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 > 数学 > 人教九下第27章相似27.2相似三角形27.2.3用三边关系判定三角形相似教学设计

人教九下第27章相似27.2相似三角形27.2.3用三边关系判定三角形相似教学设计

doc 2022-03-05 11:00:05 3页
剩余1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27.2.4用三边比例关系判定三角形相似【知识与技能】1.初步掌握“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2.能运用它们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实验探究到归纳证明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合理推理能力.【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探究、归纳总结能力,形成推理、说明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及其应用.【教学难点】准确运用判定定理来判定三角形是否相似.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我们有SSS的方法,类似地,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是否也有类似的简单方法呢?【教学说明】设置疑问,引导学生思考,尝试用类似的思路来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激发求知欲望.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问题1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再画另一个三角形,使它的各边长都是原来各边长的2倍,度量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他们对应相等吗?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思考1如图,在△ABC和△A′B′C′中,,则△ABC与△A′B′C′相似吗?为什么?【教学说明】“问题1”可让学生自主完成,并相互交流,获得“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比相等时,这样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感性认识.而对于“思考1”中的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合理推理进行说明.这时可在A′B′上截取A′D3 =AB,再过D作DE//B′C′,由△A′DE~△A′B′C′,再证明△ABC≌△A′DE,则可得到△ABC~△A′B′C′.这种构造△A′DE作为过渡三角形在以往的学习中很少见,因此教师应做好引导.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1教材P33中例1【教学说明】教师可让学生自主完成,让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对于(2)题,还可让学生说出他们的相似比是多少;对于(1)题,应引导学生用小边比小边,中边比中边,大边比大边的比值进行说明,不能出现混乱.进一步地,若要使得两个三角形相似,可改变其中一条线段的长,让学生试试看.例2如图,四边形ABCD中,∠B=∠ACD,AB=6,BC=4,AC=5,CD=7.5,你能求出线段AD的长吗?说说你的理由.【教学说明】可让学生独立完成试试看,也可以相互交流,共同探讨解题思路,然后予以评析,巩固本节所学知识.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AB=10cm,BC=8cm,AC=16cm,A′B′=16cm,B′C′=12.8cm,A′C′=25.6cm.2.图中的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3.要制作两个形状相同的三角形框架,其中一个三角形框架的三边长分别为4,5,6,另一个三角形框架的一边长为2,它的另外两条边长应当是多少?你有几种答案?【教学说明】1、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第3题可集体评讲(在学生思考后),注重于分类思想.在完成上述题目后,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创优作业中本课时的“名师导学”部分.3 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与同伴交流论证判定定理1、2中的证明方法,谈谈你的认识;2.判定定理2中“夹角相等”这个条件是否可换成“一角对应相等”,说说你的理由.1.布置作业:从教材P42〜44习题27.2中选取.2.完成创优作业中本课时的“课时作业”部分.本课时教学可采用类比的方法进行,一方面可类比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另一方面可类比上一课时中有关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教学时应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独立完成并相互交流,教师给予引导并同学生一起归纳,以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