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一中2022年普通高中高二化学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docx
2022-08-25 11:15:19
17页
2022年广东省广州一中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化学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提出元素周期律并根据周期律编制第一个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A.道尔顿B.牛顿C.门捷列夫D.阿佛加德罗【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故A错误;B.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以及牛顿运动定律,故B错误;C.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C正确;D.阿佛加德罗提出了分子学说,故D错误。故选C。2.已发现的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种类A.前者多B.后者多C.相同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计算原子种类要考虑中子数和质子数,元素种类只考虑质子数,故后者多。故选B。3.下列关于168O的叙述正确的是A.质量数为8B.质子数为8C.中子数为16D.电子数为16【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原子符号AZX左下角数字代表质子数,左上角数字代表质量数,X代表元素符合.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168O原子的质子数是8,质量数是16,中子数=16﹣8=8。故选:B。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A.质子数B.中子数C.核外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17-A、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故A错误;B、决定核素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故B错误;C、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核外电子数无关,故C错误;D、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故D正确;故选D。5.下列物质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内容的是A.二氧化硫B.氮氧化物C.二氧化碳D.悬浮颗粒【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空气质量日报的内容,对比四个选项可知二氧化硫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氮氧化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气体;悬浮颗粒是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二氧化碳气体是空气中的成分,不需要预报。故选C。6.检验氨气可选用A.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B.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C.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D.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因氨气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或氨气能和浓盐酸反应生成白烟,故选D。7.教材中氨的喷泉实验体现了氨的哪一种性质A.还原性B.比空气轻C.很易液化D.极易溶于水【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氨气的还原性表现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电子作还原剂,故A错误;B.氨气比空气轻说明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密度,故B错误;C.氨气易液化说明氨气的沸点低,故C错误;D.极易溶于水的气体能形成压强差而产生喷泉实验,所以氨的喷泉实验体现了氨极易溶于水的性质,故D正确;故选D。8.金属铜不能够与浓盐酸反应,却能够与浓硫酸反应,是因为浓硫酸具有A.脱水性B.吸水性C.强酸性D.强氧化性【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金属铜活泼性在氢之后,不能够与浓盐酸反应,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铜、银等不活泼金属氧化,本身被还原成二氧化硫,所以铜能够与浓硫酸反应,故选D。二、单项选择题Ⅱ:本大题共34小题,每小题2分,共6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9.香烟烟雾中往往含有CO和SO2气体,下列关于这两种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17-A.两者都易溶于水B.两者都污染环境,危害健康C.两者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D.两者都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CO和SO2气体中,一氧化碳不溶于水,二氧化硫易溶于水,故A错误;B、CO和SO2气体都是污染性气体,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二氧化硫是刺激性气味气体,空气中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故B正确;C、一氧化碳无漂白性,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使品红溶液褪色,故C错误;D、一氧化碳是煤气中毒的主要气体,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故D错误;故选B。