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达标测试卷2
doc
2022-06-11 18:18:20
10页
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下面是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发展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速度在1870年后发生显著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C.开始使用大机器生产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2.法拉第的照片出现在1993年版的20英镑纸币上(见下图),其主要原因是他( )A.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发明了电灯C.制造出汽车D.在化学领域的贡献3.“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核心技术的创新突破和应用转化的重大成就有( )①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②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发明③内燃机的发明④现代化学工业的产生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③④8\n4.某中学开展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迁”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们可以通过以下哪些事实证明他们的观点( )①汤姆坐火车旅行②约翰驾驶汽车旅游③珍妮坐飞机俯瞰美景④查理打电话问候家人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5.下表中运输速度的变化对世界的影响是( )1850年至今铁路和飞机的运输速度(单位:/小时)时间1850—1930年1998年至今1950年1960年交通工具火车高铁螺旋桨飞机喷气式飞机速度56—104千米200—486千米480—640千米800—1120千米A.满足了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B.便利了殖民扩张C.使世界各地联系越来越紧密D.加速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6.如下史实表明( )1831年——科学家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在完善电学理论的同时,科学家们开始研制发电机1866年——科学家制成第一台发电机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电动机问世。电动机的发明,实现了电能和机械能的互换随后——电灯、电车、电钻、电焊机等电气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A.新交通工具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B.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的两次工业革命在交叉中进行C.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展开D.科学发现成为技术革命的先导7.历史学家使用“城市化的浪潮”“教育的大众化”“人口数量的激增”等来描述19世纪后期( )A.西欧封建社会的演变B.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8\nC.国际共产主义运动D.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巨变8.19世纪以后,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1870年以后,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大众教育在欧洲开始推广的原因是( )A.殖民扩张的需要B.欧洲国家争夺霸权的需要C.资产阶级革命浪潮的推动D.工业化发展的需要9.1900年以后,美国家庭广泛使用洗衣机等生活电器,这让妇女们有了更多自主的时间实现参与政治活动的夙愿。这表明电气时代的到来( )A.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丰富了女性的娱乐生活C.加快了美国城市化的进程D.提升了妇女的社会地位10.他是“扑向太阳的画家”,他的一生如同他的名作《向日葵》,朝着炙热的太阳,撑起花瓣绽放着生命,而后便很快地凋谢了。他是( )A.贝多芬B.毕加索C.达·芬奇D.梵高11.“他通过精湛的艺术手法,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进步思想,把欧洲古典音乐推向顶峰,同时也开辟了浪漫主义乐派个性解放的新方向。”下列属于他的作品的是( )A.《神曲》B.《人间喜剧》C.《英雄交响曲》D.《义勇军进行曲》12.某同学以“文学艺术家与成就”为主题整理了如下知识点,其中正确的是( )A.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B.列夫·托尔斯泰——《高老头》C.贝多芬——《夜间的咖啡馆》D.莎士比亚——《战争与和平》二、材料题(13题9分,14题12分,15题15分,共36分)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8\n材料一 美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发明家、机械师和制造商伊莱·惠特尼发明的轧棉机构造简单但构思精巧效率高。它迅速改变了南方的经济模式。棉花是一种“靠奴隶劳动的一项农产品”……棉花种植的“西进”还使美国人口西移,对西南部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伊莱·惠特尼设计的机器“为东北地区的工业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极大地促进了北方工业的发展。材料二 伊莱·惠特尼对美国社会“最重要的”贡献是提出了“标准化”生产理念,伊莱·惠特尼因此被誉为“美国规模生产之父”。……“标准化”生产理念极大地刺激了制造业的发展。一个世纪后,另一个美国人亨利·福特发明了“流水线”:将汽车零件运送到装配工人所需要的地点的环形传送带。亨利·福特的产业革新如同一场风暴,重组了美国汽车业,大量从事单件生产的工匠进入大生产的流水线。——王寅《伊莱·惠特尼与他的发明》(1)根据材料一,指出促进美国北方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2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的两项发明及这两项发明的共同作用。(3分)(3)根据以上材料及问题的回答,概括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4分)8\n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尚未结束之际,新一轮的技术革新浪潮已经兴起。……从早期的中小型家族企业占多数,到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趋势。——《简明世界历史读本》材料二 1870年、1913年美国、德国、英国、法国工业产值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变化表 国别年份 美国德国英国法国1870年23%13%32%10%1913年38%16%14%6%材料三 1870年,美国人口总数只有3845万,到1914年,就已超过1亿。1900年,欧洲和北美的大城市超过了150座。到1914年,英、美等西方国家城市人口已经占到总人口的绝大多数。1911—1913年,英国25岁以上人口中,4.93%的人拥有60%以上的财富。在德国,1911年3425个富人平均每人拥有的财产价值是532万马克,另外161万人的人均财产价值只有2.3万马克,最贫困人口尚不在此列。——《世界文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新一轮的技术革新”两例。“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趋势”后产生了什么组织?这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政策有何影响?(3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1870—1913年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工业产值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上升最快的是哪个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该国工业产值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上升的主要原因。