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测试卷(部编版)
doc
2022-06-24 15:19:01
11页
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材料中“我们的工作”包括( )A.制定并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颁布土地改革法C.制定“一五”计划D.决定抗美援朝2.春联能反映历史的变迁。下列春联能反映新中国成立的是( )A.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B.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D.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3.“这场战争是正义与邪恶的斗争,是正义的胜利,邪恶的失败。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新中国的基础奠定了。”下列语句描写这场战争的是( )A.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B.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C.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D.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4.某首民歌中唱道:“穷人翻身来当家,分了土地呀喜洋洋,土地还家呀生产忙;过去的生产被剥削,现在的生产呀自己享……”这是在下列哪一文件颁布后实现的(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国土地法大纲》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5.2020年6月,“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申纪兰逝世,她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届至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下列情景与她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相符的是( )8\nA.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B.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D.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6.1957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241亿元,比1952年增长67.8%,1957年的国民收入比1952年增长53%。1957年工业总产值超过原计划的21%,比1952年增长128.5%。我国工业总产值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新中国成立为工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政治基础B.土地改革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人民提供了实现民主的制度载体D.“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7.1954年9月6日《人民日报》社论:“国家在过渡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分两个步骤进行:……第二步,将国家资本主义改变为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是公私合营。”公私合营时,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采取的政策是( )A.没收B.赎买C.互助D.过渡8.它是中国历史上破天荒的一次社会变革,中国社会结构不再存在阶级对立,就整个社会而言,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社会的主要矛盾是非对抗性的,从而为社会的健康发展铺就了坦途。“它”指的是( )A.开国大典B.抗美援朝C.三大改造D.改革开放9.《简明中国教育史》中记载了中国历史上某时期的教育现象:“红专学校各处可见,有些地方提出‘每县出一个鲁迅,每县出一个郭沫若’的指标,还有些省仅几个月就宣布‘基本扫除文盲’。”这一现象反映了( )A.国家十分重视发展教育B.“左”的错误扩展到教育C.“文革”期间,教育发展停滞D.人们对恢复高考的迫切心理10.“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在这样的困境下,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克服了重重困8\n难,仍取得了一些成就。以下成就属于该时期的是(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B.袁隆平育成籼型杂交水稻C.鞍山钢铁公司正式建成投产D.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并使用11.有人将这次会议称为“新时期的遵义会议”,它意味着中华民族在历经种种探索与曲折之后,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开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七大B.中共八大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五大12.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生产队18户农民在一起签下分田到户“生死契约”,关闭了一扇门,又开启了一扇门。这里“关闭的门”和“开启的门”分别指( )A.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制度B.人民公社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农业生产合作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土地私有制、土地公有制13.1986年,可口可乐公司想把浓缩汁厂建到中国来,地点选在上海。由于配方保密,美方要求这个厂由可口可乐公司独资。但在当时,中国尚不允许外资独资。后来,中方代表提了一个方案:先由可口可乐建两个厂——一个浓缩汁厂,一个汽水厂,再由美方把汽水厂白送给中方。然后,两个厂组成一个联合董事会,中美各控股50%,组成一个合作企业。这就是第一个中美合作企业。上述材料记述了( )A.中美贸易战的关键问题B.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C.我国对外开放的影响力D.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14.我国从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大经济特区,到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再到加入全球最大自贸区。这一过程说明( )A.我国形成了全方位的贸易格局B.我国形成了全方位的外交格局C.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8\nD.我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融入世界15.20世纪,我国先后发生了三次伟大革命。第一次革命是辛亥革命,第二次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第三次革命是改革开放。请说出第三次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最主要的领导人是( )A.孙中山B.陈独秀C.毛泽东D.邓小平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16题18分,17题20分,18题17分,共55分)1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 这标志着1840年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一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胜利。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复兴之路》解说词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刚一年,就和朝鲜人民一道,用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使举世为之震惊……从此,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地做出以武力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尝试,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三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个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1)根据材料一,指出其所反映的历史事件,(2分)并概括其历史意义。(4分)8\n(2)根据材料二,概述“激战”的胜利所产生的积极影响。