10.下列关于NO的说法正确的是A.NO是红棕色气体B.常温下氮气与氧气反应可生成NOC.NO溶于水可以生成硝酸D.NO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之一【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一氧化氮是无色气体,二氧化氮是红棕色的气体,故A错误;B、在闪电条件下,氮气与氧气反应可生成NO,故B错误;C、NO是一种不溶于水的气体,故C错误;D、NO有毒,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之一,故D正确。故选D。11.下列变化中可以说明SO2具有漂白性的是A.SO2通入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中红色褪去B.SO2通入品红溶液中红色褪去C.SO2通入溴水溶液中红棕色褪去D.SO2通入氢氧化钠与酚酞的混合溶液中红色褪去【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SO2通入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中红色褪去,原因是被高锰酸钾氧化,体现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故A错误;B.SO2通入品红溶液中红色褪去,体现了漂白性,故B正确;C.SO2通入溴水溶液中红棕色褪去,原因是被溴水氧化,体现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故C错误;D.SO2通入氢氧化钠与酚酞的混合溶液中红色褪去,原因是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体现了酸性氧化物的性质,故D错误;故选B。-17-12.能够用于鉴别SO2和CO2气体的溶液是A.澄清石灰水B.品红溶液C.紫色石蕊试液D.氯化钡溶液【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SO2和CO2气体都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法鉴别,故A错误;B.SO2具有漂白性,可使品红褪色,可鉴别,故B正确;C.SO2和CO2气体都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能鉴别,故C错误;D.SO2和CO2气体与氯化钡溶液都不反应,因亚硫酸和碳酸的酸性都比盐酸弱,不能鉴别,故D错误。故选B。13.如图是化学实验常用装置之一,若气体从右管进入,可用来收集的气体是A.NOB.COC.NH3D.SO2【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若气体从右管进入左管出,说明收集气体是采用排空气法收集,常温下该气体和氧气不反应,且密度大于空气,A.NO不易溶于水而易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所以应该采用排水法收集NO,故A不选;B.CO密度接近空气,且CO不易溶于水,所以采用排水法收集CO,故B不选;C.氨气极易溶于水,常温下氨气和氧气不反应,氨气密度小于空气,应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C不选;D.二氧化硫能溶于水,常温下二氧化硫和水不反应且密度大于水,所以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D。14.下列气体中,既可用浓硫酸干燥,又可用碱石灰干燥的是A.Cl2B.SO2C.NOD.NH3【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气体干燥剂的化学性质判断,浓硫酸显酸性且具有强氧化性不能干燥碱性的和还原性的气体,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CaO和NaOH,显碱性不能干燥酸性的气体.总体原则是:酸性干燥剂不能用来干燥碱性气体,而碱性干燥剂不能用来干燥酸性气体.A、Cl2可以用浓硫酸干燥,和氢氧化钠反应,不能用碱石灰干燥,故A不符合;B、二氧化硫是酸性气体能和氢氧化钠反应,所以不能用碱石灰干燥,故B不符合;C、NO是中性气体,所以既能用浓硫酸又能用碱石灰干燥,故C符合;D、NH3是碱性气体和浓硫酸发生反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故D不符合;故选C.-17-15.有些商贩为了使银耳增白,就用硫磺(燃烧硫磺)对银耳进行熏制,用这种方法制取的洁白的银耳对人体是有害的.这些不法商贩制取银耳利用的是A.S的漂白性B.S的氧化性C.SO2的漂白性D.SO2的还原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二氧化硫能和有色物质反应生成无色物质而具有漂白性,能漂白品红溶液等,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不稳定,受热易恢复原状,硫磺(燃烧硫磺)对银耳进行熏制是利用二氧化硫的漂白性,S元素的氧化性、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无关,故选C.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雷雨天气时空气中能生成少量的氮氧化物B.实验室用氯化铵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混合制取氨气C.铵盐化学性质都很稳定D.O2、NO、NO2都能用浓硫酸干燥,且通常情况下能共存【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雷雨天时,氮气和氧气化合生成一氧化氮,进一步和水反应转化为二氧化氮,最后成为硝酸或是硝酸盐,即雷雨天气时空气中能生成少量的氮氧化物,故A正确;B、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用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制取氨气,故B错误;C、铵盐受热易分解,不稳定,故C错误;D、用浓硫酸干燥的是酸性且无还原性的气体,NO具有还原性,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故D错误.故选A.17.从绿色化学的理念出发,下列实验不宜用所示装置进行的是A.不同浓废的硝酸与铜的反应B.稀硫酸与纯碱或小苏打反应C.