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2022届高三二模生物试卷解析版
docx
2023-11-01 07:54:02
12页
高三二模生物试卷一、单选题1.某细菌生活在无氧环境中,对高温有一定的耐受性,能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周围环境中的无机氮合成有机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细菌只有一种细胞器B.该细菌属于自养生物C.该细菌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在细胞质基质D.该细菌吸收的无机氮可用来合成脂肪和蛋白质2.在我国南方,芥菜等蔬菜在霜冻后食用品质更佳。研究发现,植物在低温时将细胞中的淀粉水解成葡萄糖,产生抗逆反应。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抗逆反应体现了植物对低温环境的适应B.该变化导致细胞液浓度升高,细胞液不易结冰C.该抗逆反应引起细胞膜流动性增强、酶活性升高D.该抗逆反应导致细胞中结合水与自由水比值增大3.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的组成成分包括腺嘌呤、核糖和三个磷酸基团B.通过胞吐分泌胰岛素的过程是吸能反应,需要消耗ATPC.有氧呼吸第二阶段释放出的能量均储存在ATP中D.ATP与ADP转化迅速,因此可以满足大脑持续思考需要的能量4.蛋白质分选是依靠蛋白质自身信号序列,从蛋白质起始合成部位转运到其功能发挥部位的过程,可以大体分为两条途径。一是在游离核糖体上完成肽链合成,然后转运至线粒体、叶绿体及细胞核或成为细胞质基质和细胞骨架的成分,称为翻译后转运;二是蛋白质合成在游离核糖体上起始之后由信号肽引导,边合成边转入内质网中,再经一系列加工运至溶酶体、细胞质膜或分泌到细胞外,即共翻译转运。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生长激素、胰岛素、性激素等激素的分泌属于共翻译转运途径B.线粒体、叶绿体以及细胞核中的蛋白质均来自翻译后转运途径C.用3H标记亮氨酸的羧基可确定某种蛋白质的分选是何种途径D.细胞中转运方向不同的蛋白质的自身信号序列中的氨基酸序列不同5.即使在有氧条件下,癌细胞主要使用无氧呼吸取代有氧呼吸产生ATP的现象称之为瓦氏效应。下图是有氧条件下癌细胞中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代表载体蛋白,该蛋白在癌细胞膜上的数量比红细胞膜少B.②过程形成的五碳糖能转化为癌细胞合成DNA,RNA的原料C.④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癌细胞中催化该过程的酶的活性升高D.与正常细胞相比,消耗等量葡萄糖,癌细胞合成的ATP数量更多6.中国科学家利用雄性四倍体鲫鱼与雌性二倍体红色双尾金鱼交配,获得了一种新型三倍体鲫鱼,该三倍体鲫鱼保留了生长速度快、不育等优点,同时新添了体高/体长的值更高、肉质更甜的特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雄性四倍体鲫鱼与雌性二倍体金鱼不能进行基因交流B.该新型三倍体鱼性状不同于亲本,因此它是一个新物种C.在该三倍体鲫鱼形成过程中发生了进化D.该三倍体鲫鱼在减数分裂时会产生异常配子,从而导致其不育7.蝗虫染色体数目较少,染色体大,可以作为观察细胞分裂的实验材料,已知雄蝗虫2n=23,雌蝗虫2n=24,其中常染色体有11对,性染色体在雄性中为1条,即为XO,雌性中为2条,即为XX。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雌蝗虫比雄蝗虫更适合用于观察减数分裂,原因是卵细胞数目少、体积大,利于观察B.观察雄蝗虫精母细胞分裂固定装片时,可能观察到含11或12条染色体的配子C.观察雄蝗虫精母细胞分裂固定装片时,最多能观察到含5种不同染色体数目的细胞D.萨顿以蝗虫细胞作材料研究减数分裂过程,验证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8.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大卫·朱利叶斯(DavidJulius)和阿登·帕塔普蒂安(ArdemPatapoutian),获奖理由:发现温度和触觉感受器。如图所示,朱利叶斯教授带领的小组从大鼠能对疼痛、热和触觉产生反应的感觉神经元中提取了约16000种mRNA,并利用这些mRNA逆转录形成双链DNA片段,随后将DNA导入受体细胞中,并检测受体细胞对辣椒素的反应,最终成功发现了辣椒素受体TRPV1。TRPV1能被辣椒中的辣椒素、胡椒中的胡椒碱以及43℃以上热刺激等激活,并最终令人产生痛觉。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TRPV1的形成过程需要生物膜系统的参与B.从mRNA到DNA需要使用DNA聚合酶等C.研究TRPV1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在医学生进行镇痛药物的开发等D.先提取mRNA再逆转录形成DNA的原因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9.第24届冬季奥运会于2022年2月4日-2月20日在中国北京举行。我国健儿顽强拼搏、创造历史获得9枚金牌。下列关于奥运健儿们在比赛过程中生理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500米短道速滑冲刺时,机体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使心跳加速B.花样滑冰时,受大脑皮层、脑干和脊髓等的共同调控nC.单板滑雪大跳台时,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使兴奋增强D.运动员在赛场感受环境温度变化的感受器和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10.“淀粉—平衡石假说”认为植物依靠内含“淀粉体”的细胞感受对重力的单一方向的刺激。淀粉体是一种特化的白色体,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聚合成淀粉,再以淀粉粒的形式储存于淀粉体中,淀粉体也含有自己的环状DNA分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淀粉体中可能会进行基因的表达过程B.淀粉体最终将重力信号转变成运输生长素的信号C.植物茎的背地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根的远地侧生长素分布较少,细胞生长快,使根向地生长11.很多植物在进化过程中会产生某些化学物质,用以抵御植食性动物的取食,如芥子油苷就是十字花科植物产生的,芥子油苷及其代谢产物对多数昆虫都是有毒的,但却能吸引菜粉蝶前来产卵,其幼虫(菜青虫)也以十字花科植物的茎叶为食。由此无法推断出( )A.十字花科植物和菜粉蝶发生了共同进化B.芥子油苷可以吸引菜青虫的天敌前来捕食C.菜青虫能消除芥子油苷及其代谢产物的毒性D.用芥子油苷人工诱杀雌性菜粉蝶,可降低种群出生率12.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图,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该图中由植食性动物到肉食性动物可存在多条食物链B.由图可知人类食物中植物类食物的比例越高,获取能量的成本越低C.初级消费者的消化吸收率影响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D.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主要原因是每一营养级的大部分能量均以热能的形式散失13.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生物实验中常用的酸碱溶液,因其具有一定的腐蚀性,使用时务必注意安全。下列关于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在实验中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选项实验名称试剂作用A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盐酸控制自变量—pH,为酶的作用提供酸性条件B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空气中的CO2,保证通人酵母菌培养液中的空气不含CO2C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盐酸与酒精等体积混合,使植物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D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氢氧化钠溶液与Na2HPO4、NaH2PO4等溶液混合配制成pH=7的缓冲液A.AB.BC.CD.D14.