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同步题库
doc
2022-01-27 10:29:04
3页
专题四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1.材料一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不断发动叛乱。英、法、美、日等国敌视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不满苏维埃俄国单独与德国媾和,又惧怕苏维埃政权会威胁到本国资产阶级的统治,于是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要把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里。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为了集中力量保卫祖国,苏维埃政权实行义务兵役制,组建工农红军。同时,苏维埃政府陆续实行了一系列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非常措施。材料二 四年的世界大战和三年内战使苏俄的经济濒于崩溃,加上1921年的天灾造成的饥荒,人们生活极端困苦。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实施,也加剧了国内经济的进一步恶化。有些地区发生了农民暴动。1921年二、三月间,离彼得格勒不远的喀琅施塔得海军基地的水兵暴动,表明苏俄国内的经济危机发展成为政治危机。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根据列宁的提议,俄共(布)召开第十次代表大会,于1921年通过了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定。从此,苏俄开始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结合上述材料和相关知识回答。(1)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在内容上有哪些变化?(2)引发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怎样?解析 此题较为综合。第(1)问,要求学生对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内容进行比较,首先就要熟悉这两个内容,其次是要对其进行整理、分类,列出比较点加以比较。第(2)问,其实是回答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原因及其影响。答案 (1)在农业方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新经济政策实行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在工业方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全部工矿企业收归国有,新经济政策在保证企业所有权属于国家的前提下,苏维埃政府把一些企业租给国内外资本家或私人经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禁止所有生活必需品的私人交易,实行主要消费品的配给制度,新经济政策实行自由贸易代替贸易国有化和实物配给制。(2)引发这些变化的原因是在战争已经基本结束的情况下,苏维埃政府并没有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及时调整、制定新的方针政策,导致工农联盟出现新裂痕,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巩固了工农联盟,恢复了国民经济,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道路。
2.材料一 毛泽东认为,“价值法则是一所伟大的学校,只有利用它,才有可能教会我们的几千万干部和几万万人民,才有可能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否则一切都不可能。”材料二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这是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应对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形势新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对于顺利完成“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的作用是怎样认识的?(2)运用所学经济知识,评析价值规律在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解析 本题以毛泽东对价值规律的认识为背景,考查了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第(1)问,根据教材内容,很容易就能回答出毛泽东对价值规律的作用是如何认识的。第(2)问,要求根据所学的知识,分析价值规律在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侧重回答价值规律的作用。答案 (1)关于价值规律的作用,毛泽东一方面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价值规律对生产不起决定性的调节作用;另一方面主张在限制价值规律的消极作用的前提下,运用价值规律管理经济,进行经济核算。(2)①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②价值规律自发地使社会资源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流动,促使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的发展,实现优胜劣汰。③价值规律一方面有利于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也可能会造成资源浪费,造成两极分化,需要通过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3.毛泽东指出:“只有当一切生产资料都归国家所有了,只有当社会产品大为丰富了,而中央组织有权支配一切产品的时候,才有可能使商品经济不必要而消失。相反,只要两种所有制没有变成单一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商品生产就还不可能废除,商品交换也还不可能废除。”“斯大林说,苏联的‘特种的商品生产’的‘活动范围只限于个人消费品’。这看来很不妥当。它的活动范围不限于个人消费品,在我国,有些生产资料,例如拖拉机等生产资料是属于商品的。”根据材料回答:毛泽东如何分析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
解析 在材料中毛泽东提到:只有……,只有……,只要……,这些都说明了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存在的必要性,与斯大林的观点进行比较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商品经济存在的必要性。因此解答本题要从毛泽东与斯大林观点的比较以及毛泽东自己的观点两个角度分析。答案 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这一问题上,赞同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的观点,即承认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两个社会主义生产部门的存在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根本原因,但又认为斯大林的说法不完整。因为商品生产的命运,最终是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密切联系的,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毛泽东认为,即使实现了单一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如果产品还不很丰富,某些范围内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有可能依然存在。这就从生产力这一最终根源上说明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