铝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盐酸反应D.H2O2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分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17-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的最大特点是在始端就采用预防污染的科学手段,因而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或零污染.A.用铜和稀HNO3反应制取Cu(NO3)2反应过程中有有毒的一氧化氮气体生成,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A错误;B.采稀硫酸与纯碱或小苏打反应,生成硫酸钠和二氧化碳和水,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B正确;C.铝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盐酸产生氢气,无污染,故C正确;D.H2O2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氧气和水,无污染,故D正确;故选A.18.下列气体溶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SO2溶解于水B.CO2溶解于水C.NO2溶解于水D.NH3溶解于水【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二氧化硫溶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B.二氧化碳溶于水反应生成碳酸,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C.二氧化氮溶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N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故C选;D.氨气溶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故选C.19.属于人工固氮作用的是A.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B.硝酸工厂用NH3氧化制NOC.雷雨时空气中的N2转化为NOD.由NH3制碳酸氢铵和硫酸铵【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人工固氮是在人为因素下使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据此解答.A.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是在人为因素下使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属于人工固氮,故A选;B.NH3氧化制NO,是不同化合态氮元素之间转化,不属于氮的固定,故B不选;C.雷雨时空气中的N2转化为NO,属于自然固氮,故C不选;D.由NH3制碳酸氢铵和硫酸铵,是不同化合态氮元素之间转化,不属于固氮,故不选;故选A.20.随着资源的开发和现代化工业的发展,你认为减少酸雨以保护环境可采取的措施是①少用煤作燃料②把工厂烟囱造高③燃料脱硫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⑤开发新能源.A.①②③B.②③④⑤C.①③⑤D.①③④⑤-17-【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酸雨的形成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溶于水形成的,为保护环境减少酸雨的形成,主要措施是减少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主要的措施有原煤脱硫技术,优先使用低硫燃料,改进燃煤技术,减少燃煤过程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例如,液态化燃煤技术.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在排放到大气中之前进行烟气脱硫.目前主要用石灰法,可以除去烟气中85%一90%的二氧化硫气体.工厂烟筒再高,不能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是对已经形成酸雨污染的土壤进行改造,不是减少酸雨的措施.A、少用煤作燃料,开发新能源是可以采取的措施,能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把工厂烟囱造高不能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故A错误;B、燃料脱硫,可以减少硫的燃烧,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是对已经形成酸雨污染的土壤进行改造,故B错误;C、少用煤作燃料,燃料脱硫,开发新能源都是减少酸雨形成的措施,故C正确;D、根据以上分析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只是一种处理酸雨的方法,故D错误.故选C.21.下列操作中,不能区别浓硫酸与稀硫酸的是A.分别加入铁片B.分别观察外表C.分别加入蔗糖D.分别加入硫酸铜晶体【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浓硫酸和稀硫酸都属于酸,都有酸性,但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吸水性和脱水性.A.常温下,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铁和浓硫酸发生钝化现象,现象不同,所以可以区别,故A不选;B.浓硫酸、稀硫酸都是无色液体,所以观察外表无法区别,故B选;C.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脱水性,能使蔗糖被氧化而变黑,稀硫酸不能使蔗糖被氧化,所以现象不同,可以区别,故C不选;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使硫酸铜晶体变为无色,而稀硫酸不能使硫酸铜晶体变为无色,现象不同,可以区别,故D不选;故选B.22.向盐酸中加入浓硫酸时产生白雾,下列叙述不属于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A.浓硫酸具有脱水性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C.盐酸具有挥发性D.