硫酸,混合均匀并加入沸石,按如图所示安装好仪器,控制温度在65~70℃加热回流2h。利用分水器不断分离除去反应生成的水,回流环己烷和乙醇。②反应结束,打开旋塞放出分水器中液体后,关闭旋塞,继续加热,至分水器中收集到的液体不再明显增加,停止加热。③将烧瓶内反应液倒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分批加入Na2CO3至溶液呈中性。用分液漏斗分出有机层,水层用25mL乙醚萃取分液,然后合并至有机层,加入氯化钙,静置,过滤,对滤液进行蒸馏,低温蒸出乙醚和环己烷后,继续升温,接收210~213℃的馏分。④检验合格,测得产品体积为12.86mL。回答下列问题:(1)在该实验中,圆底烧瓶的容积最适合的是 (填字母)。 A.25mLB.50mLC.100mLD.250mL(2)步骤①中使用分水器不断分离除去水的目的是 。 (3)步骤②中应控制馏分的温度在 。 A.65~70℃B.78~80℃C.85~90℃D.215~220℃(4)步骤③加入Na2CO3的作用是 ;若Na2CO3加入不足,在之后蒸馏时,蒸馏烧瓶中可见到白烟生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 (5)关于步骤③中的萃取分液操作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水溶液中加入乙醚,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塞上玻璃塞,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摇B.振摇几次后需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放气C.经几次振摇并放气后,手持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D.放出液体时,应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或将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6)本实验的产率为 。 ,20.(10分)1905年哈伯实现了以氮气和氢气为原料合成氨气,生产的氨制造氮肥服务于农业,养活了地球三分之一的人口,哈伯也因此获得了191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一百多年过去了,对合成氨的研究依然没有止步。(1)工业合成氨的反应如下:N2+3H22NH3。已知断裂1molN2中的共价键吸收的能量为946kJ,断裂1molH2中的共价键吸收的能量为436kJ,形成1molN—H键放出的能量为391kJ,则由N2和H2生成2molNH3的能量变化为 kJ。下图能正确表示该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是 (填“A”或“B”)。 AB(2)反应2NH3(g)N2(g)+3H2(g)在三种不同条件下进行,N2、H2的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NH3的浓度(mol/L)随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实验序号时间浓度温度0102030405060①400℃1.00.800.670.570.500.500.50②400℃1.00.600.500.500.500.500.50③500℃1.00.400.250.200.200.200.20,根据上表数据回答:实验①②中,有一个实验使用了催化剂,它是实验 (填序号);实验③达平衡时NH3的转化率为 。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填字母)。 a.NH3的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c.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d.c(NH3)=c(H2),答案全解全析1.D SO2与NaOH反应,使溶液的碱性减弱,红色褪去,不能说明SO2具有漂白性,A错误;SO2和Cl2混合通入品红溶液中,若二者刚好完全反应,则红色不褪去,B错误;SO2气体通入溴水中,发生反应SO2+Br2+2H2OH2SO4+2HBr,溴水的颜色褪去,说明SO2具有还原性,C错误;二氧化硫的大量排放会使雨水的pH<5.6,导致酸雨,D正确。2.D 由医用外科口罩的结构示意图可知防水层具有阻隔飞沫进入口鼻内的作用,A正确;聚丙烯通过丙烯加聚反应制得,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B正确;聚丙烯材料难溶于水,C正确;口罩用完后属于有害物质,不能投入有可回收物标志的垃圾箱,D错误。3.A 高温时,金属钠可还原相应的氯化物来制取金属钛,A项正确;丝绸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B项错误;谷物中的淀粉在酿造中发生水解反应只能得到葡萄糖,葡萄糖要在酒化酶作用下分解,得到乙醇和二氧化碳,乙醇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乙酸,C项错误;瓷器的制造原料主要为黏土,而不是石灰石,D项错误。4.A 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溶液橙色逐渐褪去,但生成的1,2-二溴乙烷溶于CCl4中,液体不分层,A实验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不相符;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B实验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甲烷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实验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氯气具有氧化性,能将氯化亚铁氧化,通入氯气,浅绿色FeCl2溶液逐渐变为黄色,D实验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5.D 图中能量转化方式有风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等,A错误;CO2属于无机化合物,CH3OH属于有机化合物,B错误;制取CH3OH的反应CO2+3H2CH3OH+H2O中除生成甲醇外还生成水,原子利用率未达到100%,C错误;利用CO2合成CH3OH燃料有利于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并减少碳排放,D正确。6.D A项涉及的反应是碳酸钙的分解,正确;B项体现了合金硬度方面的特性,即合金的硬度比其成分金属高,正确;C项用到的实验方法是蒸馏,,即根据混合物的沸点不同将混合物分离的方法,正确;D项所述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7.B 该装置构成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A正确;金属G比铜活泼,金属G为负极,B错误;铜是正极,溶液中氢离子得到电子产生氢气,铜片上有气泡产生,C正确;铜是正极,溶液中氢离子得到电子产生氢气,铜片上电极反应式为2H++2e-H2↑,D正确。