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同步题库
doc
2022-01-27 10:22:04
7页
第二十九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一、选择题1.城市建筑领域文化的生态平衡,是判断城市与建筑是否先进的标准。近年来有些城市以追求“现代化、国际化”名义,对具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过多地拆除,造成千城一面的尴尬局面。强调城市建筑领域需要文化生态平衡,是因为()。①不同文化艺术风格的建筑,展现了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 ②在城市建筑领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样重要 ③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有价值的历史建筑是城市建设的工作中心④建筑文化具有多样性,其空间环境情景能够影响到人们的心理愉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 此题强调文化环境的打造。文化建设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排除②。经济建设是中心工作,排除③。答案 D2.五四运动时期,有人提出:“东西文明有根本不同之点,即东洋文明主静,西洋文明主动是也。”“一为自然的,一为人为的;一为安息的,一为战争的;一为消极的,一为积极的;一为依赖的,一为独立的;一为因袭的,一为创造的……”。材料中的观点表面看似有一定道理,但从实质上说是错误的,因为这种观点()。①过多强调自我,拒绝文化的借鉴和融合 ②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是“民族虚无主义”的体现 ③从根本上否定了东方文化绚丽的内涵和无穷的魅力 ④缺乏文化的包容性,排除异己,孤芳自赏A.①②③B.②③C.③④D.①②④解析 材料观点认为“东洋文化”是自然的、消极的、依赖的、因袭的,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因而不会过多强调自我,也不会孤芳自赏,①④不符合题意,故选B项。答案 B3.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要()。①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②加强文化上的对外交流与合作③积极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④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 材料强调文化的重要作用,这要求我们要加强文化建设,①②③都是有利于加强文化建设的措施。④与问题主旨不符。答案 A4.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我们之所以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A.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B.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C.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D.引领文化前进方向的旗帜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地位。B不符合题意,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C不符合题意。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D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引领文化前进方向的旗帜。答案 A5.近年来,我国一些公民在出境旅游中不讲卫生、不懂礼仪、不守秩序、不爱护环境和公共设施、喧哗吵闹……诸如此类的不文明行为引起海内外舆论的广泛批评。加快提高全民文明素质,不仅关系到国内社会和谐,也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国际形象。为此,当前的文化建设应当()。A.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B.借鉴和践行西方文化的价值观C.优先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D.改造腐朽文化并取缔落后文化解析 本题考查群众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只有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才能提高全民文明素质,A符合题意。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也有糟粕,B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思想道德素质,C与题意不符。D说法错误。答案 A
6.从2002年10月开始,中央电视台每年推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从身份不同、经历各异的获奖者身上,人们看到了理想、信念、精神和力量,他们以自己的行动从不同角度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真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①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方向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③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④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个方面,因此答案选C项。答案 C7.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这是因为,离开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①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就会失去坚实的精神根基 ②就会无法认清文化建设的方向、地位、性质和功能 ③文化创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④继承和汲取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就失去了判断标准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就是发展先进文化,只有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才能正确认识发展先进文化的作用,才能推进文化创新,才能正确吸收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故本题选②③④组合。科学理论、民族精神等意识现象为我们的事业提供精神根基,实践主要为我们的事业提供物质根基,故①说法错误。答案 D8.《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努力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首创精神。这是因为()。①优秀文化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②精神文明建设是亿万人民的创建活动③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④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解析 本题强调的是人民群众对文化发展的巨大作用,而不是先进文化的作用和特点,故②③符合题意,①④与题干无关。答案 B
9.2012年10月11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在宁夏人民会堂召开,总结全区精神文明建设成就,表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涌现的先进单位、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安排部署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A.形成面向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B.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C.树立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D.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解析 此题考查精神文明的基础知识,其根本目标是培育四有公民。答案 D10.2012年9月19日,北京民族文化志愿者服务团发起的“同心圆”大型公益项目启动。锅庄舞、孔雀舞等数十种少数民族舞蹈,《季风中的马》、《滚拉拉的枪》等200多部少数民族电影,近期将随着256名民族文化志愿者的脚步,进入社区、学校、民族乡村。舞蹈、电影下乡活动有利于()。①实现公共文化资源共享,是消除城乡差别的关键步骤②开拓农村电影市场,促进电影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③保障农民的文化权益,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④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使之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动力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③解析 本题以北京民族文化志愿者舞蹈、电影下乡活动为背景,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与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舞蹈、电影下乡活动是保障农民文化权益的措施,是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消除城乡差别的关键步骤和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动力都是经济的发展。