如图表示小麦育种模式图,其中①②③④⑤表示育种方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育种方式①的原理是基因突变,连续自交是为了得到更多所需性状的纯种B.育种方式②③都包含秋水仙素处理,其中甲和乙均表示幼苗或萌发的种子C.育种方式①④可获得变异类型后代,均属于可遗传变异D.育种方式②③④⑤获得的后代,均会出现新的相对性状15.已知水稻雄蕊的育性受到细胞核基因(R/r)和细胞质基因(S/N)的控制,其中R和N为可育基因,r和S为不育基因,只要存在可育基因,就表现为可育,只有当核、质中均为不育基因时才表现为不育,受精卵中的细胞质来源于母本。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雄性不育的基因型有1种,雄性可育植株的基因型有5种B.S(rr)与某品种水稻杂交后代全为雄性不育品种,该品种基因型为N(rr)或S(rr)C.S(rr)与N(RR)个体杂交,F1自交后代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现象D.在众多的野生型水稻中发现雄性不育株,说明水稻品种具有遗传多样性16.中国工程院陈藏院士在“2021浦江创新论坛”进行了大会报告,其团队研制的双非新冠疫苗,即非注射、非冷链的雾化吸入式疫苗,除了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外,还可产生黏膜免疫。分泌型抗体IgA是机体黏膜防御系统的主要成分,可以在新冠病毒由呼吸道进入人体时迅速发起攻击,阻断病毒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吸入式新冠疫苗可刺激人体呼吸道的黏膜细胞产生抗体,增强非特异性免疫B.吸入式新冠疫苗的使用可导致细胞膜上的病毒受体失去功能C.某种吸入式新冠疫苗可以避免变异新冠病毒感染已接种该疫苗的人体D.接种吸入式新冠疫苗后可以有效降低同种病毒的空气传播感染风险二、综合题17.近年来有关影响日光温室蔬菜(黄瓜)光合作用及相关生理过程的因素的实验研究获得了一定的进展。图一表示某一黄瓜品种在不同浓度的CO2环境中,光合作用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图二表示这种黄瓜植株不同高度处CO2浓度变化测定曲线(实线—11时测定曲线,虚线—22时测定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中b点的光合作用速率大于c点的光合作用速率,原因是 。由b点到c点降低了CO2浓度,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5浓度将会 。(2)将图一改为某一黄瓜品种在不同浓度CO2n环境中,净光合作用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则还要研究 。阴雨高温天气如果要提高净光合作用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答两个即可)。(3)分析图二中的曲线,对黄瓜田施加农家肥会使f点右移,其原因是 ;e点与d点比较,e点对应的CO2浓度低的原因是 。18.水盐平衡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高盐饮食导致尿量减少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其反射弧的渗透压感受器在 。(2)抗利尿激素除了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调节水盐平衡外,还能使全身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升高血压。这说明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3)研究发现,饮酒后乙醇会抑制抗利尿激素的释放,为验证这种说法,研究小组将若干实验大鼠随机分成两组,甲组大鼠灌胃适量乙醇溶液,乙组大鼠灌胃等量蒸馏水,半小时后检测并比较两组大鼠的尿量差异。请评价该实验是否合理,若合理,请说明理由,若不合理请改进实验方案。(4)某尿崩症患者自幼多尿,注射抗利尿激素治疗效果不佳,经检测发现该患者控制抗利尿,激素受体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请阐述该患者出现多尿的机制。19.某地区依矿而起、因钢而兴,也造成了万亩废弃矿山的生态欠账。当地政府检视问题,把矿山生态治理作为转型发展的突破口,以土地复耕、生态、景观服务及休闲旅游为重点“宜农则农、宜居则居、宜生态则生态”的整治理念,首创了“矿坑回填复星、生态环境修复、规模化养殖,湿地景观开发”四位一体新模式,使多年荒废矿区变成了“湖阔景美、绿林成荫”的生态公园。分析回答问题:(1)矿区生态恢复包括平整压实土地、人工制造表土和植被恢复等关键环节,请从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角度分析,矿区生态恢复过程中植被的作用是 。(回答两点即可)(2)矿区生态系统在修复过程中种植的植物一般宜选用本地物种,避免 ,以保证当地生态系统的安全性。根据土壤中成分含量的变化,从洼地到山顶的不同地段,分别种植不同的植物,这体现了群落的 结构。(3)矿区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和食物链、食物网,生态系统的 就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进行的。(4)矿区生态系统修复后,景色优美,陶冶情操,这体现了该生态系统的 价值。若没有人类干扰,废弃矿坑的生态环境能极为缓慢地恢复。将尾矿废料混合碎石等填到矿坑中,再覆盖一定量的土壤,采用人工种植的方法可快速恢复植被。这说明人类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 。20.家蚕(2n=56)的性别决定为ZW型,W染色体决定雌性,其上无控制性状的基因。蚕体的有班和无斑是一对相对性状,受B、b基因控制。回答下列问题:(1)科研人员利用纯合的有班蚕和无斑蚕,通过两组杂交实验得出“有斑对无斑为显性,控制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的结论。请写出上述两组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2)科研人员用X射线处理纯合有斑雌蚕(BB)的受精卵,使一个B基因发生了易位,得到易位雌蚕(BB)。该易位雌蚕中,B基因可能易位到Z染色体上,也可能易位到W染色体上。假定易位不影响易位雌蚕的生活能力且易位的B基因能正常表达,请设计实验确定易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要求写出实验方案和预期实验结果)。(3)科研人员在家蚕育种时制定了两个育种目标。目标1:种蚕能从子代中恢复,即可从子代中获得种蚕;目标2:蚕农可根据幼蚕体表是否有斑,方便去除雌蚕,只养雄蚕(雄蚕的蚕丝质量好、产量高)。科研人员利用易位雌蚕获得了基因型为bbZWB、bbZBW的有斑雌蚕,其中基因型为 的雌蚕可用作种蚕。另一基因型的有斑雌蚕不能用作种蚕的原因是 。21.日常食品中有许多是直接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的产品,例如:馒头、面包、腐乳、泡菜、葡萄酒等,还有许多食品添加剂也是利用发酵生产的,如味精、醋、酱油等。回答下列问题:(1)在家庭发面蒸制馒头的过程中,如果面团放置时间过长,做出的馒头有酸味儿,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2)制葡萄醋时,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的原因是 。(3)腐乳的制作中多种微生物参与豆腐的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它产生的蛋白酶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 ,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4)上述发酵过程都离不开酶的作用,但在应用酶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弊端,为避免这些弊端我们采用了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技术,一般来说,酶更适合采用 和物理吸附法固定化,而细胞多采用 固定化。(5)泡菜腌制时,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水的目的是 。22.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了含有人生长激素基因的奶牛,要加速转基因奶牛的繁育,可以对此转基因奶牛进行克隆(如下图),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通常用幼龄或早期胚胎进行动物细胞培养,原因是 ;在进行细胞培养时,要对取自转基因奶牛的组织细胞进行分散处理,形成单个细胞,这个过程中需要利用 酶处理。