气体的溶解度的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答案】A-17-【解析】试题分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向盐酸中加入浓硫酸时产生白雾,相当于稀释浓硫酸,稀释浓硫酸时放出大量热,盐酸具有挥发性,且温度越高,其挥发性越强,浓硫酸放出的热量导致氯化氢的挥发性增强,氯化氢遇空气中水蒸气形成盐酸小液滴而产生白雾,与脱水性无关.故选A.23.稀硫酸中插一块铜片,加入下列物质后,可使铜片迅速发生反应的是A.稀盐酸B.硫酸钠晶体C.硝酸钾晶体D.氯化钠晶体【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铜的化学性质,铜不能与非氧化性酸反应,但可以和强氧化性酸反应,能与具有氧化性的FeCl3溶液、酸性条件下硝酸盐等反应,据此判断选项.A、铜与盐酸、硫酸不发生反应,故A不符合;B、铜与硫酸、硫酸钠不反应,故B不符合;C、加入硝酸钾,酸性条件下,硝酸根具有强氧化性,发生反应:3Cu+8H++2NO3﹣=3Cu2++2NO↑+4H2O,故C符合;D、铜与硫酸、盐酸、钠离子不反应,故D不符合;故选C.24.欲迅速除去铁壶底的水垢,最好的办法是用A.浓盐酸B.稀硝酸C.浓硫酸D.浓硝酸【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碳酸钙会和酸溶液发生反应;铁和酸反应,常温下在浓硫酸、浓硝酸中发生钝化阻止反应进行.A、浓盐酸不但和碳酸钙反应和铁也反应,所以加入的浓盐酸不能过量,会腐蚀铁壶,此法不是最好,故A不符合;B、稀硝酸不但和碳酸钙反应和铁也反应,所以加入的浓盐酸不能过量,会腐蚀铁壶,此法不是最好,故B不符合;C、铁在浓硫酸中常温下钝化,浓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附着在铝壶表面,阻止反应继续进行,无法除去水垢,故C不符合;D、浓硝酸与铁钝化,不会腐蚀铁壶,和碳酸钙反应溶解水垢,故D符合;故选D.25.铝制器皿能够盛放的物质是A.稀硝酸B.浓硫酸C.NaOH溶液D.稀硫酸【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17-能持续发生反应则不能用铝制容器来盛放,铝能与强酸、强碱反应,能与一些盐反应等,在浓硫酸、浓硝酸中发生钝化,据此结合选项判断即可.A、铝与稀硝酸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铝、一氧化氮和水,不能用铝制品容器盛放,故A错误;B、浓硫酸是强氧化性的酸,铝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现象,故铝制品容器可以盛放浓硫酸,故B正确;C、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氢气,不能用铝制品容器盛放,故C错误;D、稀硫酸有弱氧化性,能和铝反应生成氢气,不能用铝制品容器盛放,故D错误;故选B.26.用铜锌合金制成假金元宝骗人的事件屡有发生,下列不可以区别其真伪的方法是A.测定密度B.放入硝酸中C.放入盐酸中D.观察外观【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铜锌合金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而放出氢气,在空气中灼热会变成黑色等,能与硝酸银溶液发生置换反应,以此解答该题.A.测定密度,铜锌合金密度小于黄金,测定密度时会发现二者密度不同,密度小者为假;可以区别真伪,故A正确;B.铜锌合金可溶于硝酸,可金不容,可鉴别真伪,故B正确;C.锌可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可鉴别,故C正确;D.由于二者的颜色基本一致,所以难于比较为真假,故D错误.故选D.27.浓硫酸和浓硝酸是实验室常用的酸,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错误的是A.浓硫酸和浓硝酸都不能用来直接跟锌粒反应制氢气B.浓硫酸和浓硝酸都能与金属铜反应C.浓硫酸和浓硝酸加水稀释后都能与金属铜反应D.浓硫酸和浓硝酸在常温下都能用金属铝或铁制容器盛放【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强氧化性酸与活泼金属反应都不能生成氢气,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具有强的氧化性,故A正确;B.浓硫酸加热时与铜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浓硝酸与铜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硝酸铜和水,故B正确;C.稀硫酸与铜不反应,稀硝酸与铜能发生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故C错误;D.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具有强的氧化性,常温下遇到铁、铝发生钝化,能够用金属铝或铁制容器盛放,故D正确;故选:C.28.在下列反应中,硫元素表现出氧化性的是A.稀硫酸与锌反应B.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C.浓硫酸与铜反应D.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反应中Z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不表现硫元素的氧化性,故A不选;B.氧元素的化合价降低,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故B不选;C.Cu元素的化合价升高,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体现硫元素的氧化性,故C选;D.反应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故选C.29.下列溶液可用无色试剂瓶装的是-17-A.HNO3B.AgNO3C.氯水D.H2SO4【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见光易分解的物质用棕色瓶盛装,不分解的可用无色瓶装.A.浓硝酸易分解,储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故A错误;B.硝酸银见光易分解,储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故B错误;C.