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校园欺凌致家长的一封信
docx
2022-09-21 09:23:56
5页
亲爱的家长朋友: 您好! 校园欺凌有多种表现形式,除了最常见的殴打伤害行为之外,辱骂、诽谤、恐吓、孤立排挤同学,毁坏、抢劫、勒索同学财物,甚至逼迫对方脱衣服、罚跪等,都属于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对孩子的伤害是巨大的。对于被欺凌者而言,不仅会造成身体上的伤害,还会带来更为严重且难以治愈的心理,精神创伤,严重彩响日常学习、生活。某些情况下,部分受欺凌者会发生恶逆变化,转化为欺凌者或者欺凌者的帮凶,对于目睹欺凌现象的旁观者来言,也往往会因为无法帮助受害者而感到内疚,不安甚至惶恐,或明哲守身以自保,或不自觉的加入欺凌行列。对于欺凌者而言,会造成道德滑坡,人格扭曲,甚至最终步入犯罪歧途,走上不归路。 校园欺凌危害巨大,从每个孩子,每个家庭的长远利益出发,迫切需要我们每位家长朋友提高认识,在全社会形成共识,共同防止,杜绝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这里,我们向您提出如下建议,希望得到您的理解和配合:一、不要溺爱孩子。, 家长的过度溺爱容易使孩子养成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耐挫能力差,滋生任性、骄横等不良心理,容易成为欺凌者。二、多与孩子沟通,尊重、关心孩子。 父母是孩子成长路上最重要最亲密的人,无论工作多忙,每天也要抽出时间与孩子沟通、交流,注意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换位思考能力,塑造孩子乐观向上、开朗活泼的性格。三、切忌打骂孩子。 当孩子犯错时,要注意耐心说教,正面引导,棍棒教育除了伤害身体更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创伤,容易产生恐俱感、遗弃感其至是逆反心理。经常挨打的孩子,要么具有胆小懦弱的性格,容易成为被欺凌者;要么具有乖张暴戾的性格,容易成为欺凌者。四、注重言传身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谈举止、性格特点都会对孩子产生长远的影响。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抱怨、说脏话、发脾气其至动粗打人,培养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五、培养孩子的日常良好习惯。, 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户外活动,多与同龄人交往、沟通,注意培养孩子的情商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要防范孩子沉迷网络,尤其是避免其接触含有暴力、色情内容的影视作品、视频直播和网络游戏。六、定期与老师、其他孩子家长沟通。 及时掌握孩子的在校情况尤其是交友情况,避免孩子与一些“不良少年”接触甚至拉帮结伙。七、正确引导孩子。 家长平时可以结合一些常见的校园欺凌现象来引导孩子,进行预防教育。千万不能诱导孩子片面出手,或者为了不被欺负而以暴制暴。同时也要教会孩子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一旦遇事能够从容应对。八、加强法治教育。 重视培养孩子的法律意识、安全意识,自我防范意识,避免受到不法侵害。九、细致观察,正确应对。, 根据调查,越来越多的校园欺凌事件伴随着较长的持续性和较强的隐蔽性。家长平时要细心观察孩子的行为举止和情绪波动。如有以下情形出现,请您充分考虑孩子遭受欺凌的可能性: 1.身体表面无故出现各种瘀伤、抓伤等人为伤痕;在温热天气里也经常穿着长袖衣裤,很可能是想遮掩伤痕。 2.频繁丢失一些个人物品,如首饰、文具、玩具等,或者衣服、书包等物品总是有破损。 3.如厕习惯改变。 4.回家时经常带着伤心、沮丧甚至是哭鼻子的情绪,而且突然变得孤僻、怕生、特别依赖家长不愿接触其他小伙伴。 5.自伤、自残甚至是自杀倾向。 6.不愿意上学,或者经常无故逃学、装病请假。 7.频警的失眠、噩梦、尿床。, 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可能遭受欺凌,首先要克制情绪、保持冷静,要鼓励孩子勇敢的说出来,及时与校方沟通,同时注意收集、保留相关证据,必要时可选择报警,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孩子。尽量避免与欺凌者或其家长单独接触,以免事态恶化。如果孩子因遭受欺凌而出现心理问题,应及时向心理专家求助。 各位家长,我们共有一个关心与爱护的对象——您的孩子。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拥有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所以我们一定要时刻不忘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安全意识,增强自我防范能力,做到警钟长鸣!为了这一共同的目标,让我们一起努力,创造最好的成长环境,让孩子走向灿烂的明天! 2022年9月___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