n(2)在对转基因奶牛细胞进行性别鉴定时最有效的方法是SRY-PCR法,该方法用牛Y染色体上的性别决定基因SRY作为特异性探针来检测PCR扩增产物,检测方法为 技术,此过程需要设计引物,引物的作用是 。(3)将重组细胞在培养液中培养成的重组胚胎移入受体母牛后,该母牛生出的犊牛与供体奶牛相比并不是100%的复制,原因可能是 。(4)上述转基因奶牛的克隆成功,说明了动物 具有全能性。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识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解析】【解答】A、细菌是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A正确;B、由题意可知,该细菌能把二氧化碳和周围环境中的无机氮合成有机物,属于自养生物,B正确;C、该细菌生物在无氧环境,进行无氧呼吸,所以其呼吸作用的场所在细胞质基质,C正确;D、脂肪的组成元素是C、H、O,该细菌吸收的无机氮不能合成脂肪,D错误。故答案为:D。【分析】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的比较 原核细胞真核细胞主要区别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遗传物质都是DNA细胞核无核膜、核仁,遗传物质DNA分布的区域称拟核;无染色体有核膜和核仁;核中DNA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等复杂的细胞器细胞壁细胞壁不含纤维素,主要成分是糖类和蛋白质形成的肽聚糖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举例放线菌、蓝藻、细菌、衣原体、支原体动物、植物、真菌、原生生物(草履虫、变形虫)等增殖方式一般是二分裂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2.【答案】C【知识点】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解析】【解答】A、低温下荠菜细胞中的淀粉水解成葡萄糖,使溶液浓度升高,冰点降低。该现象为荠菜对低温环境的一种适应能力,A正确;B、低温下荠菜细胞中的淀粉水解成葡萄糖,使溶液浓度升高,细胞液不易结冰,B正确;C、糖分子不仅可以降低冰点,还有巨大的表面活力,可以吸附在细胞器表面降低水分进出的速度,从而减弱它们的生命能力。故抗逆反应引起细胞膜流动性减弱、酶活降低,C错误;D、植物在低温环境下,结合水含量上升,自由水含量下降,从而减少细胞结冰的机会。故抗逆反应导致细胞中结合水与自由水比值增大,D正确。故答案为:C。【分析】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和结合水,主要是自由水。(1)自由水:细胞中绝大部分以自由水形式存在的,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其主要功能:①细胞内的良好溶剂。②细胞内的生化反应需要水的参与。③多细胞生物体的绝大部分细胞必须浸润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中。④运送营养物质和新陈代谢中产生的废物。(2)结合水:细胞内的一部分与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它是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3)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所占比例增加。若细胞中结合水所占比例增大,有利于抵抗不良环境(高温、干旱、寒冷等)。生物代谢旺盛,结合水可转化为自由水,使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例降低,当生物代谢缓慢,自由水可转换为结合水,使结合水与自由水比例上升。即自由水越多,代谢越旺盛,结合水越多抗逆性越强。3.【答案】C【知识点】ATP的相关综合【解析】【解答】A、ATP由一分子的腺苷和三分子磷酸基团缩合而成,一分子腺苷包括一分子腺嘌呤和一分子核糖,A正确;B、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其分泌过程是胞吐,该过程需要消耗ATP,是吸能反应,B正确;C、有氧呼吸第二阶段释放出的能量大部分转化为热能散失,少部分储存在ATP中,C错误;D、ATP与ADP转化迅速,因此可以满足大脑持续思考需要的能量,D正确。故答案为:C。【分析】ATP结构:ATP(三磷酸腺苷)的结构简式为A─P~P~P,A-表示腺苷、P-表示磷酸基团;“~”表示高能磷酸键。(1)ATP的元素组成为:C、H、O、N、P。(2)ATP中的“A”是腺苷,RNA中的“A”是腺嘌呤。(3)ATP水解可直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是直接提供能量的物质。n(4)ATP与RNA的关系:ATP去掉两个磷酸基团后的剩余部分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腺嘌呤核糖核苷酸。(5)ATP与ADP可相互转变。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细胞内的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相联系。4.【答案】D【知识点】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解析】【解答】A、性激素属于脂质中的固醇,不属于分泌蛋白,故性激素的分泌不属于共翻译转运途径,A错误;B、线粒体、叶绿体为半自主细胞器,有些蛋白质可以自身合成,不是来自翻译后转运途径,B错误;C、用3H标记亮氨酸的羧基,在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过程中,会脱掉羧基上的H,生成水,故无法追踪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过程,不可确定某种蛋白质的分选是何种途径,C错误;D、由题意可知,蛋白质分选是依靠蛋白质自身信号序列决定的,构成信号序列的氨基酸组成、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导致信号序列不同,故细胞中转运方向不同的蛋白质的自身信号序列中的氨基酸序列不同,D正确。故答案为:D。【分析】1、根据蛋白质合成之后是在细胞内起作用还是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分为胞内蛋白(如血红蛋白、呼吸酶、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等)和分泌蛋白(如胰岛素、生长激素等)。2、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5.【答案】B【知识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解析】【解答】A、癌细胞对葡萄糖的消耗量较大,需要转运更多的葡萄糖进入细胞,膜上载体蛋白数量较红细胞膜上更多,A错误;B、②过程中产生的五碳糖可以转化为核糖或脱氧核糖,进而作为癌细胞合成DNA,RNA的原料,满足癌细胞增殖对DNA和RNA的需求,B正确;C、④过程代表有氧呼吸,在癌细胞内有氧呼吸受到抑制,控制该过程的酶活性降低,C错误;D、通过无氧呼吸不完全分解有机物,合成ATP的效率较低,癌细胞中存在瓦氏效应,因而消耗等量葡萄糖合成的ATP数量较少,D错误。故答案为:B。【分析】1、有氧呼吸全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一分子葡萄糖形成两分子丙酮酸、少量的[H](NADH)和少量能量,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分解为二氧化碳、大量的[H](NADH)和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H](NADH)和氧气结合,形成水和大量能量,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2、无氧呼吸全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即一分子的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两分子的丙酮酸,过程中释放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下,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为乳酸。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产生能量。