归纳提升 明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一般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是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8.D ①加热时氨水中氨气挥发,溶液碱性减弱,颜色变浅,正确;②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时颜色无明显变化,错误;③加热溶有SO2的品红溶液,溶液变红,错误;④加热时,Ca(OH)2的溶解度减小,碱性减弱,颜色逐渐变浅,正确。9.B 聚氯乙烯的分子式为(C2H3Cl)n,属于高分子化合物,A正确;乙烯和氯化氢加成得到的是氯乙烷,氯乙烯可由乙炔和氯化氢加成制得,B错误;氯乙烯制得聚氯乙烯的过程中,没有其他产物生成,所有原子都转化成了目标产物,所以这个过程符合“原子经济”,C正确;大量使用聚氯乙烯塑料可造成白色污染,D正确。10.A 碳酸酸性弱于硝酸,所以二氧化碳不能和硝酸钡反应,CO2通入Ba(NO3)2溶液中始终无明显现象,A符合题意;NO2和水反应生成硝酸,硝酸具有氧化性,可以将Fe2+氧化成Fe3+,溶液颜色会发生变化,B不符合题意;氨气溶于水得到一水合氨,氯化铝可以和一水合氨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白色沉淀,有明显现象,C不符合题意;SO2和H2S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单质,S不溶于水,会有淡黄色沉淀生成,D不符合题意。11.BC 分析题意,一氯代物有2种结构说明原有机物结构中有2种等效氢原子,据此判断。分子中有3种等效氢原子;为对称结构,其分子中有2种等效氢原子;CH3CH2CH3为对称结构,其分子中有2种等效氢原子;分子中只有1种等效氢原子。由此可知B、C的一氯代物有2种。归纳提升 分子中等效氢原子一般有如下情况:(1)分子中同一碳原子所连的氢原子等效效;(2)同一碳原子所连甲基上的氢原子等效;(3)处于镜面对称位置上的氢原子等效。,12.C 在样品中加入足量的水,形成溶液,进行焰色试验,透过蓝色钴玻璃未观察到紫色,说明没有氢氧化钾,A正确;在样品中加入足量水,有固体产生,并在固体中加入足量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一定有氯化钡和碳酸钠,B正确;取溶液1先加足量盐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若未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证明样品中无硫酸钠,有可能硫酸钠少量,被BaCl2反应完全,C错误;进一步确定原样品的组成可以向固体2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如果固体消失则证明样品中无硫酸钠,若固体部分消失则样品中含有二氧化硅和硫酸钠,若无变化则样品中不含二氧化硅,D正确。13.B 由题图可知,Fe2+的氧化率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大,A正确;由②和③可知,当温度相同、pH不同时,pH越大,Fe2+的氧化速率越小,B错误;由①和③可知,当pH相同、温度不同时,温度越高,Fe2+的氧化速率越大,C正确;在酸性条件下,Fe2+和氧气、氢离子反应生成Fe3+和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O2+4H+4Fe3++2H2O,D正确。14.D 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则当初始浓度和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速率常数一定是增大的,A正确;由实验数据1和2可知,c(H2)不变,c(NO)扩大1倍,反应速率变为原来的1.92×10-34.80×10-4=4倍,则x=2,由实验数据1和3可知,c(NO)不变,c(H2)扩大1倍,反应速率变为原来的1.92×10-39.6×10-4=2倍,则y=1,故D错误;根据数据1可知800℃时,k的值为1.92×10-3(2.00×10-3)2×(6.00×10-3)=8×104,B正确;若800℃时,初始浓度c(NO)=c(H2)=4.00×10-3mol·L-l,则生成N2的初始速率v=k×c2(NO)c(H2)=8×104×(4.00×10-3)2×(4.00×10-3)mol·L-1·s-1=5.12×10-3mol·L-1·s-1,C正确。15.CD t2时,反应物的量还在减少,反应还在向正反应方向进行,v(正)>v(逆),A错误;加入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B错误;反应4HCl(g)+O2(g)2Cl2(g)+2H2O(g)是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恒容容器内压强减小,故t1时容器内气体的总压强比t2时的大,C正确;t3时,O2的物质的量为0.1mol,减少了0.2mol,故容器中c(Cl2)=c(H2O)=0.2mol·L-1,D正确。16.答案 (1)C,(2)①放热 小于 ②c(3)2NaCl+2H2O2NaOH+H2↑+Cl2↑(4)d解析 (1)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g)CO+H2,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氧化剂为H2O,还原剂是C。(2)①由题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化学键释放的能量;②反应为可逆反应,容器中N2、H2、NH3共存不能判断是否为平衡状态,故a错误;N2、H2、NH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不能判断是否为平衡状态,故b错误;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等的反应,则容器中的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N2、NH3的浓度取决于起始浓度与转化率,N2、NH3浓度相等不能判断是否为平衡状态,故d错误。(3)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制取氯气、烧碱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H2↑+Cl2↑。(4)H2和Cl2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故a错误;Al和盐酸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故b错误;Na和H2O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故c错误;Ba(OH)2·8H2O和NH4Cl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故d正确。17.