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四上语文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及反思
doc
2021-09-09 09:21:15
4页
语文园地二[教学目标]1.能结合阅读体验,梳理学到的提问策略,以及运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的好处,知道在阅读中要自觉运用提问策略。【语文要素】2.借助形声字的特点,认识“驻、钞”等12个生字。3.能体会每组两个句子在表达上的不同效果。4.能体会自问自答的表达效果。5.朗读、背诵有关提问的名句。【语文要素】[教学重难点]1.能结合阅读体验,梳理学到的提问策略,以及运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的好处,知道在阅读中要自觉运用提问策略。2.能体会每组两个句子在表达上的不同效果;体会自问自答的表达效果,积累有关提问的名句。[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能结合阅读体验,梳理学到的提问策略,以及运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的好处,知道在阅读中要自觉运用提问策略。(重点)2.借助形声字的特点,认识“驻、钞”等12个生字。一、交流平台1.谈话导入:在本单元的学习中,你有没有遇到不懂的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呢?2.交流阅读体验,梳理提问策略。引导学生结合本单元的学习,交流学到的提问策略,教师相机帮助学生梳理。预设:(1)从《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一课学到了既可以针对课文局部提问,也可以针对课文整体提问。(2)从《夜间飞行的秘密》一课学到了可以从内容、写法、获得的启示等角度提问。(3)通过学习《呼风唤雨的世纪》,明白了要提出对理解课文有帮助的问题。4,3.总结运用提问策略阅读的好处。(1)指名学生汇报自身的阅读体验,交流运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的好处。(2)读一读课文中学习小伙伴的话,总结好处。教师相机激励学生在阅读中养成敢于提问、主动提问的好习惯。4.引导学生提出、交流运用提问策略存在的问题。预设:针对写法提出可能存在的问题。教师把针对《夜间飞行的秘密》的写法提出的问题汇集起来,让学生读一读课文,再读一读这些问题,帮助学生加深感受。二、识字加油站1.学生自由读读每一组汉字,读准字音。2.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1)第一部分由六组读音相同的形近字组成。每组汉字的左边为较熟悉的字,右边为生字;第二部分由三个汉字组成,每组的两个生字偏旁相同,读音和字义不同。(2)利用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规律说说自己的发现。①第一部分生字的学习,引导学生先根据形旁猜汉字的意思,再根据意思组成词语,最后查工具书验证。“驻”和“钞”的形旁表义,马字旁结合古代的交通工具来理解,金字旁结合古代的钱币来理解。②第二部分的学习,引导学生先说说形旁所表示的意义,再尝试通过组词来理解,最后查工具书验证。如,“账”字,学生可以通过回忆较熟悉的字“财、货”等,猜测含有贝字旁的字与金钱有关。然后尝试着组词“账本、还账”。最后查工具书验证。第2课时[课时目标]1.能体会每组两个句子在表达上的不同效果。(重点)2.能体会自问自答的表达效果。(重点)3.朗读、背诵有关提问的名句。(难点)一、词句段运用(一)反复1.学生朗读两组句子,说说每组中两个句子表达的主要意思是否一样。4,2.学生交流每组中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预设:(1)第一组中的第一句反复运用“没有”,在句中出现四次。第二句中只有一个“没有”;(2)第二组中的第一句反复使用“叫”,第二句没有反复使用。3.学生反复对比所读的句子,说说每组中的两个句子带给自己的感受有何不同。预设:(1)第一组中的第一句更能凸显那时候什么也没有,十分落后。(2)第二组中的第一句更能凸显那条狗十分爱叫。4.引导学生尝试表达。如,让学生照样子改写“车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水和人烟”。(二)自问自答1.学生自由读句子,读后交流三个句子的特点。2.出示非自问自答的句子:(1)人类呼风唤雨。(2)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3)竺可桢去北海公园是为了观察物候,作科学研究的。3.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体会自问自答表示强调的效果。4.让学生在学过的课文里找出自问自答的句子,并读一读,加深体会。如,《走月亮》中的“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5.组织学生仿写句子,进一步体会自问自答的表达效果。二、日积月累1.学生借助拼音把句子读正确。2.学生自由说说这些句子的大致意思,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进行补充讲解。(1)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喜欢问问题就会变得知识渊博,自以为是、不接受别人的意见就会变得狭隘。(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要广泛地学习,详细地探究,谨慎地思考,明白地分辨,切实地履行。(3)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有智慧和才能的人,不学习就不会有所成就,不提问就不会获得知识。4,(4)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人不是生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3.学生熟读、背诵。4.学生选择最喜欢的名句抄写在卡片上,把卡片放在自己经常能看到的地方,激励自己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教学反思]语文园地二主要突出质疑这一主题,“交流平台”告诉我们“问”的方法,“日积月累”告诉我们“问”的好处。从“交流平台”中的质疑方法到关于质疑的名言、问句仿写,都体现了疑问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我让学生从本单元的主题入手,从整体上树立起质疑意识,注重方法的交流与领会,自己仿写问句,再到借名人名言重申质疑的重要性,遵循了由理论到实践的学习过程,讲练结合,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