氯水中的次氯酸见光易分解,储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故C错误;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只要求密封保存不能敞口放置,故不用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故D正确.故选D.30.从降低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的角度考虑,制取硝酸铜最好的方法是A.铜和浓硝酸反应B.铜和稀硝酸反应C.氧化铜和硝酸反应D.氯化铜和硝酸银反应【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从经济角度分析,制取等量的硝酸铜时,所用的原料最少且最便宜的成本最低;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在制取硝酸铜时最好不要对环境造成污染.A、铜和浓硝酸反应的方程式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该反应中产生有毒气体二氧化氮,所以对环境有污染,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且硝酸的利用率不高,故A错误.B、铜和稀硝酸反应方程式为:Cu+HNO3=Cu(NO3)2+NO↑+H2O,该反应中产生有毒气体一氧化氮,所以对环境有污染,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且硝酸的利用率不高,故B错误.C、氧化铜和硝酸反应的方程式为:CuO+2HNO3=Cu(NO3)2+H2O,没有污染物,且硝酸的利用率100%,符合“绿色化学”和“降低成本”理念,故C正确.D、氯化铜和硝酸银反应方程式为:CuCl2+2AgNO3=2AgCl↓+Cu(NO3)2,该反应虽有硝酸铜生成,但硝酸银价格较贵,不符合“降低成本”理念,故D错误.故选C.31.下列反应中硫酸既表现出了强氧化性又表现了酸性的是A.氧化铜与硫酸反应B.氢氧化铝与硫酸反应C.木炭粉与浓硫酸反应D.铜与浓硫酸反应【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17-硫酸既能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氧化性,在反应中应生成硫酸盐,且硫酸被还原生成二氧化硫等物质,据此解答.A.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只表现硫酸的酸性,故A不选;B.氢氧化铝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只表现硫酸的酸性,故B不选;C.木炭粉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水,只表示硫酸的强氧化性,故C不选;D.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硫酸既表现出了强氧化性又表现了酸性,故D选;故选:D.32.氨水的碱性较弱,其原因是A.它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B.氨水极易挥发出氨C.氨与水结合生成的一水合氨(NH3•H2O)只有小部分电离成NH4+和OH﹣D.溶于水的氨大部分以NH3分子形式存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溶液碱性和氢氧根离子浓度有关,氨与水结合生成一水合氨(NH3•H2O),氨水溶液中存在一水合氨的电离平衡,由于NH3•H2O为弱碱,只有小部分电离成NH4+和OH﹣.A、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显碱性,不能说明碱性较弱,故A不符合;B、溶液碱性强弱和氢氧根离子浓度有关,氨水极易挥发出氨,与溶液的碱性较弱无关,故B不符合;C、溶液碱性和氢氧根离子浓度有关,氨与水结合生成的一水合氨(NH3•H2O),由于NH3•H2O为弱碱,只有小部分电离成NH4+和OH﹣,所以碱性较弱,故C符合;D、溶于水的氨大部分以NH3分子存在,说明小部分氨气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NH3•H2O),与溶液的碱性较弱无关,故D不符合;故选C.33.已知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小,扩散速度越快.右图所示为气体扩散速度的试验,两种气体扩散相遇时形成白色烟环.下列关于物质甲、乙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硫酸B.甲是浓盐酸,乙是浓氨水C.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盐酸D.甲是浓硝酸,乙是浓氨水【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小,气体扩散速度越快,相同时间内扩散的距离就越远,再根据烟环物质可以判断甲乙.由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小,扩散速度越快,所以氨气的扩散速度比氯化氢快,氨气比浓盐酸离烟环远,所以甲为浓氨水、乙为浓盐酸.故选C.34.施用碳酸氢铵、氯化铵等铵态氮肥能够促进农作物生长,但是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如草木灰混合使用,其原因是铵态氮肥A.易溶于水B.能与碱反应C.受热易分解D.在水中易发生电离-17-【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钾,碳酸钾是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NH4++OH﹣⇌NH3.H2O⇌NH3+H2O,氨气易逸出导致平衡向右移动,土壤中铵根离子浓度降低,从而降低肥效,所以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故选B.35.下列情况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危害的是A.自来水中通入少量Cl2进行消毒杀菌B.用SO2漂白食品C.用食醋清洗热水瓶胆内壁附着的水垢D.用小苏打(NaHCO3)发酵面团制作馒头【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因Cl2与水反应生成强氧化性的HClO,具有杀菌消毒作用,一般浓度较小,对人体危害较小,故A不选;B.SO2本身有毒,不能用来漂白食物,SO2溶于水变成H2SO3,遇食物中硝酸盐物质会将其变成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具致癌作用,因此使食品具有毒害作用,故B选;C、米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对人体无害,因CaCO3与CH3COOH反应:CaCO3+2CH3COOH=(CH3COO)2Ca+H2O+CO2↑,(CH3COO)2Ca易溶于水,故C不选;D、因加热时NaHCO3分解产生气体:2NaHCO3Na2CO3+H2O+CO2,使蒸出的馒头松软多孔,故D不选;故选B。