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 > 历史 >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专题复习提纲(实用,必备!)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专题复习提纲(实用,必备!)

docx 2022-03-22 08:47:02 12页
剩余10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专题复习提纲专题一: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建设一、民主政权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标志: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2.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二、制度建设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形成标志: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法律依据1949年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标志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法律依据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①地位: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②内容: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成功实践香港、澳门回归意义指导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重要一步;推动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三、重大挫折“文化大革命”:民主和法制受到践踏(最大的冤案:国家主席刘少奇遭到残酷迫害)四、伟大转折1.标志: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意义: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1.邓小平理论:1997年,在中共十五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2年,在中共十六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3.科学发展观:2012年,在中共十八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4.习近平新时代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17年,在中共十九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专题二: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建设一、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第12页共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土地改革时间1950-1952年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核心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意义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第一个五年计划时间1953-1957年底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三大改造时间1953-1956年底对象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措施生产合作社、公私合营,还有赎买的创举实质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意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开始时间:1958年2.原因: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对国情分析不够,缺乏建设经验等。(二)国民经济的调整1.时间:1961-1965年2.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3.结果:工农业生厂得到恢复和发展,呈现出物价稳定、市场繁荣的新面貌。二、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对内改革农村措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意义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城市内容①所有制结构:单一公有制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②职权划分:政企不分变为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③分配制度:平均分配变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对外开放引进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走出去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共十八大以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成就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工农业产品产量在世界名列前茅,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专题三: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第12页共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一、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二、阶段第一阶段:建国初期的外交→起步国际形势:美苏冷战,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队中国采取敌视、孤立、封锁和包围政策。成就:①建国后提出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与苏联等社-义国家建交;②1953年底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中的“同”和“异”分别是什么?相同遭遇相同 都曾受到过帝国主义的侵略 问题相同 都面临发展民族经济、维护民族独立、维护世界和平的问题 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建设道路不同 第二阶段:70年代的外交→登上国际舞台国际形势:美苏争霸,美攻苏守。成就:①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②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③1972年中日正式建交。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后的外交→走向世界国际形势:两极格局解体,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两大主题。成就:①2001年在上海成功举办APEC会议;②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三、取得外交成就的原因①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②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总趋势。④国家领导人的正确外交策略。⑤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四、认识:①弱国无外交(综合国力是外交的后盾)。②外交的根本是国家利益的体现。五、做法: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②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③要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外交政策。专题四:新中国的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一、民族区域自治1.政策: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行使自治权。2.制度通过: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政协会议共同纲领》,1984年《中华人民工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3.概况: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第12页共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4.共同繁荣发展(1)措施:①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②国家采取了优惠政策;③西部大开发战略;(2)表现:①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②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体系基本形成;③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二、港澳回归1、港澳顺利回归的原因、意义及启示:(1)原因:①香港澳门自古以来是中国的神圣领土;②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③“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④全国人民的支持;(2)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3)启示:①国力强盛是外交的后盾;②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知识拓展】经济特区、民族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之比较经济特区民族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不同点建立目的为更好地发展对外经济,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为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为解决港澳台问题,实现祖国统一代表深圳、珠海、厦门等地新疆、广西、西藏等地香港、澳门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特点(权限)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享有宪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自治权享有高度自治权,包括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相同点都是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设立的地方行政机构;都有利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都受中央人民政府管辖,不具有独立的主权性质。三、海峡两岸的交往主题具体内容两岸关系发展原因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基本方针的提出;③在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不断取得新发展。解决台湾问题因素有利①港澳问题的顺利解决,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范例;②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有共同的文化心理认同;③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不利“台独”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第12页共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对台湾问题的认识①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②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③警惕“台独”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坚定维护祖国统一。对于祖国统一大业,我们应坚持什么立场?①我们要坚决反对“台独”;②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要坚决反对他国干涉中国内政;③努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应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争取用“一国两制”的方式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等。专题五:新中国的国防、科技文化事业一、国防陆军由兵种少发展成多兵种的现代化部队海军创建华东军区海军发展队伍壮大:由一支海军发展成三大舰队,由多兵种组成;装备更新:由陈旧舰艇发展到导弹驱逐舰、核潜艇、航空母舰等空军创建1949年锻炼抗美援朝发展飞机由从国外购买到仿制再到自行研制导弹部队创建1966年,组建第二炮兵部队任务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发展2015年,更名为“火箭军”,由独立兵种转变为独立军种强军之路战区构建东、南、西、北、中五大战区联合作战体系军种形成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五大军种格局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二、科技两弹一星原子弹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氢弹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导弹196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人造地球卫星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元勋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一大批科学家意义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国防实力,提高了国际地位航天科技开启飞天之旅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载人航天成功2003年,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实现太空漫步2008年,翟志刚乘坐神舟七号飞船升入太空,完成出舱任务籼型杂交水稻培育者袁隆平成功时间20世纪70年代意义不仅为解决我国粮食问题,还为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青蒿素发现时间、人物20世纪70年代初,屠呦呦荣誉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第12页共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意义为人类的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三、文化(一)“双百”方针1.提出: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方针。2.内涵: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发展: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成果丰富,世界影响越来越大。2.