①④错误。答案 D11.报考普通高校不再受年龄和婚否的限制,这不仅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已在向大众化发展,而且体现了终身教育的思想,说明我国正在向学习型社会迈进。活到老,学到老,已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一种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关于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②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加大教育投入 ③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④发展教育事业必须深化教育改革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解析 注意题干“关于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的规定性,①③符合此条件。②④所述是发展教育的重要措施。答案 A1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教育工作方针。该方针旨在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国家之所以重视教育主要是因为()。①教育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②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④发展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 国家重视教育主要是基于教育在文化传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②③符合题意。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等,则是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①表述不科学。④说法错误。答案 B13.(2013·淄博市调研)山东文化资源灿若星辰,“鲁”字号金字文化招牌比比皆是:吕剧《苦菜花》,电视剧《闯关东》、《南下》、《沂蒙》等屡获大奖,享誉全国;《齐鲁晚报》位列去年世界日报发行量百强榜第22位,“好客山东”文化旅游品牌在全国叫响;孔子国际文化节、潍坊国际风筝节等文化节会品牌享誉国内外。这表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A.积极发展文化产业B.大力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C.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D.支持和发展文化公益事业解析 本题以“鲁”字号金字文化招牌为命题切入点,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如何把传统资源优势加快转化为现实的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出品牌、出规模的道路,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而B、C两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答案 A14.漫画《这回算明白了》启示我们要()。
①用指导思想一元化代替思想观念多元化 ②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对人们精神世界的侵蚀 ③提高识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 ④发挥社会主义文化在文化领域的主导作用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解析 漫画旨在告诫人们,要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故③④符合题意。应该用指导思想一元化统领思想观念的多元化,故①说法错误;迷信属于落后文化,故②不选。答案 B15.福建省在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着力构建适合本省实际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推出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文化项目,搭建为基层公共文化活动服务的平台,推动了全省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这有利于()。①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②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 ③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④推动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 我国文化建设分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属于公益性文化事业,①②③都属于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意义。④中的“文化产业”与题意不符,不选。答案 A二、非选择题16.建国60多年来,新中国文化建设极大地增强了中国民族的凝聚力,培养和弘扬了民族精神,提高了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了全社会普遍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青年学生应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解析
本题属于措施类试题,回答时需要联系材料以及学生实际并依据教材理论知识归纳总结。可从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投身精神文明建设、弘扬民族精神及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等方面分析。答案 (1)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2)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3)积极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并不断为民族精神注入新的时代精神,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4)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17.2012年10月11日,滨州市吕艺镇热闹非凡,村民们都在津津有味地看《牛老邪赔礼》这部戏。为响应山东省宣传文化系统的要求,切实落实“三个一切”,博兴剧团发起“送戏下乡”活动,免费为老百姓带来戏剧演出,树立新风气,弘扬社会正气,鞭策歪风邪气,也为广大戏曲爱好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不断繁荣乡村文化,建设精神文明。(1)请简述山东省滨州市实施“送戏下乡”活动的意义。(2)结合以上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一谈山东省滨州市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新农村文化建设目标。解析 第(1)问“送戏下乡”活动的意义主要涉及文化的作用和功能,在组织答案时要注意是“送戏下乡”,重在强调对农村、农民的意义。第(2)问是开放性试题,可以从多个角度思考,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答案 (1)开展“送戏下乡”活动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精神力量,提高了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发展了农村先进文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2)①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根本在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②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③立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④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⑤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吸收、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⑥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应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建设新农村文化的积极性。⑦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⑧积极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创作文化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