36.从海水中可获得的在常温下为液体的单质是A.MgB.KC.Br2D.I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依据单质性质分析可知,镁、钾、碘单质常温下为固体,溴单质为液态,故选C.37.F、Cl和Br都是VIIA族元素,关于这三种元素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F>Cl>BrB.最外层电子数都相同C.核外电子层数都相同D.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17-Cl和Br都是VIIA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都为7,原子核电子层分别为2、3、4,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以此解答该题.A.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半径Br>Cl>F,故A错误;B.F、Cl和Br都是VIIA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都为7,最外层电子数都相同,故B正确;C.F、Cl和Br原子核电子层分别为2、3、4,核外电子层数不相同,故C错误;D.最外层电子数都为7,故D错误.故选B.38.下列各组元素中原子序数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A.Be、C、BB.Cl、O、LiC.Al、S、SiD.C、S、Mg【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元素符号得出各自的原子序数,然后比较大小选择即可.:A、Be、C、B的原子序数分别为:4、6、5,故A错误;B、Cl、O、Li的原子序数分别是17、8、3,故B正确;C、Al、S、Si的原子序数分别是13、16、14,故C错误;D、C、S、Mg的原子序数分别是6、16、12,故D错误,故选B.39.下列关于12C和13C说法正确的是A.两者互为同位素B.两者互为同素异形体C.两者属于同一种核素D.两者属于不同的元素【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12C和13C中子数不同,是碳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故A正确;B、同素异形体的研究对象是单质,12C和13C是碳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故B错误;C、12C和13C中子数不同,是碳元素的不同核素,故C错误;D、12C和13C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是碳元素不同核素,都属于碳元素,故D错误;故选A.40.假设x是ⅡB族中元素的原子序数,那么原子序数为x+1的元素是A.ⅠB族B.ⅢB族C.ⅢA族D.ⅡA族【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元素周期表中ⅡB之后相邻的族为ⅢA族,ⅡB族元素原子序数为x,则原子序数为x+1的元素位于ⅢA族,故选C.41.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最外电子层只有1个或2个电子的元素A.是非金属元素B.是稀有气体元素C.是金属元素D.无法确认为哪一类元素【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最外层电子数是1个或2个的元素有:第一主族元素(包含H元素,碱金属元素);第二主族元素(碱土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中的He元素,故选:D.-17-42.11H、21H、31H、H+、H2是A.氢的五种同位素B.五种氢元素C.质子数都相同的粒子D.氢元素的五种不同粒子【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因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而H+、H2不是原子,故A错误;B.氢元素只有一种,故B错误;C.11H、21H、31H、H+有1个质子,H2有两个质子,故C错误;D.11H、12H、13H是氢元素的三种不同粒子,H+表示氢离子,H2表示氢气分子,故D正确.故选D.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最符合题意.43.下列气体中,无色而有刺激性气味的是A.N2B.NH3C.SO2D.NO2【答案】BC【解析】试题分析:A.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故A错误;B.氨气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B正确;C.二氧化硫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C正确;D.二氧化氮是红棕色气体,故D错误.故选BC.44.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SO2使品红溶液褪色B.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C.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D.用浓硫酸干燥CO2【答案】AB【解析】试题分析:A.SO2能使品红的红色溶液变为无色,是因为二氧化硫生成的亚硫酸结合有机色素形成无色物质,体现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发生了化学变化,故A正确;B.氯水的主要成分就是盐酸和次氯酸,因为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氧化有机色素为无色物质所以有色布条会褪色,发生了化学变化,故B正确;C.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能吸附红墨水的红色,是物理变化,故C错误;D.二氧化碳不能与浓硫酸反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可以通过浓硫酸进行干燥,是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AB。