6.【答案】A【知识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解析】【解答】A、人工将雄性四倍体鲫鱼与雌性二倍体金鱼杂交,子代是三倍体,由于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配子,故三倍体鲫鱼不可育,所以雄性四倍体鲫鱼与雌性二倍体金鱼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属于2个物种,A正确;B、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新型三倍体鲫鱼不可育,不能看做新物种,B错误;C、进化的单位是种群,三倍体鲫鱼不算一个物种,也不能形成种群,所以不能发生进化,C错误;D、该三倍体鲫鱼在减数分裂时由于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配子,D错误。故答案为:A。【分析】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①物种的判断标准主要是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以及能否在自然条件下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②一般先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然后形成生殖隔离;有时不经过地理隔离直接形成生殖隔离,例如多倍体的产生。7.【答案】B【知识点】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解析】【解答】A、雄蝗虫更适合观察减数分裂,因为减数分裂时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数量更多,A错误;B、根据题意,雄蝗虫中性染色体只有1条,所以在雄蝗虫精母细胞分裂时,可能观察到含11或12条染色体的配子,B正确;nC、观察雄蝗虫精母细胞分裂固定装片时,最多能观察到含6种不同染色体数目的细胞,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23条的;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两倍,46条;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一半,由于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不同,一个是11条,还有一个是12条,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粒分裂,含11条染色体的细胞会变成22条,含12条染色体的细胞会变成24条,所以总共观察到6种不同染色体的细胞,C错误;D、萨顿以果蝇作材料研究果蝇的眼色,验证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D错误。故答案为:B。【分析】观察减数分裂过程选取的材料一般有植物的花药,动物的精巢等;减数分裂固定装片的制作过程包括: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四个环节。观察细胞减数分裂实验材料的选择宜选用雄性个体生殖器官,其原因为:①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数量远远多于雌性个体产生的卵细胞数;②在动物卵巢内的减数分裂没有进行彻底,排卵时排出的仅仅是次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只有和精子相遇后,在精子的刺激下,才继续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精巢内精原细胞既进行有丝分裂,又进行减数分裂,因此可以观察到的染色体数为N、2N、4N等不同的细胞分裂图像。8.【答案】B【知识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解析】【解答】A、通过题干信息可知,TRPV1是一种受体,与痛觉形成有关。TRPV1是受体,定位于细胞膜上,化学本质是糖蛋白,其形成过程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生物膜参与,A正确;B、从mRNA到DNA是逆转录的过程,需要逆转录酶,而不是DNA聚合酶,B错误;C、TRPV1与痛觉形成相关,对其结构的硏究,有利于开发出新的镇痛药物,C正确;D、因为该受体基因在感受神经元中表达,而在其他细胞中可能不表达,因此科学家选择提取感觉神经元的mRNA逆转录形成DNA,再转化细胞,可以缩小选择范围,利用的原理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正确。故答案为:B。【分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它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包括五个部位︰感受器(感觉神经组织末梢的特殊结构)、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元)、神经中枢(调节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素)、传出神经(运动神经元)、效应器(传出的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2、辣椒素受体TRPVl是细胞膜上的一种蛋白质,人体产生痛觉的原因是TRPV1能被辣椒中的辣椒素、胡椒中的胡椒碱以及43℃以上热刺激等激活,并最终令人产生痛觉。9.【答案】D【知识点】体温平衡调节;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解析】【解答】A、人在高度紧张的情况下,体内的肾上腺素分泌会增加,从而使心跳加速,A正确;B、脊髓是人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受大脑的控制,因此躯体的运动受大脑皮层以及脑干、脊髓等的共同调控,B正确;C、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处于兴奋状态,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使兴奋增强,C正确;D、运动员在赛场感受环境温度变化的感受器在皮肤和黏膜,D错误。故答案为:D。【分析】1、体温调节过程:在寒冷环境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机体通过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骨骼肌和立毛肌收缩,增加产热量,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多,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增多,增强细胞代谢等过程维持体温恒定;在炎热环境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机体通过皮肤血管舒张、增加血流量和汗腺分泌增强,来增加散热,维持体温恒定,属于神经-体液调节。2、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分解,促进动物个体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如果外界条件寒冷等因素的刺激下,下丘脑会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这种激素作用于垂体后,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属于反馈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增多后,反过来又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激素分泌,使得机体得到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同时又保证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致过多。10.【答案】C【知识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生长素的作用及其作用的两重性【解析】【解答】A、根据题意可知,淀粉体也含有自己的环状DNA分子,可能会进行基因的表达过程,A正确;B、由题干可知,平衡石细胞中的“淀粉体”会沿着重力方向沉降,引起植物体内一系列信号分子的改变,如通过生长素的运输导致生长素沿着重力刺激的方向不对称分布,说明“淀粉体”能将重力信号转换成运输生长素的信号,B正确;C、植物茎的背地生长是由于近地侧浓度大,生长比浓度低的远地侧更快,都是促进作用,没有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错误;D、植物的根系在生长过程中由于重力的作用近地的一面生长素浓度高,高浓度生长素对植物根有抑制生长的作用,根的近地侧生长素分布较多,细胞生长受抑制;根的远地侧生长素分布较少,细胞生长快,使根向地生长,D正确。