(3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土地改革中土地所有制形式的变化。(2分)说明“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的含义。(4分)(4)综合材料二、三,概括中国人民的这些斗争在当时所起的共同作用。(3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 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他真正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使其充分进入国家活动中去。——摘编自(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毛泽东同志在1949—1956年期间为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提出了哪些英明举措?(从经济和政治两个角度各列举一例)(6分)8\n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五”计划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在工业发展中,中央还提出了“沿海地区的工业一般不扩建和不新建”的方针,对内地的基本建设投资在投资总额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在引进苏联技术的基础上,开始建立自己的科研体系,培养自己的技术人才。——摘编自郑有贵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2019)》(2)为了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我国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一五”计划的特点。(6分)材料三 “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量是由人的胆量决定的!”——1958年《人民日报》社论(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我国当时在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2分)在材料中的错误思想的影响下,全国掀起了哪两大建设运动?(6分)18.阅读材料,探究问题。(17分)8\n材料一 在中国现代史上,1978年是一个十分微妙和关键的年代……中国的发展主轴已经向经济成长转移,然而围绕经济领域中出现的种种新现象,仍然有不少人以意识形态的标尺去丈量和批评……此次,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对僵硬思潮的致命一击……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很快成为中央的决策主轴。——摘编自吴晓波《激荡三十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中国的发展主轴”是如何向“经济成长”转移的,(3分)并指出此后中国开创了什么新道路。(3分)材料二 中国改革开放的大事年表(部分)时间大事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1980年中央决定兴办A________、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国家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邓小平理论成为指引全党和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2)请在表格A处填写出正确的内容。(3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特点。(6分)8\n材料三 我们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3)根据材料三,你对中国共产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提出有怎样的认识?(2分)8\n\n答案一、1.A2.B 点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因此“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A、C、D不符合题意。3.C 点拨:依据题干的“这场战争是正义与邪恶的斗争,是正义的胜利,邪恶的失败。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新中国的基础奠定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场战争是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描写的是抗美援朝战争,故C符合题意;“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描写的是渡江战役,排除A;“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描写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排除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描写的是长征,排除D。4.C 5.B 6.D 7.B8.C 点拨:依据所学可知,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三大改造基本上消灭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消除了中国社会结构中存在的阶级对立,社会的主要矛盾变成非对抗性的,从而为社会的健康发展铺平了道路,因此“它”指的是三大改造,C正确;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A错误;抗美援朝捍卫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B错误;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D错误。9.B 10.B 11.C 12.B13.D 点拨:题干记述了我国第一个中美合作企业诞生的情况,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历程,D正确;题干反映的是中美之间的经济合作,而非中美贸易战,排除A;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是计划经济体制弊端日益暴露,但在题干中没有得到体现,排除B;题干重点是我国城市经济改革的相关情况,没有体现对外开放的影响力,排除C。\n14.D 点拨:依据题干中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我国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大经济特区,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后来我国又设立了14个沿海城市,建立了沿海经济开放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再到加入全球最大自贸区,这说明我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融入世界,D符合题意;此过程中,我国形成的是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不是全方位的贸易格局,也不是全方位的外交格局,A、B说法错误,排除;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对外开放的发展能够证明的,C不符合题意。15.D二、16.(1)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意义: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为中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2)积极影响: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答出任意一点即可)(3)把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4)共同作用:巩固新政权,为经济的恢复与建设铺平道路。17.(1)经济:制定并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展土地改革运动、进行三大改造。政治: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经济、政治每个角度各答任意一点即可)(2)优先发展重工业;加大对内地的建设投资;注重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一点3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3)片面追求高速度(或急于求成)。“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8.(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道路: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2)A:深圳 特点:先农村后城市、由沿海到内地,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3)中国共产党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