4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NH3易液化,液氨常用作制冷剂B.与金属反应时,稀HNO3可能被还原为更低价态,则稀HNO3氧化性强于浓HNO3-17-C.氨盐受热易分解,因此贮存氨态氮肥时要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通风处D.稀HNO3和活泼金属反应时主要得到氢气【答案】BD【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氨气的物理性质:NH3易液化,通常液氨常用作制冷剂,故A正确;B、氧化性的强弱和得电子的能力有关,和得电子的多少无关,浓HNO3氧化性强于稀HNO3,故B错误;C、受热易分解的物质储存时,要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通风处,故C正确;D、金属和硝酸反应的还原产物是一氧化氮,不会产生氢气,故D错误.故选BD.46.下列有关盐酸、硝酸、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是无色液体B.都是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C.浓溶液在空气中都有白雾生成D.都是易溶于水的强酸【答案】AD【解析】试题分析:A、盐酸、硝酸、硫酸均为无色溶液,故A正确;B、硫酸是不挥发性酸,故闻不到刺激性气味,而盐酸和硝酸均易挥发,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故B错误;C、硫酸没有挥发性,不会在空气中形成白雾,但HCl和硝酸易挥发,其浓溶液能在空气中形成白雾,故C错误;D、酸、硫酸和硝酸均为强酸,均能和水互溶,故D正确.故选AD.47.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表共有七个周期B.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族C.所含元素种数最多的族是VIII族D.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答案】AD【解析】试题分析:A、元素周期表七个横行,所以共有七个周期,故A正确;B、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列,16个族,其中第ⅤⅢ族是三列,故B错误;C、第ⅢB族元素种类最多,含有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各15种,故C错误;D、周期数等于电子层数,所以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故D正确;故选AD.48.下列元素中属于主族元素的是A.铁B.硫C.氮D.碘【答案】BCD-17-【解析】试题分析:A.铁的外围电子排布为3d64s2,属于第VⅢ族元素,故A不选;B.硫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为3s23p4,属于第VIA主族元素,故B选;C.氮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为2s22p3,属于第VA主族元素,故C选;D.碘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为5s25p5,属于第VⅡA主族元素,故D选;故选BCD.49.X、Y是同主族的非金属元素,如果X原子半径比Y原子大,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的非金属性比Y弱B.X的原子序数比Y的小C.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D.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弱【答案】BC【解析】试题分析:X、Y是同主族的非金属元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如果X原子半径比Y原子半径大,则原子序数X>Y,则A.同主族元素从下到上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则非金属性X<Y,故A正确;B.原子序数X>Y,故B错误;C、非金属性X<Y,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所以Y的氢化物更稳定,故C错误;D、非金属性X<Y,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故X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Y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弱,故D正确.故选BC.50.碱金属钫(Fr)具有放射性,它是碱金属元素中最重的元素,下列对其性质的预言中,正确的是A.在碱金属元素中它具有最大的原子半径B.它的氢氧化物化学式为FrOH,是一种弱碱C.钫在空气中燃烧时,只生成化学式为Fr2O的氧化物D.它能跟水反应,由于反应剧烈而发生爆炸【答案】A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碱金属的性质递变进行分析判断,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金属性增强,氢氧化物碱性依次增强,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依次增大,与氧气燃烧生成物比Na、K更复杂.A、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在碱金属元素中钫具有最大的原子半径,故A正确;B、Fr处于第ⅠA族,最外层电子数为1,最高正化合价为+1,它的氢氧化物化学式为FrOH,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碱性比KOH强,是一种极强的碱,故B错误;C、钫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化学式过氧化物或超氧化物等,化学式为Fr2O2或FrO2-17-等,故C错误;D、Fr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Fr金属性比K活泼,与水反应比K更剧烈,故反应剧烈而发生爆炸,故D正确;故选AD.-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