故答案为:C。【分析】生长素的产生、分布、运输和作用:(1)产生:主要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变化产生的小分子有机物。n(2)分布:集中分布于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等处。(3)运输:生长素的运输包括:极性运输、成熟组织中韧皮部的非极性运输以及根尖和茎尖部位的横向运输。其中极性运输不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一直可以进行,是主动运输,而横向运输会受到光照的影响,会由向光一侧朝背光一侧运输;同样重力也会影响根和茎部位的近地侧和远地侧生长素的分布。在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4)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主要表现为: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可以疏花蔬果,也可以防止落花落果;既能促进生根,也能抑制生根。能够体现生长素两重性的实例有: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根的背光性等。11.【答案】B【知识点】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解析】【解答】A、十字花科植物和菜粉蝶相互有利,是二者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结果,A正确;B、根据题意,十字花科植株产生的芥子油苷及其代谢产物对多数昆虫都是有毒的,但却能吸引菜粉蝶前来产卵,其幼虫(菜青虫)也以十字花科植物的茎叶为食,可见芥子油苷不会吸引菜青虫的天敌前来捕食,B错误;C、菜青虫能以十字花科植物的茎叶为食,说明菜青虫能消除芥子油苷及其代谢产物的毒性,C正确;D、用芥子油苷人工诱杀雌性菜粉蝶,可降低种群出生率,D正确。故答案为:B。【分析】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孔雀开屏。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2)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3)群落和生态系统: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12.【答案】A【知识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解析】【解答】A、食物链的起点必须是生产者,植食性动物(初级消费者)不能作为食物链的起点,A错误;B、由图可知,营养级越低,本身所含的能量越高,所以人类食物中植物类食物的比例越高,获取能量的成本越低,B正确;C、能量传递效率是某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与上一个营养级同化量之比,初级消费者的消化吸收率影响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本身的同化量,所以影响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C正确;D、能量不能循环利用,每一营养级的大部分能量都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所以能量在营养级的传递过程中逐级递减,D正确。故答案为:A。【分析】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生产者,因此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摄入的能量有两个去向,一是成为粪便被分解者利用,二是同化的能量;其中,同化的能量又有两个去向,一是可以作为呼吸作用消耗掉,二是可以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又可分为:一、死后的遗体(分解者分解),二、次级消费者摄入量(流入下一营养级)。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同化量=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呼吸散失的能;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流入下一营养级能量+流入分解者的能量;能量流动效率=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100%。13.【答案】D【知识点】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内环境的理化特性【解析】【解答】A、在探究影响酶活性条件时,pH是自变量,可以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A正确;B、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吸收空气中的CO2,保证通入酵母菌培养液中的空气不含CO2,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B正确;C、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将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与酒精等体积混合作为解离液,使植物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C正确;D、pH=7的缓冲液是由Na2HPO4和NaH2PO4配置而成,而0.1mol/L的NaOH溶液在该实验中是用于调整溶液pH值变化的,不是用来配制缓冲液的,D错误。故答案为:D。n【分析】1、酶(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2)酶催化作用的实质: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在反应前后本身性质不会发生改变。(3)酶的特性: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4)酶的变性: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低温使酶活性明显下降,但在适宜温度下其活性可以恢复。2、“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I):(1)NaOH溶液的作用是除去酵母菌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所以装置中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2)清水不吸收气体,也不释放气体,所以装置中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与消耗氧气的量的差值。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1)检测CO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2)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3、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1)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的原理:低温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2)该实验的步骤为选材→固定(卡诺氏液)→解离(体积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漂洗(清水)→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制片。4、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1)人体细胞内环境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之间,血浆的pH值能够稳定与含有各种缓冲物质有关,如HCO3-、HPO42-等离子;(3)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与Na+和Cl-有关。