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学年高中政治每日一题第02周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docx
2022-08-25 13:53:05
4页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高考频度:★★★★☆难易程度:★★★★☆在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随着中国向西方列强开放通商口岸以及割让半殖民地,许多犹太人移民到中国的上海、香港等商业中心。随后又有数万名犹太人为了躲避纳粹的屠杀而来到中国。定居于中国的犹太人早与当地的中国人融合在了一起。材料说明A.犹太文化具有独立性B.欧洲文化具有排他性C.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D.世界文化具有差异性【答案】C【解析】“定居于中国的犹太人早与当地的中国人融合在了一起”,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C符合题意。中华文化的包容性1.包容性的内涵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二者有递进特点,在和睦相处的前提下,兼收并蓄。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在本质上与尊重文化多样性,文化创新中的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要求是一致的。2.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意义4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如下图所示:3.中华文化的力量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内涵意义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1.舞蹈是我国古代“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元589年,隋文帝统一南北,把以前的乐舞聚在一起分为雅俗两部,又收集了波斯、中亚诸民族和东亚邻邦的乐舞,共为七部,后来又增加为九部。这九部乐舞的名称分别是清乐、西凉、龟兹、天竺、唐国、疏勒、安国、高丽、礼毕。其中清乐和礼毕是南朝的旧乐,其他的乐舞都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乐舞或域外乐舞。这一历史事实表明A.少数民族的舞蹈艺术比汉族发展得早B.中华民族的乐舞带有很强的包容性C.乐舞是从隋朝开始发展起来的艺术形式4D.乐舞是少数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巨大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中华文化巨大包容性的积极意义在于①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和谐相处、相互交流②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吸收和借鉴③使中华文化始终处于世界文化的最前列,在世界文化中居于统率地位④同化其他民族文化,使中华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①③3.岭南文化能与基督教文化、阿拉伯文化、波斯文化和睦相处,而且敢于和善于同异质文化进行直接嫁接,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流派。岭南文化独特的文化流派的形成过程表明A.岭南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B.不同民族的文化逐渐走向同一C.岭南文化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D.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和睦相处4.福建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海外贸易十分活跃。世界各大宗教也随之传入泉州。宋元时期伊斯兰教、景教、道教、佛教、天主教、印度教和摩尼教在泉州并行流传,造就了今日独具魅力的泉州宗教景观。这反映了泉州文化①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②由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④具有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参考答案】41.B【解析】“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中华文化包容性和认同感的理解。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共同造就了中华文化,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各民族地区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故选B。4.D【解析】独具魅力的泉州宗教景观体现了①。泉州宗教景观融汇了其他国家的宗教文化,这说明泉州文化具有包容性,④符合题意。泉州文化融汇了很多不同国家的文化,但不是由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②说法错误。泉州文化并不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③说法错误。故选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