答案 (1)H··C··HH····H 羟基 (2)CH2CH2 nCH2CH2????CH2—CH2???? (3)CH2CH2+H2OCH3CH2OH 2CH3CH2OH+O22CH3CHO+2H2O,解析 由A是含氢质量分数最大的有机物,分子结构为正四面体可知,A为甲烷;由B的球棍模型为可知,B为乙烯;由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能与Na反应,但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可知,C为乙醇;由D的空间填充模型为,向该物质的水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色可知,D为乙酸。(1)A为甲烷,甲烷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H··C··HH····H;C为乙醇,结构简式为CH3CH2OH,故官能团为羟基。(2)B为乙烯,结构简式为CH2CH2,一定条件下,乙烯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CH2CH2????CH2—CH2????。(3)转化①为在催化剂作用下,乙烯与水共热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2+H2OCH3CH2OH,转化②为在铜或银作用下,乙醇与氧气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乙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18.答案 (1)N2O5 NO、NO2(2)浓硝酸 Cu+4H++2NO3-Cu2++2NO2↑+2H2O(3)NO+NO2+2NaOH2NaNO2+H2O(4)SO2+Br2+2H2OH2SO4+2HBr解析 (1)依据图中化合价与元素化合物之间关系可知A为+5价的氮元素的氧化物,为N2O5;N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最高为+5价,最低为-3价,NO、NO2中氮元素处于中间价态,化合价既可以升高,又可以降低,所以NO、N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2)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NO2和水,铁与浓硝酸在常温下会发生钝化,所以可用浓硝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铜镀层,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4H++2NO3-Cu2++2NO2↑+2H2O。(3)NO、NO2是大气污染物,可用NaOH溶液进行尾气处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NO2+2NaOH2NaNO2+H2O。(4)二氧化硫的水溶液与溴反应生成溴化氢和硫酸,化学方程式为SO2+Br2+2H2OH2SO4+2HBr。归纳提升 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知识,涉及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判断,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题关键,掌握元素化合价与物质性质的关系,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书写时要符合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离子方程式书写要符合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19.答案 (1)C (2)使平衡正向移动 (3)C(4)除去硫酸和未反应的苯甲酸 苯甲酸乙酯中混有未除净的苯甲酸,在受热至100℃时发生升华(5)AD (6)90.02%解析 (1)在圆底烧瓶中加入12.20g苯甲酸,25mL95%的乙醇(过量),20mL环己烷以及4mL浓硫酸,加入物质的体积约为50mL,所以选择100mL的圆底烧瓶。(2)步骤①中使用分水器不断分离除去水,可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3)反应结束,打开旋塞放出分水器中液体后,关闭旋塞,继续加热,至分水器中收集到的液体不再明显增加,这时应将温度控制在85~90℃,其目的是将多余的乙醇、环己烷蒸出。(4)将烧瓶内反应液倒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分批加入Na2CO3至溶液呈中性。该步骤中加入碳酸钠的作用是除去硫酸和未反应完的苯甲酸;若碳酸钠加入量过少蒸馏烧瓶中可见到白烟生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苯甲酸乙酯中混有未除净的苯甲酸,在受热至100℃时苯甲酸升华。(5)在分液的过程中,水溶液中加入乙醚,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塞上玻璃塞,关闭活塞后倒转用力振摇,放出液体时,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或者将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分液漏斗的小孔。(6)+CH3CH2OH+H2O 0.1mol 0.1mol若苯甲酸完全反应,苯甲酸乙酯的质量为0.1mol×150g·mol-1=15g,因检验合格,测得产品体积为12.86mL,则可得生成苯甲酸乙酯的质量为12.86mL×1.05g·cm-3=13.503g,故产率为13.503g15g×100%=90.02%。20.答案 (1)92 A (2)② 80% ac解析 (1)Q=946kJ+436kJ×3-391kJ×6=-92kJ,说明生成2molNH3放出92kJ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2)实验①、②开始温度、加入量相同,一个使用了催化剂。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根据题表中数据可知实验②先达到平衡,所以实验②使用了催化剂。实验③反应开始时NH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0mol/L,达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2mol/L,所以平衡时NH3的转化率为(1.0-0.2)mol/L1.0mol/L×100%=80%;NH3的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正确;由于容器的容积不变,反应混合物都是气体,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混合气体的密度都保持不变,b错误;反应是前后气体体积不等的反应,若未达到平衡,则容器内气体压强会发生变化,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则反应处于平衡状态,c正确;c(NH3)=c(H2),反应可能处于平衡状态,也可能未处于平衡状态,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