14.【答案】C【知识点】育种方法综合【解析】【解答】A、育种方式①是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连续自交是为了后代不再发生性状分离,获得纯合子,A错误;B、育种方式②③都包含秋水仙素处理,其中乙表示幼苗或萌发的种子,甲是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该单倍体不育),只能处理幼苗,B错误;C、育种方式①的原理是基因重组,④是诱变育种的变异原理是基因突变,均属于可遗传变异,C正确;D、④⑤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不一定获得新的性状,②③分别是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不能获得新的性状,D错误。故答案为:C。【分析】1、杂交育种:(1)概念: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2)方法:杂交一自交一选优一自交。(3)原理:基因重组。通过基因重组产生新的基因型,从而产生新的优良性状。(4)优缺点:方法简单,可预见强,但周期长。(5)实例:水稻的育种。2、诱变育种:(1)概念:在人为的条件下,利用物理、化学等因素,诱发生物体产生突变,从中选择,培育成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新品种。(2)方法:用射线、激光、化学药物处理。(3)原理:人工诱发基因突变。(4)优缺点:加速育种,改良性状,但有利个体不多,需大量处理。(5)实例:水稻的育种。3、单倍体育种:(1)概念: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的过程。(2)方法: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3)原理: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4)优缺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技术相对复杂,不能产生更多的变异,不能大幅度的改良形状。(5)实例:三倍体西瓜、八倍体小黑麦。4、多倍体育种:(1)概念: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培育新品种的方法。(2)方法: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3)原理: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4)优缺点:营养器官大,营养物质含量高;结实率下降,发育迟缓。(5)实例:抗病植株的育成。5、基因工程育种:n(1)概念:指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2)方法:方法: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个别基因复制出来,加以修饰改造,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操作步骤包括: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等。(3)原理:原理:DNA重组技术(属于基因重组范畴)。(4)优缺点:打破物种界限;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克服远远杂交不亲和障碍;育种技术难度大,成本高,一般用于非本物种或自行设计的基因植入。(5)实例:能分泌人类胰岛素的大肠杆菌菌株的获得,抗虫棉,转基因动物。15.【答案】B【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解析】【解答】A、雄性不育的基因型有S(rr)1种,雄性可育植株的基因型有S(RR)、S(Rr)、N(RR)、N(Rr)和N(rr)5种,A正确;B、S(rr)为雄性不育,只能作为母本,父本必须为雄性可育个体,所以S(rr)与某品种水稻杂交后代全为雄性不育品种,该品种水稻的基因型为N(rr),而不能是S(rr),B错误;C、S(rr)与N(RR)个体杂交,F1基因型为S(Rr),F1自交后代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现象,C正确;D、在众多的野生型水稻中发现雄性不育株,说明水稻品种具有遗传多样性,D正确。故答案为:B。【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由于自由组合定律同时也遵循分离定律,因此可以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成分离定律问题进行解决。16.【答案】D【知识点】免疫学的应用【解析】【解答】A、黏膜细胞不能产生抗体,浆细胞才能产生抗体,A错误;B、吸入式新冠病毒疫苗的使用不会作用于细胞膜上的病毒受体而使其失去功能,B错误;C、某种疫苗具有特异性,只能针对相应病毒起到保护人体的作用,不能避免变异新冠病毒感染已接种该疫苗的人体,C错误;D、接种吸入式新冠病毒疫苗后可以阻断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因此可以避免同种病毒的空气传播感染,D正确。故答案为:D。【分析】疫苗有三种类型:a、灭活的微生物;b、分离的微生物成分或其他产物;c、减毒微生物。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主要是得到记忆细胞),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免疫力。17.【答案】(1)CO2是暗反应的原料,与c点相比,b点CO2浓度增加,暗反应加快,[H]和ATP消耗速率加快,光反应速率也随之增加;增加(2)呼吸作用速率;白天补充光照、夜晚降低室内温度(3)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作用,释放出CO2;黄瓜植株对应e点高度叶片光合面积大,净光合速率较大,CO2固定较多【知识点】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解析】【解答】(1)b点和c点对应的光照强度相同,b点CO2浓度比c点CO2浓度大,因此b点光合速率更大;CO2浓度下降,C5和CO2生成C3,因此消耗的C5减少,故短时间内C5的含量上升。(2)净光合速率是指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差值,要研究净光合速率,还应研究黑暗条件下的呼吸速率;阴雨天光照较弱,光合作用较弱,需要白天补充光照、夜晚降低室内温度,来增加有机物的积累。(3)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作用,释放出CO2,会使CO2浓度增大,f点右移;黄瓜植株对应e点高度叶片光合面积大,净光合速率较大,CO2固定较多,因此e点对应的CO2浓度更低。【分析】1、光合作用过程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是水光解产生氧气和NADPH,同时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ATP和NADPH中,暗反应又叫碳反应,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分为二氧化碳固定和三碳化合物还原两个过程;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两个三碳化合物叫二氧化碳固定;三碳化合物还原是三碳化合物被NADPH还原形成糖类等有机物,同时将储存在ATP、NADPH中的化学能转移动糖类等有机物中。2、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1)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当温度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弱。(2)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3)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4)光质:绿叶中的色素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其中叶绿素a能够吸收传递光能之外还能转化光能,叶绿素a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对绿光吸收最少。(5)水:水是光合作用产物和反应物,水的含量影响光合作用。(6)矿质元素:叶绿素的合成需要Mg2+,光合作用中其他参与物也需要矿质元素参与合成,所以矿质元素也会影响光合作用。18.