典例: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专题六:重要会议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1.地点:北平2.主要内容:①通过了《共同纲领》;②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③确定首都、国旗、国歌、纪年方法;④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3.意义: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重要准备。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1.主要内容:①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选举国家领导人。2.意义: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社会主度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三、中共八大1.时间:1956年9月2.内容: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生产力的矛盾)第12页共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3.意义: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时间:1978年12月2.主要内容:①思想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②政治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改革开放;③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3.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三、中共十二大~十九大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阶段大会时间内 容评 价酝酿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邓小平提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①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②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提出 中共十二大 1982年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形成中共十三大 1987年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发展 南方谈话 1992年提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发展才是硬道理等观点 确立中共十四大1992年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中共十五大1997年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巧记: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中共十六大2002年江泽民“三个代表”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七大2007年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中共十八大2012年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九大2017年习近平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专题七:新中国成立后的农村政策第12页共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专题八:党的失误、挫折与纠正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58年,“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2.两个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①表现: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以“钢”为纲。②后果:造成1959年至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纠正】1961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到1965年基本完成。3.一个挫折:“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毛泽东对政治形势估计错误,林彪、江青等政治家野心的利用,个人崇拜。(全面内乱、全面夺权)4.“两个凡是”1976—1978年,继续坚持“左”倾错误【纠正】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5.启示:①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不断发展。②制定方针政策要符合中国国情。③社会主义建设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6.认识:中国共产党敢于正视并改正自身错误,有能力解决自身的问题。第12页共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专题九:新中国民主法制的发展进程1.1949年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第一部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社会主义类型宪法3.十年“文革”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4.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以1982年宪法(第四部)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制建设日趋完善。【启示】①任何一个国家的民主法制建设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民主和法制在历史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提高。②我国应不断加强完善民主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专题十:历史人物【第一组】【第二组】“最可爱的人”黄继光:上甘岭战役用胸膛勇堵敌人机枪眼为战友开辟道路。邱少云:在大火中严守潜伏纪律,壮烈牺牲。(精神: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忠诚和国际主义精神)【第三组】社会主义建设的模范焦裕禄:党的好干部(热爱人民、鞠躬尽瘁)王进喜:“铁人”(不怕困难、艰苦创业)雷锋:解放军好战士(助人为乐、爱国爱民)【第四组】科学家代表邓稼先:“两弹元勋”;钱学森:“导弹之父”;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第12页共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专题十一:易错易混知识点1.中国现代史的开端是新中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2.现代史的四个阶段: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1949—1956年)、十年探索时期(1956年---1966年)、文革时期(1966-1976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至今)3.为新中国成立做好准备的会议是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4.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但没有建成社会主义制度。5.三大改造的完成既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也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6.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标志是新中国成立。7.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是开国大典,而非抗战胜利。8.结束了一百多年来中国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的事件是新中国成立;扭转了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屡败局面的事件是抗战胜利。9.历史上三次剧变: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醒过来)、毛泽东领导人民取得新中国成立(站起来)、邓小平开创的改革开放(富起来)10.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而非祖国统一。11.抗美援朝中在上甘岭战役中牺牲的是黄继光,没有邱少云;抗美援朝中出现的英雄有:黄继光、邱少云、蒋道平、毛岸英。12.农村政策四次调整中,先后顺序是:土地改革----农业的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土地所有制的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土地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而土地改革没有改变所有制,依然是土地私有制,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土地国有。13.一五计划的成就中“一桥三路”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而不是铁路。14.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机构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是党的会议。15.土地改革与抗美援朝、一五计划的关系:一五计划促进经济发展,为前线战争提供物质保障;土改的完成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创造。16.为石油开采提供理论依据的科学家是李四光。17.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人的精神品质: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18.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19.改革开放的开端是十一届三中全会。20.对外开放的窗口是深圳、最大的经济特区是海南。21.党的历史上重要的会议的内容:1)中共一大:标志着共产党成立,这是中共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2)遵义会议:确定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是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第12页共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中共七大: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为抗战胜利和实现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2)中共八大:探索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3)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4)中共十二大: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5)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6)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7)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22.两条道路及指导思想:(1)中国革命道路: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2)中国建设道路:邓小平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23.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的本质区别:社会制度不同。经济特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24.一国两制的构想最初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25.港澳问题是中国的主权问题,需要通过外交途径解决,而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26.改革开放后,对台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指导思想:江泽民的八项主张。27.新中国的第一支海军是华东军区海军,组建于新中国成立前。28.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但建交是在1979年。29.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不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0.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而不是加入。31.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属于20世纪),2001年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属于21世纪)32.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发生在社会主义探索时期(1956年-1966年)33.1970年东方红一号,1973年袁隆平培育成功杂交水稻,发生在文革时期(1966-1976年)、神舟系列成功发生在改革开放后。3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重大的制度创新及意义:1)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是我国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创立,很好的解决了我国的民族问题,实现了各民族的大团结和共同繁荣;3)“一国两制”的实施,使港澳顺利回归,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3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进行的大的体制创新有: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立;国有企业的改革;教育体制的改革等,这些体制创新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表明了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进步与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3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不适用台湾问题。37、中国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改革开放的正确决策;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科技的推动;稳定的国际和国内环境。第12页共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38.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我国位于世界前列的科技成就有航天技术、基因工程、籼型杂交水稻技术等。第12页共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