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 > 数学 > 2022人教八下第20章数据的分析20.2数据的波动程度第1课时方差教案

2022人教八下第20章数据的分析20.2数据的波动程度第1课时方差教案

doc 2022-03-14 12:00:10 5页
剩余3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方差一、教学目标1.了解方差的定义和计算公式。2.理解方差概念的产生和形成的过程。3.会用方差计算公式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4.经历探索极差、方差的应用过程,体会数据波动中的极差和方差的求法以及区别。5.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形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认识数据处理的实际意义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方差产生的必要性和应用方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难点:理解方差公式。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方法分组讨论,讲练结合。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请同学们看下面的问题:(用幻灯出示)两台机床同时生产直径是40毫米的零件,为了检验产品质量,从产品中各抽出10件进行测量,结果如下(单位:毫米):机床甲4039.840.140.239.94040.239.840.239.8机床乙404039.94039.940.24040.14039.95 提出问题:怎样能说明在使所生产的10个零件的直径符合规定方面,哪个机床做得好呢?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会马上想到计算它们的平均数.教师可把学生分成两级分别计算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  计算的结果说明两组数据的平均数都等于规定尺寸40毫米.从图中看到,机床甲生产的零件的直径与规定尺寸偏差较大,偏离40毫米线较多;机床乙生产的零件的直径与规定尺寸偏差较小,比较集中在40毫米线的附近.这说明,在使所生产的10个零件的直径符合规定方面,机床乙比机床甲要好.2.方差概念教师讲解,为了描述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可以采用不止一种办法,例如,可以先求得各个数据与这组数据的平均数的差的绝对值,再取其平均数,用这个平均数来衡量这组数据的波动大小,通常,采用的是下面的做法:设在一组数据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和,那么我们用它们的平均数,即用     ③来衡量这组数据的波动大小,并把它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一组数据方差越大,说明这组数据波动越大.  5 从知道,机床甲生产的10个零件直径比机床乙生产的10个零件直径波动要大.这样做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不仅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二)新课教授设计意图:1.题目中“整齐”的含义是什么?说明在这个问题中要研究一组数据的什么?学生通过思考可以回答出整齐即波动小,所以要研究两组的数据波动大小,这一环节是明确题意。2.在求方差之前先要求哪个统计量,为什么?学生也可以得出先求平均数,因为公式中需要平均值,这个问题可以使学生明确利用方差计算的步骤。3.方差怎样去体现波动大小?这一问题的提出主要是巩固方差反映数据波动大小的规律。例2.(用幻灯出示)已知两组数据:  甲:9.9 10.3 9.8 10.1 10.4 10 9.8 9.7  乙:10.2 10 9.5 10.3 10.5 9.6 9.8 10.1分别计算这两组数据的方差.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求平均数时激发学生用简化公式计算,找一名好学生到黑板计算.  解:根据公式②(取),有  5     从知道,乙组数据比甲组数据波动大.(三)例题讲解例1.从甲、乙两种农作物中各抽取1株苗,分别测得它的苗高如下:(单位:cm)甲:9、10、11、12、7、13、10、8、12、8;乙:8、13、12、11、10、12、7、7、9、11。问:(1)哪种农作物的苗长的比较高?(2)哪种农作物的苗长得比较整齐?解:(1),,故甲、乙两种农作物的苗平均高度相同。例2.段巍和金志强两人参加体育项目训练,近期的5次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谁的成绩比较稳定?为什么?测试次数12345段巍1314131213金志强1013161412解:,5 ,,,即故段巍的成绩比金志强的成绩要稳定。(四)巩固练习1.已知一组数据为2、0、-1、3、-4,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2.甲、乙两名学生在相同的条件下各射靶10次,命中的环数如下:甲:7、8、6、8、6、5、9、10、7、4乙:9、5、7、8、7、6、8、6、7、7经过计算,两人射击环数的平均数相同,但SS,所以确定去参加比赛。3.甲、乙两台机床生产同种零件,10天出的次品分别是()甲:0、1、0、2、2、0、3、1、2、4乙:2、3、1、2、0、2、1、1、2、1分别计算出两个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根据你的计算判断哪台机床的性能较好?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