表格中主要国家的比重变化导致了什么严重后果?(5分)8\n(3)材料三反映出哪些社会现象?(2分)(4)综上所述,如何看待工业化时代的来临?(2分)15.城市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自工业革命开展以来,人类社会日益朝着经济工业化、社会城市化的方向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城市化浪潮)材料一 从世界范围来说,城市化的历史始于工业革命。西方发达国家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基本完成了城市化进程,实现了城乡人口的根本性转变。8\n材料二 (19世纪中期)美国、俄国……在实现城市化的过程中也注重农业的发展。同时,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剩余劳动力的出现,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有劳动能力的人口,这也是加速城市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西方国家在实现城市化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农村吸收自由劳动力。(逆城市化现象)材料三 各国的城市化模式都离不开本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安排等特殊背景。过度的城市化不仅不能带来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繁荣,相反会使农业衰败、乡村凋敝,城市出现交通拥堵、卫生状况不良、环境污染、秩序混乱、失业率高和贫富两极分化等现象。材料四 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出现了城郊化或逆城市化的趋势,在自然景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经济收入等方面出现了城乡趋同的现象。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发达国家出现的城市化趋势经过了上百年,甚至200多年的时间,城市化水平高达80%以上,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只有50%左右。(1)根据材料一,指出出现城市化浪潮的原因。(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俄国19世纪是怎样解决劳动力问题以适应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要求的。(4分)(3)结合材料三,谈谈各国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3分)8\n(4)根据材料四,指出“逆城市化”的内涵。结合以上材料,指出我国推进城市化的意义。(6分)8\n答案一、1.D 点拨:根据材料给出的时间“1870年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速度发生显著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D符合题意。故选D。2.A3.C 点拨:据所学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核心技术的创新突破和应用转化的重大成就有:②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发明,③内燃机的发明,④现代化学工业的产生等。①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综上所述,②③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4.C 点拨:根据题干信息“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迁”可知,本题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相关。结合所学可知,汽车、飞机和电话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②③④可以证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迁,选项C符合题意。 5.C6.D 点拨:依据题干的表格内容可知,科学发现成就显著,成为技术革命的先导,促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D符合题意。 7.D8.D 点拨: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同时工业化为教育发展准备了物质基础,选项D符合题意。殖民扩张、争夺霸权以及资产阶级革命浪潮都和大众教育无关,故A、B、C不符合题意,排除。9.D 点拨:依据题干中“美国家庭广泛使用洗衣机等生活电器,这让妇女们有了更多自主的时间实现参与政治活动的夙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提高了妇女的生活质量,提升了妇女的社会地位,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与题干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D。10.D 点拨:根据题干给出的“《向日葵》”可知这位艺术家是梵高。梵高运用有力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对比来表达他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D项符合题意;贝多芬是音乐家,A排除;毕加索、达·芬奇与《向日葵》无关。11.C12.A 点拨:结合所学可知,《欧也妮·葛朗台》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作品,故A正确。《高老头》的作者是巴尔扎克,故B错误;《夜间的咖啡馆》是梵高的画,故C错误;《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故D错误。二、13.(1)主要原因:先进的轧棉机的发明和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为北方工业品的销售提供了市场。(2分)(2)发明:“标准化”生产理念和“流水线”生产方式。(2分)\n作用:提高了制造业的生产效率,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规模化的生产为现代生产模式奠定了基础。(1分)(3)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生产力,先进的理念等。(4分)14.(1)内燃机;电灯。(1分)垄断组织。(1分)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扩张增强。(1分)(2)美国。(1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2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最终矛盾激化,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2分)(3)欧美地区人口迅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贫富分化加剧。(2分。任答两点即可)(4)一方面,工业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另一方面,工业化也带来很多社会问题。(2分)15.(1)工业革命的推动。(2分)(2)美国通过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解放了劳动力;俄国通过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解放了劳动力。(4分)(3)农业衰败,乡村凋敝;城市人口压力过大和环境污染严重;贫富两极分化等。(3分)(4)内涵:在城市化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后出现的城乡趋同现象。(2分)意义:有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有利于推动工业化的发展;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等。(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