【答案】(1)下丘脑(2)作用范围广n(3)不合理,改进方案:半小时后检测并比较两组大鼠抗利尿激素的含量(4)患者无法正常合成抗利尿激素受体,不能接收抗利尿激素传递的信息,导致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的功能下降,造成尿量增加【知识点】水盐平衡调节【解析】【解答】(1)高盐饮食导致尿量减少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渗透压感受器在下丘脑。(2)由题意可知,抗利尿激素能使全身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说明抗利尿激素的作用范围很广,抗利尿激素的调节属于体液调节,而神经调节的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因此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是作用范围较广泛。 (3)为验证乙醇是通过抑制抗利尿激素的释放来影响尿量的,需要检测比较半小时后两组大鼠抗利尿激素和尿量的差异,因为只检测两组大鼠尿量的差异,无法确定乙醇是否抑制了抗利尿激素的释放,因此改进方案为:半小时后检测并比较两组大鼠抗利尿激素的含量。(4)根据题意可知,该患者控制抗利尿,激素受体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该患者出现多尿的机制是:由于该患者控制抗利尿激素受体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无法正常合成抗利尿激素受体,不能接收抗利尿激素传递的信息,导致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的功能下降,造成尿量增加。【分析】1、人体内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是∶下丘脑是水盐平衡调节的中枢,水盐平衡的调节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完成的。内环境中的无机盐含量决定了机体渗透压的大小:(1)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2)体内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当血钾含量上升或血钠含量下降时,醛固酮的分泌量会增加,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吸钠泌钾。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传递方式电信号(神经冲动)、化学信号(递质)激素及其他化学物质调节方式反射激素﹣﹣特定的组织细胞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作用对象效应器靶细胞膜上的受体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19.【答案】(1)植被(生产者)构成生态系统的基石;能利用光能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将太阳能从无机环境输入生态系统;直接或间接为其他生物提供营养物质(2)外来物种入侵(对当地生态系统生物生存造成威胁);水平(3)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4)直接;速度【知识点】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解析】【解答】(1)植被(生产者)构成生态系统的基石;能利用光能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将太阳能从无机环境输入生态系统;直接或间接为其他生物提供营养物质,植被在矿区生态恢复过程中发挥很大的作用。(2)为避免外来物种入侵,在修复过程中种植的植物一般宜选用本地物种;从洼地到山顶的不同地段,是水平方向上的土壤及环境差异,体现的是群落的水平结构。(3)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进行,物质主要是有机物的形式在移动,而物质是能量的载体。(4)景色优美,陶冶情操,这是生态系统的直接价值(观赏价值);人工种植的方法可快速恢复植被,使群落更快地趋向稳定,说明人类活动可以加速群落的演替。【分析】1、生态系统的结构是指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1)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是其他生物物质、能量的来源,主要指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消费者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有利于生产者的传粉或种子的传播,主要指动物,分解者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指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和动物。(2)营养结构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2、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区别与联系项目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特点能量流动、逐级递减循环流动、反复利用往往是双向的范围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生物圈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途径食物链和食物网多种地位生态系统的动力生态系统的基础决定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联系同时进行,互相依存,不可分割,形成统一整体n3、群落演替的特点可描述为:(1)群落发展有顺序、有规律地向一个方向发展,因而是能预见的。(2)演替是由群落引起物理环境改变的结果,即演替是由群落控制的。(3)演替以稳定的生态系统为发展顶点,即形成顶极群落。人类活动会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4、群落的结构主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1)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原因:①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群落中的光照强度总是随着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不同植物适于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生长。如森林中植物由高到低的分布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地被层。②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提供不同的食物,其次也与不同层次的微环境有关。如森林中动物的分布由高到低为:猫头鹰(森林上层),大山雀(灌木层),鹿、野猪(地面活动),蚯及部分微生物(落叶层和土壤)。(2)水平结构: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原因:由于在水平方向上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它们常呈镶嵌分布。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既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又有利于缓解种间竞争,导致这种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照。5、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20.【答案】(1)(2)实验方案:将易位雌蚕与无斑雄蚕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实验预期:若子代有斑♂:有斑♀:无斑♀=2:1:1,说明B基因易位在Z染色体上。若子代有斑♂:有斑♀:无斑♂=1:2:1,说明B基因易位在W染色体上(3)bbZWB;基因型为bbZBW的家蚕和基因型为bbZZ的家蚕杂交后,子代的基因型为bbZBZ(有斑雄蚕)、bbZW(无斑雌蚕),虽然能达到育种目标2,但子代中不能产生基因型为bbZBW的雌蚕,没有达到育种目标1【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解析】【解答】(1)要判断基因的位置以及显隐性,用正反交。