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03)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摩擦力 讲稿
ppt
2022-01-14 09:04:54
31页
《摩擦力》说课
教材分析“摩擦力”是初中物理摩擦力知识的延伸与拓展。摩擦力知识贯穿了整个高中物理学习,既是前面重力、弹力的延伸,也是后面受力分析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作用。摩擦力也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摩擦力教学分为:第一课时:两种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区分,以及方向的判断第二课时:两种摩擦力大小的计算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学生知识储备: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简单的摩擦力知识,并会分析生活中简单的摩擦现象。学生的心理特征:高一学生好奇心强,善问,创新意识较强,愿意参与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2)能在实际现象中区分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3)掌握判断摩擦力方向的方法
教学目标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掌握分析摩擦力方向的方法(2)通过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3情感态度价值观:(1)渗透物理方法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2)通过学生分工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产生条件2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区分3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方向判断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难点:1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区分2对“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趋势”的理解3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方向判断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2直观实验方法:通过插图、实例,使物理情景具体形象,加深学生印象,帮助学生掌握知识。3实验探究方法:通过学案层层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4集体讨论方法:针对实验现象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讨论中质疑、思考。通过教师层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力争实现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教学理念教学理念: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符合学生客观认知水平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从而帮助学生在原有知识上构建新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设计环节六联系实际,拓展应用环节五判断摩擦力方向环节四摩擦力产生条件环节三理解“相对运动”及“相对运动趋势”环节二区分两中摩擦力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学设计环节一:导入5分钟视觉感受——利用多媒体展示:课前拓展作业,“找找生活中的摩擦力”亲身体验——课堂小比赛找两个学生“拔酒瓶”通过学生自己找来材料展示使学生快速的被吸引到课堂学习中,请学生上来“拔酒瓶”既活跃课堂氛围,又为下一环节打下基础。
教学设计环节二:区分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本节教学重点和难点利用实例一让学生感受和体会两种摩擦力“双手交叉后抱住头,感受手指间是什么摩擦力?”追问:要想把双手分开需要克服什么摩擦?本实例意在让学生体会两种摩擦的区别。
教学设计环节二:区分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本节教学重点和难点利用实例二突破教学难点:教师握着粉笔让粉笔水平方向运动,判断粉笔受什么摩擦力?追问:粉笔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追问:运动的物体可能受静摩擦力吗?请学生积极思考举出实例学生会有“静止物体受静摩擦力”“运动物体受滑动摩擦力”的错误认识。
教学设计环节二:区分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8分钟——本节教学重点和难点反馈1:利用电子白板的互动功能,让学生将他们所找到的实例进行分类。区分过程中可能会有不同的观点,教师在肯定学生的质疑的基础上及时帮助引导学生。
教学设计环节三:“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趋势”的理解——本节的教学难点1:“相对运动”的理解利用实例分析引导学生:教师手拿板擦擦黑板。请问:①板擦与黑板之间是什么摩擦力?②黑板相对地面运动吗?通过这个实例使学生明白“相对”是指研究的两个物体之间,而不是对地面。
教学设计环节三:“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趋势”的理解5分钟——本节的教学难点2:“相对运动趋势”的理解利用直观实验法引导学生分析:①课本中小孩推木箱插图,初步理解“运动趋势”②利用改进实验:实验用改进的毛刷,先将毛刷放在平板,毛刷塑料丝没有弯曲,慢慢抬起平板一段,这时可以看到毛刷明显弯曲。这个直观实验能帮助学生理解“趋势”一次含义。
教学设计环节四:摩擦力产生条件——本节教学重点1接触面粗糙2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3接触且相互挤压(有弹力)利用两个实例:两手接触滑动与分开一段距离滑动要接触手按板擦擦黑板与让黑板擦在黑板上自由下落要有挤压利用实例激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有弹力是摩擦力产生的必要条件。
环节四:摩擦力产生条件6分钟——本节教学重点反馈2:目的是加深摩擦力产生条件中“有弹力”这一条件的理解对于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弹力必有摩擦力B、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C、有摩擦力必有弹力D、有摩擦力不一定有弹力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环节五: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本节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分组实验,突破教学中的难点。“通过牙刷的弯曲方向观察摩擦力方向”,这样可以将抽象的摩擦力方向问题转化为观察牙刷毛弯曲的方向,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学生会有摩擦力就是阻碍物体运动,与运动方向相反的错误认识。
环节五: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本节教学重点和难点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中的牙刷,按照学案中预设操作进行实验,并将结果记录进表格中教学设计
情景施力物体摩擦力种类牙刷的运动方向牙刷相对于施力物体的运动或(运动趋势方向)摩擦力方向①②③④⑤教学设计
学生会有摩擦力就是阻碍物体运动,与运动方向相反的错误认识。教学设计环节五:摩擦力方向的判断15分钟——本节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总结表中情况,引导学生得到摩擦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无关,只与相对于施力物体的运动或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学生在课堂中通过实验探究、集体讨论的学习方法,很容易总结得出规律。同时这样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环节六:联系实际,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反馈练习:6分钟分为必做+选做必做为123,选做为4这样检测使得基础层次学生和能力较强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教学设计
课堂小结:摩擦力滑动摩擦力①概念: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摩擦力③方向:1.与接触面平行2.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静摩擦力2接触面间存在弹力;3接触的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②产生条件1直接接触,且接触面粗糙;相对静止①概念: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对于另一物体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②产生条件③方向:1.与接触面平行,2.跟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1.直接接触,且接触面粗糙;2接触面间存在弹力;3接触的物体间有相对运动
作业作业:必做:阳光课堂小本1.2.5,书后练习2;选做:拓展作业:1“拔书”比赛2“拔酒瓶”比赛思考比赛怎样才能获胜?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有关?拓展作业为下一节课摩擦力大小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也是在学生完成基本作业的基础上使得学有余力的学生开拓思路,实现选择性教育。
教学评价及板书设计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实验、小组交流、课堂反馈等实现学生互评和自评。板书设计:黑板分两部分,主板书展现本课主要知识点;副板书呈现简单的受力图。
谢谢!
学生会有“静止物体受静摩擦力”“运动物体受滑动摩擦力”的错误认识。
教学设计环节二:区分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8分钟——本节教学重点和难点实例二:教师握着粉笔让粉笔水平方向运动,判断粉笔受什么摩擦力?追问:粉笔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学生会有“静止物体受静摩擦力”“运动物体受滑动摩擦力”的错误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