遗传图解如下:(2)分析题意,若是B基因易位到Z染色体上,基因型可以写为BbZBW,ZB会传给子代雄性个体;若是易位到W染色体上,基因型可以写为BbZWB,WB会传给子代雌性个体。故答案为:将该易位雌蚕与无斑雄蚕(基因型为bbZZ)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若是B基因易位在Z染色体上,子代是(1/2Bb:1/2bb)(1/2ZBZ:1/2ZW),子代出现有斑♂:有斑♀:无斑♀=2:1:1;若是B基因易位在W染色体上,子代是(1/2Bb:1/2bb)(1/2ZZ:1/2ZWB),子代出现有斑♂:有斑♀:无斑♂=1:2:1。(3)根据育种目标,基因型为bbZWB的雌蚕可以作为种蚕。因为基因型为bbZBW的家蚕和基因型为bbZZ的家蚕杂交后,子代的基因型为bbZBZ(有斑雄蚕)、bbZW(无斑雌蚕),虽然能达到育种目标2,但子代中不能产生基因型为bbZBW的雌蚕,没有达到育种目标1。【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由于自由组合定律同时也遵循分离定律,因此可以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成分离定律问题进行解决。21.【答案】(1)家庭发面时采用的是自然发酵,可能混有其他产酸微生物,如乳酸菌(2)醋酸菌是好氧菌,在制作葡萄醋时需要氧气的参与(3)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4)化学结合法;包埋法(5)提供菌种【知识点】果酒果醋的制作;腐乳的制作;泡菜的制作;固定化酶及其应用【解析】【解答】(1)家庭发面时采用的是自然发酵,利用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CO2,可能混有其他产酸微生物,如乳酸菌,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可以产生乳酸。(2)制葡萄醋时,利用的原理是醋酸菌产生醋酸,而醋酸菌是好氧菌,因此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3)蛋白酶催化蛋白质水解,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和小分子的肽。(4)酶分子较小,常采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固定化,可以反复利用酶;而细胞较大,常采用包埋法固定。(5)陈泡菜水中含有发酵菌种,在泡菜制作时加入,可以加快发酵的进行。【分析】1、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进行深层发酵时,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通入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2、腐乳的制作原理:①腐乳的发酵在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下进行,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它是一种丝状真菌,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②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可以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以将脂肪水解成甘油和脂肪。3、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是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固定化酶优点是使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还可以被反复利用。固定化细胞优点是成本更低,操作更容易,可以催化一系列的化学反应。4、制作泡菜所用微生物是乳酸菌实验原理:n(1)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糖分解为乳酸。(2)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的过程中在泡菜的腌制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腌制的时间、温度和食盐的用量,温度过高,食盐用量过低、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一般在腌制10天后,亚硝酸盐的含量开始下降。(3)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禁基乙二胶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目测比较,估算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22.【答案】(1)细胞分裂能力强;胰蛋白或胶原蛋白(2)DNA分子杂交;为热稳定性DNA聚合酶提供结合位点(3)生物性状受细胞核基因和质基因的共同控制;生物的性状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4)体细胞的细胞核【知识点】基因、蛋白质、环境与性状的关系;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基因工程的操作程序(详细)【解析】【解答】(1)通常用幼龄或早期胚胎进行动物细胞培养,原因是这类细胞的分化程度低,分裂能力强;将组织细胞分散成单个细胞,要利用胰蛋白酶处理。(2)因为“该方法用牛Y染色体上的性别决定基因SRY作为特异性探针来检测PCR扩增产物”,可知是通过碱基互补配对来检测有无相应的杂交带,检测方法为DNA分子杂交技术,此过程需要设计引物,引物的作用是为热稳定性DNA聚合酶提供结合位点。(3)由于生物的性状受细胞核基因和细胞质基因共同控制以及生物的性状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重组胚胎移入受体母牛后,该母牛就会生出与供体奶牛遗传物质相同的犊牛,但也不是100%的复制。(4)转基因奶牛的克隆成功,说明了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分析】1、动物细胞培养:(1)定义:就是从动物机体中取出相关的组织,将它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让这些细胞生长和增殖,原理细胞增殖。(2)动物细胞培养过程:取动物组织块→用机械方法或胰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中(原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用酶分散为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传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3)动物培养条件:①无菌、无毒的环境:a、消毒、灭菌;b、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c、定期更换培养液,以清除代谢废物。②营养物质: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还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物质。③温度和pH。④气体环境:95%空气(细胞代谢必需的)和5%的CO2(维持培养液的pH)。(4)注意事项:①动物细胞连续培养50代左右,会出现大量细胞死亡而只有少量细胞生存的现象,这少数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往往具有癌变的特点。②动物细胞培养基液体,植物细胞培养基固体,培养的动物细胞通常取自胚胎、幼龄动物的组织器官。③动物组织处理使细胞分散后的初次培养称为原代培养,一般传至10代左右便会出现生长停滞。2、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3、基因与性状不是简单的一—对应关系,一般情况下,一个基因控制一个性状,有时一个性状受多个基因的控制,一个基因也可能影响多个性状;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共同精细地调节者生物的性状,生物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型不同的个体表现型可能相同,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表现型可能不同。表现型=基因型+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